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取消招收学术型硕士,专硕培养扛得起大旗吗

张妍琳 光明社教育家 2022-12-10


教育家 · 快评


日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网发布通报,宣布自2022年开始,学院将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消息一经发出引发了关注。部分计划考研的学生表示复旦大学经济学实力强,想在经济学领域有所建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较为理想的选择,面对学校不再招收学硕的通知比较失望。


复旦大学此举早有端倪,实际上,一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早就有了类似通知。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到“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支持学位授予单位将主动撤销的学术学位授权点调整为专业学位授权点。由此可见,专硕已经成为未来硕士生培养的一种趋势。


政策层面的调整方向已经明确,为何推行中仍免不了“一声叹息”?


理论上来讲,专硕旨在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而学硕主要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重点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人才。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生需要在报考时想清楚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就业还是走科研道路。


然而在实践层面中,专硕和学硕的实际走向已经和最初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硕士学历变成了求职的敲门砖。许多学生考研并无计划走科研道路,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心仪公司的“门禁卡”。对于学生考研的动机,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提升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排名首位。而考取“学硕”是大众默认的拿到“文凭”的道路。如今,专硕的计划推广似乎为那些以就业为目的考研人提供了更为“对路”的选择。但放眼当下,专硕在就业上面临着“低人一等”的困境。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确提出只要学硕,公然违反《劳动法》。同时,就业市场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专硕”的含金量有待提高。


既然“专硕”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就要从提高培养质量着手,摘掉“含金量低”的帽子,改变人们对专硕“有钱就能上”“混学位”的成见。如何在培养期间让学生切实掌握未来想要从事的岗位的必备技能、怎样安排实践课程强化应用能力,成为留给高校和研究生导师必需的思考。一些学校尝试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作为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方案。校内导师教好理论知识、做好学术方面的指导,校外导师凭借个人行业内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起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工作,两者打好组合拳。当专硕作为连接学生和企业间的桥梁,既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又能为企业培养生力军,才能真正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专硕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  END  —


来源|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原创
作者 |  张妍琳






成都49中事件:看见那些被忽略的“好孩子”

《小舍得》引爆教育话题,警惕“以爱为名”的暴力

花5800元让学生买平板 | 智慧校园不应成为逐利场

焦作姚老师职称评审案宣判 | 基层治理思维要跟得上现代学校发展的脚步

教育局局长为学生跳霹雳舞,重塑了教育官员的形象

当“网络原住民”遇见青春期,教师怎么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