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族木碗 ▎一碗一生

CHARU 2021-09-1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R阿热藏餐 Author 阿热藏餐

19世纪一枚藏式包银木碗,碗底和外周镶嵌着绿松石和珊瑚,做工十分精美。




木碗,藏族人的茶具


茶文化已融入了藏地的宗教与生活,作为日均饮茶量堪称世界之最的藏地,木碗成为了藏族人食用频率最高的茶具。


木碗不仅有保温隔热的作用,在木碗中的茶水味道会更醇香宜人。很多人甚至在木碗上用金银镶嵌精美的图案,这让普通的木碗体现出了茶具的艺术成分。


藏族人使用木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了适应环境和人们的心理需求,木碗的形状在不断改进和变化,制作木碗的木料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出现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藏式木碗


藏族的木雕艺术由来已久,无论是寺院木雕还是佛像和家具的木雕工艺都十分精湛,无不让人驻足瞠目。作为木雕沧海中的一粟,木碗也包含着藏族雕刻工艺中所包含的美术、金属工艺及宗教含义等。


19世纪的藏式木碗



木碗,树神赐予的礼物


向树神乞求木材


在信仰与生活无法分隔的藏人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有他们各自的守护神灵,如山神、水神、土地神、树神等,破坏自然就是触犯神灵。
欲制作一口木碗,要先选择好的时辰,用牛奶或桑烟祭拜山神和树神,向栖息在树上的女神乞求赐予生活所需之木,请“木母”(树神)不要责怪。完成祭拜仪式之后才能去找木材,如修房子时需要的石木也需如此祭拜之后才能索取,不可随意行事。
基于对树木的爱护和对树神的感恩,也基于对器皿的感情,很多藏族人一生只用一枚木碗。


银盖木碗丨耷·琼培仁波且收藏品


制碗木料类别


树木在藏族人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通过用木料做成的器皿也有“长寿”之意。制作木碗的原料主要分为硬木和软木,其中畸形的硬木制作成的木碗被视为稀世珍宝,价格昂贵且不多见。
藏区制碗木料有桦树(藏语称为“白海螺之树”)、桐树、桑栖玛树(藏区独有的软木,常用于制作茶桶)、青扛树、核桃木、格吾木、金钱松、长在岩石上的畸形成巴木和密林中吊在枝干上的巨节瘤、葡萄和杜鹃的根瘤等。


藏区常见的木碗


镶银、镶金藏式木碗


藏区大多人喜欢带有自然纹理的木碗,这种木碗在酥油和奶茶的滋养中会变得更有光泽,纹理最多最好的要数根瘤木碗和呈巴木碗为首,但其原料稀有且价格昂贵。在质地各异、颜色深浅不一的各式木料中,桦树木和核桃木以颜色较黑且轻为特色,常作为民间木碗原料。



农牧区人对木碗的偏好


高山牧区因常年游牧,所用器皿以结实为主,故常以青扛木和根瘤制成的硬木碗为首选;峡谷农区常年定居,可按个人喜好选择硬木碗或软木碗,但轻而薄的木碗却倍受农区人青睐,因为房内木制碗橱需更多器皿来装饰,若碗橱受力较大会使木格变形。




制作木碗的步骤


在过去制作一口木碗,特别是硬木碗,过程是十分复杂又耗时的。将木头截成大小适中的短木后,在水中煮三小时左右,再将木头晾四个月左右,等木头晾干后将其固定在旋制器上,才能用车碗钩刀来剜空木碗(车碗钩刀尖端扁平卷如钩,以剜空车碗木材)。

剜木碗的勾刀丨旦增诺布摄


过去需用人力脚踏板使旋转器运作,当今多半为电动。电动机械方便快捷,但手工制作的木碗工艺独特精湛,故在过去出现了至今都被视为珍宝的精美的木碗。


剜木碗丨旦增诺布摄


基本制作好形状的木碗需用纱布或木屑来打磨,使之光洁平滑。制作木碗时最重要的一步是为木碗定型,没有定型的木碗容易变形,传统的木碗匠人有一套特殊的定型方法。
一种是先给刚出形打磨好的木碗擦上厚厚的酥油在烈阳中晒透,当木碗把酥油的油汁完全吸收即可定型。还有另外一种更为古老的方法,把擦好酥油的木碗盖在一个烧得通红的白石头上,使酥油更好地浸透木碗,让木碗在定型过程中变得光滑有气派,且这种古老的定型之术能更好地除去新出形木碗散发的木料味。
定型结束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擦碗帕来擦拭一定的时间,这也有助于进一步除去木料的余味。完成这道道工序后,即可使用木碗来饮茶或拌糌粑。


1900年左右的藏式木碗



藏区常见的木碗类别


很多人饮茶只习惯用自己的木碗,出门也会随身将木碗揣在藏装中携带。过去藏族人的这种习惯源自非常古老的习惯,从碗到衣物都有这种“专用性”习惯,此外也有助于保持各自茶碗的卫生,同时使用自己的木茶碗,饮茶时的感觉会更好。
藏区的木碗分为两大类:一是融入了宗教文化的法会木碗(僧碗),大量存在于寺院僧侣的修行和生活中;二是深入百姓生活的民间木碗。



法会木碗(僧碗)


法会木碗(僧碗)是僧人们专用的一种木碗,在藏传佛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寺院都规定在开法会之前,出家人只能用法会木碗,如携带其他碗会受罚,因为法会木碗除了饮器意义之外,相对民间木碗蕴含着精神层面更繁多、更复杂的内容和意境。


双层式僧碗


法会木碗的外形、颜色都与民间木碗有别,民间木碗主要以美观和价值为中心,而僧人所专用的木碗则是以素净为主,都是用普通木料做成,如核桃木、桦树和高原白杨制成,其颜色主要以黑黄为主,着色单纯,无图案及花样,这与出家人修出离心有一定的关系,追求单一与简朴。


在藏区法会木碗大致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单层木碗(和民间木碗一样),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外观呈双层式木碗,这种木碗如同两个碗叠放在一起。

关于双层式木碗,据说还有一段典故:相传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755~797),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尊者入藏在吐蕃建寺传教,大力弘扬佛法。赤松德赞为了感谢和表彰大师,一次他在宫中设宴时向莲花生大师献上了一对精美的茶碗,当时两只碗是叠在一起献给大师的,大师见到此境,观为无上之福报的缘起。从此后,修行人喜欢把茶碗造成双层式木碗,称为“戒碗”。


各式镶银木碗 丨耷·琼培仁波且收藏品


藏区民间木碗


藏区民间木碗在造型上很有风格,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像陶器一样,藏区也有木碗盛产之地,如错那因出产的木碗质朴而精细,有着“木碗之乡”的美誉,如迪庆蚌资热乡出产的漆器木碗,手感柔滑可与瓷器媲美。
在各具特色的木碗中,用金银镶包的木碗最具霸气和贵气,给人一种厚重感和富贵气。在过去这种金银镶包的碗只有富贵人家才能见到,这类碗除了和其他木碗共有的使用性和其特有的观赏性外,还有“防毒”的独特功能。


19世纪一枚做工精美的上等镶银木碗,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


藏区常见的为镶银木碗,若要制作一枚上等的镶银木碗,对其制碗的木材选择很重要,在此基础上把银皮包上内层和碗边,还有碗的基地,而把木碗上最好最自然的纹路露在外面,再在银皮包好的碗底镶上小金花(或者镂刻文饰),如此便完成了一枚精致的镶银木碗。
若自己钟爱或珍藏的木碗碗口有了裂口时,他们会有镶银的办法来修复和保存,使用银线或银皮包住碗口,在藏语中称之为“昂卡玛”(银边碗)。


民间常见镶银木碗


特别有趣的是,在藏区各别地方,男人和女人用的木碗款式有所不同。男人用的木碗要大些,碗颈内收,碗肚大碗底稍小;女人用的碗则相对较小,碗颈微收碗底较大,女人用的木碗做工十分精细考究,给人一种女性独特的柔美。



有盖木碗


有盖木碗是一种两个半球形木碗合作在一起的常见多用木碗,这种木碗内还会“藏”有一个小木碗,可成一套。在没带茶碗时,其上盖可作茶碗,下面的碗就可用来盛糌粑。
有盖木碗木质不亚于其他上好的木碗,有清晰的自然纹理,颜色稍带黑色或棕黄色较多。基于藏族人对器皿的热爱,在康区人们喜欢把有盖木碗镶上银皮,在两木碗的圆口处和底座包上银。如此被珍爱的有盖木碗包含着祖辈们的福气和祝福,故可做为传家宝被家族世代相传。



这是一份美的元素

也是高原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茶的钟情



“一石一生”藏人非遗手工石刻杯垫

点击图片可进入小程序了解





往期文章可点击图片阅读

为什么吐舌头 ▎藏族人的肢体语言

西藏的箱子 ▎藏传手工中的“爱马仕”

喜马拉雅文创|冈仁波齐在那里

一切护神之首,大鹏金翅吊坠。




为我们讲述您的故事,您与藏地的故事

加入迦入,微信号:charuspace

转自阿热藏餐

文章素材版权归作者所有 请勿随意转载 后果自负

合作及投稿邮箱:charuspace@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