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徽风皖训】寿州一代帝师孙家鼐:明理躬行 敦品砺德

2017-06-16 安徽纪检监察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



明理躬行  敦品砺德



 在安徽的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其中,寿州的孙家因耕读传家久远,后代又从事领风气之先的近代实业并得大成,而成为名门望族。而这个家族的显赫,即源自清咸丰九年的状元孙家鼐。


寿州一代帝师


孙家鼐的曾祖孙士谦曾任乾隆年间的刑部郎中,祖父孙克伟是贡生,父亲孙崇祖亦是池州府的教谕。孙家鼐父亲治家极严,要5个儿子都走读书做官的道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5个儿子后来都成为朝廷所倚重的能臣,“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五兄弟中有四个侍郎,家泽是礼部侍郎,家铎是户部侍郎,家怿是工部侍郎,家丞是吏部侍郎,只有家鼐做到了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又是清末朝廷的第一任管学大臣、光绪皇帝的老师,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朝廷恩赐他在家乡建造“太傅第”。如此的朝廷大红家族,在当时的安徽寿州,真是威震千里了。



孙氏宗祠



孙家鼐当状元,

也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殿试中,咸丰皇帝命他以大清王朝的兴盛写一副对联。孙家鼐稍加思索,挥笔立就: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维羲皇尧舜;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对联既含歌颂清王朝之义,又巧妙地把咸丰以前清朝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嵌于其中,气势宏大又浑然天成,咸丰皇帝当即击案称妙,钦点孙家鼐为状元。


孙氏后人人才济济


孙家鼐深知官场险恶,不主张后代从政,只有曾孙女孙琪方,嫁给了孔子的第77世孙孔德成(世袭衍圣公),孔德成后来在台湾当了考试院院长。孙家鼐重科学、兴实业,借助于与李鸿章家族、袁世凯家族、扬州何氏家族、四川总督刘秉章家族、合肥龚氏家族的联姻,孙家的后人在近代实业界大放异彩。与马吉森创办安阳广益纱厂、与其子孙孙多森开办上海阜丰面粉厂、中孚银行,又投资启新洋灰公司、北京自来水厂、井陉矿务局、滦州煤矿、天津劝业道等民族工业。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所立之《寿州公学捐款题名记》碑文记载了孙家鼐“捐银一千两”一事,反映他重视教育,扶植家乡办学的维新救国精神。


当然,在时代的狂澜下,孙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革命家式的政治人物。孙一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周恩来的战友,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曾任叶挺独立团一营营长。1929年到洪湖地区,参与组建红六军,任红六军军长,与周逸群、贺龙一起领导创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1年任红三军参谋长兼第七师师长,与贺龙率部西进,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1932年夏,在“肃反”中被夏曦诬陷杀害于湖北监利瞿家湾(今属洪湖)。今天,当人们讲述着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吟唱着“洪湖水浪打浪”时,一定不会忘记和周逸群、贺龙一起创建洪湖根据地的寿县孙家走出的青年军事将领孙一中。

 孙氏宗祠大门


从寿州走出的职业革命家孙大光,从16岁开始投身党的秘密工作,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九死一生,甘将头颅献中华。解放后,历任交通部部长、地质矿产部部长,为开辟中国远洋运输事业和改善公路、内河运输,促成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中兴,做出了卓著功绩。他对家乡深深眷恋,1986年秋天,他看到家乡教育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便毅然将精心珍藏的文物和字画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和地方教育事业,以补学济困。他的一生,“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彻底革命和无私奉献精神。


而政治人物中最为传奇者当为孙少侯,虽身处高墙深院,却对封建家族的清规戒律异常不满,坚决支持康梁变法,曾变卖家产,与柏文蔚等组织团体宣传革命,抨击清廷。并加入同盟会,在江苏、安徽策动新军起义,因谋划刺杀两江总督端方而被捕下狱。端方是孙家鼐的学生,他知道孙少侯是孙家鼐的侄孙,因此孙少侯杀不得。他苦思冥想多日,终于想出一个绝招。他将家中一名长得标致可人的丫环收为养女,再把这个养女许配给孙少侯,还奉送了丰厚的嫁妆,以期拢住孙少侯。辛亥革命后,孙少侯出任安徽省第一任督军。但其后却一反革命常态,为袁世凯效命,担任“筹安会”副理事长,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完全站到革命的反面,让世人侧目。袁世凯死后,孙少侯被指控为帝制祸首之一遭通缉,避居天津,从此不再意气飞扬。

孙氏宗祠思源亭


孙氏家族也不乏艺术人才。孙仰农和孙瑞方(蔼仁)是京剧名票,与余叔岩交往甚密。孙多诠(筱斋)是诗人、书法家,他哀悼孙中山的挽联被誉为海内名联:“路改中山,园改中山,城县改中山,中山不死;名满天下,政满天下,哀悼满天下,天下一人。”当然艺术人才中最动人的还数徐悲鸿的学生、画家孙多慈。她的前半生因与徐悲鸿的爱情而传奇,后半生则因绘画而光耀台湾。乃至多年后,有人向徐悲鸿索要书法条幅,他铺开宣纸,不假思索,随手就写下一首七言绝句:“一片残阳柳万丝,秋风江上挂帆时。伤心家国无限恨,红树青山总不知。”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孙多慈。1953年,徐悲鸿在北京病逝。同在台湾的徐悲鸿原配夫人蒋碧薇将噩耗告诉了孙多慈,孙多慈闻讯即刻脸色大变,眼泪夺眶而出。这是蒋碧薇在徐、孙恋多年以后唯一的一次与孙多慈对话,但竟是告知她徐悲鸿的死讯。


百年家族,传承好家风


寿州孙氏后人可谓人才济济,在官场、商场、文化领域多有建树。如果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孙家的成功和家教家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孙家鼐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孙崇祖是地方上的教谕,他立志要让五个儿子都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孙崇祖去世后,他的妻子继承丈夫遗志,全力培养儿子们读书。孙家五兄弟都读书成才,出息过人。五兄弟中家泽、家铎、家鼐都是进士,四个官至侍郎。而最小的孙家鼐,更于咸丰九年高中状元,蒙朝廷恩典,在家乡建“状元第”,成为清末最重要的管学大臣。

 孙氏宗祠墙上家规家训


孙家鼐一生几乎没有怎么大起大落过,这跟他的低调内敛、自奉敛约有关。他的同僚、对手翁同龢说:“孙家鼐沉潜好学,服膺王阳明之书,立志高远,凝厚而开张,余欲兄事之。”亲历晚清四五十年的英国人李提摩太说:“孙家鼐是所有中国官员中最有教养、最具绅士风度的人之一。”


曾经的孙家,人们称之为“孙半城”;现在的孙家,依然人丁兴旺,除移民海外的千余人,留在大陆的竟达数万人之众,人才济济,可谓百年家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孙氏宗祠


故事链接

一次,孙家鼐回乡省亲,当地官员决定以最隆重的礼仪接待这位皇帝的老师。这一天,寿州城的正门外锦旗飘扬,鼓乐齐鸣,知州率领文武官员一大早便来到正门列队迎候孙大人。但直到太阳已从地平线升到头顶,仍不见状元公。知州万分焦急,此时一个衙役来报告,孙大人早已从东门进城回“状元府”了。在家乡期间,孙家鼐的侄子前来诉说家口太多,生活困难,请叔叔在京城为他安排一个工作,孙家鼐却说道:“我家在下塘集有一块地,大概有几百亩,你去收租吧。”省亲期间,孙家鼐微服回访一个长辈,出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挑粪担的壮汉。那壮汉走得太急,把粪水溅在了孙家鼐的衣服上。孙状元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未出声,孰料那壮汉却大声吆喝道:“我是状元家种田的,溅脏了你的衣服,你敢把我怎么样?”孙家鼐听后一字一板地说:“状元家种田的也要讲道理,不能仗势欺人呀!”后来人们告诉那壮汉,你碰到的那人正是孙状元。


通过这件事,孙家鼐深感家风问题严重。一个状元家种田的汉子,就敢于在大街上任意撒泼,那各房子弟、七大姑八大姨还能了得!于是严格家规,严禁后代奢侈胡来,举止必须以《仪礼》为准则,以期广大门楣,保持家族的兴旺发达。



孙氏家训


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二、丧葬必遵家礼,随家道之丰歉勿奢俭致敬致哀。


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春露秋霜①,君子履之,必有凄怆怵惕之心。每年庙祭墓祭必于春二月,秋八月择日,各具衣冠同集宗祠庙,祭墓毕必有酒食,一以展孝敬之思,一以联敦睦之宜。


注释

①春露秋霜:表示对先人的悼念。亦比喻恩泽和威严。典出《礼记·祭义》: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楴(音帝)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意思是:所以君子之祭合于天道。春天举行楴祭,秋天举行尝祭。秋天霜露降落,步入这个时节,君子必定怀有凄怆之情,这并不是自身寒冷所引起的;春天雨露滋润,步入这个季节,君子必定怀有戒惧的心情,如同将要见到祭祀对象一样。


四、和睦九族,念祖宗一派流传各宜相亲相爱,勿恃强凌弱,勿以智欺愚,有事告于同族处分。不可因小忿构讼②,有伤族好。


注释

②构讼:造成诉讼。


五、尊卑长幼礼节不可紊乱、疎忽③不讲。

六、居家宜戒奢靡,崇勤俭,或耕或读,务正业,以培根本。

七、居心要存仁厚。勿事残刻奸巧④,上亏祖德,下剥削子孙。


注释

③疎忽:同疏忽。忽略,不留意。④勿事残刻奸巧:做人做事不要凶狠残暴、奸诈。


八、平日宜敬师傅,亲正人,不可呼朋引众、聚饮赌博,有坠家声。

九、族中子弟有聪俊者,宜敦品⑤读书以期上达,不得问外事交接官府。


注释

⑤敦品:砥砺品德。


十、婚姻要择门第,不许论财。

以上十条皆修身齐家之事,举其纲领加以训告之词。吾族人各遵之戒之,庶⑥可保世滋大⑦,是则厚望也夫⑧。


注释

⑥庶:但愿,或许。⑦保世滋大:保持世代滋生光大。⑧也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孙氏家训的特点及意义



寿州孙氏可谓人才济济,在政坛、商界、学界、艺术领域多有建树。回顾孙家的历史,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家族史,由基层上升,最终全面融入上层社会的各个方面。细而究之,就会发现孙家的成功和日常的家教家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严格要求,提升自我,顺应潮流,精准把握,相时而动,这是贯穿孙家由官宦之家——面粉大王——金融大王的一条主线。孙氏家训无甚高论,所列皆是人们日常行为应当遵循的准则,入世、入情、入理,如忠孝之道、长幼之序、交友之道、持家之法,虽浅白易懂,但对社会把握精准,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而成全家族的昌盛繁华。这恰是当今社会建设需要借鉴的。


—— 陈劲松,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室副主任,

江淮文史杂志社执行副社长、副主编



寿州孙氏家训十条,涵括了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厚乡邻、戒奢靡、崇勤俭、敦品德、重耕读等诸内容,“皆修身齐家之事”,反映了古代士大夫以儒家为代表的治家理念。


南朝儒家学者皇侃提出“家风由父”,认为族中长辈对形成良好家风具有决定性作用。身居帝师高位的孙家鼐深谙此理,他平时低调内敛、自奉俭约,举凡回乡探亲,从不张扬,绕道微服,不扰乡民;辞官返乡,为培育乡里后生,悉心兴办学堂,并亲自授课;他不为子侄安排官职,训斥仗孙府之势欺人的种田汉子并引以为戒严格约束家人和族人。孙家鼐的倡导和示范,产生了重大影响,族中子弟无不兢兢业业、不敢稍懈,唯恐发生有损家声之事。这对当今领导干部管好家庭、管好子女、管好身边人也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这十条家训中,有不少诫言警句,如“勿恃强凌弱,勿以智欺愚”、“居心要存仁厚,勿事残刻奸巧”、“敬师傅,亲正人”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培育新时期的良好家风,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屠筱武,

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主任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安徽省委巡视组向明光市反馈巡视情况:工程、土地管理混乱


省委巡视组向安徽出版集团等反馈:“山头”林立,“圈子文化”根深蒂固


“小官常贪”、“带病提拔”、“红顶中介”……十届省委第一轮巡视目前已经反馈了这些问题


十届省委第一轮巡视开始反馈情况


省委巡视组向金寨县、休宁县反馈巡视情况:顶风违纪、私设“小金库”


“中梗阻”、违规饮酒、设立小金库、腐败案件高发……省委巡视组向泗县、祁门县、萧县反馈巡视情况


省委第一专项巡视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对整改虚与委蛇、敷衍塞责……


省委第二专项巡视组:池州学院对整改阳奉阴违,违规招聘、学历造假,工程建设领域问题突出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