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与评价遇困境?看看专家的破局之道
编者按
作业批改与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育人环节。今年四年级一次习作中,浙江省杭州市的小学语文教师梁祎婷教孩子们如何写信。班级里一个小男孩属于离异家庭,原本只是300字的要求,男孩写了1000多字。这封信里盛满了孩子对爸爸的思念,写尽了他的悲伤与困惑。梁祎婷一点点批注,通过作业与孩子进行对话。“虽然是写给爸爸的信,但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信任,他想讲给老师听。”这次习作后,小男孩似乎与梁祎婷达成了一种默契,在班级中的表达更加积极。在梁祎婷看来,虽然辛苦,但规范作业批改环节非常必要。细致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教师作业管理的行动指南,至少能使迷茫的教师明白怎样做才是对的、好的。“其实在意见发布前各校基本上都已经有自己的作业管理要求,我们算杭州市挺一般的学校,4年前入职教师的培训中就已经明确了作业要全批全改,不能让家长批改作业,要以多种形式激励孩子们。”梁祎婷说道。
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时间管理。作为班主任,日常授课之外,孩子们的小冲突、课后的针对性辅导等几乎填满了梁祎婷所有的课间和午休时间,因此作业批改等工作总得靠加班完成。“正常是4:30放学,那太早了,七八点之后离开学校是常态。”小学阶段的教师还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做好作业批改与评价,初中以后,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各科作业量大量增加。一些教师反馈,在处理各类烦琐的工作后留给自己批改作业的时间太少。“一个班55个学生,我带两个班,每天要批改的作业是110份,真的是不堪重负!”微信网友若水提道。人们争议的核心在于,作业批改规范意见出台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绕不开的现实困境。
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应肩负怎样的职责,作出哪些努力?在有关政策条例的落地过程中,各方教育主体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帮助教师克服困难?本刊编辑部邀请了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李学书分享自己的观点。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等方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教育部发布的“五项管理”强调了作业环节的育人价值。各省市相继出台作业减负的具体政策措施。不久前,浙江省教研室发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10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由此引发了网友关于作业批改环节困境的热议。在笔者看来,破局的路径之一是以课程视域为逻辑起点,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基本导向,以整合设计促进学校、教师和家长协同参与,实现作业的育人价值。
通过系统化设计和制度保障,实现作业评价和批改的整体管理。在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常态作业监控敦促各年级的总量控制基础上,学校可以探索并完善校级层面的高效统筹机制、学科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机制、学生作业自我管理的科学指导机制、家校协作与家长引导机制等,通过精准的作业评价和批改的管理,明确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班科协调家庭作业实践安排表”来统筹调控不同年级和学科作业评价和批改,促进作业相关者的共同改变,从而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基础上减轻教师单一主体的批改与评价压力。
通过加强常态化作业批改与评价教研、培训,提高作业育人机制认同。学校应就作业批改与评价组织针对不同主体的专项培训、校际(区际、省际)交流,设立课题进行校本研修和常态化教研。通过开展作业管理任务项目化探索,整合作业资源;通过开展教师作业批改和反馈培训,促进教师精准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其作业自评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家长陪伴话语培训等,强化其对子女作业评价的正确认知,明确相关批改与评价规范。另外,学校还可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强化学生学情、课程标准研修和教师批改与评价经验分享,并就作业分层分类批改、作业结果中呈现的问题等开展集体备课,从而通过动态协作,帮助教师科学地批改与评价作业,发挥作业的激励功能。
通过建构校本学科作业库,预留充足的教师作业批改和辅导时间。网友的热议折射出当下的教育困境:学校给教师批改作业预留的时间可能过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区域层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可集中力量细化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内容、编制多维细目表等,明确学科作业整体价值追求和目标、作业的难度和类型,以及作业的科学性和差异性,研制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样例、建立作业库,供学校教师布置作业时参照,在提高作业整体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教师作业管理的压力。
鉴于区域层面义务教育学科资源库的作业对班级层面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微观层面关照不足,学校可形成以学科组和年级组为单位的作业设计校本教研机制,以教研的方式重组或优化区域层面学科作业资源库中的作业资源、样例和评价方案,建立校本作业库。这一举措一方面能提高各学科作业的适切性,保证作业质量,另一方面能为教师精准、及时的作业批改与设计提供空间,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出台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教师随意布置作业的乱象,对部分教师起到约束和警醒的作用。批改作业是教师分内之事,大部分教师也在认真履职,但一些教师的作业批改与评价素养确实有待进一步提升。
更新作业评价和批改理念。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源自作业超载、异化、窄化,要想改变现状,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无意义的练习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化创作活动。“双减”背景下区域作业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提升作业批改与评价质量成为解决作业问题的又一关键,明确广大教师应自觉由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论视域,将作业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作业批改与评价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非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应承担立德树人使命,以提升专业素养的方式,使作业管理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发挥作业批改与评价的价值判断、情感激励等育人功能,克服批改与评价过于量化、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分析等现实问题。
坚持作业批改与评价过程的开放。作业批改和评价过程一般分为4个环节:检视过程、判断正误、给出定性结论、讲解订正。以往的教学中,这一过程往往较为封闭。教师可开放作业批改与评价过程,关注学生对作业的思考和质疑,以便根据其思维全貌精准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这不仅能增加师生互动机会,促进师生情谊,还便于教师即时纠正学生的作业问题,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师在批改与评价中的每个动作、每句评语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比如此次意见中强调的面批、二次批改等,应引起教师重视,借助此类评价,促使学生通过作业获得长远发展。
改变作业批改与评价内容单一维度。以往不少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与评价时,只重点关注正确率和整洁度,这只能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而难以实现其育人价值,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作业的批改与评价应包括学习结果、学习方法和态度、问题意识等方面的考查,关注学生的进步,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可把握以下三个维度。
结果维度:既继承“批”和“改”的显性结果优势,又基于学生作业中的表现,判断其素养发展的水平及其所处阶段,以便完善后续教学设计。过程维度: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体方法以及解题技巧,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作业的优化指导。心理维度:关注学生作业过程映射出的外显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创新性,包括作业整洁、主动作业、坚毅执着、严谨求实等,挖掘学生思维优势和潜质。
促进作业批改与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教学论视域中的作业批改与评价,主要通过“√”或“×”等方式评定正误,重点考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表现,忽略了作业是师生情感互动的重要方式。指向核心素养的作业观倡导教师开展协商式作业批改与评价,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在发挥作业批改和评价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商定具体的批改方式。如学生可以申请教师给出指导建议和意见,也可以申请互批,了解其他同伴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同伴的学习经验。另外,师生还可协商作业结果的呈现形式、作业订正反馈方式等。教师应重视评语等激励性手段,借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规避社会反映强烈的仅以“阅”字了事的作业评价问题。
近年来,由于激烈的教育“内卷”,家校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家长卷入作业辅导等教育事务,一些家长对辅导作业颇有微词。教师理应是作业批改与评价的第一责任人,但有关指导意见要求教师“全批全改”,并不意味着家长就可完全放手。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监护人,作业可成为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时机。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通过创建互动参与的作业环境,主动“介入”子女完成作业的过程,这符合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精神。因此,笔者认为家长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通过创设支持性环境促进学生自主作业习惯养成。一般意义上,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家长应积极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家庭物理环境,尽量营造安静氛围,并提供完成作业所需材料,重视学生的家庭学习偏好,调节外在作业环境以满足其需求,以便更有效地完成作业。另外,家长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作业辅导,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安排与进度,协助和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利用陪伴等隐性互动而非直接干预的方式,发现他们在作业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适时提供帮助,并可引导学生主动借助网络进行拓展学习,但又要避免其过度依赖平台影响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行为本身就能间接助力教师作业批改与评价。
利用交互式作业构建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基础。在辅导子女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并非要求家长替代教师角色,成为学科知识的教授者,而应作为良好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行为的陪伴者,借助作业这一媒介实现与子女的沟通,在帮助其完成作业的同时实现亲子互动,并关注其学习心理。另外,可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鼓励子女向亲友或同伴分享所学,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这样,家长一方面能更加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交流,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在客观上减轻了教师作业批改与评价的压力,使教师有精力开展针对性辅导。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1月刊第2期,原标题《作业批改与评价困境的破局》文 | 李学书 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编辑 | 王梓霖设计 | 庄苑统筹 | 周彩丽《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