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是谁,害死了这个孩子?

刘娜 闲时花开 2022-06-04

点击👆闲时花开👇关注我,加★星标★ 


谈谈江苏睢宁县幼童死亡案。

01

这两天,有个孩子,确切地说,是个小婴儿,牵动着我的心,也牵动着千万网友的心。
 
他是新冠时期的孩子,在疫情之下出生,也在疫情之下病逝。
 
他短短的一生,只有一年零六个月。
 
有人说,他去世时,他妈妈才17岁,他爸爸才19岁。
 
消息不知是否属实。
 
属实的是,他的确因大人疏于看护,在这个疫情汹涌的季节里,吞下了异物,后又因救治不及时,不幸离世。
 
五一期间,关于他悲惨命运的最初爆料,这样写道:
 
他出生于江苏睢宁,4月29日夜被异物卡住了喉咙。
 
家人慌忙将他送到睢宁县人民医院救治,却又被卡在了“必须出具核酸检测报告”上。
 
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七八个小时里,他病情急剧恶化,医护人员却见死不救,家长愤怒发火,他才被挂上呼吸机。
 
后,核酸检测结果终于出来。
 
但为时已晚。
 
在从睢宁县医院转到徐州市某医院后,他停止了呼吸。
 

他来人间一趟,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太阳,还没来得及过上不用天天戴口罩、测核酸的无疫时光,却逝于求医救命的路上。

仅仅因为一纸核酸证明?

抗疫,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害人。

严防,是为了保护更多弱小,不是为了害死更多弱小。
 
所以,这样的爆料,让人揪心:
 
在武汉疫情、西安疫情、吉林疫情、上海疫情、北京疫情相继爆发后,在抗疫的同时“一定要给危急重病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已成共识的当下,这个被卡住喉咙的孩童为什么又被无情的教条主义夺走性命?
 

很多人不理解,也期待徐州市和睢宁县能给出权威的回答——



02
 
不知是不是铁链女事件,让因“通报”遭遇信任危机的徐州市,在痛定思痛后,决定改变。
 
5月5日,当幼童不治身亡事件被推上热搜后,徐州市的通报堪称迅速又翔实。
 

为阅读方便,我用普罗大众能看懂的语言,给大家转述一下:

4月29日,这名为石某远的小婴儿,因姑奶奶照顾不慎,吞下异物。
 
当晚20点10分,姑奶奶送孩子来到睢宁县人民医院。
 
医院根本没有让提供核酸证明,医生当场就进行了紧急救治,诊断孩子气管内有异物。
 
当晚21点,因孩子病情危急,救治能力有限的县医院,只能开具转院证明,让孩子去更高级别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喉咙被卡,气道出现异物,这是非常复杂凶险的一种紧急病症。
 
由于孩子父母不在场,姑奶奶拿不定主意。
 
21点45分,孩子父母终于到达医院。
 
被接诊医生开具转院证明,先后数次催促转院后,孩子父母迟迟没有采取行动。
 
22点,接诊医生和孩子父亲沟通,交代孩子病情危急,让其赶紧转院。
 

但一直到23点55分,医生又连续催促5次后,孩子父母还是没有转院。
 
直到4月30日1点零8分,孩子母亲才拨打了120。
 
1点22分,救护车抵达。
 
2点30分,孩子被送到徐州。
 
但,已经晚了。
 
3点47分,孩子突然呼吸暂停。
 
4点56分,孩子被宣布死亡。
 
整个通报看下来,这个幼小的孩子,根本不是死于核酸证明,也根本不是逝于医生救治不当。
 
更大程度上是死于家中大人的看护不严、救治不决和转院迟缓。
 
但,令人费解的是,通报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转,这样写道:
 
接诊的郑医生接受调查,被暂停执业。
 
睢宁县卫健委党委书记被党内警告,睢宁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免职。
 
在睢宁县人民医院内部展开全面整顿。
 
“针对此次事件,徐州市和睢宁县将深刻汲取教训,认真总结反思,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通报的最后,这样写道。
 
这一下,全网更懵了。

很多医护人员,因这纸通告感到心寒:
 
既然,事实已经调查清楚,接诊医生先后多次催促家属转院,为什么还要被停职调查?
 
医院既然没有卡核酸证明,为什么要从上到下处理一遍?
 
这件事儿到底是家长的责任,还是医院的责任?

严惩医护,是为了平息舆情,害怕上头怪罪下来,拽走某些领导的乌纱帽?
 
还是说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是谁闹谁有理,谁弱谁有理,谁闹得凶谁得逞?


不管是前者的息事宁人,还是后者的隐忍退让,都无法让人信服。

身为旁观者,我们永远为那个夭折的孩子悲恸。

但这不代表,我们甘愿被胡搅蛮缠的小作文带偏,被前后不一的通报糊弄。
 
官方通报的意义,在于权威,在于真实,在于严谨,在于让有理者有力,让无理者知错,让担当者前行,让造谣者闭嘴。
 
而不是,让人们在事实和结论的严重错位中,看恶习助长,对公正失望,眼看着闹事者得天下,干事儿者被处罚。



03
 
代表公权力和风向标的官方通报,其重要使命就在于:

调查事实,厘清真相,划分责任,杜绝悲剧,让更多人明事理、观因果、得敬畏。

是父母的责任,就不该拿医生当替罪羊。
 
而是要光明正大地告知天下:
 
在保护孩子性命这件事儿上,仅仅有负责的医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明事理的父母。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这样,才能在警钟长鸣中,让更多父母从“我”做起,合格监护,认真抚养,努力修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更多孩子免于类似的伤害。

也能让保护弱小的相关职能部门,去建设性地思考:

如果医生在急救过程中,遇见了糊涂蛋的父母,是不是可以征得相关部门的允许后,有权为治疗方案做主,保护更多孩子免死于愚昧、狭隘和无辜。
 
如果是医生的责任,那就要条理清晰、事实准确地写出来:
 
医生错在何处?

其他医生遇到同样的情况,要如何处置才算稳妥?

如何由此出发,给这片土地上的医护人员,在救治相同患者时,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路径?
 
而不是用官大压死人的一纸通告,逮住体制内的人狠整,进而挫伤了一个行当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新冠疫情造访这片土地900天来,我们靠医护人员的透支和奉献而续命。
 
在这个新冠病毒肆虐的初夏,我们最缺的是医护,最累的是医护,最需要保护的是医护,最需要信赖的也是医护。
 

培养一个负责的医生,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临床实践。
 
而毁掉一个负责的医生,一场医闹就够了。
 
更令人悲伤的是,有些时候,助长医闹和网暴的,恰恰是怕担责的某些领导、怕丢乌纱帽的某些决策者。

如果,决策者能堂堂正正站出来,让事实的归事实,让情绪的归情绪,那么他保护的不仅是事件中心的干事人,还有一个行业的良心。
 
这,关乎人们对体制的信赖和归属,也关乎很多行业的人才和人心。
 
铁链女事件,因为“通报”饱受诟病的徐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但,公信力的重塑,靠的从来不是过犹不及的慌乱,而是直面真相的担当。
 
只有这样,信赖的土壤才会越来越厚重,各行各业才能涌现出更多干事儿的人,我们的孩子才能被更多良人守望。


— E N D —



PS:

昨天,娜姐在小号写了篇文字,叫《坏女人,凭什么偷走好姑娘的男朋友?
(点击查看)。

还没有来得及关注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娜姐


娜姐好文,点击阅读


先生,相比女朋友,你更配这个贱货!

众目睽睽之下,被亲生女儿两次撞死的那个妈妈,让我想起很多人的家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