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澳门城市大学教务长:应试教育下,学生需重塑学习认知,才能适应大学学习

李树英 光明社教育家 2021-03-18
大学的学习生活,是人生中一个全新的开始。大一新生从高中步入大学殿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们会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遇到各种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了解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诸多差异,尽快适应大学环境,走上学习成长的快车道。
 
 
大学与高中学习方面的差异
 
当下,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多以考入理想的大学为目标,学习策略基本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学阶段的学习则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专业,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大学是通才加专才的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基于职业发展的知识体系构建、价值观确立以及掌握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其中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关注社会发展,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为踏入社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是相对固定的,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之间对比的是各科目知识掌握的深度与熟练程度。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阶段也逐步重视素质教育,学生在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仍是放在高考规定的科目上。

而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对灵活,除了知识的学习,还有能力的锻炼。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就是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将学科前沿、技术前沿、科技前沿的知识迅速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制度层面上允许大学进行学科大类招生,第一年按照大类培养,学习通识教育内容和学科大类基础知识,一年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特长选择专业,每个专业又会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置3-5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学生学习内容自主空间较大。

当然,大学生首先要具备通用能力,即从事任何职业的人要想取得发展、成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学习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具运用能力等,其次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


从学习方法上看,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被动式学习。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随后,单独招生、对口考试、综合评价入学等形式在全国多地试点,但试点的广度和深度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素质教育下日趋多元的教育需求与高考体制下单一出路的矛盾仍决定了高中阶段应试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精心备课,把各科知识点“嚼碎了”喂给学生;学生则通过记笔记、做练习等方式掌握知识,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则不同,由于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其更注重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成长,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并重,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必须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学习。

在大学,大学生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什么阶段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预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

高中阶段学习空间主要是在教室,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主渠道。调研显示,大多数高中仍是一张黑板、一台投影、三尺讲台、几十套桌椅。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有一定程度的使用,但还远未达到普及的阶段。大多数高中也有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实验室,但生均使用率较低。

而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诸多使命,拥有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等广阔的学习空间。现在,大学教室的讲台在逐渐转向幕后,师生的交流更加平等,座椅也变得可移动,以应对不同的学习方式;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空间,实验室是学生步入科学研究的殿堂,甚至连办公室也成为师生交流的地方。

高中阶段的考核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以笔试为主要手段,通过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招生方式较以往增加了单独招生、对口高考等形式,但占比不高,大多数高中学生仍要参加固定的考试科目,最终以分数多少论成败。

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的是多元化的考核评价。考核内容既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又突出实践创新能力;考核结构增加过程考核权重和非标准化考试比例,发表论文、获取专利、竞赛获奖等均纳入考核范畴,可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

总之,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空间及考核评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步入大学的新生应该如何认识这些差异,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呢?
 
 
适应大学学习模式的对策
 
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具体目标。大学生首先应树立远大的理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基本方向,并朝着既定方向不断努力。大学新生要充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确立步入社会的具体目标。选定了职业也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选好了岗位也就明确了自己需要的素养与能力,就可以制定大学时代人生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前提。

转变学习理念,主动求真力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大学的学习内容是以专业为单位提供。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大学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既然每个专业都对应社会分工,那么具体专业方向就指向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具体岗位或岗位群。

大学生选取专业也就是选取学习内容,这就使自己树立的理想与近期的具体目标紧密相连。大学生能否在大学里掌握步入社会所需的知识,具备岗位胜任力的素养,决定了步入社会能否走好第一步。所以大学生要转变学习理念,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明白这个道理是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关键。



积极融入集体,调整学习策略。大学生首先要学会自我规划,根据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厘清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其次,要学会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让自己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再次,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融入师生中,以项目为导向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学生学习共同体。最后,要积极走出自我,融入集体,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能力,提升实力。这是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核心。

了解大学环境,善用学习空间。大学丰富的学习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形式学习的平台。大学新生对大学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各种学习空间的特点、功能与要求,为今后充分利用空间打下基础。

熟悉大学的教室、图书馆,主动了解它们的功能,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对参与者的要求,管理制度等,为自己充分利用做好准备。要熟悉学校实验室,了解与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利用情况,为自己进入科研课题做好功课。此外,还要了解学校体育场所,有无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等等。大学到处都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空间,全面熟悉学习空间情况并善加利用,是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的重要支撑。

德才并重,全面提升素养。德和才是衡量人才的两个维度,大学期间不仅要在才能方面全面提升,为今后进入社会练就过硬本领,也要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当今社会亟需的时代英才。

无德无才者,很难立足社会,注定碌碌无为;德多才少者,起步较慢,因其品行敦厚,若久久为功,必会有所发展;才多德少者,可凭借技高一筹而崭露头角,但终不会行远;德才兼备者,有着出众的才能,很快就会在社会上有其一片天地,同时具备良好的德行,必会获得大家的认可与欢迎,赢得人生事业的双丰收。德才双修并重是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长远发展的根本。

大学新生进入新的校园,面对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肩负新的使命。在新的环境下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要确定具体目标,脚踏实地;要转变思想观念,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要积极融入集体,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要熟悉大学的学习空间,充分挖掘空间作用,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要德才兼修,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教育家》杂志2019年12月刊第4期推出“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本科教育篇”,约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东北大学校长赵继,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河北大学党委书记郭健,,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 , 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 澳门城市大学教务长李树英谈本科教育。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杂志。


—  END  —

来源|本文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12月刊第4期,总第204期,原标题《重塑学习认知,适应大学学习》作者 | 李树英,系澳门城市大学教务长
声明:《教育家》杂志刊发的文章及旗下官方网站、公众号、头条号上刊登的杂志文章,未经《教育家》杂志社授权不得转载。杂志社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