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化馆》正式发布,欢迎投稿和征订!

来源:中国文化馆协会



2021年1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文化馆行业学术类、专业类公开出版物《中国文化馆》正式发布!


该出版物汇集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是文化馆行业发展方向的风向标。


点击上方视频,了解《中国文化馆》精彩内容,倾听行业专家寄语。


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并重

宏观阐述与微观剖析结合

引领发展、指导工作

示范研究、启发思考


2021年初

《中国文化馆》面向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文化馆(站)从业者等征集稿件,并召集了一批长期致力于公共文化领域特别是文化馆行业理论研究工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思想活跃的资深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组成《中国文化馆》编委会。


2021年6月

《中国文化馆》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天津召开。


2021年10月

编委会工作会议在台州召开,就《中国文化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规划和2021年出版工作进行深入研讨。


2021年12月

编委会年度总结工作会议召开,研讨部署了《中国文化馆》2022年度重点工作。


《中国文化馆(第一辑)》现已出版


第一辑包含特稿、理论研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实践、资助项目中期成果、工作研究五大版块。


内容涉及新时期文化馆(站)发展方向展望与任务部署、重点领域工作进展概述与推进思考、各地文化馆(站)创造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等。


对推动新时期文化馆(站)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对公共文化领域一线工作者、管理者以及研究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本出版物采用了新型数字出版模式,利用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将创作历程、原始数据等隐性知识展现出来,有效地扩展了学术论文所包含的图片、音视频等数字资源,使读者能全方位、立体化学习、理解和应用最新成果。


线上阅读空间:https://whgp.cnki.net/zgwhg。



《中国文化馆》的出版,得到了文化馆行业内外高度肯定。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白雪华表示,"《中国文化馆》将成为文化馆行业制度设计的窗口,展示文化馆界理论风采的平台。"


《中国文化馆》编委会委员、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及全国多地文化馆也纷纷发来贺词。


未来


《中国文化馆》将继续发挥其自身价值,成为文化馆行业国际交流的窗口,成为向世界讲好公共文化服务“中国故事”的平台,推动中国文化馆事业走向世界。


目前


《中国文化馆(第二辑)》已开放征稿,欢迎全国文化馆(站)从业者、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通过《中国文化馆》采编平台:


https://whzm.cbpt.cnki.net/积极投稿!









《中国文化馆》2022年征稿指南


《中国文化馆》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文化馆行业学术类、专业类公开出版物,刊发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2022年出版两辑,每辑载文量30-40篇。
//
一、征稿对象
全国文化馆(站)从业者,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相关部门管理者,其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者。
//
二、选题方向
《中国文化馆》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关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馆(站)领域重大现实性问题。2022年征稿选题方向包括:
(一)文化馆(站)基础理论研究对我国文化馆(站)的职业理念、职业使命、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二)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全国性 “村晚”、广场舞、“大家唱”群众歌咏、“百姓大舞台”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以及地方性特色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实践案例。(三)深化全民艺术普及围绕把文化馆打造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做大做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项目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探索、理论经验总结。(四)文化馆(站)新型空间研究聚焦“十四五”时期文化馆(站)新空间建设,包括文化馆馆舍内功能空间创新,文化馆服务网点向基层、向百姓生活圈延伸等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五)文化馆(站)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探讨深化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基层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新方式,进一步强化“小活动、大传播”的理念,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群”服务等方面。(六)文化馆(站)与乡村振兴战略文化馆(站)助力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治理,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艺术乡村”建设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乡村网红培育计划”等方面的路径探索与实践分析。(七)文化馆(站)服务融合发展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功能融合、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服务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八)文化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研究文化馆(站)志愿服务的政策引导、组织建设、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品牌打造、区域发展、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九)文化馆(站)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研究突出文化馆(站)在示范区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示范区建设对文化馆(站)改革和创新的带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十)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文化馆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创新举措,文化馆(站)标准化体系以及建设、服务、管理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十一)文化馆国际传播力研究文化馆开展CIOFF相关工作,推动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和群众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
三、稿件类型
(一)理论研究具有完备的学术论文结构要素,直面行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思考,原创阐述,要有较高学术质量。(二)工作研究对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领域重点工作进行综述、讨论和研究,突出服务创新的亮点,并对实际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三)实践案例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各个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要求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有推广价值;案例文本从创新背景、创新做法、创新成效、经验启示等几方面进行撰写。(四)课题成果各级各类相关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终期成果。欢迎由课题系列成果形成的研究专题。
//
四、投稿方式
登陆《中国文化馆》采编平台:https://whzm.cbpt.cnki.net/,点击首页“作者投稿系统”进入,完成新用户注册后,返回登录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投稿;稿件经学术不端检测、参考文献审校后,通过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复审、终审等环节,完成稿件录用;相关流程可从投稿网站下载。
//
五、写作要求
投稿论文须紧扣主题,有新意,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内容详实,文字精练,引用准确,要素齐全,行文符合学术规范。文稿统一为 word 格式,A4版式,正文以6000-12000字为宜,相关规范可从投稿网站下载。
//
六、注意事项
(一)作者应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学术不端,严禁一稿多投;文章中的音视频、图、表及引文等,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由作者解决;署名文章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观点。(二)本出版物编辑部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请特别声明。作者来稿之后,尤其是在录用或出版之后,如发现文中存在错误应主动与编辑部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三)稿件一经录用即发送录稿函,发表后即酌致稿酬,并赠送样书(盘配书)一本。(四)本出版物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享有录用作品的汇编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在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中全文收录及永久性传播(著作权转让申明可从投稿网站下载)。所支付稿酬包含上述使用报酬,不另计酬。(五)本出版物编辑部对外联系电话:(010)88003016,如需咨询,请与编辑部直接联系。







《中国文化馆》2022年征订启事


《中国文化馆》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刊发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馆(站)领域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馆》每年出版两套(盘配书),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因印量有限,2022年将为文化和旅游业务主管部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相关研究院、中国文化馆协会会员单位,免费提供一定数量成品。
其他单位如有订阅需求,请登录《中国文化馆》采编平台:https://whzm.cbpt.cnki.net/,下载并填报订阅单,于2022年2月1日前反馈至《中国文化馆》编辑部邮箱:zgwhgbjb@126.com,编辑部将邮件回复有关购买方式。
《中国文化馆》定价60元/本,各级文化馆(站)购买享受8折优惠,公共文化研究机构及高校购买享受8.5折优惠。
咨询电话:(010)88003016
《中国文化馆》编辑部


精彩内容

往期回顾


2022年村晚即将开启!点这里看最新展示→

祥云课堂——网络教程第十五期

来了!《民歌•中国》走进西藏特别节目完整版,请查收!

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展播来了!今天听《是你一直想着我》

编辑:侯广臣 丹增朗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