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根卡 ▎失传多年的乐器重现藏地

CHARU CHARU 2024-04-07




根卡

(西藏博物馆藏)



‍‍‍‍‍‍‍



调试手中的弦乐器时,年近八十五岁的卡尔巴·扎西次仁先生这样跟我说道,我能从他的眼神里察觉出期许与忧虑叠加的情感,此时的他,是非遗嘎尔和堆谐囊玛艺术的国家级传承人,亦是藏地公认的曲艺大师,而他手中演奏的,则是在藏地失传近四十年的乐器:根卡(འགན་ཆག)。


扎西次仁先生演奏根卡

(图源:作者)



不同于本土乐器扎念,根卡的起源要复杂许多,碍于地域闭塞的缘故,历代传统艺术家认为根卡是和宫廷音乐嘎尔(གར།)同时期从克什米尔地区传入藏地的,但这一说法过于模糊,因此在细致考证后,我们认为根卡的起源应该是波斯地区的传统乐器:卡曼贾(kamancheh)。


卡曼贾

(19世纪,波斯)



卡曼贾广泛分布于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而且该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艺由伊朗和阿塞拜疆联合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奏卡曼贾的波斯女性

(年代不详,波斯)


卡曼贾拥有细长的琴杆,木制的碗状共鸣室,通常覆盖着由羔羊、山羊或鱼皮制成的薄膜,琴码设置在薄膜上,从底部延伸出一个木杆,在演奏时支撑卡曼贾,传统版本的卡曼贾有三根琴弦,但现代改良版本则拥有四根琴弦。


演奏卡曼贾的波斯女性

(1820年,波斯)



演奏卡曼贾的波斯女性

(1816年,波斯)



虽然地处高原内陆,但是藏地却有着种类丰富的乐器及演奏体系,除了本土形成发展的传统乐器,还有诸多外来乐器,这些乐器大多由横亘亚洲大陆的商路传入藏地,根卡便是其中的代表,在传入藏地后主要用来演奏宫廷音乐嘎尔,其演奏传承一直由布达拉宫廷乐舞团负责,其形制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卡曼贾的风格,而且两者的名称也十分相近:卡曼贾kamancheh)/ 根卡(འགན་ཆག)。


正在演奏嘎尔的布达拉宫廷乐团

(1956年,收录于《中央代表团在西藏》)


除了上文提到的根卡,还有扬琴、京胡等乐器,都是在不同时期传入藏地的外来乐器代表,扬琴最早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后在汉地广为流传,京胡则是于清乾隆年间在胡琴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这两种乐器都是十八世纪后期,藏地著名艺术家多仁·丹增班久寓居北京期间练习,而后作为伴奏乐器融入藏地传统歌舞艺术:堆谐囊玛(སྟོད་གཞས་ནང་མ།)。‍


(注:京胡传入藏地的时间和徽班进京大体接近,但在制图时省略了京胡在汉地由奚琴演化而来的流传过程,只体现了西域—汉地—藏地的传播路线。)


历经千百年得以保存的古代乐器,是民族音乐历史研究工作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西藏拉萨大昭寺曾保存着数十件古代遗存的乐器,在当地传说中,这些乐器是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由长安带往藏地的。

大昭寺弦乐器
(西藏博物馆藏)

但根据学者考证,其中部分乐器有可能是公元七世纪及七世纪后由汉地传入,另外一些乐器则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西部和南部两个方向传入藏地的古乐器和藏地本土产生的古乐器。它们的存在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东亚、中亚、西亚、南亚音乐文化在藏地的交流融会。

大昭寺弹拨乐器
(西藏博物馆藏)

但遗憾的是,这些乐器在传入藏地后,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演奏形式,而是作为珍宝被封存于寺院的库房之中,旧时藏历二月三十日“会供亮宝”(སེར་སྦྲེང་།)时,盛装的僧众在拉萨列队行进,并携带大昭寺中珍藏的神像、法器、供物和乐器向公众展示,其中便包括了这批古乐器,但是这些手持乐器的僧人,并不知道如何演奏这类古乐器。

亮宝仪式上的大昭寺弹拨乐器
(1957年,陈宗烈摄)

扎西次仁老先生彼时在布达拉宫廷舞团担任舞童一职,几乎整个五十年代的会供亮宝巡游他和其他舞童都有参与,并在其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回忆道:“我们在亮宝期间需要在布达拉宫前表演嘎尔,大昭寺的僧人手持古乐器进入会场,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这些乐器的名称,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演奏,只是随意的拨弄,作演奏之态……”


亮宝仪式上的嘎尔演出
右一是时年十七岁的扎西次仁‍‍‍‍‍‍‍
(1957年,陈宗烈摄)


扎西次仁在亮宝会场介绍仪式
(2016年,收录于《嘎尔传承人口述史》)

这些散佚在历史长河中的乐器或许成为了扎西次仁老先生的心结,因此他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刻苦学习藏地器乐艺术,最终成为享誉藏地的器乐大师。

目前有关根卡的最早影像记录是在1954年,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电影制片人弗拉基米尔·西斯(Vladimir Sis)和约瑟夫·瓦尼什(Josef Vaniš )在藏地逗留了10个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八一制片厂)合作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西斯和瓦尼什在布达拉宫前

(1954年,弗拉基米尔·西斯等摄)

两人在藏地期间亦采录了诸多音乐作品,制成专辑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版,其中就包括一首根卡和扎念合奏曲,演奏根卡的艺术家是布达拉宫庭乐舞团的乐师达瓦顿珠。

手持根卡的达瓦顿珠

左一的少年便是扎西次仁‍‍
(1954年,弗拉基米尔·西斯等摄)

1954、1959、1961年,由我国音乐文化管理部门牵头,会同音乐研究、乐器制作机构,以及乐团、民间艺术家等诸多单位以"乐器改良"为主题召开了三次会议。在“三次会议”的诸多乐器改良工作中,有一类乐器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即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改良。


改良前的根卡草图
(1961年)


“三次会议”期间,讨论最多的少数民族乐器便是根卡。与会者们讨论了根卡的改良问题,对根卡进行介绍之后,指出了其在制作上的缺点,因此通过改变根卡的制作材料与形制等方法进行改良,同时还为根卡加装了“月牙形底座”便于乐师在各种场地演奏根卡,而根卡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和七十年代成为藏地各大官方乐团中小提琴的替代器乐。‍‍‍‍‍‍‍‍‍‍


改良后的根卡草图
(1961年)


1981年,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的邀请下,扎西次仁和其他前布达拉宫舞团成员开始复兴嘎尔艺术,其中扎西次仁和达瓦顿珠在改良根卡的基础上整理了根卡的定弦方式,使其能够更加符合藏地古典音乐的演奏风格。

嘎尔合奏
(1981年,收录于《供云乐舞》)


演奏根卡的扎西次仁

(1981年,收录于《供云乐舞》)

但是在复兴嘎尔并使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诸多艺术家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嘎尔舞蹈和演唱的传承,而根卡则逐渐隐入文献和博物馆的展柜之中,扎西次仁在成为嘎尔和扎念艺术的非遗传承人后,一直忙于此类艺术的传承,藏地各大专业艺术团体中能够完整演奏根卡的艺术家亦变得少之又少,根卡艺术又来到传承的十字路口。‍‍‍


扎西次仁和后辈传承人
(2018年)


2010年起,扎西次仁将扎念、堆谐囊玛和嘎尔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将传承的重担递交后一辈艺术家和专业团体,进而开始根卡艺术的研究,2023年,扎西次仁和他的学生嘎拉旺布开始复兴根卡艺术。


扎西次仁和嘎拉旺布‍‍‍‍‍
(2023年,作者摄)


扎西次仁和嘎拉旺布在演奏

(2023年,视频来源:嘎拉旺布)


扎西次仁和嘎拉旺布首先将1980年代制定的根卡定弦进行系统整理,进而研究根卡的演奏技艺,同时联系专业工厂尝试批量生产根卡,而作为扎念艺术家的嘎拉旺布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向年轻一辈教授嘎尔艺术,并以此反哺根卡的复兴艺术,同时扎西次仁和嘎拉旺布准备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请示,以期将根卡演奏艺术录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嘎拉旺布在演奏跟卡‍‍

(2024年,图源:嘎拉旺布)


在2024年藏历新年晚会上,嘎拉旺布和他的学生正式登台演出这一珍贵的歌舞艺术,并在其中正式演奏根卡,这也是这门失传近四十年的乐器第一次登上公共舞台。‍‍‍‍‍





作者


Shongling Phun

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自幼喜爱传统艺术,曾整理堆谐囊玛及嘎尔鲁音乐资料并制作相关视频。


倾听心底的声音 ▎海螺耳钉

藏人非遗手工石刻杯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