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哪种孩子容易被追着欺负?

2018-04-27 关注☞ 凯叔讲故事北京1站


作者 | 日月

 

天,朋友圈被一则校园欺凌的新闻刷屏:

 

广西北海的女孩琪琪在学校跳楼自杀,但自杀的原因却扑朔迷离。


三好学生、学习成绩年级第一、学校合唱指挥、英语能力出众……在家人和朋友的印象里,小女孩琪琪是名符其实的「学霸」。


 

妈妈怎么都想不到,琪琪会选择了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她认为,孩子自杀的原因是遭遇了「校园霸凌」。


但目前学校的回应却是:孩子是自杀,因此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吗?

 

琪琪跳楼坠亡后,身上的笔迹、所留遗书、夹在作业本的字条以及课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都把死因指向了「校园霸凌」


 

在琪琪手臂上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字迹,一处为黑色中性笔迹,写着「余罪、心碎」,另一处红色中性笔迹,写着「无信之徒」

 

在她的左腿膝盖外侧还有明显的伤痕,伤口已经结痂,明显不是跳楼所致。


但这个伤痕到底是怎么来的?学校却给不出任何说法。

 

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在琪琪的课本上发现了这样的文字:


 

你替她们背黑锅,被她们侮辱,被打,被骂!

我是欠你钱了,还是吃你家大米了??针对我?啊!

何必呢,活得这么累,都是一个宿舍,真当我不知么,在背后说我坏话?可笑!

离开这个宿舍!

……

 

而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琪琪说自己很早就已经死过一次了,这次只是再死一次。


爸妈,对不起,我不孝。

 

在女孩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女孩还曾尝试过自救」

 

有些伤痛,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而是学会了冷静面对和自我修复。


难过的时候,就看看天空,想一想,天那么大,可以包容我们所有的委屈。

 

生活当中,总有你看不惯的人,和看不惯你的人,要放宽心态去面对,这就是成长的目的。

 

琪琪懂事的让人心疼。

 

但即便如此,她还是无力抵抗这一切带给她的痛苦折磨,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


 

悲剧再一次的提醒我们:一定要警惕校园霸凌!

 

1

霸凌就在孩子身边

 

校园霸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而频繁,很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孩子身上。

 

2016年12月,「某二小霸凌事件」一度覆盖整个网络:

 

课间操时,男孩一个人去卫生间小便,随后同班的两个男生跟了进来,堵在他所在隔间的门口大喊:


xxx我要打开门看看你的屁股!


由于那个隔间的门锁坏了,男孩很怕那个一直找他麻烦的胖子会冲进来,他想要赶快尿完跑出去,就在这时:


其中一个男生从旁边的隔间扔下了一个垃圾筐,正砸在他的头上,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他一脸一身。



事后,孩子不肯吃饭、不肯睡觉,容易哭闹,被确诊为PTSD(急性应激障碍)。

 

2017年6月,北京延庆某学校传出一段学生受辱视频:

 

一名学生在厕所被人逼着捡拾粪便,尽管他对霸凌者央求「饶了我吧」,但对方还是要求他舔粘着粪便的手指

 

同时,拍摄者还不时飙出脏话,并手持棍棒敲打这个男孩。 


 

校园霸凌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在社交媒体上,隔三岔五就会出现青少年遭到同龄人虐待、毒打的视频,让人揪心。

 

但「校园霸凌」,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打架。

 

挪威学者Dan Olweus 则将「校园霸凌」定义为: 

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在18个省区做过调查,发现有66.1%的男生和48.8%的女生遭受1种及以上的欺侮。

 

而这个数据,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2

最可怕的是二度伤害

 

比起施暴者的拳头和侮辱,同学的默许,老师的包庇,父母的不及时处理,反而是更为严重的二度伤害。

 

跳楼女孩琪琪,曾尝试过向父母求救:

 

之前,妈妈曾发现琪琪身上有伤疤,琪琪说,「这是同班同学打的」。于是妈妈去了学校,和老师沟通这件事。

 

老师曾答应会解决问题,但显然没有什么效果:琪琪还是屡次遭到同学的威胁。即使到现在,校方都认为,琪琪的自杀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

 

琪琪遗书中有句话,深深地戳痛了我:

 

最悲哀的是什么,莫过于你连自杀的想法都说出来了,但却没人信。


我想死了,我很累了。


 

在那一刻,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霸凌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

 

当学校的宗旨,变成了「遇事就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和为贵」时,许多的校园霸凌就会被当作小孩子「不懂事」而被模糊化和忽视。


 

「拒认霸凌」和「隐瞒事实」,不仅助长了霸凌的气焰,更是对受害者的二度伤害。


往往是这些二度伤害,就成为促使孩子们跳楼、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侥幸熬过痛苦、活下来,这些孩子在成年后,也会被这段阴暗的经历所困扰。

 

下面是一则有关「霸凌」的视频:


 

视频中,小女孩被殴打、拖拽,她充满了恐惧,但我们看不到任何的施暴者。

 

这个视频的警惕意义就在于:

 

关于霸凌,有时我们看不见,却并不意味着它没发生。


 

 

3

「家」是孩子最后的安全壁垒


哪种孩子最容易被追着欺负?


就是那些被父母、老师忽略的孩子。

 

家是孩子最后的安全壁垒,如果连这里都失守了,孩子们还有什么退路?


孩子们很多时候并不会向身边的大人诉说自己的情况,有时是害怕对方报复,有时是觉得大人也无能为力。

 

但就是因为这种隐蔽性,我们反而需要时刻注意身边孩子们的安全成长。

 

 

关注孩子的「求救」信号

 

如果孩子有以下行为,就是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1、孩子身上有难以解释的伤口(割伤、淤青)

2、害怕到学校,或是害怕走路到学校

3、活泼的孩子突然经常安静、发呆,常表现出情绪低落

4、会常常说自己头痛、胃痛、或其他问题来逃避上学

5、常做噩梦

6、忽然会变得食欲不振

7、缺乏自信及自我认同感



除此外,要特别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常说「反正」二字,那我们就必须更加提高警惕。


它意味着孩子在向你求救,同时也预示着,他会渐渐减少和父母的交流。


「反正」二字的背后是孩子不被父母看见的失落和绝望。


「反正」妈妈也不相信。

「反正」没有人可以救我。


由此,孩子慢慢地关闭了心门。而当再次被欺凌时,孩子就走上了绝路。



 

「大家」的努力

 

以往我们并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暴力的法律,而只停留在道德层面。如今,已经有多起校园霸凌的霸者受到了法律的惩治。

 

去年11月份,北京五名女孩,因心情不好就围殴了另外两个女孩,使其中一个孩子精神抑郁无法正常生活。


后来,五名女孩被判寻衅滋事罪,获得有期徒刑11个月。

 

没有惩戒,会助长欺凌者的肆无忌惮。但惩治过严,也会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

 

矫正校园欺凌,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小家」的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说:


家庭教育不完善,才是校园欺凌的源头。


去年,福建福鼎法院曾处理了一起霸凌案件。


出于报复心理,4名女孩把一名女孩拉到小巷里,扇耳光、用拖鞋抽脸,用脚踹下体……


难以想象,当时那个13岁的女孩心里有多恐惧。


 

法官在案件审结后说,


这四个女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关爱缺失,其中不乏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家庭管教。

 

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没有赢家。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多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孩子;

多年前的今天,孩子也拼着命来到我身边。

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

 

不要让校园霸凌变成孩子们的夺命刀,不要让我们的爱成为遗憾。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负有责任。


当孩子犯错时,请及时纠正,避免孩子一再犯错,欺凌他人。


但当孩子受委屈时,也请一定第一时间给予孩子支持。


面对霸凌,请坚定地跟孩子站在一起,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作者:日月,专注于儿童心理学研究。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ksjg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