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人民币再入“7”时代!继续贬值压力依然存在?有哪些影响?
北京时间9月15日,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整数关口“7”。9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市场也贬破“7”这一整数关口,最低至7.0188。时隔两年多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一脚迈入“7”时代。
近期,受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一轮较快贬值,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那么,人民币汇率“破7”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走势会怎么走?一起来看看官方和专家权威观点吧!
据国是直通车,人民币汇率破“7”,真的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严重,它只是一个价格而已,肯定会涨回来的,这是必然的。
2019年人民币破“7”的时候,央行就说过,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大家要认识到,人民币汇率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也不会出现一直下跌或者一直上涨的单边行情。
即便这次破“7”了,未来随着国内经济企稳、美元指数回调再配合一些工具的使用,再涨回到“6”区间也是必然的事情。
其实,汇率涨跌的影响已经是个老话题了,汇率贬值有利有弊。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复苏,但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将有所增加。
举例来看,中国出口贸易中鞋靴配饰、纺织服装、皮革箱包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人民币适度贬值对于处在这些行业的企业可能会受益。反过来看,需要从海外进口原材料、货物、服务的行业,以及扛着更多美元债券的公司,或许会受到负面影响。
据经济日报此前报道,当前,受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影响,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10关口,引发人民币对美元被动性贬值。
接下来,主要受美联储在政策收紧节奏上仍将明显领先于欧、日央行等因素影响,年底前美元还可能保持阶段性强势,人民币兑美元可能仍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修复势头增强,加上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有望保持顺差局面,人民币贬值预期很难有效聚集,短期“破7”并非意味着人民币汇价将出现一轮大幅下行过程,特别是脱离美元指数走势的快速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年内人民币会保持与美元指数走势类似的反向波动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必须守住的点位,真正重要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基本稳定。
首先,央行9月6号宣布的是外汇“降息”的消息,而不是在那天就执行了。央行将自2022年9月15日开始,把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
所以最近几天,外汇“降息”更多的是信号作用,是在向市场“喊话”,如果出现了非理性的贬值,官方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人民币贬值的“不值钱”仅仅是体现在用人民币购买美元的时候。在进口结算需用到美元时,进口成本确实会提高。
但请注意,如果进口结算用的是欧元、日元、英镑,其实最近的成本是在降低的,因为人民币相对这些货币其实是在升值。
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中国的CPI构成里绝大部分吃的用的,国内都可以自给自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对我们自己内部的物价影响很小。
不一定。如果你在国内消费的产品,是通过美元结算进口的,或者其零部件是用美元购买的,那么人民币贬值的成本可能转移到你要购买的产品价格上,会变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国内通过跨境电商海淘,最终消费是用美元计价的话,那么对你会产生影响。
“又不是只有人民币在贬值”确实是当前的现状,前面提到了,欧元、日元、英镑跌得比人民币还厉害,所以人民币相对这些非美货币来说其实是升值的。
价格优势和产品优势都是决定生意的重要因素,这个时候要看出口的竞争力,就要根据不同行业来进行具体分析。
至于进口的成本增加,一方面我们的CPI构成里的商品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用太多担心;另一方面有一些商品牵扯到汇率变化的成本提高问题,中国在很多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上是有一套定价机制的,经过定价机制出来后的最终价格并不一定都是要全民买单。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但贬值速度将会放缓。
其一,政策当局的预期管理政策。当前政策当局应对汇率贬值的工具储备较多,除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还有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资本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调节因子以及外汇储备等。其二,美元指数虽然保持强势,但短期内难以继续大幅攀升。其三,8月经济数据可能会边际改善,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主要受国内国外经济基本面、全球避险情绪、美元指数走势等影响。综合判断,预计2022年9月份人民币汇率在6.78~6.98区间双向波动。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