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迷失”的学生怎么教育?这所学校的方法值得一看

石依诺 光明社教育家 2024-04-16


曾经的工读学校,是一个被贴上特殊标签的地方。这里的孩子常常被外界区别对待,“工读”二字将他们的身份标记为“心理和行为偏常,乃至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


1985年,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让工读学校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书中的教师克服重重困难,让孩子重新树立起对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信心,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作者柯岩曾在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做过近两年辅导员,小说中角色闪耀的人性光辉,始自她对这所学校的真实认识。


近40年过去,作品的热度与工读学校一起淡出公众视野多年。重寻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旧址,“工读”已更名“寄读”,现如今的名字是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以下简称“海淀寄读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管理更接近普通公立中学。


在学校的入口处,“办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何为“适合”?这里将为学生提供何种教育?笔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海淀寄读学校,通过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肖建国的深度对话,触摸到了这所学校的教育肌理。


肖建国,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首都劳动奖章。

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

虽然已经更名,但海淀寄读学校仍是一所特殊的学校,那些不同寻常的成长问题,成为世人看待这些孩子的有色眼镜。这里的教师,成为重塑学生形象的那个人。

《教育家》:据了解,学校于2010年提出“办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肖建国:“特殊的学生”呼唤“专门的教育”,而办好“专门的教育”的关键是抓“适合”。因此,我们在教师搭配、管理举措、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调整。

在2003年接任校长后,我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体罚——育人不能以暴制暴,这一问题不根治,教育将一直处于低级状态。第二年,我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总结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人们常把这里的学生比喻为“蒙尘的花朵”,隐喻在成长中遭遇挫折或受到不良因素“感染”的花季少年,实际上,这些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具备高可塑性。在我们学校,教师会无条件地悦纳学生,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向善发展的可能。



为了能够走近学生,我曾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把床搭进学生宿舍,让他们重新享受有人掖被角的温暖。如果有学生夜里找我谈心,即便我在睡觉,也会立即爬起来为他疏解情绪。一次次的彻夜长谈,终于让孩子们敞开心扉,重新绽放灿烂笑颜。


在海淀寄读学校,每班都会配备两名班主任,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两位班主任以二十四小时陪伴的方式,与学生同吃同住,建立起如兄如父般的亲密关系。学生逐渐在学校找回原生家庭中缺失的情感支持与安全感,重新感受到爱的力量


《教育家》:在刚来海淀寄读学校时,学生们都是什么样的状态?学校怎样应对学生的不配合?


肖建国:来到海淀寄读学校后,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被父母放弃了,因此表现出抵触情绪和戒备心。为打破僵局,我们从细节入手,搭建了畅通的倾诉渠道,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自信。2004年,学校成立了心理中心,引入外部教师资源,创设了“三级心理关注机制”等多种适用于这些学生的心理工作方法。

在“三级心理关注机制”中,“一级心理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保证每周一节心理课,让他们每日填写“心情天气预报”,记录自己的情绪,心理辅导员每日都会关注、回复;“二级心理关注”面向具有明显心理困扰的学生,由专职心理教师开展个案辅导,依托一般谈心谈话、沙盘游戏、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等专业心理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疏导,帮助其重建积极身心状态;“三级心理关注”面向具有突出心理困扰的学生,由专职心理教师协同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家长、同伴等以成长支持小组的形式,集中给予“生命能量补充”;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督导,定期召开个案评估会,诊断、实施矫治及支持性辅导,让这部分学生重新获得稳定的情绪,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面对格外顽劣的学生,我们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还会对其“问题”行为进行强制性纠正,让学生认识到其行为过失的严重性并承担相关责任,真正对他们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对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面对严重违纪及逃学旷课的学生,我们会以“法治教育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加强管理:独立配备教师,单独划分宿舍及活动区,学生将在这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待其切实认识到自身问题后,才能回归常规班级。


我校一直以来致力于探索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矫治措施。经过一系列实践和探索,我们发现,联合公检法等力量开展训诫教育,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由此设立了校内训诫制度。


校内训诫是由学校组织,邀请公检法工作人员,司法社工,校内德育领导,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在校内场所进行警示教育,防止学生进一步滑向犯罪深渊。


严而有爱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的内生动力也将得到激发,与其相关的自身成长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育,是给人机会

这里的学生并不擅长文化课学习,也不适应常规教育。他们看上去都有着极强的个性,在成长中体会过同龄人未曾有过的歧视,这也让他们承担着与年龄不符的压力。如何将这份个性引导为可以利用的特点,而不是任其野蛮生长为社会无法接受的缺点?肖建国的办法是用“放大镜”“显微镜”来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教育家》:学校如何有效引导,将学生特立独行的个性引导为能够发扬优势的特点?


肖建国: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育要不断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的教师调整了教育方式和观念,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执着于“把学生管住”,而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成功中成长。

我校学生张弛从小在国外长大,回国后与周围人格格不入。刚被送来时,他行为乖张,经常拿着棒子在校园挥打,有时还躺在水池里。后来我们才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国外一直被欺负,这些行为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为了帮他走出困境,我们挖掘出他善于打高尔夫球的亮点,鼓励他担任学校的高尔夫球教练。自身优势得到发挥后,张弛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一些正面的变化,正在他的成长中悄然发生。


像这样的学生,在海淀寄读学校还有很多。他们不是坏孩子,只是身上的亮点没有被看到。



海淀寄读学校的学生多为动觉型学习者,更易对操作与体验感兴趣。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于2005年引入科技教育,让学生实现“做”中学、“玩”中学,在情境中持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改善他们的心理行为偏常。


2005年4月,第一间科技教室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后,学生的“自制乐器”项目在“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中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取得类似成绩的学生还有很多:4名学生当选海淀区少年科学院“科技小院士”,450余人次学生获得各级竞赛奖励。学校也连续三届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学校还为300余名学生打造了36个专业课程教室、40多门校本课、10多门社团课,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每年学校还会组织20余次集体德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走到台前展示自我。校园咖啡屋、校园电视台、生态园等真实场景,让学生们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成长。以前羞于当众表达的学生,现在已经可以自信地上台展示。


这里的学生,身上的亮点需要被看见,更需要有人创造机会,让他们找到热爱和擅长之事,从中获得快乐、发现价值。找到兴趣和热爱后,他们就不会再为不良行为投入精力。


比“问题学生”更难纠正的是“问题家长”

大量司法实践证明,涉案未成年人的背后往往存在着“问题家长”。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蓝皮书》显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理念的改变将成为未成年人命运改变的第一步,但很多家长并没有觉察到自身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家》: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海淀寄读学校面临哪些普通学校不曾遇到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肖建国:家庭教育和关爱的缺失是问题少年形成的原因之一。我们近年接收的学生中有近一半存在复杂的家庭关系,父母离异、家庭重组、隔代抚养等情况十分常见。由于缺少家长完整的关爱,孩子容易形成孤僻、叛逆的性格,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与青春期孩子相比,让家长转变往往更难。在我校,多数家长表现得比较被动,甚至拒绝和学校沟通;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待过高,引起孩子的逆反;或放弃沟通,教育孩子以打骂为主。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家访,教师会在学生入校一个月后和寒暑假期间分别进行深度家访,与家长建立起密切联系。欲教育好学生,就要赢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与教师不是一条心,教育很难取得效果。



2022年,我校启动“家长学校”,开设资源支持课、全员通识课、专项团辅课、一对一指导课等,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除此之外,改善学生与家长的关系,也是家庭教育破冰的关键。我校初三学生李雪的母亲性格偏执,教育方式极端,经常以暴制暴,班主任与她打交道都有些力不从心。学校直面难题,带领心理医生与这对母女分别交流,现在两人关系得到了极大缓解。曾经的李雪每天与母亲的交流不超过10句话,现在她开始接受妈妈的审美,听妈妈喜欢的音乐;母亲也开始认同女儿的兴趣与喜好,听女儿喜欢的说唱歌曲;两人可以像闺蜜一样出去逛街,彼此为对方选衣服。母女关系得到改善后,李雪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升,现在的她立志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每天都会积极学习。


与普通学校的教师相比,海淀寄读学校的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但看到学生一个个找到了人生的自信与方向、拥有了从头再来的勇气,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老一辈教师留给海淀寄读学校的宝藏,是以“爱”字当头的“工读精神”——爱生敬业、主动担当、团结协作、坚守奉献。这份精神引领我们更好地服务学生,也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坚定信念。多年来,我们每一位教师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这一精神,从未动摇或改变



后 记


笔者以往对海淀寄读学校的认识,建立在曾经的那个特殊标签上。本以为这是一个压抑的故事,没想到在访谈中看到那么多积极昂扬的人生逆转:高二的尤秀曾经是学校里被边缘化的体育生,来到这里后,他主动承担了班长的工作,像班主任一样挑起了班级管理大梁,现在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初三的白川曾经深陷人际关系焦虑,来到海淀寄读学校后,教师们24小时的陪伴助他走出情绪困境,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他眼里的光逐渐亮起来,重新燃起了对人生的憧憬。教育并不是一个忽然的转折,高光时刻也不会突然降临,改变更不会一蹴而就。更多的时候,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充满反复的、让人心力交瘁的。那些在访谈过程中触动笔者的教育点滴,特殊却又平凡,其价值在于蕴藏其中的爱与力量,这些无关学生身份、学校资源多寡,其中牵引的,往往是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教育或许从来都不是从外面给一个人加上什么,而是把原来就存在的潜在素质激发出来。海淀寄读学校隔离了问题少年原先所处的不良环境,补充了他们在原生家庭缺失的情感教育,教师们通过悉心关照和教育,帮助这些在人生路“走失”的孩子找到“归途”。(注:文中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9月刊第2期,原文标题《肖建国:帮人生路上“走失”的孩子找到“归途”》
作者 | 石依诺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教育家》2023年征稿启事

这份被校长、老师们盛赞的“学习资料”,学校必备!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