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佰》,战争史上的艳遇之战

邱开冒 一丘万壑 2020-10-02


赞美战争已经成了没心没肺兼弱智的标配。只有把《小兵张嘎》《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当做真实战争的人,才会觉着战争好玩。

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观众,亦通过一系列还原一小部分真实战争的影视作品,都感觉到人类语言在描述“残酷”上的苍白无力。把活生生的肉体说成“炮灰”,都有点涉嫌美化生命了。那么沉重的尸横遍野,哪能担当起灰飞烟灭的飘逸?过去军队有个潜规则,不让重机枪手参与打扫战场,因为被重机枪撕裂的尸体很恐怖,怕重机枪手精神受刺激。

《钢锯岭》《兵临城下》《拯救大兵瑞恩》《从海底出击》《1917》《1944》等众多电影,都在努力还原血腥战斗场景。士兵在孤独中厮杀,没有观众,没有鲜花,没有补给,甚至永远不会被后人记起。电影里的残酷场景,只有考古学意义上拼接的真实。

1937年开始的中国抗战,由于实力对比悬殊,尤为悲壮惨烈。但却收获过一次堪称二战史上浪漫艳遇之战——四行仓库保卫战。

很少有这样一场战斗,观众居然比战斗人员多,在欢呼与鲜花飞扬中如占尽主场的比赛。《八佰》也努力渲染苏州河两岸戏剧性对比,北岸是四行仓库攻防战,南岸是主场热情的观众啦啦队。北岸是热兵器的枪林弹雨,南岸是戏台上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南岸租界里的观众一边看着戏台上的名角古戏,一边看着四行仓库在国际政治舞台背景下真枪实弹。

谁在现代战争史上见过这么浪漫的战斗?主场观众能隔河观战加油,能送给养,能送国旗鼓劲,重伤员可以送进租界治疗。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战士的浪漫艳遇之战。

国军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前的战斗中,处在被日军强势碾压的状态,一个师拉上去,两天就被打残了。在日军的优势炮火下,国军在淞沪会战中付出惨重代价。但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谢晋元部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四行仓库与英美公共租界隔河相望,日军怕误炸租界引发国际纠纷,不敢用重炮和飞机轰炸,这就自废武功,失去了炮火优势。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射炮、迫击炮不起作用,易守难攻。四行仓库又是周围最高的建筑,可以居高临下压制日军的火力点。守军共装备有27挺轻机枪,接近每班一挺。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以及两架高射机枪。在装备上,至少与进攻方旗鼓相当。还有租界群众送来的水果、面包、蛋糕、红酒、香烟,补给充足,在撤退进入租界前,还有轻重机枪子弹四万余发,迫击炮弹、手榴弹四百多枚。跟那些弹尽粮绝的苦战比,简直是舒服又体面,战果丰厚又损失很小。特别是苏州河南岸的主场观众,与战场近在咫尺,却能绝对安全地当啦啦队。中日军队仿佛给租界观众献上一场表演赛。这种战斗表演赛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可遇不可求的艳遇。

可能有爱国者对这说法很生气:这么惨烈的战斗,你竟然说是战争史上的艳遇之战,全无心肝!

其实,四行仓库保卫战一点都谈不上惨烈。谢晋元部的“八佰壮士”只有414人(一说423人),坚守四行仓库四天五夜,阵亡不到20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按中日伤亡比例,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最鼓舞人心的数字。以区区不到20人牺牲的代价,重创日军,完成任务全身而退,这难道不是抗战史上的艳遇之战吗?就算在整个战争史上,有哪支军队能边打仗边向观众挥手致敬?有哪支军队能边射击边得到旗袍美女的欢呼?

这艳遇的基础就是局部战争遇上国际格局,本土战斗遇上租界,英美租界是制造这起战争史上艳遇事件的背景舞台。在这之后的四年多时间里,中国一面苦苦支撑危局,一边等待国际局势的转运。当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时,中国终于等来了百年之艳遇,咸鱼翻身加入战胜国行列,一度成为“四大强国”之一。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微观艳遇,成了四年后中国宏观艳遇的吉兆。

刚上映的《八佰》与台湾版的《八佰壮士》有个异曲同工的地方,就是对旗子的夸张处理。女童子军杨惠敏借夜色掩护,泅渡苏州河送来了国旗。第二天国旗升起在楼顶,对上海民众起了极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但看营长杨瑞符的回忆,并没有敌机俯冲扫射国旗,战士冒着扫射去护卫旗子的插曲。《八佰》和《八佰壮士》里,都有士兵们为了保护旗子,前赴后继被成片成串扫射,死伤枕藉的桥段。好像这面旗子比四行仓库阵地还重要似的,可以为了旗子的飘扬全部战死,这就颠倒本末,矫情过分了。在飞机俯冲扫射中护旗,违背一切军事常识。那个长官如果下这么愚蠢的命令,让士兵为了旗子不间断地飘扬,以肉身去对抗机枪扫射,真成笑话了!旗子是鼓励活人的,不是诱使活人飞蛾扑火变死人的,人死光了旗子咋好意思飘扬?如果士兵们真像电影里描述的这么弱智,最开心的是日机驾驶员,把旗杆当诱饵,把本来该隐蔽的士兵吸引出来,太扯蛋了吧!

我明白导演用肉体对抗机枪护旗子是为渲染一种精神,想用惨烈的方式感动观众。但违背常识而虚构惨烈去感动人,就有点欺诈勒索了。真实情况是四行仓库升旗后,没有一个士兵为护旗而牺牲,日军飞机也没有俯冲攻击旗子。就算真打断了旗杆,也得等飞机离开后再竖起来呗,也不怕少飘扬那么一会儿吧!人在旗杆下牺牲完了,谁来保卫四行仓库阵地?

大陆和台湾导演可能都爱下军棋,军棋游戏规则是必须把对方“军旗”拔掉才算胜利。具体到《八佰》和《八佰壮士》,一见旗子就分外眼红,不惜违背历史真实也要编造出护旗血战桥段,好像是民国版孙楠的矫情——青天白日/你是我的骄傲/我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美国战争片《父辈的旗帜》中,那张在硫磺岛插上胜利旗帜的照片,是战斗结束后补拍的。壮丽的旗帜、胜利的旗帜都是在安全射程之外插上的。士兵为了胜利旗帜的飘扬,付出了巨大牺牲,这“胜利旗帜”是个象征性的说法,是指战役、战争的胜利,不是让士兵牺牲生命去护一面布做的真旗子。

顺便说一句,杨慧敏送去的那面旗子,在撤退时也收拾好一起带到租界里了。

2020.8.25
《水浒》为什么没有黑社会?

高处不胜寒,裸舞弄清影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