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知深浅:给你初入职场的前三年
前段时间去深圳参加论坛,圆桌分享完我从台上下来,就知道小姑娘在等我。
是朋友介绍的妹妹让我聊几句,看看能不能帮协调份工作。
我看看表,一会还有客户的会,也差不多要离开了。我想着随意聊几句,收个简历就算了。
小姑娘站在酒店大堂,穿着米白色的衬衣,不是很合身的宽松款西裤,粗跟的黑皮鞋,斜跨个白色的包包。在香港看惯了纸醉金迷的中环投行风格,就觉得特别淳朴。
三公子:你从哪里过来?
小姑娘说了一个我都没太听过的地名,我楞了一下。
她急忙解释说,是湖南的一个县级市,不远不远,坐4个小时动车就到了。
我忽然就心软了。
我们在大堂的咖啡厅坐了半个多小时。印象很深刻就是她一直在纠结说,“三公子,我刚大学毕业,但是好困惑,你觉得我适合干什么?”
三公子:你哪年生的?
小姑娘:96年。
96年,那种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我却感觉像隔了一个世纪一样远。
最大的纠结:我到底适合什么工作?!
在英国刚毕业那年,遇上次信贷危机,金融街一片哀鸿遍野。我虽然拿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合约,但不到一年整个组被裁员。
于是我开始每年换几份工作,有汇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种能看得过去的,也有在电信公司柜台签手机合约,ZARA伦敦总店做卖衣服小妹云云。
我还做过电话经纪。
清一色12个男人的团队里,我是唯一的妹子。从男同事到男领导,一句话里Fxxx就是最好的形容词,再加上Fxxx开头,Fxxx结尾。
我们做的是衍生品期权定价,每天7:30am就位开始收集市场信息,跟大的投行交易员询价,长时间极高强度作业,要同时盯着各种信息的四块屏幕,市场波动的时候频繁要求数秒之内给出期权价格并在几十个交易员对话框里匹配对手方,要有半点差错损失就记在团队的账上,最后个人名下自负盈亏。
若大的交易室几十号人听到我男老板对我带着脏字骂得体无完肤那是每天家常便饭。
我也不知道我是否合适,只知道跟交易员打交道强度都差不多。
就这样的环境也硬扛了一年。
一年之后,我期权还是不怎么会算,公司决定把我调组和工资减半的时候,我才确信我真的不合适。
回到香港,换到现在这份工作的时候,我的简历已经不能看了,三年里我有六份经历。
我拿到现在公司的合约时,心里憋着一股劲:再苦都得撑两年。
白马过隙,我在现在的公司一待7年,从所有人的销售助理做到自己独当一面。
我把经历讲给小姑娘听,她听得目瞪口呆。
三公子:所以你觉得我适合做什么?
我刚毕业的时候根本不想做销售,我爹一直教导我们要有一技防身。
投行分析师能做模型,审计师能看账,就连后台IT也是会编程修电脑,唯独销售听起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身处这个时代的大潮中,我们作为凡人不但预见不了未来,可能还会一路完美错过。
比如当年不知道金融危机扛过来之后是日新月异的移动科技大潮,不知道中国的房地产2007年才刚刚开始进入十年飞速上升的通道,我们更不知道十年之后的今天已然是知识经济时代,特别会写聊天写字都能月入百万。
最近读了《跃进:成为高手的技术》,我非常赞成作者古典老师说的:
每个时代都有最强的声音。
如果一开始没有家族事业可以继承,也没有足够的视野知道你擅长的,那就毫不犹豫扎进当下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享受被知识碾压,与专家高手学习竞争;然后才去思考自己的优势, 想明白之后再找一个细分的市场深耕。
个体的很多优势就是在竞争和机会中展示出来的。
当以助理的身份接下这份工作时,最常听到女领导说的话就是:你根本就不适合干助理!
我虽然安分守己战战兢兢地每天加班,周末也常在公司出没,但依然达不到女领导的要求,心理上随时准备着下一秒就要收拾东西走人。
我本来要跟女领导出席一个大型论坛,她临时有事要飞回欧洲总部,于是由我代表公司出席。
那是第一次参加5000人的论坛,人声鼎沸的会场里资本市场大咖云集。
我一个人也不认识,但就带着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气势,心里惦记着不能白走一趟,勇气可嘉地追着各路嘉宾做自我介绍。
一天的会下来收获数百张名片。
也很巧,晚宴的时候跟其中一位演讲嘉宾同桌吃饭。
嘉宾一下认出我,很客气地问:”小姑娘,说说你们公司到底卖什么产品啊?”
当时我刚到公司三个多月,公司大小,业务繁多,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
我于是嫣然一笑打趣地说,“卖笑啊,而且公司卖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卖啊!”
大佬听了竟赞不绝口,“小姑娘,你天生就是干销售的料啊,这销售的真谛一语道破。”
从那一场论坛开始,我发现原来跟没日没夜的文件处理和人机对话相比,我更擅长与人交往。
我也是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优势有了认识。
那已经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五年。
年轻犯得起错,但旅途总要始于足下
真的不需要一开始执着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
马云一开始不知道自己会成为风靡全球半壁江山的电商之父马爸爸,马化腾不知道他的黄金时代QQ过后还有微信横扫江湖。
著名的央视新闻人陈牤说过,更深刻的内容来自于找寻新闻的第二落点。
其实职场也是,指望第一天上班就目标明确一条路走到黑,这样的几率在现在这个信息高度繁荣和透明的年代应该是不复存在了。
我一点也不反对如果年轻时候觉得真的不适合现在的工作,应该毫不犹豫地寻找另外一个方向。
千万不要因为邻居大妈说可惜,三姑妈六姨婆让你将就,你就在一份明知道不擅的工作上消耗光阴,心里度日如年。
人生本来能行岔搭错的机会已经太多,经不起十年八载之后,你夜深人静举杯买醉的时候来句“早知道当年......”。
因为年轻,试错成本最低。
回头看看,我也庆幸自己勇气可嘉地换了那么多份工作。
我做的事情远不止是找份工作先干着,而是起码能知道自己不喜欢干什么,去坦诚地接受自己不能胜任什么。
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不要再关起门纸上谈兵地问自己适合什么,走出去,看看自己在这个时代里能捕获的最好的工作是怎样的。
世界迭代和精彩纷呈的程度,就连身在市场都应接不暇,何况是冷眼旁观。
在一份自己能够驾驭的工作里,看看你的老板,或者老板的老板,如果他们的生活是你想要的,那就扛下来,工作的确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才看得到柳暗花明。
我会跟大小公子说,我从来不觉得成绩能衡量一切,也不是要你们一定念书念到名列前茅。
但你们从小就应该知道,学霸是有优待的,学霸给了自己人生一片蓝海和无以伦比的选择权。
学霸几乎不用选,自然也就不容易错,他们一路旗开得胜,走的是康庄大道。
2006年之前,学霸们可以昂首挺胸横进华尔街投行,肆意感受金融市场里的刀光剑影;
2016年之后,学霸们又可以顺理成章地追逐阿里腾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里兴风作浪。
而我们凡人来说,面前有千沟万壑,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没拼进投行成了当年的追悔莫及的情结,并不是我毕业就有多了解投行,而是因为当年这就是最金光耀眼的职业。
对我来说,对所谓的前途毫无概念的时候,进了投行相当于实现了自己苦读十二年的价值。
挣钱并不是二十多岁的主题,有些弯路你不必走
两年前小助理说要辞职。
三公子:为什么?
小助理:老板你对我们太好了,这里工作太轻松,环境太单纯,我出去以后怕面对不了复杂的竞争环境。而且,他们给的工资高!
三公子:.......
一年以后,
小助理:老板,我新公司太复杂了,我们组三个人都汇报给不同的老板。来的时候明明说是做客户经理,但是我们小老板撕逼撕输了,我硬是被他们排挤到了技术跟进,天天做接市场链接。
目光要放长远,挣钱永远不是二十来岁的主题。
不要轻易放弃好平台,那些光是看就应该能知道是一池浑水的苦难即使年轻也根本不必经历。
与其说我运气好最终找到了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如说我和公司互相成就。
我热爱这个平台带给我的机遇,也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但同时我的不拘一格也给公司大中华区业务带来了全新的角度和方向。
职场前三年,没有人要求你日进百金,或是纵横商场。
我们在朝九晚五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份工作里,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问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我是否愿意在类似的岗位上过三年又三年。
是的,现实很残酷。
你读再多的鸡汤或者去羡慕十年以后的那些人生赢家也不能教你怎么飞,因为低效率低水平的勤奋正是刚毕业工作的你应该做的事。
我问小姑娘,是不是听起来很艰辛,但那些走过来之后熠熠闪光的人生是不是你都向往的?
她点点头。
路真的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但幸好,这点你我都一样。
维港三公子
三公子写常来常往的人生,
写金融圈的风花雪月,
写两娃在手的生无可恋,
写段子,写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不去纠结情面,不信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