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档案】0023号||高洪波

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10-16

点击关注上面“世界名人会更多精彩


名人诗刊感恩一切美丽的相遇。

世界名人会特约嘉宾

吉狄马加  黄亚洲  叶延滨  谭五昌 李少君  梁平 龚学敏 

峭岩 李自国  王谨  李云  彭惊宇 孙建军  老铁  何佳霖 

王亚楠  顾偕  刘功业  唐刚  夏智定 招小波 向雲  书香

石高才  洪三泰 刘元民  刘晓平  张诗剑  冰峰  韩庆成  

孙重贵  胡红拴  唐成茂  北塔

嘉宾 档案馆

【名人录】特约嘉宾||吉狄马加【名人录】特约嘉宾||黄亚洲【名人录】特约嘉宾||叶延滨【名人录】特约嘉宾||谭五昌【名人录】特约嘉宾||李少君【名人录】特约嘉宾||梁平【名人录】特约嘉宾||龚学敏【名人录】特约嘉宾||峭岩【名人录】特约嘉宾||李自国【名人录】特约嘉宾||王谨【名人录】特约嘉宾||李云【名人录】特约嘉宾||彭惊宇【名人录】特约嘉宾||孙建军【名人录】特约嘉宾||老铁诗人【名人录】特约嘉宾||何佳霖【名人录】特约嘉宾||王亚楠
【名人录】特约嘉宾||顾偕【名人录】特约嘉宾||刘功业【名人录】特约嘉宾||唐刚【名人录】特约嘉宾||夏智定【名人录】特约嘉宾||招小波【名人录】特约嘉宾||向雲【名人录】特约嘉宾||书香【名人录】特约嘉宾||洪三泰【名人录】特约嘉宾||石高才【名人录】特约嘉宾||刘元民【名人录】特约嘉宾||刘晓平【名人录】特约嘉宾||张诗剑【名人录】特约嘉宾||冰峰【名人录】特约嘉宾||韩庆成【名人录】特约嘉宾||孙重贵【名人录】特约嘉宾||胡红拴【名人录】特约嘉宾||唐成茂【名人录】特约嘉宾||北塔

 名家风采榜 

名家档案入录标准:1.有诗集2.上过八大刊3.获过正规奖4.上百度百科5.纸刊总编或主编6.有超高人气


主      编:林志国
执行主编:安娟英总 编 审:也牧云
制     作:浅笑

名家榜:

1.王国平/2.桑恒昌/3.非马/4.陈和权/5.峭岩/6.高凯/7.刘功业/8.萨仁图娅/9.车延高/10.孙建军/11.绿岛/12.胡茗茗/13.雪野/14.霍竹山/15.张继征/16.顾偕/17.夏智定/18.安娟英/19.吉狄马加/20.美芳子/21.叶延滨/22.谭五昌/23.高洪波

(按来搞先后排名)


 高洪波作品展

世界名人会



翁丁的雨

文/高洪波

   

翁丁是佤语

云雾缭绕的地方

翁丁在佤山

山路弯弯的地方

牛头们肃然排列

把吼声与力量贮存在

无尽的空间与时光

寨桩巍然耸立

向世界展示阿佤的高傲

一个木鼓敲击岁月的部落

用欢乐的歌舞迎迓

用清新的小雨沐浴

佤山的翁丁雨

断断续续滴在雨林中

佤山的云雾顿时浓郁

黑眼睛的孩子们

在雨中为我们歌唱

长老用药泥  

为我们的额头注释与祝福

还有苦涩芳香的佤茶

一杯去渴  二杯祛乏

三杯四杯入口

佤山让你绽放心花

 

翁丁的雨  淅淅沥沥

翁丁的雨  甜甜蜜蜜

翁丁的雨来自每片竹叶

是云朵和山鹰的朋友吗

淋过我头顶和心头的翁丁雨

每一颗雨滴都是祝福和叮嘱

雨后的阳光绚烂

一束束,照彻人生的终极意义

哦,翁丁的雨  遥远而亲近的记忆

清纯且丰盈的经历

翁丁的雨……

 


岁月的红围巾

 

一条柔软的河流

从远方飘来

在我和朋友们的脖颈

距离头颅与目光最近的地方

小鸟依人般缠绕

岁月用水银般的手指

用红围巾能懂的呢喃话语

告诉我,人生有诸多色彩

万般滋味

可让人百般珍惜的/却唯有生命诞生的时刻

任何人也不知道的秘密

来去注定自如

但岁月既然托付一条柔情似水的河流

红围巾,命中的丝丝缕缕

便具有了闪光的意象

哦,岁月的红围巾

命运的古稀记忆

围住我的脖颈,也包裹起庚子年的温馨记忆。




长征情思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挑战人类生命极限的一次了不起的壮举。
长征初始,其实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次突围,一次战略性转移。后人一听《十送红军》,悲哀中有酸楚,惆怅中有无奈,较之以后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格调压抑低沉。“十送红军”到何方?无尽的远方。这首歌是万里长征的最初旋律,至今听来,仍让人万般悲怆。
多年前我曾与一批作家重走长征路,十余日内驱车四千里,在四川阿坝地区转悠。在这块土地上,有着长征时顶著名的一批雪山:夹金山、梦笔山、四姑娘山,还有更著名的日干乔大沼泽、若尔盖县的热尔大草原……平均海拔三千多米,人走动起来,明显气短,是空气稀薄所致;可是风光殊绝——草地上盛开着黄色的人参果花、蓝色的报春花;山崖间则是艳丽的格桑花,或有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鹃花映入眼帘;亘古雪山呈现出银白的色泽,天却意外地湛蓝若宝石,偶或有白云出岫,像哈达一样令人惊喜;白的羊群与黑的牦牛部落轮流出场,红军走过的地方因此显得魅力无穷。


然而八十多年前,正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上万名红军战士的骸骨!他们或战死在一场连一场的战役中,或冻饿牺牲在雪山草地间。据一位老红军回忆,那时掉队的人不会迷路,因为沿途都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战士,死后是路标……
悲壮、惨痛。痛过之后是记忆,是感怀。万里长征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一支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铁军硬是走出了一个新中国!
关于长征,毛泽东主席曾高度并诗意地将其比喻为“播种机”和“宣传队”,而当我徜徉在那片高原时,我更佩服的是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那些大气磅礴的诗词。由这样的卓越领袖率领的队伍,哪怕只剩一人,也断然不会屈服!

因为长征,造就了一支铁军;因为长征,造就了一位诗人;因为长征,造就了一种精神——我想这种精神是执政党最珍贵的遗产,甚至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一党一民族。事实上,长征挑战了人类极限,也证实了个体的生命在大自然中的顽强程度,人类意志在特殊环境中所迸发出的巨大潜能!虽然长征是八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的一个重大事件,但其影响力则远播世界。这个“长征波”正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出极特殊的辐射圈——这毫无疑问是世界性的。
踏在求吉寺的旧址前,我心潮汹涌。这是发生过“求吉战役”的地方,红军师长王友均战死在这里,他的无数战友也牺牲在这寺庙前。寺庙已成废墟,但墙上弹洞累累,像逼问历史的一只只睁大着的眼。向导一指后山,山上隐然有一条沟壑——那是当年拖尸体拖出来的沟呀!
向导又一指脚下的土地,说这里当年浸透了鲜血——求吉战役打了二十天,是长征途中打得最久的一次战役!

这一刻我默然无语。我感到脚下土地的滚烫,仿佛听到厮杀与呐喊,声浪正从山脊冲下,裹挟雷霆风暴,直直地冲入我的心底。
年轻有为的师长王友均,一个二十四岁的勇士,将机枪架在警卫员的肩头,怒吼着扫射,直到一发子弹夺去他的生命……
多少个二十四岁的生命,堆积在这漫长的光阴和岁月的记忆里。
忘记往往与背叛同在,如今的太平盛世,幸亏有长征。两个字,一段历史,让我们的血性仍在、理想仍在,于是,清醒和睿智也伴我们同行,同行在新长征的漫漫征途中……
感谢长征。

※作者授权刊发,世界名人会2021年3月13日出品

高洪波笔名向川,著名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数十部散文、诗歌作品。


名家档案馆

上榜作品展

【名家档案】0001号||王国平诗人【名家档案】0004号||陈和权诗人【名家档案】0007号||刘功业诗人【名家档案】0010号||孙建军诗人【名家档案】0011号||绿岛诗人【名家档案】0012号||胡茗茗诗人【名家档案】0013号||雪野诗人【名家档案】0014号||霍竹山诗人【名家档案】0015号||张继征诗人
【名家档案】0016号||顾偕诗人【名家档案】0017号||夏智定诗人【名家档案】0018号||安娟英诗人【名家档案】0019号||吉狄马加诗人
【名家档案】0020号||美芳子诗人
【名家档案】0021号||叶延滨诗人
【名家档案】0022号||谭五昌诗人

感恩遇见






公益性诗会

世界名人会

诗人群体,诗意情怀,诗写生活。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倡导思想回归,拒绝庸俗诗风,点赞时代精神,践行有益之探索,不作无病之呻吟,纵情讴歌真善美,铁笔怒指假丑恶。借我平台,扬你美名,诗歌不死,诗魂永在。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释放世界,愉悦生命,品读感悟,奉献社会。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与名家同台,展时代风采

平台声明:文责自负,保护原创









世界名人会

邮箱:1332581459@qq.com

微信:vv18889977000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