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華文文學 || 加華文學的拓荒與發展──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所走過的路

2017-06-10 陳浩泉(加拿大)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与我们一起开启汉学研究之旅


(一)三十年的歷史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當時稱為「加拿大華裔寫作人協會」(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ssociation),創會會長盧因,副會長梁麗芳,理事會另三位成員是胡意梅、陳麗芬和陳潔珩。當時,在香港的陳浩泉加入成為海外會員。

九十年代初,「加華作協」易名「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英文名稱依舊。歷任會長依次為盧因、梁麗芳、陳浩泉、劉慧琴、林婷婷。現任會長陳浩泉,執行會長梁麗芳,副會長青洋、任京生,理事會成員還有盧因、陶永強、曹小莉、陳麗芬、陳華英、施淑儀、黎玉萍、韓牧、李敏儀和楊蘭。海外聯絡代表:馮湘湘(多倫多),笑言(渥太華),潘銘燊(華盛頓),江嵐(紐約),陳中禧(香港),周肇玲(台北),汪文勤(北京),趙慶慶(南京)。名譽會長貝鈞奇,榮譽顧問陳卓愉,榮譽贊助人方君學。顧問有王辛笛(已故)、王健(Jan Walls)、布邁恪(Michael Bullock)(已故)、白先勇、聶華苓、洛夫、胡菊人、姜安道(Andrew Parkin)、馬森、曾敏之(已故)、陳建功、梁錫華、瘂弦、葉嘉瑩、詹森(Graham Johson)、劉以鬯、劉再復、嚴家炎、簡穎湘、虞崇貞。

九十年代以來,該會的會務有長足的發展,目前會員一百餘人,分佈於加拿大西、東兩岸、中部和美國、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各地。這些年來,「加華作協」的主要工作有以下三方面:(1)舉辦各種文學活動,推動閱讀與寫作,加強會員之間的創作交流;(2)通過接待、外訪,保持、推動與加國及世界各地作家、學者之間的文學交流;(3)推動會員的創作,並在作品的發表與出版上予以協助。

八十年代初期,華人移民開始增多,華裔社區也逐漸擴大。這個時期以至更早的年代,儘管已有一些華裔作家移居加國,也開始寫作,出現了一些零星的作品,然而,這恍如黑夜中的大海出現的三兩漁火,始終未被關注,未能產生較大的影響。直至八十年代後期及九十年代,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的新移民先後大批湧至,作家數量大增,加華文學才出現了急速發展的蓬勃面貌。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是最早創立的一個華裔寫作團體,其開拓之功殆無疑義,在當年加華文學園地仍可稱為荒蕪的狀態下,視其為拓荒者的文學團體,相信也還是恰當的。作為加國歷史上的第一個華人作家團體,三十年來它對加華文學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這起碼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開風氣之先。率先在加國境內使一批寫作人和文學愛好者走到一起來,聯絡感情,圍爐取暖,共同探討、切磋寫作心得,推動了讀書與寫作的風氣。

(2)三十年來,「加華作協」一直是加國境內最活躍、舉辦最多文學活動的華裔作家團體,在社會上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得到廣泛的好評,二○○八年、二○一二年與二○一七年,曾得到卑詩省政府頒予嘉許狀。

(3)「加華作協」也是出版物最多的一個華裔作家團體,至今已出版文集八種、叢書十六種、期刊十二期,另有定期見報的文學專版《加華文學》。

       (4)「加華作協」也是與境內外文學交流最多的華裔作家團體,促進了國內各地以至加拿大華裔作家與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及中、港、台、韓、星、馬、泰與歐洲之間的文化、文學交流,為世界華文文學的整合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一直以來,「加華作協」所做的工作以至作家們的一系列創作,不僅僅是近二十年間的港台文學與中國文學的「橫的移植」,而是隱含著一種歷史性的「縱的繼承」的脈絡。這有待專家學者去進一步地進行探討。


(二)豐富多樣的文學活動


三十年來,「加華作協」的文學活動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1)文學講座:

歷年來,先後應邀在「加華作協」文學講座演講的作家與學者有劉恆、陸星兒、王寧、古華、劉再復、梁秉鈞、葉嘉瑩、梁錫華、申慧輝、陶潔、洛夫、白先勇、陳若曦、瘂弦、王健(Jan Walls)、貝嶺、戴克強、蘇童、張炯、非馬、陳慰中、張翎、白燁、劉慶邦、劉震雲、格非、余華、閻連科、朱天文、劉克襄、柯裕棻、胡發雲、舒乙等。講座大多很受歡迎,出席者由數十人至一百多人,常常全場爆滿,座無虛設。最早的劉恆與陸星兒應邀訪加時,除了舉辦座談會,還在Vancouver Cinemateque放映《菊豆》與《秋菊打官司》,全場滿座,劉恆現場回答觀眾的問題,由梁麗芳翻譯,主流傳媒亦予報道。

由二00八年開始推出的「文學系列講座」極受歡迎,成為了一道新的人文景觀。


(2)文學研討會:

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加華作協」先後與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和西門菲沙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合辦了八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甚獲好評,在華文文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歷屆研討會簡介如下:


一九九七年八月二日:

第一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講嘉賓:陳建功、陳駿濤、阿濃、梁錫華、洛夫、周肇玲,各人就華人文學問題各抒己見。加拿大亞裔作家工作坊主席朱藹信作了書面發言。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二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由白先勇、洛夫、池莉、牛玉秋、陳浩泉、黃維樑(書面發言)分別就海內外文學現狀與鄉土文學發言,白先勇還應邀到西門菲沙大學出席「加華作協」、西門菲沙大學、中華文化中心合辦的「電影與文學」講座,吸引了二百多位文學愛好者出席。


一九九九年九月四──五日:

第三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題為「天涯共此時──跨世紀的世界華人文學」的研討會於世紀交替之際舉行。

主講嘉賓:瘂 弦:世界華人文學一盤棋          

              丁 果:溫哥華應成為文學之城──從《明筆》談起

              於梨華:海外華人文學前景探討

              黃河浪(書面發言):從文學作品看中西思想文化的衝       突與和解

              少 君:華文網絡文學的回顧與展望

              劉登翰:北美華文文學的主題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關聯          

              袁良駿:新世紀、新格局、新發展──二十一世紀華文文學前瞻

              陳耀南:簡介澳洲華文文學


二〇〇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第四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題:「小說的欣賞與寫作」

主講嘉賓:何鎮邦:九十年代文壇掃描

               阿 成:我的閱讀觀和小說觀         

               瘂 弦:小說是文學的主力──從創作的提高到理論的建構                                        阿 濃:談校園小說的六個方面嚴歌苓:中國文學的遊牧民族


二〇〇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第五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題:「行旅文學」

主講嘉賓:洛 夫:神與物遊──兼談長詩《漂木》的創作歷程

               陳捷先:中國古代行旅文學與家國變故

               吳玲瑤:行旅文學中的幽默          

               王劍叢:香港及海外華裔作家遊記散文試探──兼與中國現當代遊記作家作比較

               龍彼德:行旅文學與華人華裔作家


二〇〇二年七月十四日:

第六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題:「文學中的文明與暴力」

主講嘉賓:鐵 凝:從夢想出發          

               項小米:文明與暴力──文學中的悖論

               孫隆基:頭髮政治與民國時代的剪髮問題

               蘇賡哲:《金瓶梅》中暴力描寫的深層意義

               梁麗芳:中國文學中的俠客與暴力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七屆「華人文學──海外與中國」國際研討會

主題:「演變中的移民文學」

主講嘉賓:吳泰昌:中國大陸海外華人新移民文學研究現狀與走向

               木令耆:落地成文

               馬 森:海外華文與華文移民文學          

               葛 亮:從「土生族」到「新移民」──由嚴歌苓的作品看在美華人新移民的文化認同          

               朱 虹:海外華人作家──新的一代(英語論文)          

               徐 康:蓓蕾初綻到繁花似錦──略論海外華人新移民文學的發展態勢

               劉慧琴:淺談加拿大華文文學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一──十二日:

第八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

主題:離而不散──跨世紀的加華文學

主題發言:陳澤桓(Marty Chan)(英語,講稿由趙慶慶中譯。)

主講嘉賓:公 仲:離散與文學          

               黃秀玲:「文化國族主義」與「文化的長距離國族義」:淺談北美華文文學的命名與視野

               梁麗芳:花果山與伊甸園:《金山華工滄桑錄》與《尋找伊甸園》的旅程母題及其他

               徐學清:衝突中的調和:現實和想像中的家園          

               陳瑞琳:「離散」後的「超越」──論北美加拿大新移民作家的文化心態          

               劉慧琴:加華文學中的散文──多重經驗的跨界書寫

嘉賓致詞:陳建功:《漂木》與中國現代文學館

               肖克凡:直接生活與間接生活


二○一二年九月廿二日

第九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

主題:跨國(地域)的加華文學:從隔離年代到融和年代

嘉賓致詞:貝鈞奇、瘂弦、王健(Jan Walls)

主講嘉賓:梁麗芳:試論前期加拿大華人的文學活動及其多重意義

               朴宰雨:加華文學在世華文學中的定位

               潘耀明:香港與世界華文文學

               尹浩鏐:中西文化的碰撞與和諧

               祝藍德(Judah Laudzberg):《殘月樓》人物的經歷物質化分析:遷移的性別化分析,更具包容性的地方理論

               冷  夢:加華文學的源與根

               季紅真:漂移到楓葉之國的中華文化版圖——加拿大華文小說閱讀札記

               馬  森:溫城、愛城、維城:我在加拿大的日子

               韓  牧:僑民、居民、公民:從加拿大華文新詩窺探加華詩人的自我身份


(3)其他:

「加華作協」歷年來的其他文學活動有中英詩文朗誦會、徵文比賽、籌款音樂會與晚宴、作品座談會、電影放映會、新書發布會、郊遊野餐會、歌舞演出與書展、探訪印第安原住民部族及走訪內陸早年加國華工遺跡,以及每月文學月會等,還有每年一度的新春聯歡晚會。這些活動豐富了會員和文友的文化生活,也維繫、加強了作家之間的友誼。


(三)緊密的境內外文學交流


「加華作協」的文學交流活動可分為以下兩方面:


(1)外地作家、學者的接待:

這些年來,「加華作協」接待過的各地作家、學者為數甚多,除了以上應邀來加出席講座與研討會的嘉賓外,接待過的還有劉恆、陸星兒、王蒙、潘耀明、吳羊璧、周蜜蜜、宋貽瑞、巴桐、陳忠實、王仲生、龐進、丁小琦、黃河浪、連芸、高于晴、楊際嵐、楊少衡、孫博、吳小燕、李彥、馬佳、趙慶慶、徐學清、吳華、金聖華、龍應台、譚湘、方方、喬以鋼、林丹婭、林祈、王朝暉、唐躍、許輝、裴章傳、錢玉貴、王潤華、黃郁蘭、陳瑞琳、林爽、嚴家炎、朱大可、寒山碧、熊岩、張俏靜、許愛珠、鄭南川等。


(2)作協成員的外訪:


一九九八年五月應中國作家協會之邀組團訪問中國,團長梁麗芳,副團長陳浩泉,團員劉慧琴、韓牧,訪問了北京、青島、濟南、曲阜,期間分別與北京作家、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學者和山東作家座談,並在嶗山列席青島作家會議。

二○○一年十一月,應香港作家聯會之邀組團訪問港澳,陳浩泉任團長,劉慧琴為副團長,團員周肇玲、林婷婷,先後與香港作聯和澳門筆會會員座談,並訪問了香港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城市大學、澳門大學和香港中央圖書館。

二○○二年,盧因與陳浩泉到香港作文學交流,出席了香港作聯的座談會。

二○○九年九月應中國作家協會之邀,組團訪問中國,陳浩泉任團長,梁麗芳任副團長,成員包括林婷婷、韓牧、汪文勤、葛逸凡、施淑儀、黃冬冬、亞堅、陳華英、陳麗芬。訪問團行程包括北京和敦煌與蘭州之間的一段絲綢之路。在北京並參觀中國現代文學館,及向該館移交一批受該館委託代為收集的近四十位加華作家的近百件手稿與著作簽名本,由館長陳建功接收。在北京和蘭州,訪問團也先後與當地的作家、學者進行了座談。

二○一三年十二月應台灣文化部之邀,組團訪問台灣,成員包括榮譽團長洛夫,榮譽顧問貝鈞奇、馬森、盧因,團長梁麗芳,副團長陳浩泉,團員任京生、胡守芳、青洋、陳麗芬、陳華英、曹小莉、勞美玉、黎玉萍、韓牧、蘇阿冠。文化部為訪問團在台北華山文化創意園區舉辦了題為「移植、創造、蛻變:台港文學與加華文學」的座談會,李瑞騰主持,陳義芝與談。訪問團的環島行程包括台北、淡水、野柳、日月潭、嘉義、阿里山、高雄、台東、花蓮等地。

此外,作協成員亦經常個別出訪美、加、韓與中、港、台等各地,參加文學研討會與其他各種文學活動。


(四)作品的發表與出版


(1)報刊、雜誌:

「加華作協」先後在《大漢公報》、《星島日報》與《環球華報》推出《加華文學》專版;同時,也先後在《長城》(2004.3)、《香港文學》(2004.7 及2013.7)《華人文學》(2006.4)和《文綜》(2010.3)等刊物以特輯的形式發表會員的作品或評論;此外,還出版了十二期中英雙語季刊《加華作家》(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Quarterly)。


(2)單行本:


「加華作協」已出版了多部文集:

《楓華文集》(綜合)         陳浩泉編

《白雪紅楓》(綜合)         陳浩泉編

《楓雪篇》   (小品)         劉慧琴編

《楓華正茂》(評論)         陳浩泉編

《楓雨同路》(小說)         陳浩泉編

《楓景這邊獨好》(散文)      陳浩泉編

《楓姿綽約》(第一屆加華文學獎文集)    陳浩泉、梁麗芳編

《他是我弟弟,他不是我弟弟》(小說)   陳浩泉編著  韓文版  首爾知萬知出版社)


「加華作家系列」叢書則已推出十六種:

《尋找伊甸園》(小說)        陳浩泉著

《風在菲沙河上》(小說)     王潔心著

《新土與前塵》(詩)  韓牧、 勞美玉著

《開花結果在海外》(散文)   梁麗芳著

《藝影錄》(評論)             楊裕平著

《漫步楓林椰園》(散文)       林婷婷著

《金山華工滄桑錄》(小說)   葛逸凡著

《講台上的星空》(散文)     趙慶慶著

《福溪歲月》(選集)          冬  青著

《歲月遺痕》(散文)              若  智著

《嫁接的樹》(選集)           曹小莉著

《黑月亮》(小說)              青  洋著

《梅嫁給楓》(詩)              韓  牧著

《是誰呼喚我的名字》(散文)  吉  羽著

《心動過緩》(小說)            汪文勤著

《葛逸凡詩文集》(詩、散文)  葛逸凡著


綜觀以上所述,廿四年來,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同人為海外華人文學事業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們為加華文壇所作出的努力,為加華文學的拓荒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實在應該予以恰當、正確的評價。


             二○一七年六月修訂,溫哥華。


參考及部分引用資料:

陳浩泉編:《楓雨同路》的「附錄」,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出版,二○○九年。頁330-348。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中心


研究人员

李清良教授

张晓红教授

黄  立教授

李正栓教授

李海军教授

李新德教授

熊德米教授

陆志国教授

王祥兵教授

任运忠教授

侯海荣博士

熊谊华博士

林嘉新博士

石 嵩博士  

孟庆波博士

瞿莎蔚博士

何 敏博士

赵朝永博士

刘性峰博士       

李伟荣教授

罗宗宇教授

张冬梅教授

赵长江教授

吴结评教授

谢志超教授

李玉良教授

赖文斌教授

王晓农博士

王治国博士

成  蕾博士

冉诗洋博士

石  雨博士

万  燚博士

李安光博士

宋  丹博士

耿  健博士

冯  俊博士

简功友博士












网络编辑:郭紫云


本公众号致力于国际汉学研究和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既包括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研究,也包括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与此相关的文章或报道均欢迎在本公众号里发布。欢迎关注、分析、投稿!



投稿邮箱:LEEWRCN@163.COM,来稿标题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附件形式附上作者清晰生活照2张200字以内作者简介)。期待您的来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