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固本拓新 勇毅前行——四川民族学院5年工作巡礼

小民 四川民族学院 2022-08-04




四川民族学院5年工作巡礼




★     ★      ★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四川民族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这是全校师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标志着四川民族学院即将迎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事业发展新的篇章。


▲ 党委书记 崔雨风(右一)率队赴德格、理塘调研乡村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庆义 2018届毕业生授位并执“拨穗礼” ▲


跨越、转型,四川民族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学校开拓进取的5年,内涵发展的5年,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立足康巴大地办好民族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治挂帅 党建先行


学校党委着力抓好“两学一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以上率下,党委常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宣讲累计开展230余次,做到了全员、全程、全覆盖。通过学习教育,领导班子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党员思想得到洗礼,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增强,作风持续改善,师生政治素质显著提高。领导班子注重将学习教育落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了教工食堂、安心工程物业、学生安全健康饮水等一大批师生身边的急事难事。单设党委统战部,党委常委任统战部长,设置机关党总支、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等机构;规范基层组织建设,验收教育部党建工作示范创建样板支部1个,立项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300余次,“书记聊天室”举办26期,收集意见500余条,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 学校党委常务委员会(扩大)学习现场 ▲


立德树人 三全育人


学校党委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工作制度12个,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分析研判,开展专项调研、排查,逐渐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启动“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和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工作,1个“三全育人”试点学院、2个思政工作精品项目获省委教育工委立项。独立设置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立项省级一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教学团队、示范课程5项(门);成立马克思主义读书小组,举办9期读书报告会,梳理点评10个篇目100个大学生思政工作典型案例,编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示例研究》。


▲ 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建好用好管好新闻舆论阵地,相继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百度百家号等网络新媒体账户,统筹门户网站、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平台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20年获四川教育政务新媒体“优秀组织奖”。积极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民法典宣讲系列活动,2019年获评四川省“宪法法律进高校”十大典范高校。组织各族师生参加共庆新中国70华诞、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氛围日益浓厚。完成两批次65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生骨干培训,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新增注册志愿者2万余名,志愿服务时长9万多小时。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00余项,获各级各类奖励98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现省赛一等奖的突破,第七届“互联网+”省赛实现银牌的突破,创新创业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首批9个项目成功入驻。


▲ 我校代表队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获一等奖 ▲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组织引导师生学习“四史”,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通过团学活动、第二课堂、大学生“三下乡”等载体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共居共学共建共享、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引领 内涵发展


五年来,学校党委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新增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法学(藏汉双语)等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书法学等6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5门,立项一流本科课程59门,其中省级6门;立项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5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26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校社科联和科学技术协会相继成立,康巴文化研究中心被确立为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成格萨尔研究中心、甘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15个校级特色科研机构,建设两批次共6个学术创新团队;科研项目立项502项(其中国家社科课题2项),结项390项;投入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9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4部;36项学术成果在校外获奖,其中省部级奖项11项;连续举办康巴文化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康巴农旅协同发展研讨会,内涵发展初见成效,科研特色逐步彰显。


▲ 2019年4月,学校举办第八届康巴发展研讨会 ▲


倾心倾力,加强地方工作,发挥社会功能,先后派出6名优秀驻村干部参与扶贫工作,帮助康定市俄达门巴村、德格县马达村等5个村脱贫奔康;大力开展“一村一幼”“一村一技”等项目培训,累计培训地方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落实“本土人才培养工程”,招收民族地区成教学生5700余人,安排350多名师范生到凉山州昭觉县、越西县参加顶岗支教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学校安排师范生赴凉山州参加顶岗支教工作 ▲


学校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孜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韩国、泰国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考选25人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对外合作工作取得新突破。


学校投入资金1.38亿元用于资产购置和图书、电子资源购买,云教学平台、智慧教室、标准化语音测试室、藏文古籍文献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理工实验教学中心基本建成。泸定校区(一期)累计完成投资1.03亿元,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育人环境和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四川民族学院党委将以第三次党代会为新起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工作举措,改进工作方法,拓展办学空间,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机构,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档内涵发展速度,主动参与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继续秉承团结奋进重道精业,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院精神,为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图、文|小民

责编 | 卢润宣

审稿 | 李 丹

(转载请标注来源于“四川民族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爱我,就星标我哦~❤

固本拓新 勇毅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