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友诗书画印(10)杨炳延 霍然 宋春华 于振江  郝军 鞠登德 徐洪生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 文海墨韵 2022-06-25


杨炳延与恩师欧阳中石先生


当代著名书法家杨炳延艺术简历

杨炳延,笔名秉延,字三禾,斋号云庐。1996年之前在部队工作,后调文化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人事司司长,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生态中国书画院院长。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承庭训,秉儒医之教,在中国书画函授学院学习期间读、研、临摹历代名家碑帖,更倾心于率更先生,追摩其楷则,寄意其行书。师承欧阳中石先生,研习翰墨,始终以“师古不复旧,创新不弃宗”为求学之本。渐成劲美峭拔、刚柔相济之书风。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杨炳延作品


   曾多次参加全军、全国的书展。1995年中央电视台军营文化栏目“军旅书法家”进行过专题报道,200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办的“翰墨飘香”做过专题介绍,2011年中央电视台优秀军转干部栏目做过专项报道“杨炳延书路人生”。2013年4月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主办,题为《古韵焕采》——杨炳延赴法国书法展,中央新闻频道进行了报道。

2003年出版《杨炳延书法作品选》,2009年9月著《中国美术馆与书法》,2010年6月出版《杨炳延书作》;主编出版《当代中国书法创作与文化建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以及书法篆刻、陶瓷和民间美术等作品集和论文集。


杨炳延作品


在中国美术馆工作期间,曾多次组织策划书法,陶瓷、工艺美术、民间美术大展。开创了中国美术馆组织、策划书法展览的先河,提出“展、览、论、书”的策划理念,启动了中国美术馆收藏书法作品的大门,提出了“以展促藏”的收藏方法,使中国美术馆回归了大美术的格局。推动了全国美术馆书法作品的收藏。


杨炳延作品


霍然同志


意象泼彩·泼彩意象

——读霍然新作作品之浅识  

作者:赵玉森

    美国诗人庞德在《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

    所谓意象者,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往往以抽象、通象的形式来呈现艺术家的深度观察和思考。

    “意象”也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以主观的“意”体现客观的“象”,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审美化。


霍然泼彩作品:多彩山石


从书法到摄影,再到绘画、写作,霍然在各类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以极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在多个艺术领域中,经艺术家本人的思索和扬弃,最终化为独成一家的艺术语码。其艺术创作活动的轨迹既游走于中西之间,亦不弃中国传统文化之本源,且多年来因其从未止步过的思考和探索,因而显得格外变化莫测,多姿多彩。

    他用独到的眼光和视角观察事物,进行多维度的思辨。以镜头和画笔为切入点,游走五洲景观,收录万千气象。他熟稔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与“和而共生”之精髓。以自己的独特手法张扬其艺术面貌和精神气质。他笃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及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把所见所历转化成艺术作品。甘南采风归来,霍然曾举办《大美甘南》摄影展,亦创作出了《扎尕那风光》系列油画作品。


霍然泼彩作品:孤傲挺立


深刻独到的生活体验、充沛丰满的感情交融,加之亲近大地的匍匐与谛听,使霍然的作品呈现出特别的有温度、情感与深度,充满了真实、新意和趣味。他创作的《扎尕那风光》系列油画,全方位展现了扎尕那秀丽的山川,那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北方山水的雄浑,霍然的作品展示了扎尕那含蓄空灵的一面,绿水青山的自然之美与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使该系列作品犹如一曲现实版的田园牧歌。

    此新作展之泼彩作品,则更为突出地展示了艺术家驾驭色彩的高超能力与观察自然、别样呈现的娴熟功底。泼彩艺术利用颜料的自然流淌形成画面的大致结构,艺术家再对色彩渗化的形迹和肌理效果加以整理、补助,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该画法因其具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往往需要根据颜料泼绘的既成效果灵活地调整画面,对艺术家的审美眼光、笔触运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霍然的泼彩作品把绘画的技法、技巧同作品的立意高度融合,以画幅之静,呈现色彩之动、之动。泼彩与飞鸟,泼彩与舞蹈,在互动中互为烘托,浑然一体,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彰显大自然的奇妙和变幻无穷,给读者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达到天衣无缝的艺术效果。艺术创作的生命在于不重复他人,亦不重复自己,这是有作为的艺术家所具备的潜质,霍然就具备了艺术家这样的潜质,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停的扬弃自己,且独辟蹊径,探寻艺术表现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霍然泼彩作品:纵横天地间

 

归乡赋(外二首)  

文/宋春华

鬼节之夕,重回老屋;

观其气象,破败更甚;

怀想童年,意凄情悲;

又拜双亲,坟茔孤零;

谓叹此生,孝亏缺敬;

幽居一夜,盼魂相见;

睁眼无眠,团圆;

起笔之际,潸然泪下;

作归乡赋,以昭玄思。

  

无题(1)

露凝银杏黄金叶,

霜降枫枝挂满红。

最爱北国秋九月,

看花看木看无穷。


 无题(2)

尽染人间红火炬,

斜阳照叶更燃天。

请君勿问观何处,

霜降推门在眼前。




忆悼红色歌剧《江姐》

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任桂珍  

文/郝军

我国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任桂珍于10月10在上海去世,享年88岁。她演唱的《红梅赞》影响了几代人,她还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首唱者。

一曲深情红梅开,

江姐英姿展风采。

气质优雅傲骨,

荣登首扮大舞台。

歌声高扬圆洪润,

激昂回荡情满怀。

艺术魅力感至深,

革命后人继开来。

呕心沥血痴歌剧,

精创经典唱不衰。

2020.10.13  

  

于振江作品


即景咏荷 

文/于振江

鸟奉心歌咏艳姿

魚腾媚舞芳池

谁家玉立荷仙女

引得情痴斗爱诗

2019年6月29日



时 光  

文/鞠登德   

闲来无事信天游,

满眼风光瑟瑟秋。

四季轮回皆有序,

一生短暂苦中求。

浅唱藏墙角,

梧叶飘零逐水流。

富贵从来身外物,

时光荏苒逝难留。


年近古稀无所有,

每天打油一两首。

李杜韵中欢不尽,

苏辛词里乐无穷。

自娱自乐自陶醉,

拙笔耕耘乐悠悠。


每天活得好幸福,

喝完茶来又品酒。

手抓羊肉吃不够,

笑声爽朗不忧愁。

中午就上红烧肉,

两碗米饭开进肚。

惬意舒心有奔头,

乐享人生度余秋。

2020.10.13    





往期有更多精彩 点击可阅览

战友诗书画印(一)云门子 侯少民 霍然 史献伟 董庆利 徐世敬 鞠登德 于振江 李进刚

战友诗书画印(二) 李晓林 云门子 宋凤洲 侯少民 霍然 刘伯美 宋春华 袁明治 卢宝德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三) 侯少民作品选(1)

战友诗书画印(四) 杨秉延 云门子 袁庆禄 宋春华 董成柯 和志安 史献伟 董庆利 李进刚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五) 姜成楠  雲門子 振宇  陈西山  王新明   陈世万 唐云华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六)  袁庆禄 王绍祥 宋凤州 史献伟 刘铭俊 李进刚 董庆利 侯少山 鞠登德等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七) 霍然 宋凤州 闫焰 杨绪明 史献伟 苏锦秀 钟玉山 董庆利等8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八) 王绍祥 云门子 霍然 侯少民 陈世万 李惜雨 董庆利同志之作品

战友诗书画印(九)闫焰 宋凤洲 杨岱海 刘铭俊 郝军 鞠登德 李进刚等同志作品

巩振生国画山水作品选

[艺术天地] 乡间自有高手  剪刀胜笔生花----浅淡并举荐杨德华剪纸作品 | 徐茂林

留白冰雪画创始人 | 王自修

老  猫:赞李自健先生---油画《乡村童趣》系列

卢长水 | 在巩乃斯的冬日里散步

诗配画 | 成彬 唐云华 陈西山 徐家兴等配诗  徐茂林绘画

李彦 | 国画作品选(一)

徐茂林 | 摄影作品选



请关注《文海墨韵》,让精彩或温情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天地,你或许更会以笔墨诠释内心的独白,你或许更会以文字升华心境的灿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