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诗人》•013期||【世界名人会】

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10-16

点击关注上面“世界名人会更多精彩

名人诗刊感恩一切美丽的相遇。



 经     典

(第13期)




本期上刊诗人

姜兰   冯新宇  李秀兰   李红梅  兰叶子 

空蓝蓝  万利娟   武彩霞   李伦菊  利子


 姜兰作品 



感谢有你

——写给安娟英老师

文/姜兰


日子

一直都在颠簸中

我们的相识相知

 已历经多少个春夏秋冬


每个静默的夜晚

每次孤独的旅程

眼前时常晃动着您那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那慈爱的善良的

美丽的眼晴


如一盏灯忽闪着

在我的前方晃动着

那是一盏行走在诗

在苦水里在汗水里

浸泡过的灯盏


您柔弱的身体

支撑起顽强的毅力

一手牵着年迈的老母亲

一手牵着患病多年的另一半

您关爱着山区里贫困的孩子

您关爱着弱小单薄的小动物


多少个不眠的深夜

我们与文字相伴

我追随着你的影子

延着你前方的灯盏

迎着那束光

一路前行,无畏风雨



旗袍女子


你是阳光

有着光的模样

走到哪里都会有灿烂的形象


持一把团扇

一袭素净的旗袍

典雅、端庄、俊美


举一把油纸伞

一席清雅荷花旗袍

清丽、素雅、纯美


翻一本书

一袭牡丹图旗袍

低眉、凝神、温婉


品一杯茶

一袭青花瓷旗袍

高贵、优雅、迷人


举手投足

点点细微处

绽放芳华无尽



尺度


海的这边

到海的那边

究竟有多远


流浪的远方

从开始到终点

到底有多远


心与心

靠近的尺度

到底有多远


一个人

从相遇到相守

到底需要多少心灵的跋涉


又会有谁知道

近在咫尺

却远在天涯的距离

是多久的遥不可及

是多远的不能跨越


作者:姜兰

姜兰,原名姜冬兰,笔名兰侠、墨兰。祖籍山东泰安。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临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州作家协会会员。《诚信山东》诗书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兰亭诗画》杂志社长兼总编,《乐安诗画》杂志社长兼总编,山东省书画学会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春晚临沂书画创作基地、人人文学书画摄影临沂创作基地秘书长,兰亭诗词书画院院长,“兰亭杯”全国诗词书画大赛发起人、组织者,作品入编各类文学选本百部、并多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著有个人诗集《蓝色的爱》、《姜兰诗歌》、《姜兰微诗集》、《姜兰花草诗集》等;著有诗合集《中国诗人印象》、诗合集《十诗人诗选2019卷》;小说《继父》、《遥远的亏欠》;长篇小说《姜家老宅》整理出版中。


 冯新宇作品 



剪纸

文/冯新宇


剪下落日

我的诗句就有大雁飞来

我看到

花鸟鱼虫,在我剪刀下复活

和千山万水

退回芽内的桃花

以倥偬之音伸来彼岸


此时,我剪下一个人的影子

就有长河靠岸

拎着漏雨的篮子

怎么也拾不起岸边的沙粒

而我的诗歌

散尽了香气,已喝得

烂醉如泥



去哪里


每一条路都在风中躺着

往下走,会有新的什么奇遇

去哪里

才是地球留给我的生存地


去哪里,才有不死的鞋

去哪里,才有踩不倒的野草

去哪里,才有不追来的葬礼


哪里在哪里,不问,走吧

最多像月亮,晚上沉入水底

早上以太阳的身份升起



孤独


穿墙而过,穿身而过

喧嚣的人流和空气

在太阳黑了的那一刻

去了一条不流动的星河


一颗星飞出宇宙

去寻找什么样的星系

我骑着时光的马匹


四面都是黑洞

我哒哒的蹄声,惊醒了冰冷的夜空

遇见了,那种巨大的孤独



恨是你额上的皱纹


多少爱从你心上流过

水声制造着浪花

岸像你身体的骨头

宜折不宜碎

你那么喜欢奔流

那么喜欢水里浮着的鸟翅

那么喜欢不被鱼的鳞片划伤

而爱是你的嘴唇

你的笔你热恋一生的词语

你为尘世许下承诺

任何苦难都是一条河

爱是你的血

恨是你额上的皱纹



亲近一朵云


我在天空上看大地

发现有一朵云在中间

我亲近这朵云

就拥有了大地上的一朵花


天空因为这朵云而吉祥

那么多蔚蓝

布满我的眼睛

大地看上去像起伏的羊群


我和这朵云是俩姐妹

都有白天出生的那种白

我在夜里也不想黑

黑了早上还得白过来



现在,树枝上的月色很暗


我习惯了写夜里的事物

比如梦的声音,比如黑的香气

总是把白天里的灰石头

向更远的夜推送


现在,树枝上的月色很暗

我怀中的灯光

却一盏一盏亮起来

我不想猜测太阳出来是什么景色

只看到一只老鸟,半朵残花

跌落在我苍茫的笔尖下



在郑州


郑州是一个动词

在郑州,楼、车、人在词语里摩擦

红绿灯紧盯那个热词


霓虹,问不到我的姓名

和归途

在高楼下,每一次仰望

就伸来一个台阶


我眼里含着的蓝火焰

在灯火阑珊处

似一声声蹄音,飞出一个繁星密集的夜空


高脚杯里,还剩几滴诗

在月光处低徊,转身抚摸一下天空

一块黑从我手上掉下来

天空出现,一个路口



饮下这杯落叶


煮酒的时候,更多的岸不在我水边。

山岚断了,海在翻身

我提着自己的影子

在黄昏抖不完的沙粒


端起酒杯,不知另一只杯子,是否和我的一样空了再空,

想到此,我的脸

被西风吹红


饮下这杯无声的落叶

我的院落空了

回来的路,在何方


作者:冯新宇

冯新宇,网名淡然,河南南阳人。在《中国诗人》《诗选刊》《诗歌月刊》《岁月》《海燕》《流派》《延河》《中国散文诗》等纸刊和《一线周刊》等网络诗刊发表大量诗歌和部分散文。

 李秀兰 



十月右玉红

文/李秀兰


一份信仰,一种精神,一面旗帜

红的热烈,红的执着,红的耀眼

在红色的九月

在曾经洪水肆虐的洪河谷

在哺育我们一代青春的土地上

高擎生命的火把

一簇簇,一蓬蓬呼啸而来

经过生死相依的血色浪漫

烈焰般燃烧着,升腾着


那不是海的倾诉,不是山谷的回声

而是这块泥泞的土地凝结多少年汗水生命的怒放

一根根笔直地插在荒芜的滩头

演绎了一条河流的涅槃重生

曾经的我们在这河滩之上大声宣誓

曾经的我们洒泪告别无望的河流

而今我们幡然归来

看到的是你华丽转身


沸腾着我们血液的滩头哦

太阳和你同时升起

执着的坚守,不灭的信念

注定是一道红色的闪电

开在塞北高原无名的河谷

红的那般妖魅无遮无拦

就像右玉九月的紫外线

让人疼爱也让忧患


这密密麻麻的红蓼哦

就是右玉古老的物种老来红

无需耕耘,无需播种,自然生长

腰杆坚挺昂扬向上

扎根厚实的土地不为所惑

漫漫寻根为着一种右玉精神

春生冬灭,生生世世

红蓼精神就是另一种右玉精神

以弱小的躯体捍卫右玉之红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右玉人始终在追求一种卓越的品质


终于

在苍穹之下,寸土之上!

大气,凛然,磅礴越过生命的邑泽

右玉红以一种烈焰般升腾的浪潮席卷塞北大地

以一种苍劲,穿越一个世纪的沧桑寻梦踏歌而来

作为献给共和国十月火红的祭礼!



西口,我的梦


紫塞玉林,关衢通坦

秣马厉兵,粮草丰盈

我想再一次出征

骑着我的驼队,带着我的马匹


一壶老酒压住西去的寒

烽火楼台望

铁扇堡的炊烟已点燃

杀虎口的关隘已畅通

匈奴的后裔们从此来去自由


这次我们刀戈不相见

回望大漠孤烟直

远眺八达岭

其实昭君出塞时我们就是盟血的弟兄


尘烟滚滚而过

我们把那些长矛,盾甲,兵器一一陈列

在康熙大营举杯践行

西去阳关故人齐聚


猎猎征程的将士

厚德载物的晋商

西口回望的相思人

浩浩荡荡为我们壮行

西口,圆一个我们出征的梦



哦,搁儿墩


蜉蝣般的灯火越过朔方大地

汇集在古老的街头巷尾

千万只脚步走近了走进了

搁儿墩依然端坐古城正中

虔诚的子民从四方八面涌来


喧嚣,太过张扬的鼓点

重重敲击着古老的城池

震落五百多年的历史尘埃

焕发着新春天的勃勃生机


我遇见你时,夜色正浓

节日的灯火已打烊

子夜过后的启明星冉冉待升


望得见的阑珊氤氲在你的脸颊

从左到右,自北向南走近

第一次贴近你坚韧的内心

抚摸你沧桑的容颜


哦,搁儿墩

见证风雨,见证血腥,见证奇迹的搁儿墩

旖旎的夜色一抹抹打向你

触摸着你的血脉又一次汹涌膨胀

听得见你的心脏又一次复苏

踏着时代的鼓点启程



几度重阳


日月在上,天空流动一袭白

暮气深重,拍打着寒秋的黄


我从远方归来

北方的疆域已几异其主

菊花黄尽,茱萸遍地红

儿郎远游,黄昏下的老母已藏不住内心的温度


收紧暮色

我要这殷实的土地一步步退后

看一看那坦荡的山川一座座迫近,一群群远离

一地恢弘,雨,叶纷纷落


几度重阳,不写落花与秋霜

我心归属是朝阳



十月,遇见花开


尘埃落定之前

昨日的黄昏过早抵达

牵扯着埃及一个古老的传说

我比这座城市更早进入梦乡


生命中总是有一些美好若隐若现

我们随着季节在不断迁徙

遇见向日的莲花还在热烈的绽放

超出克拉玛依干净淡泊的想象


一个洁白的夜

那些雪瀑般的梦境不时侵入

飘然若尘的意念在黎明前抵达


作者:李秀兰

李秀兰:网名大漠飘雪,山西省民间艺术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协会员,从事法律工作。有作品发于《绿风》、《诗潮》、《延河》、《海南文学》、《九州诗文》、《山西日报》、《汾河》、《朔风》等报刊杂志,并入选多部诗选集,偶获小奖。



 李红梅 



因你而起

文/李红梅

 

走过雨季

春天的气息在心头

长出秋色

 

岁月洒下的芳菲

被收割成记忆

成为一颗种子

孕育远方的归期

 

多彩的视野

包裹着橘色的思念

趁北风路过

融入一阵南飞的雁鸣

唱出牵挂的方向

 

思绪站在枝头,遥望

一首诗

因你而起

 

 

 

月光落入酒杯

等待,以豪迈的名义

饮一场秋凉

 

灯光不知疲倦

将诗墨香气高高举起

与苍穹联手

烘托出孤独的繁荣

 

安静,是一件武器

雕刻着世间的平仄

用一枚滚烫的思念

破解夜色的冷艳

 

星星与露珠相视而坐

酝酿着如何收复一场梦

挑选出真实的甜蜜

接管晨曦

 

清风一步千里

传递着

贯穿南北与日夜的

情意

 

 

夜色

 

夜色如期降临

月亮和云朵相互关照

洒下一片温馨

作为遐想的前奏

 

捧出心底的安宁

与苍穹对视

视线划出的弧度

刚好抵达牵挂的地方

 

倚一束月光

情愫扑面而来

与匆匆奔来的那阵风

搅拌出思念的味道

 

数一数星星

却碰疼了星星里面藏着的诗句

突然,散落一地

分不清,是露珠还是泪花

湿润了一寸光阴

 

 

烟雨

 

云朵策划了

一个独特的雨季

在北国风光里

画一幅水墨江南

 

素颜天地间

是一场烟雨的独白

锁住镂空的往事

滴落一池朦胧

 

雨滴穿成的丝线

在动情处婉转

牵出谁的心事

又滂沱了谁的思念

填补谁的梦境

又虚构了谁的幻想

缠绵谁的过往

又孤独了谁的远方

 

雨水散落成文字

拾起昨天的涟漪

用明天作扉页

将光阴的故事

装订成册

 

 

荷塘蓝梦

 

天空将蓝色揉进夜里

择一处荷塘放大

延伸到目光以外的地方

 

一曲天籁

将思绪拽回到湖面

荷叶们保持着芭蕾的姿势

把皇冠高高托起

 

唐诗宋词的韵律

笔墨纸砚的气质

都散落成倒影

将舞会复制成一张光盘

 

蓝色

经由一首歌

流进梦里

 

 

赏荷

 

一枝荷花

端住一池水的稳重

 

喧嚣里的尘埃

遇见荷塘便融化了

赏荷的人

从脑海里摘下翻滚的心事

沿着目光的弧线

送到水中

变成一朵花的模样

 

月亮捞起一轮清澈

抚慰城市的焦灼

水面留下月亮的指纹,和

时光的笑脸

 

星星的爱慕

落在荷叶上


作者:李红梅

李红梅诗人,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及各类配文见于各大网络平台。诗观:生活有诗,才更芬芳……



 兰叶子作品 



又见西湖

文/兰叶子

 

1、

“西湖山水还依旧”

唱词里的西湖

仍在越剧和秦腔的余韵里

波光荡漾。婉转的唱腔之后

那个跌宕的故事

依然隽永绵长

 

2、

断桥未断

游人在桥上相遇

又在桥上擦肩

彼此之间,都不曾

传递一个眼神

或者互道一句问候

 

3、

雷峰塔隐身于乔木之间

阳光隔着云层,时隐时现

塔砖铺满了苔鲜

一层苍翠,一层沉郁

树叶还未开始飘落

一些传说,纷至沓来

 

4、

花港内,漂亮的鱼儿们

还在摇头摆尾

继续乐此不疲地游来游去

而听惯了颂词的荷

已心生出

些许的倦意

 

5、

岸边的悬铃木上,几只松鼠

从游客手中,抓过一粒粒瓜子

嗑仁、吐壳,熟练且迅速

几个围观的小朋友

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跃跃欲试

却被远远地抱离

 

6、

游船环湖而行

录音讲解娓娓动听

一对小情侣

换着姿势自拍

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

缓缓地,说起当初

 

7、

花腔又起,却道:

“不堪回首忆旧游”

我近旁的女子

眼眸中,蓄满了西湖的水

想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

另一个人

 

8、

南屏晚钟响起的时候

寻梦的人,已走过了苏堤

带着大秦之腔的悲怆

也带着,吴侬软语的婉约

此时,暮色尚未四合

而风声,已经满袖


作者:兰叶子

兰叶子,女,本名刘勇勤,甘肃天水人。近年来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部分诗歌、散文及散文诗数百篇(首)。著有个人诗集《兰之语》、散文诗集《春天的秘语》。偶有获奖。有作品入选多个选本。



 空蓝蓝作品 



蝴蝶爬树

文/空蓝蓝


一只蓝蝴蝶

顺着树干爬上去

树足够高

够得着蝴蝶的梦想

我有仰望的双眼

看见蝴蝶在高处翩翩

山间的清风请抹去忧伤的痕迹

我只想要这刻的光亮与欢喜



他站在龙眼树下


书悦拿着母亲做好的木夹

往树上有果的地方叉去

这是秋季

熟透的果子一碰就落

但已经很甜

它们变得又大又圆

对鸟儿有很大的诱惑

我们在和蝙蝠抢时间

这个十六岁的男孩

想放弃做这件事

我说,做什么都不容易

你必须在这件事上保持坚持

才能品尝到它的甜汁



鸭子


它受伤原因不明

有时候我看见它把头

伸进柴堆里,一动不动

蛙鸣声声

打鼓一般把它呼唤

于是它使劲划拉脚掌

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

用全部力气站起来

又摔下去,那么身不由己

但是母亲还是把水和食物

端到它面前,轻轻按下它的头

叫它吃东西,鼓励它活下去

我拿一片鲜嫩的菜叶喂它

于是它奋力激活体内的血液

木然的咬了一口青菜

又跌跌撞撞走在路上



奔跑在乡间小路上


繁花星星一样站在路旁

野草得到爱情的滋润蓬勃生长

我们抱紧亲情走在路上

当微风吹拂

我突然撒欢着往前跑

亲人们也都跑起来

好像很久没有这样快乐

我们越过凸起的石头

和凹着的湿地

我们大声笑着

给大地带来温暖的气息



南瓜


它披着坚硬的皮

与苍老的疤痕

虽然在石头缝里长大

上面还压着两个南瓜

但它最终长得高大威猛

每当我望向它

忍不住感叹

一定有个神

悄悄陪伴它成长



七夕


我不只想在这一天与你相爱

很多浪花相爱在大海

很多风追逐着尘埃

当爱走上爱的台阶

相逢着,笑逐颜开

我们爱着

不在乎高处或低处


作者:空蓝蓝

空蓝蓝,原名陆娇云,广西百色平果人。有作品发表在网刊和报刊。有五首微诗入选《新世纪微诗经典》,曾获得第三届民间鲁迅短诗佳作奖、由红网主办的“写给张家界的精美短诗”全民诗歌创作大赛优秀奖。



 万利娟 



又听布谷鸟声

文/万利娟   


是的。一只布谷鸟在草木深处,叫着

雨水丰沛,温度适中,适合很多事物发芽


我醉于它,把我的原野从童年钩出来

那时,禾苗正分蘖

我总是醉于一场春雨

醉于劳作的人,有蓑衣


如今,我的中年,也在分蘖

一根分给红尘,另一根分给回笼觉

那布谷鸟声,每年这时候,在我骨头缝里,发作



还说那些雨 

       

我不能不再次提到那些雨 

它们在肖邦的钢琴里缱绻着,也在屋檐下 

粉身碎骨,重生朵朵金莲 

它们寂寞地热闹着,开着,败着。 


雨脚时紧时慢,走走停停,时隐时现

象一个人的欲望,那么撩人 

它们齐刷刷地在我的身体里粉墨登场,大摇大摆 


一个怕雨的人,倾一生造一把伞 

只为在伞下有个暂居证,有片刻的安生 

那些雨帘,终究不是栅栏 

会有玫瑰,小宇宙,还有苍蝇 

蘑菇般地,在伞里伞外,次第出现 


即使鞋子一辈子不沾一滴雨,不被雨淹没 

人也未必赶上艳阳天。一条鱼在笑里一闪而过 

我回到不是原点的点,竹篮挂满流苏 

就让雨水,纵情流淌 

成河也罢,成冰棱也罢 

让一滴雨,象模象样地活下来,也是幸福



我在春光里安身立命                  


就在这春光里,小睡会儿

让马蹄放慢。让流水减速


我安于头顶的树叶,受风的诱惑而摇摆

安于阳光的碎片,从叶缝里筛到我身体上来

安于雨洗过的天空,翅膀和玫瑰的花影,都装进我的身体


尽管寒意,还没有完全撤军

尽管一首歌,还没有发育成形


作者:万利娟

万利娟,生于知音故里。武汉市作协、音协会员。湖北省知音文化研究会会员。谱曲、写诗。主要歌曲作品:《小兰舟》、《边城故事》、《秀山秀色》、《古墓神剑》等。《边城故事》和《蔡甸有知音,和你一起奔跑》获奖。诗歌在《汉诗》、《武汉作家》、《新思想》、《网络文学》、《知音汇》等杂志上发表。



 武彩霞作品 


 

巷子

文/武彩霞


这些年 在一条巷子里沉迷

进进出出 被撕扯着

那可怕的幽深

让我止步

但那仿佛是我的来路

目光和呼吸被吸附在了里面


这些年 青石板上的脚步声

仍然敲打着岁月

仍然有一个女子撑着油纸伞

行走在纷纷的雨里

时时与我擦肩而过


这些年 记忆像长了翅膀

我总在过去和未来穿越

身体里的巷子越来越深

一地的潮湿

我退回去的脚步

比往前走的要多


终有一天

我会在巷子里消失

连同身体、思想、记忆

有一场轮回正等着

沿袭圆圆破破的旧梦



一季明媚


闭上眼睛 我俨然是站在一片麦田的海洋

麦浪翻滚 耳边涛声此起彼伏

五月 青色遥望黄色的帆

我依然会想起

布谷鸟鸣叫的夏天

我的梦想在村口的钻天杨上

与喜鹊一起鼓掌

等走出了这土地和麦浪

我便走出了忧伤


把一粒粒种子摁进尚未丰满的夏日

秋天和颜悦色拎着希望等待

忘不了母亲恩泽的目光

在抚摸过我之后,又一一抚摸小麦

黄瓜  茄子  还有豇豆的藤蔓

黄色的  紫色的 白色的  

花儿和母亲的笑容

开出一季明媚


我常常会用善良诠释这世界

满足一刻

便觉遇到良人 遇到善良

如这明媚一季的花开

总会有瓜果飘香

我会想,平常的日子

我不会让恶念把自己填满

 


回家  


回家  这两个字在心口聚集

像一团火  每一天燃烧着

故乡的炊烟随风带来消息

麦子  玉米  土豆走近我的梦乡

茄子  豇豆  南瓜挂满枝头

我看到母亲站在门口瞭望

一如当年送我到村口

身后是那只比我还懂母亲的老狗


有多少时间被流放

无望的奔波

踏着夜色向着黎明

迷失在故乡之外

我不知道,去向何方?

在一片叶子里询问秋色

沿着一条河寻找自己

把一扇窗看成江山

眼泪在人看不到的地方

惊涛拍岸


这样的距离还在拉伸

向着余生

故乡也许就是一种夜色

是一种黑色的静寂

每一天都爬上心窗

而我在夜色里甜蜜微笑

那些蝉鸣  那些蛙声

还有那只老狗的吠叫

寻着声音

我已回到了家中



我的树

  

我依然会去贪恋一棵树

它有我肆意绽放的春天

在一棵树里栖息

就像倦鸟有了归巢

我在树里寻觅

在树杈间游离目光

被岁月刀锋切割的印痕

斑驳裸露

那些年  你来过

我们和鸟儿一样齐鸣

这些年  一个人

路过的树越来越多

一些树枝繁叶茂 风光无限

但都没有晨光和鸟鸣

树里没有一扇窗亮着灯光

有露珠哭过

有招摇的风扶过

我却再也没有找到栖息之所


我会沿着一条河奔跑

思想张着翅膀飞

我俨然已长成一棵树

在他乡明月下枝繁叶茂

有自己的晨光和鸟鸣

有窗里的夜色和灯光

照着余生的路

总有一天

我的树会覆盖我

在树上长出新的树

那便是我的魂归之处


思念   


突然 思念就来了

从夜幕低垂的帷幔微微荡来

秋在枝头摇曳

擦拭夏天的疲惫和躁动

那些汗水和泪水被装点成册

还有与你的缠绵

在季节里依依惜别


你的目光载着我

思念是我的帆

总将我皈依进旧时的庭院

那时 你若在该多好

我们可以从清晨的鸟鸣开始

一直让岁月蜿蜒到垂垂暮年

让梦都开出花 笑出声来


这清寒的秋啊

分明是在给我一种昭示

趟过岁月的河流

人生的秋天一地金黄

已载不动青葱的诗情

那么,把思念夹进诗行吧

在一个人的夜色一读再读


 

被切割的时光


夜雨打湿思念

我正从田地里

走在回归自我的路上


回望是一阵风

刮在故土的路上

几行瘦弱的文字

和着秋虫时时吟唱

我捧着自己的心

在被岁月拉长的目光里

坐看云起云落


我遮掩不住悲伤 

在每一个清晨  

心头升起袅袅炊烟

还有什么散落在时光里

推开窗  一只多情的喜鹊

叫醒了我苍老的中年

突然发现

有一些湿润的东西

从我的眼眶滑落


我是被走丢的孩子

多少人为我牵肠挂肚

他们的目光是滴着血的

望眼欲穿写不出来

总是慌不择路

堕落如一朵花枯萎

我错过了春天

如此刻  我游离  虚弱的思想

跃向岁月的刀锋

走入一段被切割的时光


作者:武彩霞

武彩霞  笔名:黑蝴蝶  女 汉族,70后出生,自由职业者,闲暇之余,以文字为伴,诗作,文章散乱发表于一些公众号和网站,并多次在全国诗歌散文赛中获奖,记录生活,抒发情感。



 李伦菊作品 



一次又一次    与君书

文/李子


遇到你的那一天

螽斯也来了,它们在弹奏着竖琴

把你温暖的目光给我

在每一个日升月落时分

在每一个犹豫不决的十字路口


这是季节交替的界线

你看花朵不再沉迷阳光

它们更喜欢雨水洗净身上的尘埃

你看蜻蜓低飞落叶纷飞

它们在为我们跳一曲祝福的舞蹈


田野一直都是仁慈的

它不仅倾听或目睹了蔚蓝

也容纳我们克制了一生的哭泣和欢笑

它熟知我们在慌乱中对世界赋予了更多的回应与感恩

我们如此小心的享用着上苍的恩赐

和盗饮的烈酒


一曲接一曲赞美诗在心中哼唱

耶和华,请你继续宠爱我们


当落日在大海的轰鸣声中坠入沉寂

灵魂的强势要求我们寻找更多的纯洁与忠贞

它们如星星

是生命夜空中完美的饰物


这一生,我们终于遇见

亲爱的,当我抬起手指

就可以触摸到你的脸庞

你听,螽斯在弹奏着华丽的竖琴

你借这空旷的时光雕刻玫瑰

我借指上的勒痕找回誓言


仅有语言的呼应是不真实的一一

我再次伸出手臂

向你靠近

启明星正穿透雾霾

我们同时打开了房门



给你,另一个我


本想送你一个不染纤尘的春天

安排一些花儿 和一些沉甸甸的语言,挂满枝头

顺着你的眼晴

抵达最别致的情节


本想把一个最纯净的我

给你

给你青春的身体

朴实的日子 , 明媚的心


即便,眼里还有风雨掺杂的苍凉

还有颠沛后的疲惫

但我要以最温婉最纯粹的庄重

把我交付你怀中


你总是一拖再拖

眼看门前的花凋零叶枯萎

眼看镜中的我,

一天天渐染暮色

岁月却不按我安排的走向

镜子也不配合谎言

我只能把一段残缺的风景给你

我只能把一个现在的我给你


如果你愿意

就用一往情深校正错过

修复残存的风景

还给你 ,此刻

另一个,更好的我



谷子


收割后的谷子

安静的躺在了地上

太阳慢慢带走它们的水份和最后的感知

它们再不用担心干旱和洪水

不用再担心鸟类和鼠类

它们调匀呼吸缓冲稀释

烟云滋养中剩下的苦涩味

一点点遗忘

阳光、梅雨、蛙鼓和雁鸣


如果拨节时骨骼的疼痛还记得

就仿佛生命又延长了一点

如果灌浆时心里弥漫的欢喜还记得

就仿佛生命又真实了一点

如果一滴滴露水的滋味还记得

就仿佛被爱的错觉不是错觉


孕育在无边空旷和喧嚣中的胎儿

有一些是来年的母亲

那一曲芭蕾还没跳

它们刚踮起脚尖

一阵阵秋风就刮过头顶


大地是美的,因为它是母亲

扬花的稻穗是美的,因为它们是母亲

垂下的头颅是美的

躬身一鞠的、谦卑的、感恩的

这些都是它们

给人间的,给我和你的


这样的黄金的色泽,这样的肃穆明净

为什么要忧伤呢

谷子是生生不息的

有些人即使吃不到明年的谷子


只有懂得谷子的人

能听懂谷子的语言

她怀揣一颗谷子一样的心

她的酒杯中是用谷子酿制的烈酒

她就着往事、就着秋风

一饮而尽



田野


稻穗垂下头颅

金黄明艳的色彩

从眼前铺展

至天边


一场一场秋风吹过

这季节的狂欢和荼蘼

几只丹顶鹤和蚂蚁站在一地枯叶中

天地间的大粮仓让它们欢喜又惶恐不安


树上悬挂着的果子

有一些被鸟雀啄食一些在雨中腐烂

有人在她的庄园

迷失于黄金般的诱惑


没有阳光的日子、积雨云一直遮挡着她的天空

她和他在一场重逢里等到

雁过长空


这万物都在呵护的人间

雨来不来,秋天都会像马尾鬃

一点一点绕过音符



让我为你跳一支舞


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跳舞

多年前我还很年轻

媚眼如丝,笑起来如花绽放

多年前我路过这里

多年前我没遇到你


你应该明白

我远道而来的情义

除了满面沧桑

我为你把一份爱保留得如此纯粹与完整


这暮色越来越浓

我们用舞步宣泄

不能用言语表述的

这里是如此的拥挤而空旷


拥挤的人群淹没了我

空旷却把你托举

此刻你是我的王

无人留意

你以君临天下的姿势

让一只蝴蝶

飞向你


不要辜负

这三千萤火照亮的舞步

让我再为你跳一支舞

在冬天来临之前

那时雪花还没落下

我的齐腰长发

和夜色一样没有失去诱人的色泽

来,亲爱的

牵住我的手

到河那边去


作者:李伦菊

李伦菊,笔名:李子,湖北省刊《中华文学》签约作家。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文学百花苑》《速读》《江苏工人报》《大渡河》《汉水》《荆州当代诗百家》《当代旅游》《皖风文学》《中国诗影响》《当代诗人诗选》《华东诗苑》《巴州文化》巜海岸线》《词坛》《柳浪湖》《崇湖恋歌》《诗路》《西南当代作家》《暮雪诗刊》《纸上雪》巜流派》《灵苑诗刊》《北方诗歌》《荆州诗歌》《三袁》《山东诗歌》《未然诗歌》《当代诗歌美学》等纸媒和微刊平台。



 利子作品 


 

那么轻

文/利子

 

风那么轻

落在窗棂上的那片霞光那么轻

台阶上

不知从哪飘来的叶子那么轻

几只麻雀在天空的翅膀那么轻

 

当天空逐渐暗淡

花朵的喧嚷那么轻

风一吹

花香就洒了一身

等我转身

那么轻地拍打了几下

它们便已扑簌簌坠入夜色

细密的疼痛

那么轻

 

一些文字

带着微光从心底漫上来

那么轻

这是寂静来时

人世间的小悲喜在身体里坐满

那么轻

 


小月亮

 

窗前托着一个月亮

小小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

 

为何深夜还不睡觉

为何她的腰

恰好弯到忧伤的弧度

 

我的夜,那么深

用一块一块的黑布拼起来

只露出月亮

光着她的小身子

肋骨清瘦

 

哦,这与众不同的奉献

只为明天

去取回火焰

 


秋风里

 

秋风说来就来

吹起路边的白茅草

似乎要吹尽这人世间

所有的浮躁之物

 

九月,我趁秋高

寻觅南回的大雁

菊花的香,落进梦里

那么快地,霜也降进梦里

 

就这么爱你

用身体爱

用身体里的心肝肺爱

甚至,用口中的牙齿和舌尖爱

 

仿佛我在爱你的路上

历经坎坷

仿佛一棵白茅草

在秋风里

又牢牢抓住了自己

 


棉花里的泪花


真正的秋天,在一大片

一大片的棉花地里

我那个远在包家村的姐姐

裹着头巾

在地里摘棉花

 

白色的棉花

在她手里升温

它们堆在一起的样子

像一朵一朵的云

更像父亲放牧山坡上的绵羊

 

夏天发大水

姐姐起早贪黑在地里舀水

棉花抢救了过来

姐姐累得大病一场

 

我想姐姐。夜里

躺在姐姐缝制的棉花被里

将泪花一朵一朵地掐灭


 

对夏天的一种抒情


张开小小的裙裾

矢车菊和紫薇

它们走动的声音隐于月色

在看不见的空气里

偷走我在梦里的微笑


我数这繁花

数身后的潺潺河水

并没有厚重的悲伤

七月,一叠叠的绿

在身体上挤压

一万种草木

挂满一万朵阳光和雨露


我夹杂其中

夏天枝繁叶茂

恰好遮住

我生命中的那点清贫

 


身体里的疼痛

 

她还是抽不走遗留在身体里的疼痛

春花谢去,六月的雨水降临

黑夜像一块粘稠的口香糖

嚼不碎也咽不下

 

她已经遗失了声音

并且不断地遗失容颜、勇气和记忆

任由它们遍地散落

然而,疼痛始终在她的身体里

和坚硬的骨头并肩站立


活着多好啊

哪怕身心塞满卑微的稻草

哪怕目光长久地陷落于黑暗

剩下的呼吸 

像幸存下来的枝桠

楚河汉界,她守着自己的国度


作者:利子

利子,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诸暨市作协理事。诗作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江南诗》《诗林》《西湖》《鸭绿江》《辽河》《山东文学》等,并收入《2006中国诗歌年鉴》《2018中欧最佳诗歌》等年度诗歌选本。著有诗集《午夜诗雨》,合著长篇报告文学《金属的光芒》。曾获全国“华语情诗大赛”一等奖,第十九届柔刚诗歌新人提名奖,2018年诗刊社”春天送你一首诗“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首届“诗意韩国”全国诗歌大赛铜奖。长诗代表作《红尘在》《浮生》《她时光》等。



※作者授权刊发,世界名人会2020年12月5日出品


往期回顾《女诗人》•001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2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3期||【世界名人会】《女诗人》•004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5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6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7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8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09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10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11期||【世界名人会】
《女诗人》•012期||【世界名人会】





编审团队


公益性诗会

世界名人会

诗人群体,诗意情怀,诗写生活。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倡导思想回归,拒绝庸俗诗风,点赞时代精神,践行有益之探索,不作无病之呻吟,纵情讴歌真善美,铁笔怒指假丑恶。借我平台,扬你美名,诗歌不死,诗魂永在。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释放世界,愉悦生命,品读感悟,奉献社会。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与名家同台,展时代风采

平台声明:文责自负,保护原创









世界名人会

邮箱:1332581459@qq.com

主编微信:vv18889977000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