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校之“名”何以成就?——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办校经|新刊推荐

《教育家》编辑部 光明社教育家 2021-03-18


新刊推荐


《教育家》杂志2020年2月刊第2期出刊了。


本期“特别报道”围绕“ 奇葩校规”所引发的热烈讨论,邀请学生、校方代表、专家共同参与,探讨当下校规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 奇葩”背后的原因,寻找更好的校规落地之道。 

 

本期“封面人物”,我们采访了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身为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十多年来冯骥才先生耕耘教育沃土,在理工科大学的腹地开辟出一块纯粹人文的、无功利的精神绿地。 


本期“治校”栏目展示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教育实践、改革探索和理论创新,希冀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能为更多学校提供借鉴。

 

本期“声音”栏目,我们请专家深入分析高校的人才无序流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孩子的压岁钱管理、孩子是否该做家务等问题。

 

……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教育家》杂志!


本期目录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封面人物
特别报道
现实中,很多校规颇富争议,如“白天没课也不能回宿舍”“午休不得上厕所”“大扫除抠地缝”“不允许学生带走快递盒子”等。这些校规被学生们广泛吐槽甚至反抗,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热议,被网友们称为“奇葩校规”。

这些校规缘何被冠以“奇葩”之名?“奇葩校规”背后反映了学校治理的何种问题?校规制定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校规的约束性与教育的人情味之间该如何平衡?什么样的校规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本组报道围绕“奇葩校规”所引发的热烈讨论,邀请学生、校方代表、专家共同参与,探讨当下校规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奇葩”背后的原因,期望能寻找到更好的校规落地之道。


冯骥才: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教育封面人物
封面人物



2001年,冯骥才受聘于天津大学。2005年,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正式落成。自此,他的生命中除了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又增添了教育这驾“马车”。

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涯,冯骥才曾写道:“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教育。朋友说,文化人最好的归宿是晚年把自己安顿在大学里,整理思想,做研究做学问;而我到大学却出于一种很强烈的现实责任。特别是这座学院以我的名字命名,就更加重我的压力。”因此,近二十年的时光,冯骥才带着一种感情与敬畏,用心耕耘教育沃土,以文化和艺术将冯研院打造成一个强大的文化载体,在理工科大学的腹地开辟出一块纯粹人文的、无功利的精神绿地。

寻找大国良师封面人物
专栏

本期“寻找大国良师“专栏,为大家报道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赵金花和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特岗教师李思毅的事迹。


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赵金花,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怀揣梦想迈入了校园,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三十多个年头里,站在讲台上就是她最开心的时刻。她始终相信,教育的风景在课堂,孩子的成长在课堂,教师的使命在课堂。

十年前,作为湖南省第一批特岗教师的一员,李思毅来到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教书。十年来,他深深扎根于乡村教育一线,以创新精神潜心教书育人,用自己的青春点亮了乡村学生的希望。



高校人才流动应合理有序
声音

高校人才流动的无序现象及其引发的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2017年2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工作推进会上疾呼:“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教人厅〔2017〕1号),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提出明确要求。

然而,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遏制,近来对此问题的关注因为教育部官网发布对政协提案答复的函再次被引爆。针对“取消‘长江教授奖励计划’,避免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的建议,教育部的答复指出“:各单位恶性竞争引进国字头‘帽子’而忽视引进真正急需的人才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才的无序流动。

高校人才无序流动的症结何在?如何才能有效遏制此类恶性竞争?这是一个复杂的治理课题。

让孩子学做家务,不应具有争议封面人物
声音


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家长,绝非个别,而且他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这种教育观无疑“有毒”,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拥有自主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面临的最大障碍。但在当前,却有不小的市场。

不论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还是为了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我们都必须告别落后、陈旧的“人上人”的成才观,转而培养“人中人”,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消除学校的等级和身份。

在改革探索中追寻教育理想封面人物
治校


校园优美、师资优秀、校风好、学风正、教学质量高,在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享有很高的声誉。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有效、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声誉背后,学校发展的奥秘何在?是什么成就了今日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本期“治校”栏目从学校文化、德育特色、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国际教育等方面,全面展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教育实践、改革探索和理论创新,希冀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能为更多学校提供借鉴。

七十年岁月变迁,我重拾对教育的信仰封面人物
云卷云舒


有人说:“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学读书好的,家里都很穷;而现在,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一句话,寒门的孩子早就输在了教育的起跑线上。”普通百姓之家倾其所有投资教育,结果孩子可能会上一所不理想的学校,毕业后找不到体面的工作,以致于养活自己都很难。

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个家庭或家族没有享受到读书所带来的回报和收获时,让他们义无反顾地倾情投资教育,真的很难。“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现实面前正遭遇空前挑战。

作为教育者,重建孩子们对教育的信心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


如需了解更多,欢迎订阅《教育家》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