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未来小学,是志在家国、学无边界的孩子生命成长主场 | 未来学校系列①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教育,把一切的未来交给一切的人 | 未来学校系列②
未来呼啸而至。教育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正在起势。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因时而生,呼应着教育的大变革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需求。
未来学校的定义是什么?未来学习有哪些特征?未来课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重构未来学习路径?未来学校的建设关乎学校课程创新、学习方式变革、学习空间构建、教育技术创新、学校组织形态变革……
《教育家》特邀多位中小学名校长,共同构想“未来学校”,畅谈”未来教育”。今日推出系列文章第3篇。
作者|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
谁是未来学校建设的主力军?是老师们。但词典中并没有对“未来教师”做出明确的定义,因为世界处于变化之中。在行政早课上我进行了概念众筹,期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敦促老师们关注未来的教师,于是有了实小版本的“未来教师”解读:未来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体需求与成长,关注情感体验与沟通,关注成长定位与规划,关注心灵感召与对话,做不可替代的师者。
未来教师职业将发生功能性改变,教师已有的专业领域可能被分化或覆盖,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更加多元,接受并主动适应跨界学习、学科融合等,做复合型师者。
未来教师应成为善于拥抱技术的“智能协作师”,读懂学生的“分析师”,课程研发与重组的“设计师”,联结世界构建世界的“策划师”,做学生中心的师者。
未来教师应主动学习,敏锐洞察,善于创新,敢于挑战,做与时俱进的师者。
未来教师应有正确的育人理念和师德修养,仁者之心,甘于奉献,专业敬业,做心中有爱的师者。
这样的教师也不是一般的方法可以炼成的。未来,全景的学校校本研修模式将变成由“教师发展学校”领衔,由学校教师共创,面向未来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前置专业规划,厚植教学常规,架构以学科为中心的深度研究,以学科整合为重心的跨界研究,以模糊边界,项目、问题为核心的无边界课堂研究,力图从关注全体、呈现全程、照顾全面立体多维的方式进行校本研修,以适应时代变革,着眼学生未来,培养未来教师。
因此,未来学校一定是更加自由、民主、包容与开放,作为管理者更要学会做好减法:把自主自治的权利真正意义上还给老师,让他们参与学校管理,自主定制发展菜单,让他们感受当家作主的真实。当管理日益扁平,上下级关系日趋模糊,更多以社群或团队或项目来推动建设时,学校就更具有未来的气息与味道,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期望。
每一个人都是管理与发展的主体;当行政学会示弱隐退之后,教师自然而然就处于C位,他们认同学校文化,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自主进行课程研发与课堂变革,自主管理自己,共同把学校建成一个自治自理的社群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