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消息年度汉字文稿:噩
点击下图观看视频
大家好,2022年最后的时间,分享一下我对这一年的媒体工作思考。
2022年的大新闻都经历过180度反转。比如说国内的防疫政策,国际上的俄乌战争,中外互动的佩洛西进台湾,这几件事曾经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主流预期,让很多人亲眼看着自己赞同的立场原地蒸发。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2022, 我选“噩梦”的“噩”字,上下左右都可以交换,每一部分也可以单独旋转。
毛主席鼓励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中国人多看几次新闻急转弯,思想也会变成熟。所以睡前消息编辑部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帮观众保存新闻记忆。我们的公众号每天都要发信息简报,年底也做了全年的合订本,接下来还有两期,欢迎各位慢慢看。
做完全年新闻合订本之后,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2022年的新闻总是要急转弯?
研究了防疫政策变化过程之后,我发现,保守主义会培育最激进的变革。
无论社会风气是不是保守,社会总是在运动,看起来稳定的结构,实际上都在积累压力,消耗不可再生的支撑。如果社会比较宽容开放,随时根据压力调整结构,或者允许局部地区尝试新模式,大多数压力就能随时释放,至少也能准备一些可行的转型方案,不至于进入新时代的时候手忙脚乱。
但如果否认一切社会运动,无条件维护已经形成的惯例,压力就只能在现有的结构内部慢慢积累,最终达到极限,全面爆发。在压力总爆发之前,现有的社会结构还会想办法忽视压力,不断消耗更多的资源维护现状。等到资源耗尽,社会也没有力量探索新模式了,会进入暂时的无政府状态,迫使所有人试错,试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牛顿定律告诉我们,运动本身无害,无论向哪个方向快速前进,本身都不会死人。但是,如果运动状态不得不发生突变,就必然有一个强大的力来制造加速度,这个力是交通事故死人的终极原因。社会问题也一样,保守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保守主义走不到底,最终会迫使社会付出激进变革的代价。
所以,我希望在经历了2022年的多个急转弯之后,中国社会能更尊重科学,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立场,调整立场,而不是先根据习惯性思维设定一个立场,再让科学规律来打补丁。
无论转了多少个180度弯,2022年已经是历史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清算2022年,而是带着经验去考虑2023年,2033年,找出那些可能制造急转弯的保守主义元素。
目前来看,中国最可能翻车的下一个弯道,是人口的快速收缩。
我出生的时候中国只有10亿人口,如果中国人口用几十年时间平缓地收缩到10亿、7亿,不一定就影响社会发展。但如果人口增长趋势出现急转弯,新生人口快速降到500万以下,那无论是未来的发展还是当下这一代人的退休金,都会变成泡沫。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几乎可以肯定在1000万人以下,很可能只有2016年的一半。无论是看统计数字,还是看我身边年轻人的选择,新生儿降到500万以下,很可能是十年之内的现实。2022年的经验告诉我,急速的社会变化,根源往往是某种僵化结构。为了拯救中国的人口结构,我们必须要打破一部分现在的生活惯例了。
年终总结,不宜太长,我长话短说。传统的家庭结构、婚育习惯和育儿方式,就是导致人口暴跌的保守主义元素。如果我们不从个人生活中剥离生育和抚养任务,年轻人必然普遍放弃生育,指望别人的后代对社会负责。
在生育率打垮中国经济之前,在中国政府耗尽借债空间之前,我们必须拿出一部分资源搞社会化抚养,尝试用公立机构代替家庭养育孩子,也从父母手里拿走大部分监护责任,避免个人缺陷对儿童成长的负面影响。
这些做法现在听起来离经叛道,违背伦理。但2022年的经验说明,当下最顽固的保守派,就是未来激进转型的导演。如果我们不希望中国社会用更简单粗暴的方式刺激生育,2023年就要对社会变革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想象力。
这是我从2022年的中国总结的想法。感谢各位观众一年的陪伴,我们2023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