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15:00,由久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创始合伙人范久江在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光谷国际广场A座23楼武汉立方库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实践六年:从回顾反思中重塑判断力”为主题为大家分享久舍建筑自成立以来的建筑实践及个人思考。
△论坛现场
讲座伊始,范久江老师首先介绍了个人的学习经历以及久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建历程。“六年,对于一位建筑师来说,意味着刚刚开始,似乎找到方向却也存在迷茫”。范久江老师希望通过解析从工作室成立至今所做的8个项目案例来梳理自己的“实践六年”。
△实践六年
千岱山居民宿位于杭州径山南侧的山脊上,地处山腰,毗邻水库,周边树木葱郁,景色优美,其所处地域本身富有深厚的禅茶文化底蕴。场地原有建筑为一三合院的职工宿舍。项目设计时保留了原本三合院的格局,将室外高差延伸进室内,营造室内不断向上攀登的空间形态。客房设置在二层朝南的区域,西面的餐厅朝向茶田。建筑整体采用三个体块相互咬合的形式,其间插入了两个对角的院落,以延伸空间。鉴于业主要求,设计时采用“佛堂“、“大殿”等具象的手法来隐喻禅茶的意境。在反思整个项目时,范久江老师认为在对待场地周围的景观时,更多地把其视为“客体化的对象”或是“一个二维的画面”去回应。作为从设计院走向独立建筑师的过度转折,项目在设计手法上还依然保留着设计院所给予的“惯性思维”。△设计手稿
莫干康宅位于莫干山山坳,地处东侧山腰处,场地处于周围村庄的制高点,四周环境逼仄,从场地可以俯瞰整个村庄。为营造趣味性空间,设计时采用中部设置核心筒、周围七个房间围绕核心筒螺旋上升的室内空间形态。各房间之间的相互咬合以及楼层之间相互错动,使得七个房间处于完全不同的标高。同时各房间内的局部高差以及核心筒内时而在内、时而在外的楼梯,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丰富性。趣味性的设计是为了突破常规住宅给人的既定体验,从而创建“同样连续屋面下的不同标高以及同样标高地面上的不同标高屋顶”的全新空间感受。在色彩运用上,一方面,室内拟采用同一种颜色统领不同房间给人的感受,以示主导性。另一方面,统一的颜色涂料与地面、屋顶材质形成了对比,凸显了质感的差异性。作为工作室第一个进行室内外一体化操作的项目,虽然莫干康宅最终并未按照设计建成,但范久江老师认为依然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室内设计
鱼乐山房是一个改造项目,场地紧邻省道、侧伴溪水,原有主体建筑是一幢仿中式、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农家乐,主体建筑旁有亭子等构筑物。为降低省道对于场地的噪声干扰、消解原本建筑巨大突兀的体量感,改造时首先以原有建筑的轴线对场地进行切分,以创建合理的动静分区。其次,将场地内原有的零散构筑物拆除整合为平行于省道、长达30m的木结构构筑物,并在内院设置抄手游廊,以寻回人的尺度感。最后进行入口抬升,将进入前厅的空间塑造得曲折迂回,给人以游弋感。当登上二层临窗远眺,可见潺潺溪水,感受光影变化。在立面的处理上,设计采用在保留的原有主体建筑外加上阳台的方式使得建筑整体形态更加轻盈。自宅位于杭州,是一个公寓改造项目。公寓虽小,但惊喜的是,从凭窗远眺杭州的北高峰。公寓宽3.7m,净高3.7m-3.8m,改造旨在打破人们对于住宅几室几厅的刻板印象,企图重新思考房间定义。公寓在改造设计之初的功能要求就较为简单,即满足夫妇俩平日读书生活、与猫玩耍的日常生活需要即可。为保证室内空间的私密性,在进入一层的厨房空间之前,设置了形似台阶的“大家具”,营造了曲折的路径,由此有效消解了原本公寓一层空间让人一眼望穿的尴尬。除此之外,“大家具”的介入还带来了丰富的储物空间,为休憩娱乐创建了新平台。室内房间标高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带来了常规平层住宅无法出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视线以及身体上的互动,充分获得了不同高度的空间体验。△平面设计
定海台房位于舟山某海岛上,业主要求拟建为度假村的接待中心,功能涵盖展览,餐厅,住宿等。场地周围有军事基地、工业园区,处于场地内可俯瞰整个村庄,四周树木茂密。设计希望通过创造室内高差以回应场地原本的台地地势,同时使建筑融入周围村庄。受苏州沧浪亭翠玲珑潜移默化的影响,定海台房采用三个体块交错咬合的形态,形成了平面上的对角空间,加强了视线的纵深性。同时还使用了模数以控制平面。在高差处理方面,通过将厨房置于底层,入口设置在二层,巧妙地消解了场地高差。而建筑整体结构则使用了三种结构形式,即钢框架、木屋架以及混凝土现浇结构。△设计文稿
项目场地临海,附近礁石丛生,常伴台风。设计从“寮”入手,发现古时建造寮多呈叉手状。有基于此,设计在采用相似形态,在海边礁石上创建观海构筑物。苍南砼寮整体呈倾斜状,给人以向海面探出的动势。为营造逐步向上的趋势,内部设置台阶,地面内凹,每一级约10cm高,尽端则设有较大的平台以供观海,维护栏杆则采用张拉的铁丝网,给人以现代质感。两侧的折板中间留有约20cm的通缝,以营造危险的临界感。侧壁内设有光的孔洞,其内预埋了玻璃棒,使人在观海后返回时能沿途欣赏丰富的光影变化。入口处设有形状为倒下的三角形的台阶,同时为进行景观隐喻,在岸上部分的构筑物下方摆放礁石。迈皋堂桥位于南京市区栖霞山附近,是工作室参与的一次设计竞赛。场地内的河流一侧紧邻老旧住房,另一侧则毗邻城市公园与高层住区。河流相较于两侧河岸下沉3m,近年来经过整治,河水清亮见底,同时因不具备防洪功能,水位落差小,可作为休闲游憩的公共活动场所。设计从城市历史切入:迈皋桥最早出现于明代,项目场地历史上多为砖瓦业生产基地。鉴于此,迈皋堂桥采用砖拱结构以示呼应。同时由于待建桥梁两侧不远处均有桥梁,因此项目设计并未将交通功能放在首位考虑。设计首先延续了河流一侧城市公园广场的轴线,其次将桥嵌入河渠内,设置了从水中升起的砖挡墙以及大台阶,使桥梁在具备交通功能之余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的新空间。为呼应河渠两侧的新老建筑,顶部采用一边连续拱、一边平顶的形式,并采用从顶部倒挂的复合结构,且台阶逐步内收不遮挡水面。为减少对老旧居民区居民活动的影响,水中升起的砖挡墙仅设有少量窗洞以及仅供通行的月亮门。设计既较好保护了原有居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新功能、新空间。坞堆翟宅位于山西省稷山县坞堆村。项目为翟家祖宅翻新改造进行了方案设计,并未最后建成。翟宅原为一典型的传统院落,东侧紧邻道路,且外墙设有庙龛,但因年久失修,亟待翻新。院内老北房因具备较高的历史保护价值得以保留。鉴于当地风水习俗,东侧房屋需比西侧高,翻新设计时拟在场地南侧新建“新北房”,以满足高度要求。新北房一层被设置为车库,进门处设置照壁,主要功能被移至二层。二层角落设有两个天井,且楼梯间采用玻璃砖,既能满足采光需求,丰富景观,又能营造光影变化。院落内增设东西厢房,以满足全家人居住的要求。同时增设院内连廊,以呼应老北房的室内高度变化。分享最后,范久江老师从对自然、土地、风景的理解,空间形式策略以及对结构、材料、构造三个方面就自己的“实践六年”进行了总结。范久江老师认为通过对自然、土地、风景的理解能更好的理解世界与自己,而通过对结构、材料、构造的学习则能更好的理解创造。实践六年,范久江老师希望通过不断思考,追求质性的作品,传达感性的诗意,同时不盲从、懂敬畏,在现今这个力求表现性的时代,找寻到真正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的自我。李涛:我认识范久江老师两年。当我看到“实践六年”这个题目,突然想到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作者沈复也是江浙的一个文人,让我觉得有一些相似性。我们曾邀请过刘洋老师、谭刚毅老师、范久江老师进行过作品分享。活动中我们四个人各自讲述自己工作室的设计,会发现存在很大地域性的差别。举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久江像婉约派的词人,刘洋则像一个豪放派的诗人。而婉约派的东西就很有嚼头,看完之后又有深层次的想法。通过分享可以看出,久江对场地特别很敏感,对每一块场地都有很契合的做法。其次是建构的层次,可以看到通过几个项目在不断成长、逐渐成熟。最后是久江对于细节具有强迫症似的贯彻。我认为这是久江的三大特色。范久江老师在自宅项目之前做的项目都是“他用”,自宅是“自用”,自宅之后是“无用”,即没有明确的使用者,包括定海台房也是。苍南砼寮项目中通缝的手法其实可以在教科书上找到,但入口处的倒下的三角形确是很有意思,这是我学到的东西。我的疑问是在实际做项目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否定甚至推翻自己,哪怕是到了施工图阶段,会在心里反问这样的方案是否合适、是否值得推进。那么范久江老师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是否也会犹豫?是否存在内卷?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要如何坚信设计方案一定是方向正确的、可以持续推进的?
范久江:我做方案的习惯通常是做一个,但是会不断推翻,因为我很难同时去想两三个解,总是想尽力做到最优解,但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问题爆发出来。如果新暴露的问题无法被原有的思路操作所良好的解决,我就会推翻之前的想法。以台房为例,第一轮方案是和原来的房子、院子关系非常一致的,完全尊重原场地。我们第一次去现场看的时候是冬天,从场地可以远眺大海,因此在设计时希望能够体现观海这一场地的特性。但当我们第二次春天去现场的时侯,发现葱茏的树木将视线完全遮挡,根本无法看海。因此我们认为不能再将看海作为建筑操作的依据,也由此转变了设计方向,转而关注场地内的其他问题,如高差、建筑本身等等,但这些思考都源自不断阅读场地以及不停思考项目所能承载的东西。我们希望每一次方案的调整都能新加入深层次的解读或是多层次的体验。汤诗旷:感谢范兄的精彩演讲,我觉得很受益,也记录了一些我对于各个项目的感想,其实我的习惯是很想追溯您的思考路径,因为我其实非常感兴趣的是你的题目是“重塑判断力”,那我的关注点其实在“重塑”两个字上,就是您为什么需要重塑?是因为以前有一条思维路径,需要去进行自我的认知,还是说“重塑”其实是一种反思,这个是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第二点就是,包括之前看您的ppt,听您的汇报,给我的的感觉是这一定是一个对地域性非常敏感,同时时刻不忘回溯历史一位有情怀的设计师。但是刚刚李老师也提醒了我,其实这八个案例,确实可能有一个隐含的线索。思考深度可能从地域性的景观再造、由表及里,追求一种场所精神,然后逐渐诞生了一种纪念碑性元素的转译。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可能存在过度解读。另外 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我看到您是从定海台房开始使用钢柱。这会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密斯。而且节点其实是有处理的,尤其是从定海台房可以看出,设计是特意回避柱子受力的特性,并且使用的是梭柱。梭柱通常受压,但是给人感觉你好像特意模糊这一点,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模仿的自觉还是刻意这么做的,以至于到了后面设计,好像也用了这样的钢柱,所以这几者有没有什么区别? 范久江:重塑判断力其实是我非常个人的一个经历,因我是从东南到美院,其后进入了设计院。我所工作过的GOA在商业设计圈很棒的设计院,我在设计院学到了很多,但也有副作用,就是它会有很成熟的审美体系、建造体系、施工或者开发上的体系。当你做了四年以后,这规训其实是给你的一种再教育,当然它也给我我很多优势,比如说构造方面,使我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案,但它同时也训练你的大脑,让它反应特别快。特别快其实不是好事。比如说看到一个场地,其实我能很快的想到一种合理的、能解决各方面问题的方案,这种快速得到方案的方式其实我在设计院的时候是有挣扎的,这个挣扎会意味着效率特别低,虽然在挣扎,但是还是最终会被裹挟,不得不去遵循它,才能继续做下去。当你刚从设计院走出来,做前面几个项目的时候,我现在反思,大部分的判断还是在那个体系下的惯性思维,其实我是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只是刚开始会被所谓的体系思维所压制了,我得通过一个个项目去纠结、去煎熬,把自己救出来。现在的目标其实是要回到那些基本问题,慢慢找到看世界的方法。其次关于那个柱子,当然密斯也用那个柱子,某种程度上,密斯使用是为了抽象性,我当然也会有类似的考虑,但我还会有对身体的考虑。因为定海台房所有的边界建立起来之后,人是悬浮在那个空间里的,当家具没有进来的时候,人是处于失重状态的,所以我要为这种失重状态找到一个锚杆,但这个锚杆必须是身体性的,要让它能够被抓握。钢柱置于其内,首先必须是美观的,其次也可以产生一些身体上的互动。而其后项目中的类似柱子的使用也会有这方面的考量。汪原:刚才实际上谈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我们在学校学习,或者开始建筑实践的到时候,过去学习的那些方法会在你的设计中留下非常明显的痕迹,这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作为一个设计师,过去在学校学习的方法在你的设计中呈现会是很自然的事。比如说莫干康宅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这种痕迹非常明显。范久江一上来就想用这种方式操作,当然后来也提到要反思,要回到建筑最基本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思考是这么多年实践的一种自觉。其实从我第一次接触范久江,便发现他读康德,读康的人主体意识都特别强,当然因为这是一个哲学内涵本身的特质,因为它会让人自觉的对一些方法进行反思。其实刚才汤诗旷老师也谈到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会有这样一个经历,必然会从方法的学习中慢慢抽身出来。比方说柯布,我们更多学习他的方法,但其实柯布有很多在方法之前的他的很多很多的研究,柯布可能不会谈很多视觉的东西,但会谈知觉的,他去研究知觉,那一代人知觉已经发生完整的变化,所以我们老是从视觉的角度去分析萨伏伊别墅,其实是把柯布看得太低,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面涉及的几个问题我们待会儿还可以再展开讨论。胡兴:我和范久江老师其实认识很久了。范久江老师其实一直师出名门,本科师从葛明老师,硕士师从王澍老师,所以其实我的第一个问题会和汤诗旷老师有点类似,汤诗旷老师可能更关心的是你要重塑什么东西,但我可能更好奇的是你为什么要重塑?因为在我看来,范久江老师有着他这个年龄、地位、才华的建筑师所不常见的彷徨与困惑,而这点让我很困惑。在我看来范老师这几年的实践其实在我看来主要在修炼两个功夫,一个是“观法”,即观看的方法以及在与其关联的建筑中视觉、知觉的体验,这一方面可能是是脱胎于园林,但也不只于园林;再一个就是“建造”。“观法”和“建造”可能是你最明显的在修炼的两个功夫,这里面可以看出你的师承,因为这也是葛明老师和王澍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从外在看,一切已经足以构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无论是从学科上、实践上还是认知上。范久江老师就是试图运用两种方式,通过建筑来建构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而且你在这方面还有师承,可以轻松的找到方法和参照。按常理来说,你应该走得特别的笃定和顺利,但你从来都是在不断地质疑自己。这点让我很好奇,你到底是对这个主流话语体系其实是有质疑的,还是说你觉得这个东西并不完美,或是你还在追求或者寻找什么?范久江:我觉得“观法”和“建造”其实都是工具层面的东西,哪怕“看“也是操作层面的东西。我会觉得“观法”这一工具其实是和王澍老师的经历研究是相关的,但不觉得“建造”是来源于东南,虽然毕业之后我还和葛明老师一直保持联系,会向他请教。我之所以一直质疑,是因为对于自我认知不那么确定,其实我是需要把工具层面的东西和自我更加扎实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是我特别想要操作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操作表达某种动作、策略或者行为上的某种诗意的状态,这个是我从小所特别喜欢的。在我看来诗并不是特别抓不住的东西,诗是最精确的东西,所以这种精确性并不是“能指“与”所指“,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油然而生的状态的共识。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是我一直想要追寻的,所有的工具层面的东西必须向这个层面意指,所以就算有了师承,还是要有质疑,去抓取一些问题,去形成新的方法论,才能帮助自己产生更好的状态。汪原:其实刚刚胡兴说的“观法”和“建造”已经比较精确地把范久江刚刚分享地设计地内涵牵引出来。因为尤其是主体这个东西,我们在面对外在的世界、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刚才范久江也说得非常清楚了。他这种非常强的主体意识会保持这样一个相对内在的、封闭性的矩尺。那么这个距离他可能现在寻找,因为通过他的实践,他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让他感觉舒适的距离,可能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去定位的,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建筑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去随波逐流。第二个,特别有意思的是你的“观法”实际上可能是被规训的,但真正回到事物的原点,对事物的感知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范久江可能更多地是在寻找事物原本向我们主体呈现出来的方式,而不是你告诉我要怎么去看,他告诉我要怎么去看,他想寻找一个他所能把握的。在这个过程中,他说的诗意并不是我们理解的诗性,其实回到“poiesis”,它就是一个工艺制作的东西,可能不是我们理解的现代诗的那种浪漫的东西,所以这可能是它所内涵的。胡兴:关于视觉的塑造这一话题,其实我和范久江老师有过很长时间的谈论。范久江老师在他的“观法”里有非常多的园林式的游走,也有非透视、两点透视等等,但其实他心目中最崇高的是一点透视。对此,我会有些很困惑。我和范久江老师就此讨论过。范范久江老师认为一点透视其实是正面性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而我的观点是第一,任何的“观法”其实都不是本能,而是后天的塑造,尤其是一点透视;第二,一点透视其实是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一种技术、形成的一种原则,这种原则会随着新技术不断改变;第三,我觉得当代背景下这种原则其实已经断裂,在当代城市、建筑知觉中,没有“凝视”这一概念,只有“转瞬即逝”。但范久江老师认为我对“凝视”的词义理解得不准确,这是一个现象学的概念。当然在这个讨论中其实还存在着范久江老师更感兴趣的问题,不仅仅是一点透视,还涉及到作为一种操作方法的“观法”,甚至能上升到一个认识层面,就是建筑中的知觉的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范久江:要体现一些崇高的东西,透视必不可少。比方说在苍南砼寮这一项目中,必须把从海堤上延续到海的远方的那个线索非常强烈的刻画出来,才能让体验者更容易地体验到。关于胡兴说的“观法”,我认为从文艺复兴开始,它就是一种再现世界的工具。其实我没有强调一点透视这个事情,我更多强调的是正面性。人去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就是通过一个最能体现这个形式的特征去认知,其实我们通常是通过分类去区别、认识世界。当抽象的形式出现的时候,现代的建筑师其实大部分是对抽象的形式进行操作。这种抽象形式是有一些基本形在里面的。当然现在的非线性、参数化是另一个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是以这种正交网格的体块、方格网去描绘、再现世界的时候,它就自带正面性。我说的这个正面性是一种人在空间中一定要找到一种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区别于其他状态的。在边界非常明确的时候,需要通过一点透视的方式去操作,因为这是我的工具。对谈结束后,学术主持汪原教授总结到,通过“实践六年”的讲述,范久江老师作为80后建筑师,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反思,剖析认识自身的问题。这种反思无论是对于各位嘉宾老师还是同学都是十分可贵的,同时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本次的讲座让我们对范久江老师的设计与反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方站Cube Station青年建筑师论坛
第二期 · 武汉站
主题实践六年
主讲人范久江
地点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光谷国际广场A座23楼武汉立方库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交通指引地铁:光谷广场地铁站C出口步行460米公交:珞瑜路鲁巷站步行220米驾车:珞瑜路与鲁磨路交汇处
活动回放扫描二维码
【立方设计微赞平台】查看论坛回放
活动组织主办单位:久舍营造工作室承办单位:立方设计、方站Cube Station协办单位:武汉立方库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方站 Cube Station
方站Cube Station非严格意义上的办公室,因为你除了可以在那里办公,开会,还能开讲座,办展览,喝咖啡,读杂志,开沙龙,洽谈,社交等。
通过精心设计将空间复合利用,会议室也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用的电影室或健身房,展览厅摇身一变可作为艺术画廊或沙龙场所,吧台不仅是茶歇间,更是休憩,洽谈,社交场所……
在这里,设计师交流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个体之间相互连接,建立起多维度的圈层;它更面向社会开放,与社会共享设计价值。
正如立方设计、方站Cube Station、立方创新工场品牌创始人邱慧康在演讲中表示的,这是“设计师的朋友圈”,一个既开放又利用的圈层,以物理空间之名所创造的精神家园。
关注方站设计师的朋友圈
展览|讲座|沙龙|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