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嘲笑的大衣哥儿子再婚,曝光了为人父母的3个教训…

娜姐的 闲时花开 2022-09-24



● ● ●


舞台上,久不闻其声。


热搜上,却屡见其名。


用这句话,来形容大衣哥朱之文,再合适不过。


这两年,大衣哥频频上热搜,都是和他的儿子朱小伟有关。


去年,是因为朱小伟和前妻陈亚楠离婚,上演了一出一波三折的撕逼大戏。


今年,又传来朱小伟和现任娇妻再婚的喜讯,大衣哥又是送上高额彩礼,又是买房买车。


大衣哥身价数千万,但他有一双不怎么争气的儿女。


儿子朱小伟初中毕业,就在家里啃老,被大衣哥夫妇溺爱成巨婴。



所以,大衣哥儿子离婚半年又再婚的消息,全网很少有人送上祝福,反而忍不住一阵唏嘘:


财多伤子啊。


别人家22岁的孩子,要么在读书考研,要么在上班赚钱,大衣哥家的儿子却忙着啃老、结婚、离婚、再婚。


用和我经常一起跑步锻炼的女性朋友的话说:


家财万贯,都不如让孩子养成自立自强的习惯。


大衣哥朱之文也好,他儿子朱小伟也好,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吃了读书太少、识人不够、格局狭窄的亏。

说这话的女性朋友,是我们小区里的明星妈妈。

她儿子在浙大读研,女儿今年考上了复旦。

她48岁了,每天还在读书学习锻炼,进行专业证书的备考,保持提升自我和探索生命的热望。

我问她缘何这么拼,她说了一句话,还分享给我为人父母的3个教训。

这句话就是:

“你可以学历不高,但不能素养太差。”

这3个教训,我写在下面的文字里,你一定要看——



01

给孩子家产万贯,

却不如让孩子读书万卷。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想培养一个孩子的人文素养,可能找不到比大量阅读更省力更高效的方法。


我那个把两个孩子都送到985大学的女性朋友,她不仅自己爱读书,而且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她家里买书的钱,从来不设上限。家里的客厅就是书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给他们读绘本。


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她就在家里摆满图书。



即使是出门散步,她也会带上一本植物图鉴,当孩子询问一些花草的名字时,她总会不慌不忙地掏出书,和孩子一起查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收获知识的快乐,自觉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看世界的窗口,拓展的都是孩子的格局。


孩子们通过书籍,可以跟古代先哲对话,可以跟现代名人探讨,可以给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可以从前辈贤者的故事中得到经验。


父母培养出孩子读书的习惯,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02

给孩子再多奢侈品,

都不如让他在经历中历练沉稳。




毕淑敏曾说:


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所谓见多识广,就是去看世界。


旅行,其实是一堂无法代替的成长课,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亲眼见过黄河奔涌的孩子,再去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会多了一份壮阔。


亲耳听过现场弹奏《琵琶语》的孩子,再去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会多一份认同。


同样的,经历过更多人更多事的孩子,自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他们在表达的时候,不必再局限于别人的经验,他们可以说出更多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让孩子行万里路的父母,给孩子见天地见众生的眼界。




03

塞给孩子再多资料,

都不如让他打开学习通道。



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方法,就是帮孩子学会借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韩愈曾在《师说》中谈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通“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一个孩子,读万卷书时,一定会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想行万里路可能受制于很多外部因素。


这时候如果能够选择借力,跟随名师来提升自己,就更容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除了经常给孩子找各种文史方面的好书,也会经常报名一些适合孩子的人文素养课。


我至今记得听网红名师姜天一讲《三十六计》时候的那种惊喜感。


我自己早就看过《三十六计》,当时之所以会听课,是有个朋友给我发了链接说讲得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开的。



没想到兴致勃勃听完了全程,还有点意犹未尽,很多问题竟然是我自己看书的时候都没想到过的。


姜天一老师不是从头到尾讲述书中的计策,反而是从春秋打仗的各种有趣的“规矩” 来引入。



比如不能搞偷袭,必须约定时间地点才能打仗;

士兵遇见对方国君,不能抓人家,反而都要行礼;

敌人逃跑了可以追,但最多只能追50步……


这些有趣的历史知识,连我也是头一次知道。台下听课的孩子们,兴趣更是被引得足足的。


随后姜天一给孩子们讲战争的演变,以及打仗的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怎么样让我们自己损失少,而达到好的效果呢,引出了《三十六计》。


整堂课台下听讲的孩子们,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时而凝神静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


课堂气氛,比讨论动画片还要激烈。



我也是自己听过全部课程之后,才真的感受到了沪江人文素养课的用心。


主讲人都是姜天一、张国庆等这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大部分毕业于北大、北师大等院校,文史功底深厚,教学风格虽然各有千秋,但都一样的精彩生动。



课程的形式也非常适合孩子,属于那种融合式教学,以中外文学史为脉络,串联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多元视角融会贯通,构建广博的人文知识体系。


内容其实涵盖了上下五千年历史:


  • 150余部国学经典
  • 120余部世界名著
  • 200余位文化名人
  • 50个经典哲学话题
  • 30余次影视艺术鉴赏


这些国学经典和世界名著,如果孩子自己读,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在现在的学业压力下,更是极难完成的。


但是在课堂上,优秀的老师会带着孩子们把重点、难点、要点、有趣的知识点进行剖析和解读,用生动的演绎带孩子走进经典,在探究中激发兴趣和思考,一下子就高效了很多,孩子从小学到大都够用了。


我觉得更难得的是,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够同时培养思维、表达、审美、创新等多种底层能力。


除了上面的三个教训,我还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04

跟随有趣有料的老师

比父母催着学更有效



我自己试听了很多节课,除了特别喜欢姜天一讲的 《三十六计》,还有他讲的《王之涣》《史记》系列。


尤其是《史记》,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那应该怎么和学生解释“纪传体”呢?


很多老师都是说,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这样说没问题,但是也没有新意,孩子们更是不会爱听。


但是到了姜天一的课上,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



他跟孩子们说:“当有一天你的妈妈给你买了一本《史记》,你打开它想知道公元前2200年前发生了什么,然后你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咦?查不到 。


为什么查不到呢?因为《史记》这本书就不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写的,而是把其中重要的人物挑出来进行分类,著名的历史人物就都出现在《史记》里了。”


这样一来, 枯燥的概念就成了身边有意思的事儿,孩子记得住,也容易理解。



我觉得沪江人文素养课程的优势也在这里,作为一款线上素质教育类课,不是狂讲知识点,而是以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主要目的。


而且课程的教学体系也非常创新,是从历史背景入手,逐渐细分到作者生平、写作技法、作品、段落等,帮助孩子先构建起逻辑框架,再逐步填充知识细节。



以“讲故事”的授课方式让孩子轻松学习、记忆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并且实现政治、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的拓展。


更贴心的是,它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进行分层教学,逐步提升难度。


并且把古文鉴赏、阅读理解、创意表达三种课程穿插于每个阶段,同步提升三大文学素养核心能力,旨在将听、说、读、写融会贯通,形成输入到输出的完整的学习闭环。



为了让更多孩子们能够接触到这样的老师和优质课程,我帮大家争取到了免费的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名额


我强烈建议大家带孩子试听一下。14节课的内容设置非常丰富,既有《史记》、《三国演义》、《三十六计》这样的传统名著解读,也有岑参、李白这些大诗人的讲解、还有《夏洛的网》等经典外国儿童文学介绍。



0元体验 7天14节人文素养课

点击下方小程序

立即 免费 领取👇

 1.知识素养合集 


200个成语闪卡(含拼音、释义)

四大名著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


 2.小学古诗、阅读资料合集 


53位唐代诗人图谱


137首必背唐诗(拼音+赏析+文学常识)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