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升值!汇率迭创新高背后的那些事
面对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再掀快速上涨行情。
截至1月19日20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3470附近,较前一个交易日上涨70个基点。
“但是,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多空博弈又在悄然升温。”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表示。
在1月18日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2018年6月以来最高值6.3381后,1月1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03个基点,一度被市场认为中国相关部门开始通过压低中间价“遏制”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态势,令不少对冲基金纷纷结清人民币汇率多头头寸。
但是,1月19日美元指数再度回落至95.54,吸引众多量化投资机构再度买涨人民币汇率套利。
“这背后,是市场对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的乐观判断,依然在主导人民币汇率走势,吸引众多量化投资机构纷纷押注人民币汇率继续上涨。”他分析说。
据了解,相比量化投资机构的买涨热情,越来越多大型资管机构则对买涨人民币汇率显得日益谨慎。究其原因,他们注意到中国相关部门正对人民币单边上涨发出新的“警告”。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现在影响汇率的因素较多,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汇率可能会在短期内偏离均衡水平,但从中长期看,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就会对汇率的偏离会进行纠偏。
刘国强强调,单边汇率意味着市场已经失灵了,不会允许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升值。
多空“微妙”博弈
01据了解,近期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逆向而行”,是触发本周人民币汇率一度创下2018年6月以来新高的一大幕后推手。
具体而言,尽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回升至1.886%附近,连续迭创年内新高,但美元指数却意外从去年11月底的96.93回落至最低94.65附近。
“美元指数回落,直接触发众多量化投资机构加大买涨人民币汇率力度套利,令人民币汇率成功抵御了中美利差(10年期中美国债收益率之差)缩窄至86个基点的负面冲击。”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
相比美元指数回落,本周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的另一个驱动力,是市场对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的乐观判断。
对此,越来越多海外量化投资机构还调整了人民币汇率投资交易模型,大幅削减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与中美利差收窄的因子权重,转而盯住中国外贸景气度持续性,作为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持续上涨的最关键因素。
一位华尔街量化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在美元回落与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的乐观判断下,外汇市场正在积蓄新的买涨动能。
“但是,在1月18日人民币汇率创下2018年6月以来新高6.3381后,不少大型银行选择了人民币多头获利回吐。”前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透露。究其原因,他们担心中国相关部门将很快采取措施遏制人民币汇率新一轮单边上涨态势。
其中,1月1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03个基点,被他们一度视为相关部门遏制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的“新举措”。
据悉,1月1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之所以下调,主要原因是1月18日晚美元指数回升,令报价银行相应调低了人民币中间价汇价。
“目前,外汇市场多空博弈正处于某种微妙阶段。”一位华尔街多策略对冲基金经理表示。当前,不少对冲基金一面鉴于外贸高景气度延续而看涨人民币汇率,一面又担心中国相关部门采取新的汇率调控措施而不敢大举买涨,导致人民币汇率或很快回归双向波动态势。
海外大型资管机构
押注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扩大
02面对本周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多数正在加仓人民币债券的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则显得相当淡定。
“我们没有参与追涨人民币汇率。”一位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表示。这背后,是众多驱动人民币汇率回归双向波动常态的因素,正被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乐观判断所掩盖,包括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中美利差趋窄,中美经济增速差收窄等。
“但是,被掩盖不等于不存在,随着外贸高景气度终将回落,这些因素一旦被重视,将令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他指出。目前他所在的欧洲大型资管机构已做好准备——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他们将迅速买入外汇套保型产品锁定人民币-外币兑换成本,确保整个人民币资产配置组合实际回报率达到预期水准。
据了解,在中国央行高层强调“不会允许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升值”后,部分海外大型资管机构开始买入押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扩大的套保型外汇衍生品头寸。
在他们看来,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继续同步快速上涨,中国相关部门将再度出台汇率调控措施,令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骤然加大。
“其实,多数海外大型资管机构认为年内人民币波动弹性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全面反映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外贸高景气度回落、中美利差趋窄、全球疫情冲击引发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增强等因素交织所带来的人民币汇率频繁双向波动。”上述欧洲大型资管机构亚太区首席代表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本周人民币汇率快速上涨,海外大型资管机构也没有加快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步伐。
多数正在加仓人民币债券的海外大型资管机构也不愿看到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涨,一旦外贸景气度回落导致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回落,反而会影响他们配置人民币资产的实际回报,相比而言,人民币双向波动更令他们锁定稳健的人民币资产配置收益。
延伸阅读
如何看待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化在美联储表示将加快缩减宽松步伐,并可能提前加息,推动货币政策“急转弯”的情况下,新的一年开始,美国资本市场开始作出相应的调整。作为市场利率之“锚”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22年开始急速走高,1月18日达到了1.88%,到1月19日,该指标利率已经突破了1.90%,达到2020年1月以来的高位。新的一年,短短两周时间,该指标利率已经上涨了39个基点。这一变化,意味着美国投资者开始为美联储一季度末加息50个基点作出相应调整,据彭博的调查,基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今年年底料将升至2.13%。
与之相反,中国在2021年底开始推动货币宽松以来,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在不断走低,截至1月18日,该指标利率已经下降至2.74%的近20个月低位。随着市场预期中国货币“适度宽松”的持续,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下滑至2.6%。目前,10年期中国国债与同期限美国国债之间的息差已收窄至约85个基点,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急剧变化的情况,对人民币汇率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更担心美国加息后会带来人民币汇率的急剧波动,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因此,有市场人士也对中美货币政策的“逆向行驶”感到担心,担心中国维持宽松政策的持续性,甚至必要性。
对于中美利率走势而言,其实是两国货币政策不同所带来,这一点并不需要怀疑。市场投资者都在根据不同的预期作出调整,带来中美利差的扩大。对于就此产生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以及对经济稳定的担心,在主张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安邦智库(ANBOUND)看来,有其合理的因素。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同样认为,中国此时推动货币宽松政策,有时间窗口,也有政策空间的限制。不过,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经济稳定是汇率稳定的基础,只有经济实现“软着陆”并保持适当的增长,才能根本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此,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心还是需要落在“内循环”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内外部的平衡。
在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情况下,仍需要抓住时机,进一步推动经济恢复平稳增长。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同样指出,需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避免信贷塌方”。安邦智库合作学者盛松成教授也认为,“无论是根据以往经验还是从目前经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我国都应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缩短经济筑底的时间,尤其要改善市场预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护、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同样,美联储政策“急转弯”,在盛松成看来也实属无奈之举。在美国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其不得不转而应对不断高企的通胀。就美国的情况来看,美联储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其职责上考虑,其同样会面对实现经济增长的压力,那么,在通胀属于“阶段性”问题的定位之下,政策收紧的程度仍具有一定变化可能。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变化,并不能简单从中美利差的因素考虑。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除了结汇需求的短期因素,与中美之间经济基本面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中美市场利差在收窄,但如果考虑中美各自通胀水平的变化影响下的实际利率水平,中美之间的利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美国方面,美国消费价格指数(CPI)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不断走高,到12月份已经达到7%的高位,为40年里最大同比涨幅,且连续三个月超过6%。而中国方面,CPI指数已经开始回落,12月份从11月2.3%的高位回落到1.5%的水平。从这个基础而言,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变化,更多反映了中美之间物价水平的变化,对实际汇率并没有带来太多影响。在美国通胀持续维持高位,短期难以快速回落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名义汇率)的基础并不会有太快的变化。当然,如央行所言,就短期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形成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双向波动,避免单边的升值和贬值带来风险集聚。
就此来看,尽管中美市场利率间的利差缩小,可能并不会引发短期人民币汇率的基础,也就勿需过度担心。而中美货币政策向相反方向改变,都是以各自国内经济形势为基础进行,无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过度波动对两个主要经济体都没有益处。因此,中美货币政策的反差并不会长期持续,都会因时、因势进行必要的调整,但当务之急仍需要解决“稳增长”的矛盾。
最终分析结论:就整体而言,当前货币政策不应过于纠结于中美利差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还是需要聚焦“内循环”的稳定与发展,以建立稳定发展的预期。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风险问题会迎刃而解。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