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发文回应被称“无知”
7月14日,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了题为“评耿美玉等有关GV-971的回复”文章对此进行了回复。文中,饶毅称“耿美玉这样的回答非常有趣”,回复全文如下:
问:有些媒体炒作的时候,称您“无知”。您如何看?
答:媒体说这样的话,恐怕耿美玉等一道发回复的26人都不敢这么说。
左:饶毅 右:耿美玉
就此,饶毅教授如何反应?
问:饶教授,耿美玉研究员认为您说的12篇文章,与她们2019年的文章没有足够相关性,所以不用引用。
答:这样的回答非常有趣。
首先,耿美玉是这12篇文章的作者之一,而且每篇文章都涉及GV-971,而且还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
耿美玉被批评的2019年文章正是有关GV-971和阿兹海默。
如果耿美玉等7月13日的来信认为这12篇以前的文章都与2019年文章没有足够相关性,那么这是试图否认她以前工作?如果否定前面多篇论文发表的研究工作,那就超过了我对她们一篇论文的质疑。
据媒体报道,耿美玉从1997年以来二十多年研究GV-971,而我提出的12篇文章是搜索到的她的相关论文,如果都无足够相关性,那么她以前做的工作只是无关?还是不重要?所谓不足够相关到需要引用的程度,如果按正常人简单理解,应该是说以前文章“不值一提”,她们真这么认为?不会是有人高级黑?
其次,耿美玉等2019年论文不仅没引用这12篇,而且完全没有引用耿美玉以前任何一篇涉及GV-971的论文或其他发表物。那是什么原因?如今与绿谷药厂合作的耿美玉不是全盘否定以前的耿美玉研究员和其他人联合发表的研究结果吧?
第三,那12篇论文中,白纸黑字写着GV-971如何作用于脑内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现在耿美玉等号称是作用于肠道菌群,当然从学术上需要解释,耿美玉等现在是什么观点?是以前的错了,还是以前和现在都是对的。这一重要问题,只有在引用自己以前论文的基础上,才能讨论。不引用以前文章,不讨论现在与以前的不同,是哪国的科学规范?耿美玉研究员不是有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训练期间,说可以不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就是在国际上,所有体面的药厂(无论大小),也需要讨论自己前后结果为什么有差别,是矛盾还不是矛盾。
第四,耿美玉等的回复号称以后还要发表GV-971更多作用(包括那12篇论文已经研究过的方面),这是什么意思?与我的批评有什么关系?
问:耿美玉等的回复认为您说没看过一个药物有这么多靶标、作用于同一个疾病,是您的个人意见。她们认为其实很常见,例如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就有很多靶标。
答:绝大多数药物,治疗作用是通过一个、或少量靶标,一般来说靶标多了会导致副作用增加。二甲双胍这样的情况本身很罕见,有多个潜在靶标,但是已确定介导二甲双胍治疗作用的靶标并非很多,长期认为主要是一个蛋白激酶AMPK,现在怀疑可能有更多,但并非个个都确定了。
退一万步说,就是有少数几个药物有多靶点,而且都是治疗性靶点,不表明GV-971就是。
GV-971如果属于有多个治疗靶点的,那属于相当罕见。
假设我们接受:
1)GV-971多靶点这一罕见情况,我们看看还有哪些罕见:
3)根据2020年的耿美玉等在回复中声称,2019年之前的研究都不值得引用,那么前面的工作都不够重要,现在突然重要了,这种事情有没有,有,也是罕见事件;
4)据新闻报道和药物所网站等,耿美玉这二十年发明了多个抗癌新药,世界上在癌症和老年痴呆两个领域都发明新药的,极为罕见;
5)耿美玉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多年,她与药物所的研究人员研究的成果,现在都被认为不足够有相关性,当她与绿谷药厂的人合作后,就突然大放光彩,确实是中国现代某个药厂的力量强大到这种程度,而不是有猫腻,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当然有,但也属罕见,更为常见的是药厂造假、或逼科研人员造假、利诱科研人员造假;
6)阿兹海默症被认为全世界的难题,很多著名大学和国际大药厂都长年努力寻找新药,耿美玉等有没有超过它们的可能性,当然有,但肯定属于罕见;
7)如果耿美玉等解决了阿兹海默症的治疗,那基本肯定是一个诺贝尔奖,是否可能,当然,但获诺贝尔奖也属于罕见,毕竟中国国内迄今只有一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一个罕见可以发生,7个罕见都发生同时发生,那需要算算概率,是否可能。
问:有些媒体炒作的时候,称您“无知”。您如何看?
答:媒体说这样的话,恐怕耿美玉等一道发回复的26人都不敢这么说。
问:对。您对生命科学、中国药物发展历史,都有深刻的见解。不仅写过屠呦呦、张亭栋的新药发现历史,而且写过上海药物所参与的常山碱和常山新碱的研究历史。好像出现过发现有人数典忘祖,忘记了中国人发现而首先命名的药物、用外国人后来的命名。
答:批评我很容易,说我在生物医药“无知”的人,哈哈,恐怕是自己非常无知。
最后请记住,哪些人为耿美玉等的回复签字了,应该相信历史终将有检验他们的一天。
Author informationAffiliations
饶博士的随文评论认为,我们的Wang等人的论文中漏引了12篇以前的研究论文。
我们认为,饶博士引用的12篇出版物与Wang等人的论文没有足够的相关性。Wang等人的论文从肠道微生物群和相关神经炎症的角度,具体报道了GV-971在治疗AD中的独特而新颖的机制。在饶博士提到的12篇文献中,有4篇是综述文章2,3,4,5,总结了糖类药物在治疗AD方面的治疗潜力和机理启示,2,3神经活性药物跨血脑屏障的转运,4或设计小分子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策略;5这些综述都没有具体讨论GV-971。一篇研究文章报道了GV-971的一系列新的和截断的衍生物的化学合成,该文章没有关注GV-971本身.6一篇文章是一个非同行评审的会议摘要,总结了GV-971当时未发表的结果.7另一篇论文研究了GV-971对帕金森病的潜在影响,这不同于AD.8。其余5篇论文9,10,11,12,13与Wang等人的论文相关性极小:3篇论文研究了GV-971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神经元毒性的影响,9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10或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障碍,11一篇试图在体外鉴定GV-971在神经元中的结合蛋白,12另一篇初步研究了GV-971在β-淀粉样蛋白依赖性小鼠模型中引起的基因表达改变13。因此,我们认为这12篇文献不适合被引用,因为它们与Wang等人论文的相关性相当小。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了解GV-971的分子机制和治疗效用,我们已经经过了长达数十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GV-971对AD患者治疗效果的多方面机制。其中,GV-971对肠道微生物群及相关神经炎症的影响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支持GV-971在体外和体内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及相关神经元损伤和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尽快总结这些研究并公布我们的研究结果。
饶博士对我们报道的GV-971的多方面机制提出了个人的担忧,他声称 "从未遇到过一个药物有这么多的靶点来治疗或缓解一种疾病"。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事实上,市面上的药物针对多种途径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不罕见。以最广泛使用的口服2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为例,它通过不同的机制在多个组织中执行血糖控制,包括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改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等14。虽然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作为线粒体复合物1的抑制剂和AMPK的激活剂,14但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也有助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15,16,17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