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肠道细菌还能改变癌症药物的活性
转载自中国生物技术网
美国UCL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癌症药物的活性会随着肠道微生物的变化而变化,该研究旨在理解线虫对于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处理方式。
这项发现表明,能够通过控制肠道细菌和饮食来改善癌症治疗,也强调了理解药物在不同个体之间有效性差异的重要性。
近日发表在的《Cell》上的这项研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使用了一种新型高通量筛选方法,阐明了宿主、肠道微生物和药物作用之间的复杂关系。
UCL生物科学博士Filipe Cabreiro说:“大肠癌治疗的效果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我们想要弄明白,这是否是由于微生物改变了身体处理药物的方式。我们开发了一套严格的用于临床前筛选药物相互作用(在宿主和微生物环境下)的系统。该系统还可用于为药物投递设计细菌,因此它具备彻底改变癌症治疗的潜力。”
第一作者Timothy Scott说:“我们无法知道人体内有多少与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的微生物。直到现在,弄清楚宿主、微生物和药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相当困难的。微生物通常被分离出来孤立地研究,而这本身是不现实的。通过我们这套系统研究发现,药物活性可能会被肠道微生物增强或抑制。”
研究团队的成员来自UC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德国)、赫尔辛基大学、伦敦大学,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秀丽隐杆线虫的三向筛选方法。线虫常常被作为研究人类代谢的简单模型,因为它与人类有进化相似性,在微生物方面也具有可比关系。
他们通过改变细菌基因和药物种类及剂量的方式,对线虫的55000种情况进行了筛选。之后研究团队使用计算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细菌的遗传、饮食来源和化学成分影响氟尿嘧啶(Fluoropyrimidines)这种大肠癌药物的方式。
氟尿嘧啶的作用方式是阻止DNA复制,这也就阻止了细胞分裂,癌细胞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受控制的分裂。它们常被作为前体药物使用,意味着需要肝脏分解它们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药物。尽管氟尿嘧啶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药物,但是并没有统一的剂量要求,而且遗传因素也无法解释这种药物的个体差异性。
这项研究中的广泛筛选阐述了细菌改变药物活性的两种不同方式。第一,一些细菌能够帮助将这种前体药物处理成为活性药物;第二,一些细菌能够影响细胞的代谢环境,使细胞更容易在药物的作用下死亡。
研究团队还发现,如果不考虑宿主、微生物和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那么癌症治疗手段的成功率很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抗生素药物二甲双胍会降低氟尿嘧啶在线虫体内的活性,因为它会抑制细菌的积极作用。
Cabreiro博士说:“过去人们忽略了药物治疗疾病的实际方式,而我们的研究阐明了这一点。我们计划在此领域进一步研究,弄清楚哪种微生物对药物在人体中的活性有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补充来调节,这对癌症治疗将有深远的影响。”
如果您对微生态研究感兴趣,我们可以邀请您进入对应专业的微生态学术微信群。这些微信群旨在为微生态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而且我们会通过网络举办一系列的微生态研究技术讲座,分享一系列相关研究文献,举办一系列交流研究成果的学术活动。
入群的方法是扫描或长按江舜尧微信二维码,加江舜尧为好友,然后江舜尧邀请您进入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