查看原文
其他

乌海故事|黄河这一段,有过哪些桥?

乌海日报 2022-05-05


黄河,流经内蒙古的第一个城市便是乌海。它穿城而过,在这里划出一个美丽婀娜的身段,给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

有河便有桥,为了实现黄河两岸的便利通达,几十年来,乌海的建设者在这片宽阔的水面上,先后建造了数座形态各异、功能不一的桥。这些桥,如长虹卧波,飞架东西,让天堑变为通途。


黄河乌海段桥的历史,折射出40年来乌海开发建设、沧桑巨变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乌海那些曾经留存过的、目前正在服役的、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的大桥。


第一座:包兰铁路桥


▲铁桥


乌海发现煤炭资源后,为支援包钢建设,1958年建起了包兰铁路桥,它对乌海煤炭资源的外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桥梁两端有部队哨所,战士日夜值守。部队营房在桥梁西侧,当时属于乌达市,桥梁东侧是一个农场,属于海勃湾市。


过铁桥,是一件特别郑重的事,要找桥梁工区的熟人,或者有单位的介绍信。


▲渡轮在黄河中行驶

▲岸边等待乘坐渡轮的车辆及人员

▲装好货物等待出发的渡轮

▲1985年后由轮渡改为缆渡,节省了渡河时间


40多年前,为方便乌达、海勃湾两地的人员及车辆往来,我市在距离三道坎铁路大桥下游两公里的黄河岸畔建设了一个渡口,成立了黄河渡口管理所,以渡轮为介,凑够人数出发。从那时起,许多乌海人的历程中增添了一段摆渡的印记。


第二座:浮桥


▲横跨黄河的浮桥


除了渡轮,黄河这一段还有浮桥——用浮箱代替桥墩,浮箱上铺木板便成桥。这个桥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只能在夏天用,冬天就被撤了。


冬天如何过桥?人们想遍了方法。在河面结冰时,车开到河边,所有乘客下车从冰面上走,空车开上冰面、冒着危险缓慢通过。有一次,扬水站的小聂开着拖拉机从冰面上过,冰面有点薄,刚开到一小半的路程,拖拉机就轧破冰面往水中陷。零下20多度的气温,几辆拖拉机费了好大的劲儿,用缆绳好不容易才把拖拉机拽了出来,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第三座:乌海黄河公路大桥


▲1988年8月25日通车仪式现场

▲第一批走上乌海黄河公路大桥的车辆

▲服役中的乌海黄河公路大桥


黄河乌海段第一座公路桥,是1986年5月修建、1988年8月通车的乌海黄河公路大桥,全长531米。当时这座大桥为110国道上控制性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实现了乌达与海勃湾的真正相连,两岸无障碍的互通。


随着乌海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超载超限车辆增多,这些对已经使用了29年的乌海黄河公路大桥损坏较为严重。后经中国交通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鉴定,乌海黄河公路大桥被定为危桥。


2017年1月7日,乌海黄河公路大桥退役。


第四座:乌海湖大桥


▲正在建设的乌海湖大桥

▲合龙后的乌海湖大桥

▲通车后的乌海湖大桥


乌海湖大桥2016年11月29日正式通车,是连接黄河两岸的大型城市桥梁,是国内首座悬浇大挑臂展翅矮塔斜拉桥。


乌海湖大桥的顺利通车,成为我市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的关键环节,提高了黄河两岸的通行能力,实现了海勃湾与乌达之间的快速通达,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乌海市山、河、湖、桥、沙漠的城市景观大格局形成。


乌海湖大桥为我市城市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五座:

国道110线乌海黄河特大桥


▲2013年8月

▲2017年10月

▲2018年5月


国道110线乌海黄河特大桥是连接黄河两岸的一座大型公路桥梁,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该桥主桥为三跨双塔中央双索面混凝土部分斜拉桥,是国内同类结构中跨径最大的黄河桥。今年8月15日,历经5年时间建设,国道110线乌海黄河特大桥成功合龙。待大桥通车时,将缩短海南区、海勃湾区至乌达区之间的距离,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从渡轮、浮桥、铁桥、到斜拉桥;从两地相隔往来不便,到快速通达紧密连接,这些桥见证了乌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迎着新时代的曙光,乌海这颗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正焕发出更加夺目耀眼的光彩。


来源:综合乌达发布


编辑:徐嘉蕾

审核:李刚

出品:乌海日报社新媒体部


投稿邮箱:whrbtg@163.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日报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