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冲刺6.2区间!高涨的人民币汇率还会继续升值吗?外贸企业如何避险?

浙江贸促 2023-02-15

俄乌冲突影响人民币走势了吗?没有!美联储强烈加息预期下,人民币要贬值?没有!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势头有点猛,并冲刺6.3的关口,逼近6.2区间。


汇率“7时代”真要一去不返?

28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探至6.3025,创下近四年新高值。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22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24个基点。与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7.16元相比,现阶段汇率下,每1000元人民币可多换约20美元。


据Wind数据,2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约0.77%。


另外,自2021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新一轮缩减购债计划以来,美元指数从93.86上涨至2022年2月27日收盘的96.54,涨幅2.86%。近日,在美国通货膨胀持续高烧不退的情况下,美联储再次释放出3月中旬开始加息的信号。


近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加强和国际地缘政治风云突变,为何人民币对美元没有贬值,反而持续升值?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尽管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在升值,但与中国相比,美国面临着较大通胀压力,出口呈现大幅度的逆差。而中国通胀水平较低,出口占全球份额持续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从这些角度分析,人民币的优势更为明显。”


2022年初以来,中国央行不断释放货币宽松信号。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另外,就在1月,中国央行再次下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LPR更是20个月来首次下调。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韩复龄提到,央行公布1月份国内金融数据相对强劲,房地产市场也正在回暖。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正逐步推进稳增长政策。这些利好因素都给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劲态势提供了坚实基础。


俄乌冲突下,人民币“避风港”作用更加凸显。


中金研报称,随着局势愈发紧张,美元、日元这样的避险货币会继续受益。中银证券研报也指出,受美联储货币紧缩预期加强影响,股票市场出现净流出,但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依然较多,人民币资产扮演“避风港”角色。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俄乌冲突下,人民币所处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收支情况、美国加息政策预期仍较为稳定。


日前,欧美主要国家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剔除出SWIFT结算系统。就此,李迅雷分析称,SWIFT系统采用美元结算,“踢出”部分俄罗斯银行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也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也指出,这一举措会加速其它支付清算系统对SWIFT系统的替代。




人民币对美元还会继续升值吗?

赵锡军认为,人民币对美元走势要看具体政策。3月份,美联储加息指数、中国央行汇率政策都将影响汇率变动。


韩复龄指出,2021年,中国的出口增速达到了一个历史高点,2022年外贸增速可能降缓。受相关因素影响,他预测,人民币对美元近期达到高点后,未来会相对稳定,双向波动,涨涨跌跌都很正常。


对于后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部副主任陶金认为,在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受避险、外贸形势短期改善等因素影响,可能仍有升值空间。但考虑到全球疫情逐渐好转、欧美央行加息等因素,中国的供给优势可能被削弱。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长期基本面优势将成为人民币走势的主导因素,人民币汇率仍将维持双向波动态势。




对进出口有哪些影响?

人民币汇率走强利好进口型企业。关于人民币走强背景下对A股相关公司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人民币走强,主要利好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比如地产等人民币计价的资源,也包括一些需要进口的制造企业,他们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入海外的产品,从而获得汇率收益,总体上利于进口,但对出口有一定冲击。A股方面比较受益的是进口型企业,比如跨境电商,免税商店等等。


“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缘于外贸基本面的支撑。当前,我国外贸形势有望持续改善,在此情况下,人民币出现了明显的升值趋势。同时,随着经贸形势改善,外汇实际需求或将增加。”陶金表示。


不过,短期人民币汇率过快上涨存在正反两方面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对于吸引跨境资本流入和压低企业进口成本来说,人民币升值存在积极影响。但对于服装加工、纺织、电子器材、家电等出口行业来说,则存在负面影响。


陶金则认为,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贸基本面的反映。当前,我国外贸优势有望继续保持,商品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出口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行业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短期的升值有望对金融等行业形成支撑。


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短期内仍存在升值压力。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指出,这可能削弱中国出口优势,压缩中国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外贸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谈到,中国是出口外贸强国,对出口外贸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赚回的美元所兑换的人民币减少。


对进口企业而言,谭雅玲指出,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购汇比较有利,但是原材料价格、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又抵消了购汇的优越条件。她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实体经济、对进出口外贸企业来说都是不利因素,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外贸企业如何避险

随着人民币汇率上涨创下2018年4月以来最高,且一度逼近6.3整数关口,众多小微外贸企业再度面临新的汇兑风险。


小微企业急寻对策规避结汇损失。一家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部主管表示,上周以来,随着避险资金涌入令人民币汇率迭创2018年4月以来新高,小微企业的结汇需求明显上升。


“部分小微企业都将此前留存的美元头寸一次性结汇。因为他们担心,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突破6.3,他们的结汇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外贸业务利润随之所剩无几。”他透露。其间银行也向这些小微外贸企业推介远期外汇掉期交易等汇率套保产品,但后者要么觉得操作成本较高,要么认为企业财务人员一时无法掌握外汇套保知识,对引入外汇套保策略有点迟疑。


对此他们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提供专项担保,增加小微外贸企业的套保授信额度,无形间降低他们的外汇套保操作成本;此外他们还向企业阐述外汇套保的诸多好处,尤其是在黑天鹅事件突然来临时,外汇套保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未知风险。


这些措施在促进外贸企业加大外汇套保力度方面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去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推动企业套保比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指出,今年,外管局还将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管理,继续与政府部门协商,通过政府、银行、第三方机构合作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的汇率避险操作成本,吸引更多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避免自身经营过程的汇率风险问题。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将增加“供给”,比如鼓励银行提供更多外汇衍生品为企业服务,支持银行发展线上交易服务,便利企业开展询价交易等。


相比而言,大型外贸企业面对这轮人民币汇率涨势则显得相对淡定。一位大型外贸企业财务总监表示,通过一系列远期外汇掉期交易等外汇套保操作,今年企业的结汇汇率设定在6.4-6.5之间。


“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偏离我们所设定的结汇区间,但我们内部测算过,相比随行就市押注汇率涨跌,这些外汇套保措施仍能帮助我们规避数百万元汇兑损失风险。”他指出。


他坦言,即便人民币汇率短期内持续快速上涨,企业还可以降低外汇风险敞口规避相应汇兑风险,目前他们打算将外汇风险敞口进一步降低5个百分点,即将更多外贸应收货款纳入外汇套保范畴,进一步完善汇率波动风险对冲机制。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网、证券日报、新浪财经、中新经纬、21世纪经济报道、和讯新闻


往期推荐

提醒 | @外贸企业:俄乌冲突升级下的出口信用风险提示请查收

关注 | 商船遇袭!运价飞涨!海员告急!黑海战事扰乱全球供应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