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草原上的黑痣英雄,“强盗”噶嘉·扎纳传

CHARU 2022-09-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他者others Author 大事记文传


部落时常环绕、游离在中心地带的边缘,各种冲突难以避免。



文 | 白玛措,图 | 索朗,插画 | 格次


广袤的羌塘草原上流传着很多有关草原部落牧人的故事,他们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凶悍如虎,这些传说偶见于文字史料,更多是一代代口传而来。有些人物已经渐行渐远,还有一些依旧栩栩如生,他们在那好似远去、充满马蹄声的游牧世界中充满勇猛的野性,也还有作为牧人的自豪和尊严。

 

传说中巴青县巴青乡扎瓦扎纳山神(Spra ba brag nag /སྤྲ་བ་བྲག་ནག)的儿子噶嘉·扎纳(ག་རྒྱ་འགྲམ་ནག)就是这样一位牧人。


Legendary Nomad

传说中的牧人

 

我这个强盗汉子

没有尊贵的头人

蓝天就是我的头人

 

我这个强盗汉子

没有远行的伴儿

枣红马就是我的伴儿

 

我这个强盗汉子

没有勇敢的帮手

叉子枪就是我的帮手

——旦巴亚尔杰《藏北秘境》

 

农耕定居社会或是权利中央地带的人常将居无定所的游牧人群描述为savage或barbarian (野蛮人),他们的社会中充满着资源的竞争和分享关系,中央权力相对松散,也就产生了一类蔑视规则、劫富济贫、叱咤草原的英雄-强盗。

 

对这些法外牧人的记录只是零星出现在一些近代文史文献中,著名藏学家南开·诺布(Namkhai Norbu)在《Journal Among TheTibetan Nomads: An Account of a Remote Civilization》(藏地游牧纪行:遥远文明的记录)中也有关于“强盗”的记录。


“黑痣英雄”噶嘉·扎纳


 在那曲藏北草原,关于这些人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关于“英雄-强盗”噶嘉·扎纳的各种故事尤为传奇。他又叫噶嘉·贡确坚赞,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日本大谷大学康嘎·茨诚格桑教授那里,他知道我研究藏北牧区,就说:“你们那曲有个很有名的人叫噶嘉·扎纳,他的历史很有意思。”再次听到这个传奇人物,则是民俗学家霍尔·奴穆讲起噶嘉在拉萨的爱情故事。据说这位藏北猛汉曾俘获过诸多拉萨贵族小姐和贵夫人的心,还有一位贵妇为他生下一个女儿。我问霍尔·奴穆噶嘉·扎纳是不是长得很帅,才受贵妇小姐们的喜爱。他笑说:“估计是个帅哥,不过女人都喜欢强悍的土匪。”

 

关于这位凶悍草原牧人的记录也零星出现在一些藏文文献中,他是一个边缘人。格勒在《藏北牧民》一书中描述牧区法律规范一节时特别提到噶嘉·扎纳杀了果木休桌哇部落头人的儿子,并打伤其儿媳,最后用大批牦牛赔偿命价结案一事。


牧民家

 

著名的苯教大师尼达先生根据已逝老人扎瓦的一些记载,以及巴青县才旺金美等老人的口述,用文本详细记录了噶嘉·扎纳的故事和传说,写了《霍尔·噶嘉扎纳简记》,较为客观地还原了人物的生平(该文收录在《那曲地区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西藏人民出版社)。


Family Roots

追溯身世

 

草原部落组织有一套成熟系统的运行规则,青海、甘肃藏族部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命名、结构层次、法律制度、军事制度等。那曲部落最早的人类学记录是1960年的民族大调查。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Evans Pritchard)在《努尔人》(The Nuer)中指出:每一个部落都有共同的情感及其专属区域。不同的部落领域结盟时,就会出现嫁娶,大户人家的嫁娶更是伴随着丰厚的随礼。噶嘉·扎纳家族在羌塘的历史就是从草原公主卡撒央宗的嫁娶聘礼展开的。


措多乡牧民

 

卡撒央宗是羌塘安多千户部落的公主,当年她嫁给第12代霍尔王赤杰吉庆时,(霍尔王的始祖是公元14世纪前后来到这一带,并和元室有嫡亲关系的蒙古贵族。霍尔王世袭在藏北历时五百多年,传21代。)按照当时草原上大户人家的嫁娶习俗,从亲戚中选了几个牧户作为嫁妆一起随新娘到夫家。跟随公主到霍尔部落的就有几个称为噶嘉·扎更的牧户。这些人家经过几代,人财兴旺,还产生过霍尔王的管家和大臣。噶嘉家族的第7代索朗旦达迎娶了草原曲卡部落首领的女儿南措,孕育了7个儿子,1个女儿,长子噶嘉·琼追晋美南卡多杰是修建阿里古如江寺的苯教著名大师,也是一位深怀慈悲心的修行者。噶嘉·扎纳排行第四。

 

噶嘉·扎纳生于1908年,今巴青县巴青乡。噶嘉是其家族名,因其右脸颊长有一块姆指大的黑痣,得名扎纳,日后人们也称他为“黑痣英雄”。年轻时曾在阿尕尔寺为僧,后还俗。他对自己家族的人很忠心,财富方面大方慷慨,时常保护弱者,不服权贵,格斗打架非常勇敢,为僧为臣都没有改变他的真性情——喜欢喝酒、打藏牌。


Duel

英勇决斗

 

我虽然不是喇嘛和头人,

所有的宝座想去坐。

我虽然不是高飞的雄鹰,

所有的高山想踏足。

——旦巴亚尔杰《藏北秘境》

 

草原传统的经济形态并非都是‘自给自足’,草原牧人用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获取所需的稀缺物资,这是牧人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形成的传统经济形态。噶嘉·扎纳的家族就每年都会前往青海一带交换物资。

 

噶嘉·扎纳17岁那年,父亲派他去青海上仲巴做生意,顺便从那里的首领布查处讨要余债,但布查却谎告噶嘉·扎纳余债早已还清。扎纳返家后父亲非常生气,讽刺道:“你是女人吗?我们噶嘉家族没有男人了。”第二年,18岁的噶嘉·扎纳又受父亲委托前往上仲巴做生意、讨要余债。这次生意上的事一完,噶嘉·扎纳就让其他随行人员先返回,只留一个做饭的同伴。随后,他派人传话给布查:“去年你没有给我结清债,今年你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不然我不会罢手。”布查也是个谁都不服的汉子,回话:“我不是个还不起债的穷人,但你们噶嘉家几次三番重复要债,这理在我这儿行不通。去年你来时没啥胆量,今年是不是买了点胆。你想来就来吧!”此番对话之后,他们约好在当曲河边见面,双方不带帮手和枪,用长刀比武决斗。


麦地卡湿地

 

决斗当天噶嘉·扎纳早饭后直奔约定地,此时布查已恭候多时正准备返回,噶嘉·扎纳见状立刻挥刀宣战。布查一刀下来,砍在噶嘉·扎纳的左肩,把绸缎袍袖砍断,里面的麻料衬衣也被砍破,差一点就伤到皮肤。噶嘉·扎纳一刀回击,砍到布查的肩胛骨,只有一点皮肤还连着身体、血流满地。噶嘉·扎纳没有取布查的命,用腰带帮他扎好伤口,托上马背,送到部落帐篷附近才踏上返程路。失血过多的布查没能活下来,临死前说:男人没能战胜男人,死而无憾!

 

这件事让噶嘉·扎纳英勇的名声传遍草原,布查一刀没有伤及噶嘉·扎纳也让人们认为他是刀枪不入的人。后来又有一位族人说他亲眼见到在一次部落交战中,噶嘉·扎纳英勇地在乱枪中行走,既不躲避也不惧怕,更没有被流弹击中。他们相信这是扎瓦扎纳山神之子的征兆。在《琼追晋美南木卡传》(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7年)中也有这样一段描述:“噶嘉父辈是山神感孕而生,母亲家族则是坐过黄金宝座的人。噶嘉家族每隔三代就会诞生一位山神的儿子。噶嘉·扎纳就是山神之子。”

 

另有传说噶嘉·扎纳的一个部下有段时间常做打仗的噩梦,乱喊乱叫。其他人给噶嘉·扎纳说,你是山神的儿子,只有你能治愈他的噩梦。于是噶嘉·扎纳拿起手边的长枪,在这个人身上摸了几下,做噩梦的人立马安安静静,从此痊愈。


Revenge

血仇必报

 

游牧社会能让人有不少田园浪漫的遐思,事实是,这里也常常充满电影情节式的杀戮、复仇和逃亡。不过部落间的冲突并不是随意、野蛮的,因为冲突的代价往往避免不了伤亡,有伤亡就会有复仇,周而复始。普里查德在《努尔人》中指出血仇必报是部落的一种制度,并且“对于可能会招致血仇的畏惧是部落内部最为重要的法律条令”。藏北部落的血仇除了杀人偿命事件外,最常见的是因草场纠纷、草场边界冲突引起的,可能导致世世代代都陷于报仇雪耻的轮回中。也有的部落冲突是因为头人既是部落头人又是强盗头人,那么因他抢劫其他部落而引起的冲突、伤亡,也可能会招致复仇。

 

南开诺布则写道:作为牧人,一般本性都很善良、重情义,但是如果牧人成为谁的敌人就很严重。所以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大小纠纷及时处理很重要。不及时处理,时间久了,容易积怨,就有血仇的可能。如果父亲被敌人杀害,儿子必须担当起复仇的责任,家中无子则由结盟兄弟来承担。复仇不成功会被部落其他成员嘲笑、鄙视。有的牧人因此不得不搬离原来的部落,迁移到其他地方。即便如此仍然要面临被仇家追杀的可能。


穿越麦地卡湿地的牧民

 

擦西部落的阿南家因为部落间的利益冲突和噶嘉的父亲结了仇。后者临终前把儿子们叫来:“我和阿南家的世仇还没有报,你们中有谁能为我复仇?”几个儿子都默不作声,这时噶嘉·扎纳站起来答应了父亲。老父这才闭目而去。

 

草原上的人家多是以帐篷居住为主,也有冬时居住的简易房屋。一天,阿南本人带着一部分人去巴青部落,只留了几个家人迎请僧人做佛事。僧人在阿南的屋子里诵经,不远处的牦牛帐篷里只有他七十多岁的老父亲。

 

不巧的是,噶嘉·扎纳也是这天带了十多个年轻气盛的帮手直奔阿南的地盘。他在阿南家不远处守候,年轻人莽撞地闯入帐篷,不慎失手杀死了阿南的父亲。他们见帐篷里没有其他人,就直奔不远处的屋子。另一边,阿南17岁的儿子远远看到有人袭击,开枪打死了噶嘉的一个兄弟,打伤一个随从。但阿南一方寡不敌众,很快处于防守状态。

 

噶嘉·扎纳的兄弟扎巴和阿南的女儿梅朵感情甚好,两家结仇前曾是一对。此时,扎巴说服躲在屋里的梅朵:“你们出来吧,我们不会伤害你们。”但梅朵带着她方才行凶的弟弟刚走出房子,后者便被躲在屋顶的噶嘉·扎纳一枪击毙。梅朵的爱情也被残酷的复仇泯没了。

 

这次复仇行动中,噶嘉·扎纳一行虽然顺势劫走了阿南家的牲畜和大部分财产,但留下了屋里用于佛事的所有用具。离开时他对行法事的僧人说:“我并不想杀死阿南年老的父亲,是随从失手所至,劳烦为死者行49天的往生法事。”他还留下10头奶牛供奉给僧人们。

 

噶嘉·扎纳一行刚离开,阿南的妹妹就迅速赶上阿南告诉他家里发生的事,后者听后异常冷静,确定他们离开很久后才返回自己的草原。

 

过了一段时间,阿南到霍尔总管那里上诉此事,讨要说法。后者虽然传唤了噶嘉·扎纳,见面后却说了不少讨好他的话,还献了哈达,用温和的语气捎带提了一下这件事,对复仇案件最终的判定是:双方伤亡相抵,抢走的财物还给阿南。


Wins & Losses

复仇的成与败

 

阿南表面上接受了协调结果,在部落日常的交往中也和噶嘉·扎纳友好相处。这段仇怨好像随着草原的四季轮转而消逝了。然而,阿南复仇的决心仿若雪山下的磐石一样坚硬,从未动摇。

 

1941年12月,噶嘉·扎纳一家准备去拉萨朝佛,阿南听闻,带着他最小的儿子前去拜访,且按照草原礼节准备了丰厚的礼物:一整头母牛肉、酥油和砖茶。他说:“我们之间以前没有什么大的过节,中间虽然出现了冲突,但彼此都不要记仇了。因为老父亲过世,听说您不久要去拉萨朝佛,想托您帮我从拉萨买点做法事的金子。如果您心有疑虑,可以把我小儿子一起带走。”噶嘉·扎纳当场应允:您的儿子无需和我同去。我会买上所需的金子,不用给我费用。

 

回到家,阿南把几个要好的亲戚朋友召集在一起,商议复仇计划:“我儿子是在交战中被杀的,我也认了,但他们杀死了我70岁的老父亲,这事我无法释怀,如果不复仇,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这次我要跟踪噶嘉·扎纳,找时机报仇。”

 

噶嘉·扎纳出发不久,阿南一行骑上马、带着武器跟随着。为了不打草惊蛇,阿南雇了个乞丐随时向他通报对方的行踪。噶嘉·扎纳一行走到罗马部落(今罗马镇)一带休息驻留时,阿南就在12月29号晚上发起了夜袭。他们把支撑帐篷的边绳砍断,这样帐篷里的人就无法及时逃出,但噶嘉·扎纳的帐篷没有倒,他和一个随从得以逃脱。据说噶嘉·扎纳当时甚至没来得及披上藏袍,光着身子乘夜色逃走了。其他人无一幸免。


暮色中的湿地人家

 

第二天清晨,草原的寒露在阳光中依旧冰冷,阿南这才发现没有噶嘉·扎纳的尸体。

 

远处的噶嘉·扎纳一直等到阿南一行撤离远去,才从隐蔽处走到已是满目疮痍的宿营地。他看到奄奄一息的随从帕恩旦增,满眼是泪,朝天开了几枪。帕恩旦增看到噶嘉·扎纳还活着,说了句:兄弟您活着我就放心了。说完就断了气。

 

此次夜袭并没有阻止噶嘉·扎纳到拉萨朝佛的计划。据说噶嘉·扎纳在他的朋友罗马部落百户长郎扎家借宿几天,并为亡者点酥油灯,又从那曲的熟人朋友处借钱,继续拉萨的行程。在拉萨凭借他和当地贵族的交情,借到了足够的资金和枪支。

 

阿南为了逃避噶嘉·扎纳复仇和霍尔总管的追捕逃往青海玉树一带。1942年8月,噶嘉·扎纳带领约54对人马前往青海找阿南对战,但一无所获。据传阿南一直躲在那里,直到三年后,噶嘉·扎纳37岁那年被谋杀,才回到自己的部落。


Death of the Hero

英雄之死

 

草原上,关于噶嘉·扎纳劫财、复仇、和其他部落交战的传闻还有很多,从文献记载来看,他从不把总管放在眼里,这让后者很是不满。

 

噶嘉·扎纳被谋害的故事有多种版本,《霍尔·噶嘉扎纳简记》中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噶嘉·扎纳树敌众多使当时的总管帕拉得以实施一场计划周密又不引起民愤的暗杀计划。帕拉提前把自己去扎宗(今巴青县巴青乡)开会的风声传到噶嘉·扎纳耳边,同时还让手下的官员以自己被降职为借口,请噶嘉·扎纳在此次开会之际到众人面前为他说情。那天,帕拉和他的同伙并没有提及会议的事,反而邀请噶嘉·扎纳一起打牌喝酒,早已被收买的噶嘉·扎纳的朋友一起陪着兴致足足地玩了两天一夜,等待噶嘉·扎纳完全放松警惕。暗杀这天,借噶嘉·扎纳大醉,他枪里的子弹被偷偷卸掉了,当他醉醺醺离开时,帕拉的两个卫兵佯装左右搀扶,在下楼梯的瞬间试图把他擒获,但却没能制服力大如牛的噶嘉·扎纳,后者拔出抢对准帕拉,无奈枪膛无弹,众人蜂拥而上把他制服并杀害了。


噶嘉·扎纳的事迹如今依然会被草原人说起

 

旦巴亚尔杰在《藏北秘境》(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年)中记录的是另一个版本:噶嘉·扎纳跟地方政府的藏兵有过几次正面交战,后者连吃败仗,不得已,藏兵利用噶嘉·扎纳讲信用、讲义气的特点,表面上和他结拜为兄弟,邀请他到军营饮酒、打藏牌,加以谋害。

 

还有一说,他被藏军邀请到拉萨龙王塘过林卡,那天突然雷声轰鸣、倾盆大雨,巨大的雷声掩盖了噶嘉·扎纳被人俘虏枪杀的声音。


……


这些代代相传的动态记忆可能既有客观事实,也有描述者主观的对自身部落文化的认同和炫耀。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只有在那样的游牧世界里才能成就真英雄。时至今日,噶嘉·扎纳的各种事迹仍会被那些上了年纪的草原男人们说起,关于英雄之死的传说也永远带着暗杀色彩,仿佛被乌云笼罩的月色,只是最终,一切就都流进模糊的历史长河中了。


文章来源: 他者others

为我们讲述您与藏地,与牧区的故事,欢迎合作投稿

合作及投稿邮箱:charuspace@163.com , 微信号:charuspace

ཆ་རུ་ནི་འབྲོག་པའི་སྦྲ་ནག་སོགས་ཀྱི་ཁ་མཚམས་འབྲེལ་བྱེད་ཀྱི་སྲོལ་རྒྱུན་གྱི་ཡོ་བྱད་ཅིག་ཡིན་པ་དང་། ཆ་རུས་བོད་ཡུལ་ཁེ་ལས་སྣ་ཚོགས་ལ་ཁྱབ་སྤེལ་གྱི་སྡིངས་ཆ་བཞེངས་བ་དང་། བོད་ཡུལ་འཕེལ་རྒྱས་ལ་ཕྱིའི་བསམ་བློ་གསར་བ་ནང་འདྲེན་དང་ནང་གི་རིག་གནས་ཉིང་བཅུད་སྤེལ་བར་གཞོལ་བ། ཆ་འཕྲིན་དྲྭ་བའི་ཐབས་ལམ་བརྒྱུད་དེ་སྣ་མང་དང་ཕྱོགས་མང་གི་ཁེ་ལས་མཉམ་འབྲེལ་གྱི་རྣམ་པ་བསྐྲུན་པ་སོགས་ལ་འབད་དེ། བོད་ཀྱི་སྲོལ་རྒྱུན་རིག་གནས་དང་དེང་རབས་འཚོ་བར་འབྲེལ་ཟམ་འཛུགས་པ་དེའོ།།

迦入音译自藏语ཆ་རུ།,意为“链接”,是一家位于成都的实体咖啡工作空间。迦入致力于为藏企提供创业推广平台,把创新思维引入藏地社区建设,以互联网开启多元跨界合作的商业模式,使藏文化与当代接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