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7年5月3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从胡雪岩看经商 自曾国藩习管理 向杜月笙学做人

2017-05-30 百果岛

问题怎样才能看到更多精彩内容?怎样才能看到历史消息?

答案请点击上方的蓝色字“百果岛”  即可免费关注我们,即可看到更多精彩内容和历史消息。关注百果岛,天天有惊喜!


胡雪岩


 曾国藩










心里有束光     眼里有片海



杜月笙


之一  经商须看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近代晚清时期著名红顶商人、徽商代表人物。关于胡雪岩的传奇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流传甚广。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胡雪岩13岁时就开始就孤身出外闯荡,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过小伙计,到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


胡雪岩19岁时被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收为学徒,于掌柜没有后代,把办事灵活的胡雪岩当做亲生儿子。于掌柜弥留之际,把钱庄悉数托付给胡雪岩。这所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堪称胡雪岩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


亦官亦商


胡雪岩26岁时结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挪借钱庄银票500两银钱,帮王有龄补实官位(此故事来自高阳小说,有专家指出历史上王有龄并非因胡雪岩的五百两白银的资助而起家,此为小说家杜撰而已,因此有待考证),事发,被赶出钱庄。

清咸丰元年(1851年),王有龄奉旨署理湖州知府一职,不久后调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开始代理湖州公库,在湖州办丝行,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湖丝运往杭州、上海,脱手变现,再解交浙江省“藩库”,从中不需要付任何利息。接着说服浙江巡抚黄宗汉入股开办药店,在各路运粮人员中安排承接供药业务,将药店快速发展起来。


胡雪岩37岁时,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感恩图报,鼎力相助胡氏的“阜康钱庄”。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钩,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漕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军攻打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食接济清军。是年底,杭州城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胡氏顿失依靠。左宗棠由曾国藩疏荐任浙江巡抚,督办军务。


清同治元年(1862年),胡雪岩获得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杭州城解围后的善后事宜及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阜康钱庄大获其利,也由此走上官商之路。


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利用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化、绍兴等地。


清同治三年(1864年),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已超过千万。


太平军消灭后,胡雪岩的银号开进杭州,专门为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依靠湘军的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同时兼营药材、丝茶,开办了至今仍在营业的胡庆余堂中药店,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殓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


协办船政


清同治五年(1866年),胡雪岩协助左宗棠在福州开办“福州船政局”,成立中国史上第一家新式造船厂。就在船厂刚刚动工不久,时逢西北事起,朝廷突然下令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左宗棠赴任之前,一面向朝廷推荐江西巡府沈葆桢任船政大臣,一面又竭力推荐胡雪岩协助料理船政的一切具体事务。


清同治八年(1869年)秋船厂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成功。这艘轮船从马尾试航一直行驶到达天津港,当人们首次看到中国自己制造的轮船时,万众欢腾,盛况空前,连洋人也深感惊奇。


清同治十年(1871年)初,“镇海”号兵轮又下水成功。远在边陲的左宗棠得知这些消息,特别写信给胡雪岩:“闽局各事日见精进,轮船无须外国匠师,此是好消息……阁下创议之功伟矣。见在学徒匠日见精进,美不胜收,驾驶之人亦易选择,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弱而富强,实基于此。”


商业成就


胡雪岩虽然身处洋务运动时代,并曾参与左宗棠马尾造船厂的运作。胡雪岩的生意,一类是借助政商关系的“特殊”生意,如:为政府采购军火、机器、筹措外资贷款等;另一类则是“正常”生意,如: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阜康钱庄”是胡雪岩的金融平台,也是其核心产业。与一般钱庄不同的是,“阜康钱庄”拥有两大特殊资金来源:一是数额庞大的委托理财,主要为官商的利益输送服务。《异辞录》记载胡雪岩“藉官款周转,开设钱庄,其子店遍布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官商寄顿钱财,动辄巨万,尤足壮其声势”。二是巨额公款,包括:“西征借款”、“西征借款”还款以及其他公款存款。胡雪岩利用时间差对这笔巨款进行腾移挪用,形成低成本甚至免费的资金库。除了“西征借款”之外,胡雪岩所编织的庞大政府关系网,也为他输送了各种其他名目的公款存款。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1月),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调兵遣将,准备发兵新疆。带兵打仗需要粮食。左给胡致信,请胡向上海滩的外国银行借款,解西征军燃眉之急。当时借外债很难,连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但胡雪岩非同一般,朝廷办不成的事他办成了。他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外债1870万两白银,解决了西征军的经费问题。胡还给西征将士送了“诸葛行军散”、“胡氏避瘟丹”等大批药材,免去了水土不服之虞。左宗棠赞曰:“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筹设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


清光绪二年(1876年)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清光绪三年(1877年),胡雪岩帮左宗棠创建“兰州织呢总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官办轻工企业。


清光绪四年(1878年),55岁的胡雪岩成立“胡庆余堂”药号,正式营业。胡雪岩在全盛时期开创的胡庆余堂将他救死扶伤的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天下所有的百姓。在胡雪岩的主持下,胡庆余堂推出了十四大类成药,并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在《申报》上大做广告,使胡庆余堂在尚未开始营业前就已名声远播,这正是胡雪岩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策略。1878年春,以上的耗费换来的是成倍的利润。


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始创于1874年,地处杭州吴山脚下。在中医药漫长的

发展源流中,胡庆余堂以其精湛的制药技艺和独特的人文价值,赢得了“江南药王”之美誉,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


胡庆余堂许多匾额都是朝向外挂的,唯独“戒欺匾”是挂在营业厅的背后,是挂给内部员工看的。这块匾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耕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现金铲银锅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誉为中华药业第一国宝。


清光绪五年(1880年),胡庆余堂资本达到二百八十万两银子,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


胡雪岩一生跌宕起伏,众多产业中仅有胡庆余堂留存于世。


1988年胡庆余堂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胡庆余堂上榜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胡庆余堂”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届知名商号;2006年,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药号也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之二  管理应习曾国藩

(暂略)


之三  曾国藩和杜月笙做人境界


曾国藩——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杜月笙——被称为“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杜月笙则从一个浦东乡下小混混,后成为产业横跨娱乐业、金融业和工商业,被誉为“中国版教父”的民国最大黑帮头目。


一个在官场获誉无双,一个将黑道做到极致。两个人,都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本看似毫无交集的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尤其是下面四点,最能给人不尽的人生启迪,让人受用不尽。


欲成大事    先懂识人


曾国藩认为,“用人必先知人”。就是说,用人慎重须以知人至深为前提。那么曾国藩的眼力如何呢?


在创立淮军伊始,曾国藩指示李鸿章将应招来的各方豪杰安置在一起招待。几天后,曾国藩与李鸿章轻装简行,悄然进入宿馆,暗中观察。只见“淮军诸名人,有赌酒猜拳者,有倚案看书者,有放声高歌者,有默坐无言者。南窗一人,裸腹踞坐,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长啸绕座,还读我书,大有旁若无人之概;视其书,司马迁《史记》也。”


巡视完毕后,甚至没人知道曾国藩与李鸿章已悄然视察过。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被曾国藩断定成就最大的这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


杜月笙的识人本领也很高超,他和戴笠的关系就很能说明杜月笙的“看人”之能。在戴笠在上海还只是一个常年混迹于赌场里的小混混的时候,有次他到杜月笙开的赌场里掷骰子,由于技艺高明,赚了赌场很多钱。杜月笙的手下怀疑戴笠出老千,想收拾他一顿,戴笠大笑说:“你们这样对待我,杜先生恐怕不会答应。”然后让看场子的人通报杜月笙,就说“有位戴先生想见他”。


杜月笙见了戴笠后,发现完全不认识这个人,但也不恼火,让戴笠表演下掷骰子。一看之后,他对戴笠的绝技赞不绝口,认为此人手腕与心思这么灵活,将来绝非等闲之辈,当场给了戴笠500大洋。


几天后,杜月笙又将戴笠请至杜公馆,并对他说:“我给黄埔军校蒋介石校长写了封推荐信,你去报考黄埔军校吧。”半年后,戴笠返回上海后马上与杜月笙结拜为异姓兄弟。戴笠后来成为军统特务头子,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杜月笙后来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戴笠的诸多帮助。杜月笙认为,“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只有读懂人,才能“任人唯贤”,发挥人才的最佳效益。用人如此,结交人、选择合作伙伴等也是一样。识人的能力可以决定事业的水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何识人?曾国藩教给我们的是“观察”,暗中观察一个人真正的品性和特质;杜月笙教给我们的是“洞察”,由这个人的品性和特质,推导他临事会怎样,进而推测他日后的成就。两人的办法合一,就是八九不离十的识人手段。


识人是门大学问,说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说白了就是“用心”二字。只要真正用心,不受自己的 感官和对方的表面迷惑,就会大大提高准确度。对此曾国藩和杜月笙,都为我们作了最好的榜样。


不吃独食    才有人脉


曾国藩早期在抵抗太平军时,认为有道义就能感召别人。后发现,虽“应者云集”,但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便问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曰:“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曾曰:“当如何?”赵曰:“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曾闻之甚然。他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反思道,“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


后来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并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政策。曾国藩的湘军饷银比绿营高得多,士兵所得,除自用外还可赡养家室。将官饷银不仅更高,还可“沾润公费”。他还明确制定赏银规格,用重赏来“鼓好胜之心”。


此外,对于战争中的抢劫行为,他“概置不问”,采取宽容态度。湘军攻下南京后,城中财物被抢劫一空,竟无一银交与朝廷。曾国藩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1910年,杜月笙在上海青帮里还只是个小跟班。有次杜月笙跟着老大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去赌场赌博,后来林桂生有事先离开,于是让杜月笙替她接着玩几把,并留下了100多大洋的筹码。没想到杜月笙那天手气出奇得好,竟然赢下了2400大洋。回去后,杜月笙把所有的钱全部如数上交给林桂生。惊讶于他的大气与诚实,林桂生决定把这笔钱全赏给杜月笙。


后来林桂生把这件事告诉了黄金荣。黄金荣想知道,一个穷小子在突然之间手握巨款时会怎么处理。要知道两千大洋,在当时足以买下上海的豪宅。“如果是买房置地,那可靠但不可大用;如果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赌,那就既不可靠也不可用。”于是便派人去叫来杜月笙问询。


杜月笙回答说,“2000大洋早已经花完了”。原来他在还清了早年欠下的赌债后,将剩下的钱全部分给了一起混街头的小兄弟们和自己干妈。黄金荣惊叹:“这杜月笙确实是个人物,是得好好栽培栽培,日后必定是我的左膀右臂。”


杜月笙常言:“要想当大哥,一定得有大格局。”正是因为杜月笙的仗义疏财,顾嘉棠、高鑫宝等人才死心塌地地跟着杜月笙打天下。


利益,人人皆爱之。但若独占利益,只顾吃独食,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众叛亲离,正所谓“独利则败”。刘邦曾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你不吝惜恩赐,而项王则很少封赏,士亦以此不附。”


领导人可能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无瑕,但对普通群体而言,柴米油盐可能才是发愁的事情。道义可以号召人,却不一定能笼络住人。利用“人以利动”的属性,采取恰当的激励制度,才能“集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对于普通人而言,往往是锦上添花者多,而雪中送炭者少。很明显,后者的做法显然难得而又高明。多高情商的人,他们慷慨大方、仗义疏财,赢得了广泛的人脉。人脉并不是说你利用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被你呼来唤去、有多少人为你鞠躬尽瘁,而是在于你帮了多少人。记住这句古训吧:“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


只管耕耘     莫问前程


曾国藩不算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对于他的智商,有不少评价认为,他应该是“中人之资”。比较同时代名人:李鸿章17岁考中秀才,张之洞16岁考中秀才,左宗棠14岁考中秀才,梁启超更是11岁即中秀才。曾国藩从16岁开始参加科考,考了七次才中秀才,还是倒数第二名。


但曾国藩胜在不懂取巧,愿下“困勉之功”。曾国藩读书用的是笨功夫: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考取进士后,曾国藩留在翰林院工作。在30岁的时候,曾国藩觉得三十而立,不能像以前那么混下去,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学做圣人。于是,他没有像翰林院其他同事一样善于经营,走取捷径,而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对每项工作都全力以赴。


正是凭借一丝不苟的办事态度,曾国藩十年里升迁七次,年仅37岁便成为二品大员——礼部侍郎,是整个清朝三百年间湖南最年轻的部级干部。所以曾国藩说:“拙看似慢,实则最快。”


杜月笙早年还在摆水果摊的时候,时常受到小混混的欺负。于是便通过门路,结识了青帮的陈世昌。又通过陈世昌的引荐,加入了青帮,成为了黑社会中的一员。一开始,青帮老大黄金荣把杜月笙当作一个普通小跟班,在自己上茶楼、进戏院、去浴室的时候,让他跟在后边拎皮包,倒茶水,点香烟,递毛巾。


后来,黄金荣见这个小伙做事情毫无怨言,踏实肯干,人又机灵,便让杜月笙做了自己的随从。杜月笙是个善于学习的有心人,暗暗观察并记住从黄金荣到其他手下人的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并作为他应对接触的准则。打杂的几年,也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就早晚会被发现。这背后的道理是,你的一切努力和积累,都会慢慢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最终完成脱胎换骨,那种超越众人的为人姿态和处事方法,是很容易被人看出来和感觉到的,于是更容易被寄予厚望、赋予重任。所以,只问耕耘,莫问前程。

未来一定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天道酬勤,也许你眼前正从事着默默无闻的工作,或许你还找不到前行的方向,但是你一定要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史上无数的天才都是早先一鸣惊人,而后迅速陨落,泯然众人矣。那些看似庸才却守拙前行的人,往往载入史册,扬名千古。

但请切记,做个有心人,切勿低头蛮干。在不断地积累中通过自我反省,完善自己的缺点,才会臻至成功。


事不做绝     留有余地


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一四川中江人李鸿裔,由于才华横溢,深受曾国藩的看重,甚至允许他出入自己的秘室。有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于秘室坐谈,恰逢有客来访,于是曾国藩外出陪客,留李鸿裔独坐秘室。李鸿裔在曾国藩的文案上看到同为幕僚的某老儒所撰《不动心说》一首。


为了标榜自己的清高,老儒在文中,写了这么两句:“使置吾于妙曼娥眉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置吾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厚禄之心否乎?曰不动。”李鸿裔看到这里,便援笔题其上说:“妙曼娥眉侧,红蓝大顶旁,尔心都不动,祗想见中堂。”题罢,掷笔而出。


曾国藩送走来客后,返秘室,看到李鸿裔题字,遂令中军官持令箭即刻去追李鸿裔。李鸿裔追到之后,曾师厉声告诫他:“此辈皆虚声纯盗之流,言行必不能坦白如一,吾亦知之。但他们之所以还能够有丰厚的待遇,凭借的正是这些虚名。可是你一定要揭露他们,使他们失去了衣食的来源,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绝不是言语就可以化解的,这不是自取祸端么?” 明白了曾国藩此举的用意,李鸿裔悚然受教,自此遂深自敛抑。


杜月笙还在公兴记赌台“看场子”时,赌场因为“剥猪猡”事件的影响,生意一落千丈。“剥猪猡”是指从赌场出来的赌客被潜伏在路边的劫匪抢劫财物,单单抢劫财物倒也罢了,关键是劫匪抢得非常彻底,连赌客的衣物也全部扒光,使得赌客就像一只被剥掉皮的光溜溜的猪,因此被称作“剥猪猡”。


杜月笙决定带着几个小兄弟调查此事。他们打扮成赌客,出了赌场往僻静小道走去。果不其然,一帮蒙面劫匪跳出来就要“剥猪猡”。将这些劫匪制服后,杜月笙得知,原来“剥猪猡”的还不止这一个团伙。这些人大多是一无所有的小混混,很多都是蛮勇斗狠的亡命之徒。


有手下建议杜月笙送这帮人个“三刀六洞”,可杜月笙没有同意,他说:“来硬的不行,都是道上混饭吃的兄弟,你要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就会和你搏命。”


杜月笙回去跟赌场老板讲:“我想把这几个头目召集起来,劝说他们放弃这个营生。但是,他们也得吃饭,赌场得从盈利中抽出一成分给他们。”老板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接下来,杜月笙将这几个团伙的头目约到酒楼里,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再做“剥猪猡”的营生,赌场老板愿意拿出一成的利润分给他们。这帮人都非常高兴,以后既不用冒风险,还能按月拿到不错的俸禄,不用再愁吃喝,于是纷纷答应杜月笙的要求。


自此之后,公兴记赌场再没有发生一起 “剥猪猡”的事件。冲着这份安全保障,甚至别的赌场的常客也转投到这边,公兴记的生意甚至比以前更兴旺。


港产电影《风云》中有句很有哲理的话:“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留余地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给自己留余地,行不至绝,言不极端,这样进可攻,退可守,为下一步行动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二是给别人留余地,将别人推向绝境,只会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与报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下场是,自己也将无路可退。

事不做绝、留有余地,才是做人做事的最高良方。



之四  做人当学杜月笙


从一个浦东乡下小瘪三,到成为中国最大黑帮老大,杜月笙一生极富传奇性。

支撑这个传奇的根是什么?两个字:做人。正如其秘书胡叙五所说:“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

人品,不仅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也是一个人最硬的底牌。



没有格局    哪来大局

1910年,上海青帮过年。

老大黄金荣发赏钱给手下小兄弟。

领到赏钱,小兄弟们开心得不得了。

只有一个领了两千大洋就冲了出去。

黄金荣觉得奇怪,便对心腹说:

“出去看看,小赤佬到哪里去了?”

这个小兄弟坐摆渡过江来到陆家嘴,

下船后一直往前跑,跑到金桥这个地方,

又把黄老板的赏钱全部分给了底下弟兄。

心腹给黄金荣报告:“这小子又把钱赏给了小兄弟。”

黄金荣惊叹:“恐怕我死以后,黄浦滩就是他的了。”

这小子,便是杜月笙。

黄金荣说得没错,只是他没想到,

自己还没死,黄浦滩就是杜月笙的了。

两千大洋,在当时上海,足以买下豪宅。

但杜月笙竟一分不留地分给了底下弟兄。

“要想当大哥,一定得有大格局。”

“做事看能力,做人看格局。”

正是因为这份大格局,杜月笙才聚集了顾嘉棠、高鑫宝等一帮替他卖命的生死弟兄。


▲ 杜月笙和孟小冬



伤什么都别伤女人心


1927年,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

当时,喜欢孟小冬的人不计其数。

傲气的孟小冬自是不愿给人做妾。

梅兰芳便承诺:“你嫁过来,和福芝芳平起平坐。”

哪知结婚后,孟小冬多次被福欺辱。

而梅兰芳对此似乎也无可奈何。

伤心四年后,她终于离开了梅兰芳。

后来,好姐妹姚玉兰牵线做媒,

孟小冬便来到上海跟了杜月笙。

杜月笙喜欢孟小冬已经好多年,

孟小冬到来,他宠爱得不得了,

还专门请来京剧大师余叔岩教她唱老生。

1950年,杜月笙准备带全家去美国,

掐指算了算,一共要办27张护照,

这个时候,孟小冬在旁边说了一句:

“我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呀?”

其他人没听懂,杜月笙却听懂了:

“办护照的事情暂停,赶快把我跟阿冬的婚事办了。”

于是孟小冬便成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杜月笙五房姨太太,四位是名旦名角。

杜老板没有用强,为何名角们愿跟他?

“打什么都别打女人。” 

“伤什么都别伤女人的心。”

这是杜月笙的两句经典语录。

所以女人说:要嫁就嫁杜月笙。





尽在一个诚字


19岁时,杜月笙便进了黄宅。

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极为能干,

一直是黄金荣的军师和得力助手。

而杜月笙不过是林桂生身边一名小听差。

林桂生生病,杜月笙全力侍疾,

数日衣不解带,一直候在厅前,

此举深深打动了林桂生,但林都藏在心里,

并没说:“小杜啊,你怎么那么贴心啊!”

有一次,黄金荣不在家,

有人急报林桂生:“烟土被一名兄弟拐跑。”

当时,能打的武将全部外出,林桂生急得直跺脚。

这时,杜月笙站了出来:“我去。”

杜月笙脑壳很灵光:“他不敢进法租界,那是老板的地盘。能走的路只剩一条,就是英租界。”

三小时后,他把一袋鸦片带了回来。

立下如此大功,但林桂生并没有说:

“你办事真不错,我给你某个好差事。”

杜月笙没有任何抱怨,仍专心干好看门小弟的事。

但两年后,林桂生把他推荐给了黄金荣,

杜月笙从此便进入了黄宅的“权力核心”。

“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时候一到,自有收获。

这便是杜月笙的成功秘诀。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1930年,法商水电公司员工大罢工,

整个法租界无水无电,乱成一团。

法工董局派人请杜月笙出面调解,

杜月笙拒绝了:“我声望不够啊!”

法工董局总董只好拜会吴铁城市长,

吴市长找到杜月笙:“这件事由中国人来解决,可以给法租界一个教训。”

杜月笙拨通电话:“工人薪金要加一倍。”

法工董局总董答:“不行,只能增加75%。”

杜月笙说:“好,那就说定了。”

杜月笙召集罢工领袖,让他们提条件,

有些要求加薪30%,有些要求加薪40%。

杜月笙说:“你们要求太低,我已替你们讲好增加75%,你们满意吗?”

全场高呼:“满意”。

杜月笙又说:“但罢工期间的工钱不给,可以吗?”

大家笑着说:“算了,算了。”

只有一人高喊:“这一点不能同意。”

杜月笙说:“我已经答应了资方,不能变更。罢工期间的工资,由我来贴。”

这一贴,就支付了30万大洋。

杜月笙为何能在上海呼风唤雨?

秘诀就是他的一句名言——“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 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1920年代,上海有四位著名黑道老大。

三位是青帮的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

另一位是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王亚樵是出了名的“不好惹”。

有一次,王亚樵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发生争执。

王亚樵当众甩了杨虎两个大嘴巴子,

这位手握枪杆子的司令竟不敢还手。

上海招商轮船局董事长李国杰有天找到王亚樵,

让其暗杀轮船局局长赵铁桥,

并许诺:事后将“江安号”货轮给你。

而此前,他已将“江安号”许诺给了张啸林。

王亚樵暗杀赵铁桥后,派人去接管“江安号”。

结果手下被张啸林的人暴揍了一顿。

杜月笙不同意:“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不然杀来杀去,没有尽头。”

杜月笙随即赶往码头,一见王亚樵就说:

“此事乃是误会,李国杰将船先许给王爷,

后又许给张大哥,都是下面的人没弄清楚。

今天愿意把江安号交给王爷。”

王亚樵十分清楚李国杰是先将船许给张啸林,

见杜月笙这么给自己面子,便说:“此事罢了,你我同在上海谋生,都不容易,还望互相提携才好。”

凡事“不做绝,留余地”的杜月笙,

就这样在上海滩赢得了黑白两道的赞许。


▲ 王亚樵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1921年的戴笠,还是一个小混混。

有一天,他到杜月笙开的赌场赌钱。

由于赌技高明,赢了很多钱。

“这位先生,借一步说话。”

杜月笙手下怀疑他出老千,将他带到小房间。

“你知道这是杜月笙先生开的赌场吗?”

戴笠一笑:“当然知道。”

“既然知道,还敢在这里撒野?”

戴笠大笑:“你们这样对待我,杜先生恐怕不会答应。”

“你认识杜先生?”

戴笠说:“烦你通报一声,说有位戴先生想见他。”

一会儿功夫,杜月笙就来了。

可是,他完全不认识戴笠。

但他看了戴笠一眼,就断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杜月笙立即支了500大洋,交到戴笠手里。

两天后,杜月笙又派人把戴笠请到杜公馆,

交给他一封信:“我给蒋先生写了封推荐信,你去报考黄埔军校吧。”

戴笠一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6年后,戴笠重返上海滩的第一件事,

就是去拜见杜月笙,结拜为异姓兄弟。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正是凭着这句话,他“发掘”了戴笠、章士钊等大才,

这些大才,后来都成了“通天”的人脉。



▲ 戴笠与杜月笙



不过河拆桥,更不落井下石


14岁时,杜月笙背着一个小包袱,

从浦东乡下来到上海滩闯江湖。

一开始,他只是在水果店当店员,

后拜陈世昌为“老头子”,才正式进了青帮。

陈世昌在青帮中辈分很低,

杜月笙其实并未从他那里得到什么。

但杜月笙发达后却把陈世昌养了起来。

陈世昌有个很不成器的儿子,

和别人办钱庄亏得一塌糊涂,

债主追得急,陈世昌只好请杜月笙解困,

杜月笙二话没货,立即送去二万五千大洋。

没多久,陈世昌儿子败光了二万五千大洋。

又遭追债,杜月笙立马又送去两万大洋。

林桂生年轻时倍受黄金荣宠爱,

不料后来黄金荣喜欢上了戏子露兰春,

“便强行与林桂生离了婚。”

林桂生从此没了生活保障,活得清苦。

受过知遇之恩的杜月笙一生感激林桂生,

便专门置办宅院,把林桂生当作长辈供养起来。

黄金荣后来为争夺这个露兰春,

怒打了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

结果被卢筱嘉下入大牢,要处以极刑。

此时,杜月笙完全可以不闻不问,

黄金荣一死,他就是名正言顺的青帮老大了。

但是他没有,他让卢督军占了自己公司干股,才救出了黄金荣。

“受人之惠,不忘于心。”

“不能过河拆桥,更不能落井下石。”

这便是有情有义的杜月笙。




只干雪中送炭    不做锦上添花

有一年陈光甫商储银行遭挤提,

陈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杜月笙。

陈登临杜府,杜月笙只说了一句:

“明早开门之前,在商储见。”

次日上午,商储门口来了一队小汽车,

为首的一辆,牌号是“7777”。

上海人人皆知,这是杜月笙的车。

杜月笙跨出车门,走进银行,存了三百万大洋。

见杜老板都来存钱了,挤兑的客户顷刻散去。

黎元洪下台,落泊上海,人人避之。

唯有杜月笙,每月赠以足够生活费。

黄炎培生活拮据,杜月笙便每月送去500大洋。

抗战期间,梅兰芳寓居上海,

蓄须明志,靠卖字画为生。

杜月笙派人偷偷去买,帮梅兰芳渡过难关。


黑白两道,都知道杜月笙喜欢说三句话,

第一句:“你个事情我晓得了,我会替你办妥,好!再见。”

第二句:“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第三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凡是找他办事的友朋,他都分文不取。

偌大的上海滩,只要与杜月笙有交情,

几乎没人敢说从没接受过他的钱物馈赠。

杜月笙还有一个习惯,给朋友送钱时,

一定要一对一,绝不让第三者在场,以保全受钱人的面子。

他因此获得了“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好名声。

1931年,杜氏家祠落成典礼,

前来祝贺的社会名流震惊上海。

“杜之先生帝尧,夏时有列累……”

撰写这个《高桥杜氏祠堂记》的人你猜是谁?

那是鲁迅、黄侃的老师——国学泰斗章太炎。

送来匾额、对联、贺词的都是谁:

“孝思不匮”——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贺。

“好义家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

“明望之后”——国防部部长林辉贺。

“世德扬芬”——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

“慎终追远”——实业部部长孔祥熙贺。

…………

做人做到这份上,也算是做到极致了。


▲ 杜月笙手札



礼贤下士,人品才是最高学历



杜月笙年少失学、胸无点墨,

所以一直对文化人心怀敬畏。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居苏州讲学,

本来对杜月笙不屑一顾不屑一谈,

不料侄儿在上海租界与人发生纠纷,

他只好出面请杜月笙帮忙。

杜月笙不但迅速“摆平”了纠纷,

还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临别之际,

他悄悄塞了一张两千银票在茶杯底下,

以表达对大师的欣赏和崇敬。

自此以后,二人开始“订交”。

“讲义气,重礼节,能礼贤下士。”

这是章太炎对杜月笙的评价。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不够文雅,

章太炎为其改名为“杜镛”,号“月笙”。

像对待章太炎一样,杜月笙结交了杨度、章士钊等一大帮文化名流。

他重金聘请先生教自己识字读书知历史,

并开始勤练书法,就连签名都很漂亮。

他还革新衣着,一改传统帮派中那种身着短打、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

不论天气多热,最上面一颗纽扣从不解开。

还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讲话也不带粗口,总是温文尔雅。

正因彻底改变了黑帮老大形象,他才得以进入上流社会,成为“中国版教父”。

他没有文凭,但人品就是最高的文凭。




头等人  有本事  没脾气



杜月笙14岁闯荡上海滩时,

一开始只是在水果店打工。

因练就了一手削梨皮的绝活,而被人称为“莱阳梨”。

很多人飞黄腾达后,都特别忌讳“不堪回首的历史”。

别人一提曾经事,就会愤怒不已。

但杜月笙却是一个例外。

每次他一回故地,就有一帮乞丐围过来。

扯开嗓子大叫:“莱阳梨,给点钱!”

杜月笙也不生气,只是对手下说:“多给点。”

顾嘉棠是杜月笙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

也是一直跟随杜月笙打天下的兄弟。

在外人面前,他对杜月笙恭恭敬敬。

但在杜府私下里,他常常打趣杜月笙,

拿起水果送到杜月笙面前:“削一个。”

杜月笙总是笑着接过去,没有丝毫不快。

不光是对兄弟,对佣人他也很少说重话。

“杜先生好侍候,我们做错事,他也轻言细语。”

他在底层混过,知道下层人的不容易,

老百姓求到他头上,他总是尽力解决。

他对来客几乎就是三句话:

“你的事体我晓得了。”

“我会替你办好。”

“好。再会。”

杜月笙有一句被大家奉为经典的名言:“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他确确实实做到了“头等人”。

当年上海滩的黄包车夫、短衫阶层,

曾喊出了“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号。



杜月笙60大寿缺席全家福


1951年,杜月笙哮喘病越来越重。

他清楚自己很快将撒手西去。

这年8月1日,他醒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叫来大女儿杜美如:“你去银行给我取个保险箱。”

杜美如取回来,杜月笙打开,

大家才知道保险箱里装着很多借条。

最少的一张是5000美元,

最多的一张是500根金条。

杜月笙一张一张看,又一张一张撕掉,

子女们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了?”

杜月笙说:“我不希望我死后你们到处要债。”

随后,他沉默了一会,又说:

“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

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

他撕掉借条,就是要给欠款人吃一颗定心丸。

死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没希望了,中国会有希望。”

做人做到这份上,也只有一个杜月笙了。



(来源: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本文,就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吧!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的人,生活会越来越美好!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欢迎分享!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马上关注《百果岛》微信公众号。


击下方的蓝色字阅读原文”↓↓↓ 更多精彩等着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