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小兰:中国创业者已进入无人区,模式创新遭遇新难题

搜狐智库 搜狐智库 2021-02-05

11月13日,搜狐在北京举办2019年搜狐财经峰会,聚焦“商业向上的力量”。
20余位商业领袖,围绕“中国经济与企业发展机遇”、“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企业的变革之道”等议题,展开讨论和思辨,以思维的碰撞和交锋,探索破局之道。
时代集团公司总裁王小兰表示,过去我们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但目前中国创业者已经进入了无人区,模式创新遇到了社会创新的难题以及监管的难题。
王小兰认为,企业界一般将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至1999年,在这个阶段,举国的体制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还解决了互联网的基本建设问题。
第二阶段,2000年至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连接的问题,于是移动经济爆发了,正因此中国才出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可能性。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互联网进入大行业,从改变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角变为仅仅是一个工具。
王小兰表示,场景的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曾出现过许多改变世界的场景,比如移动支付、共享出行、智能安防、新媒体、在线直播等,现在则需要创造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落地的场景。
而当互联网进入第三阶段之时,对于企业技术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也提出新的挑战。“政府是不是有水平、有能力拥抱新经济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发展后劲。”王小兰说。

以下是王小兰演讲实录:
尊敬的朝阳总,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感谢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2019年搜狐财经峰会”。
2018年中关村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每天新增的技术型企业有200家。
中关村现有国家高新企业累计是25000家,全国近一半以上的独角兽公司在中关村,独角兽的数量仅次于美国硅谷,近三分之一投资创投额、技术合同成交额和国家科学技术的项目发生在中关村。
这里有国家级的众创空间120家,整个众创空间的规模领先于全国,中关村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今天我只想从信息产业的角度谈谈中关村的发展之路。
一般而言,企业界把互联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年至1999年。这个阶段解决了互联网的基本建设问题。这个阶段的主题是建立网络世界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核心的硬件就是PC机,这个阶段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起步的阶段。
有人非常不理解,中国的科技改革为什么起步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诞生在中关村,更不理解起步于中关村的不是高大上的芯片产业,而是被戏称为骗子一条街的电子一条街。
看这个问题除了需要用历史的眼光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科技发展或者是科技革命发展阶段的眼光来理解,为什么?

那时候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初期,中国用什么样的方式接受这种新技术革命。计划经济下,肯定是科学院买进口设备研制出来相关的产品,小批量的试用再由大院大所把产品进行技术转移,慢慢扩散。
这个路子是犹如美国东部以大学为主导的技术转移的模式,如同欧洲、日本从研发到创新再到经济增长的模式,这个模式大体上一般而言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但恰恰在那个时候,刚才我讲的这个阶段,1985至1999年,恰恰在那个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科技人员下海创业提供了可能。
柳传志等一大批“中关村人”从科学院走出来,他们不是用学术性的方式,而是用创业的方式开展了信息产业技术的普及和创新活动。
从柳传志的汉卡到销售器件单元、到攒机器以及自主生产PC机到生产笔记本等等,直到今天,联想成为世界最大的PC机的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其实是学习硅谷的道路,是用创业驱动新经济发展的道路。
多数的中国人都是通过电子一条街接触到了信息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从而跨入了信息产业的门槛。
这件事情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人员下海,更重要的是科技人员用卖电脑的方式使中国迅速普及了信息产业的知识。
1995年5月15日,邮电部向社会开放互联网介入服务,从这一天起中国互联网跨过了非开放性的学术网络阶段,正式进入开放的社会化的网络时代。同时也开启了全国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道路。
这个我们看为中国互联网第一阶段。
我认为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即举国的体制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应该说,互联网的底层铺设网络是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用举国的体制来做的,基础设施上恰恰是用市场的方式,那么多的门户网站烧到最后生下了搜狐、新浪等等这样几家网站。
这是用市场化的方式,非常不容易看到了国家举国体制和市场方式不约而同的、没有在有效安排的情况,实现了这样一个有效的结合。这个经验非常值得我们为后来产业的落地去总结的。
这是中关村或者说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2000至2015年,这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出现了,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特征是解决了连接的问题,把人连到了网上,把网上所有的人连接了起来,同时也把人连接到了所有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关键词是“连接”。
像人跟餐厅、人跟车、人跟购物实现了各种各样的连接,自从苹果的苹果手机,谷歌推出安卓了之后,每个人口袋里面都有一个超级的移动的电脑,于是移动经济爆发了。
这个阶段的硬件就是智能手机,这个阶段的主题就是软件和APP,全世界在这个阶段有了数百万个APP,正因此中国才出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不可能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我们还是在工业化的阶段,很多创业者不可能让钢厂办石油石化工厂。
恰恰我所说的这个阶段,APP成为了这个阶段的创新的主要内容,所以才出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这个阶段明显的特征就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表达需求的方式变了,社会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变了。
APP成为“互联网+”下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越是在垄断的领域越可能诞生出伟大的互联网的公司。
特别是由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这种模式,基本模式就是发现痛点,风投跟入,开发APP,建立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攒流量、资本跟进等等。这个发展快的原因是没有本质的技术创新。
互联网+提供的是增量市场,基本上不涉及到政策法律和社会的变革。中国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新经济业态出现的许多的独角兽的企业和头部企业,但许多企业一上市就要转型,为什么?
这就是我讲的今天的互联网进入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2016年至到现在,互联网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深入老产业,中美的创业者感受到同样一个变化:创新开始螺旋式的下沉。
特别是创业者开始挑战大行业的时候,像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实体等等,没有一个能够像阿里一样做到“通吃”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创业者在此已经进入了无人区,过去我们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抄美国的模式。互联网进入大行业,模式创新遇到了社会创新的难题以及监管的难题。
这还不只是2C领域,对于2B领域也更是如此。在挑战那些大行业的时候,人们同时发现,技术发展的张力决定了互联网公司已经不再是唯一起着主导作用的玩家。
互联网从改变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角变为仅仅是一个工具,很多产品需要互联网化,但这些产品并不是由互联网定义的。
如果形象的说,互联网第一个阶段的关键硬件是PC,第二个阶段的关键硬件是智能手机,第三个阶段是什么,2B的可能是传感器。
核心地带在哪儿?有人说核心地带在铁锈地带,在底特律,就说明互联网在继续下沉,就必须找到垂直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法律,因此也就出现了场景创新或者场景革命这样的词。
中国曾出现过许多改变世界的场景,比如移动支付、共享出行、智能安防、新媒体、在线直播等等,现在需要创造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落地的场景,场景的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像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只能解决连接,但不能解决信任问题。
只有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用“AI+医学”打造医疗的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的医疗解决方案和全流程的产品,才能使互联网医疗得以实现。
互联网进入第三个阶段,特别是进入到的这些公共服务领域,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政府的治理水平。
在许多互联网落地的场景下,政府既是发包方又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政府是不是有水平、有能力拥抱新经济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发展后劲。
总之,中关村有一大批企业正在向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拼搏,中关村的企业将永远走在创新创业的路上,谢谢各位。
(注:现场速记内容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