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标志着老师们跨进了“后疫情时代”的门槛。表面看,好像又回到了三年前那样,再也无需隔三差五“停课不停学”的折腾。然而,与三年前相比,老师们即将开启的从教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并带来无法回避的新挑战。我认为,“后疫情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消息:浙江省温州中学公布2022年招聘上岗的新任教师,11人中有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这11人中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是硕士毕业,甚至还有1人曾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2022年11月初,江苏省淮安中学招聘的22位教师中有15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情况,再度引爆了此话题。还有一则消息: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的天津市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投档线高达 692 分,这个分数线只比北京大学的705分投档线低了 13 分;东北师范大学在天津的提前批次录取最低录取分数,也高达 687 分,与北京大学705分投档线相差仅 18 分。师范类录取分数直逼清北。基础教育从业岗位之所以受到名校毕业生的青睐,是因为三年疫情对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企业因不景气普遍出现裁员现象。一些名校毕业生便选择退而求其次,参与相对稳定的岗位竞争。名校毕业生“下场”从教,表面看是教师职业有些开始“吃香”,但优秀人才资源的导入,必然加剧教师的教育背景、从业背景、师资来源趋向多元,也对中小学存量教师的生存空间带来严重“挤压”。在能者为师、愿者为师的时代,教师将会更灵活地与其他职业自由转换。说得直白一点,教师这碗饭会有更多的人来抢着吃,你不在乎,就会饿着。
人口出生率下降
教师总量将会出现富余
翻开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不难看出,从2021年开始,新生人口的出生数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某60多万人口的县级区,2020年新生人口总数为4400人,2021年只有2700人。照这样推算,三年后幼儿园在园人数将会比目前减少近五成。小学生在校生数也将在后续六年后出现递减,大约到2035年达到目前在校生数的一半。人口出生率下降,并非与疫情高相关,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将在“后疫情时代”呈现。现在养育孩子需要投入的隐性精力成本远远高于显性的经济成本,家庭不怕养不起,就怕育不好。有人曾经调侃: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药。国家已经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能否奏效还当拭目以待。新生人口减少,就意味着几年后学龄人口减少;学生数大幅下降,意味着教师资源需求量同步下降。当然,化解这些年部分学段存在的教师总量不够、学科结构失调等问题,会部分抵消生源减少后对教师需求量的影响,但各学段教师富余是一个大趋势。35周岁以下的教师,未来可能会遭遇去留的考验。李开复先生曾经说,一个人一生要换4-5份工作,以前我们教师听起来觉得一定要很遥远,总认为教师这个行业最不容易被所谓的人工智能替代。现在看来,李先生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线上学习技术迅猛发育
平庸教师或被加速替代
疫情开始的第一年,线上教育资源还不成体系,教师对在线陪伴学生学习模式不太适应,造成了线上学习“一地鸡毛”的混乱局面。经过三年的摸索,面向中小学的线上学习资源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特别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出,网罗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在线开课,形成了基础教育线上教学的“国家队阵容”,为所有学生共享名师资源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据教育部统计,疫情期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服务1.8亿学生居家学习,至今累计浏览次数达64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诞生于疫情,但绝不会止步于疫情。与此同时,部分知名校外培训机构关闭线下学科培训之后,开始转场至线上培训和线上学习资源开发。民间资本对线上学习资源开发的加持,造成了网上学习资源供给充足的局面。近两年,教育与技术的融合达到空前的程度,一些机构、学校研发了“双师型”课堂教学模式——名师线上直播教学+线下辅导老师服务,形成了“名师价值最大化”“教学质量高效把控”“校区发展可复制”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只需要一个名师在远程线上教学,其余的线下教师都降格为助教,负责课堂管理和答疑。学生们在线领略过全国有影响的名教师教学风采后,对好课堂的期待值一下子被抬高,他们会在比较中看到自己老师的不足,降低对身边老师的满意度、崇拜感。未来,教育技术的成熟,更大范围“共享名师”成为了可能,也为不敬业、不专业的平庸教师敲响了丧钟。
新课标、新评价如约而至
倒逼教师更新迭代教学范式
尽管新高考、新课标与疫情没有什么关联,但其带来的影响与疫情“后遗症”交织在一起,同样在深度影响着教师的行走方式。1月13日,预测2023年高考趋势的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发布。报告中透露了新高考的五大趋势:一是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成为高考考查重点。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和要求。
二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高考试题命制中。这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鲜明特征和坚定方向,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核心要旨。
三是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四是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五是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
高考指挥棒已经发生了转向,必将带来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转型。新课标也对课堂教学作出了新要求。如果教师还只是抱残守缺,凭着惯性在灌输知识的窠臼里打转转,难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走进“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给教师个体带来的冲撞不可避免。如果教师不想掉入谷底,就该为自己准备好“固定桩”,在高度不确定的时代寻找教育的确定性。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说的那样:“学会在散布着确定性的岛屿的不确定性的海洋中航行。” 面对挑战带来的能量冲撞,我以为:唯成长,可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