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温 涛、何 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逻辑转换、难点突破与路径选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金融
改革创新:逻辑转换、难点突破
与路径选择
作者:温 涛1,2 何 茜3
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西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3.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1期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立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金融理应顺势先行。
理论与实践表明,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导、战略规划与政策实践需要动态调整,相应的服务体系供给内容、方式和侧重点也存在明显差异。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以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全面辩证看待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变化,系统辨析当前农村金融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与薄弱环节,找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为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金融改革
取得的重大突破
总体来看,农村金融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村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不断加强,支农惠农金融政策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成型、服务主体日益多元化、产品服务形式多样化,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基础金融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金融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首份全球农村金融创新报告《数字金融助力全球减贫2021》指出,放眼全球,当前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的成功经验有四点:一是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和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上持续发力;二是政府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一体化战略部署与有效的政策引导;三是数字化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四是得益于金融机构与相关产业的积极探索,尤其是基层改革试点的不断推陈出新。
三、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的逻辑转换
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任务来看,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应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框架加快四重逻辑转换:从扶贫金融向“普惠金融+产业金融”的转换、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转换、从支持生态扶贫向服务乡村绿色发展的转换、从传统金融扶持向金融科技赋能的转换,使农村金融更好地耦合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关涉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系统性国家工程,并在党的领导下将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于现实。
(一)扶贫金融到产业金融的逻辑变迁:健全普惠金融+现代农业金融的服务体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健全乡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反映了现阶段更强的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必然要求金融功能的发挥要兼顾产业适应性和普惠适应性。从方法论上,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吸纳三种重要思维逻辑:产业适应性思维逻辑、系统思维逻辑与风险思维逻辑。
1.产业适应性思维逻辑:乡村产业兴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未来与此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也将是能够助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复杂综合体系,政策、市场以及内生动力将有机融合,信贷、保险、担保、期货期权、资本市场等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互有渗透,为走向现代化的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更为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
2.系统思维逻辑:现代农业金融服务要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一是应用金融科技实现“软信息硬化”,改善农村地区缺乏有效信用评估基础。二是创新扩展适合新型经营主体的抵质押物及范围,稳妥有序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试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资产抵押质押融资模式。三是基于利益联结机制衍生出的以“关系专用性”“资产专用性”“信誉效应”为核心优势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现阶段国家层面三种路径及其组合均在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三种突破选择的系统集成方案有望成为最终答案。
3.风险思维逻辑:现代农业金融体系的功能特征趋向资源配置与风险分散并重。随着乡村特色产业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产业业态融合和拓展与迭代资金供给方的投资收益不确定性上升,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与风险流量化机制的需求相应增加。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期货期权市场将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金融的“内核”,改善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面对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对抵押担保的过度倚重,通过资产交易与定价使风险充分流动降低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风险水平,提高农业产业金融结构的弹性,赋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生命力与竞争力。
(二)政府与市场的行为逻辑调适:理论归因、法律规范与工具选择
“有效国家”在金融扶贫中扮演了“积极的强制角色”,但这一逻辑将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发生转换。
1.政府行为逻辑转换的理论归因。当政府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单边行动”转向乡村振兴中政府、市场与农民农村的“多重组合行为”后,政府行为逻辑应该实现从嵌入金融到嵌入社会的演变,更加强调社会公共的需要,注重市场主体的培育,对市场主体资源配置和动态竞争进行中立赋能。
2.政府行为边界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投资的多个权威文件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政府的“引导”“引领”“撬动”或“扶持引导”作用。这些表述仅在于“引导”的范畴、向度、程度和强度的不同,但表达的政策意蕴很明显,即“引导”是对乡村振兴阶段政府职能的提炼,市场主体理应在农村金融场域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3.政府行为调适的工具选择。 “混合金融”在发展中国家中取得成功试点的经验证据,为中国探索政府如何动员社会资本有效投入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信心。同时,政府必须解决风险管理、流动性、长期性与退出机制等结构性矛盾,引领农村金融的系统性变革。
(三)基于绿色金融理论的逻辑拓展:夯实乡村绿色发展的根基
绿色金融独有的生态价值共识所形成的一套新的理论话语,将拓展既有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边界,引领农村金融绿色转型,全面提升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综合效能。
1.绿色金融赋能乡村绿色发展的基本逻辑:政策性积累和商业性投资机制。绿色金融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政策性金融主导,主要是通过“积累机制”实现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打破“资源诅咒”。另一类是市场商业性金融行为主导,主要是通过“投资机制”进行生态产业化经营和权属交易。
2.绿色金融赋能的逻辑转换:从生态补偿到绿色发展。脱贫攻坚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生态补偿的“积累机制”始终是一个“慢变量”。在绿色发展目标框架下,绿色金融需要推动从生态补偿向乡村绿色发展转型,“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应是农业农村发展中要“兼顾”的问题,而是更加强调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强劲驱动力。
3.绿色金融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要素拓展。一是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乡村产业主体现有的传统职责需要转型,相应的绿色职责应当建立,体现乡村生态资本保全和增量投资的理念。二是将农村金融绿色服务体系按照多要素市场进行多样性拓展构建,探索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四)金融科技赋能的逻辑转换:伦理价值、生计思维与现代化信用体系
1.伦理价值重塑。被寄予“普惠”厚望的数字普惠金融在全国范围内的延伸并不均衡,对“公平普惠”的强调就是对此前相关业务“价值中立”的根本性纠偏。故此,金融科技的伦理价值重塑是逻辑转换最重要的一步,这是“初心”问题。
2.突出“赋能思维”,淡化“生计框架”。相较于生计资本本身,农村弱势群体缺失的实则是积累生计资本的机会、能力和自信心。长远来看,要改善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整体福祉,金融科技要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市场主体发育,增强乡村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要赋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收益权,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要赋能“新市民”金融素养和工作技能提升,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
3.现代化信用体系的构建。强调以“现代化”的信用意识、信用信息、信用体系为突破口改善传统农村金融服务,是金融科技赋能逻辑转换的关键。
四、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亟待突破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一)普惠性金融服务难以有效对接乡村产业发展新需求
诸多问题均指向农村金融服务中的普惠取向无力对接产业发展的新需求,现代农业金融服务能力较弱,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以及拓展供应链、价值链的生产性融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二)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
银行类机构在乡村“一股独大”,直接融资以及保险、担保、期货期权等其他类型金融服务发展滞后,这一间接融资为主的现实格局,其低风险偏好难以有效支持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有短板
农村金融市场各主体数据信息多为条线式管理,县域征信体系信息获取难、更新成本高,数据资源分割严重、共享与更新效率低、时效性差。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少抵押物与信用信息沉淀,导致评估排斥、征信系统覆盖率低。
(四)乡村数字金融服务供给滞后
乡村数字金融人才短缺,符合市场需求的线上金融产品研发不足,再加上农民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不足,对新产品新服务的接受度往往不高。
(五)乡村传统金融服务需要改造升级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整体停留在传统业务层面,多数仍以短周期小额信贷为主,绿色及数字化转型面临多重障碍;村级金融服务站由于平台标准不统一、软件更新较慢、配备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其服务功能尚未有效发挥。
五、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机构责任担当,创新驱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加快改造扶贫金融组织,健全普惠金融和产业金融相结合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推进政府协同各类金融机构联合创新,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技术瓶颈。三是激励金融机构将将金融科技与本地产业特色相结合,加快推进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延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范围实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与实用性。
(二)完善各类金融互补合作机制,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协调发展
一是重塑分工协作、定位明确的乡村伙伴式产融关系,既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上银行类机构业务拓展,更要加快在保险、担保、证券、租赁、期货期权等领域形成全面配套和协同服务。二是真正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积极探索银行与保险和担保的长效合作机制。三是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应用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土地、房屋、山林、农业设施等通过出租、抵押、合作或者入股等方式实现资产资本化。
(三)加快绿色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农业金融体系,积极落实“两藏”战略,重点围绕现代育种、绿色农业技术创新集成、绿色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智慧农业等领域加强金融服务供给与创新,推动农业科技绿色转型。二是促进绿色金融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积极构建涵盖信贷、保险、投行、碳金融等领域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三是打造绿色专营机制,提升对农村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和贷款覆盖率,推动乡村实现绿色转型。
(四)建设开放型乡村金融信息平台,打破市场主体数字“鸿沟”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新基建,促进传统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大投入推进农业物联网、云平台体系建设。二是推动基础数据整合共享,依托金融、农业农村部、大数据等管理部门协同构建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三是及时更新和完善信用信息,按照地方政府数据管理部门主导、金融机构牵头、村级组织参与、各方协同、服务社会的整体思路,运用信息技术,降低市场主体信息搜集成本,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保障数据信息时效性。
(五)加大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力度,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共享
一是统一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标准,依托金融机构投入,财政资金给予合理配套,并委托第三方专营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二是设计操作简单、交易便捷、安全可靠的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通过线上金融超市、需求信息发布打通供需信息堵点,通过线下数字村站建设确保数字金融服务惠及广大乡村老百姓。三是依托村站及相应专营机构培育高素质农民,增强这一群体应用数字技术发展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互联网金融思维和金融风险意识。
(六)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的可持续性
一是形成政府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工作合力,拓宽涉农和扶贫贷款风险分担和缓释渠道。二是通过完善农村金融科技监管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和风险防范。三是确立包含合规目标治理、数字技术治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三位一体”工作框架,构建覆盖乡村实体经济、线上线下金融服务体系、数据网络空间的全面防控区域金融风险机制,确保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04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264,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833,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972,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九。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