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视界 || 陆建德:读者应自觉培养批评意识

2017-07-08 陆建德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本文作者:陆建德,著名学者,《文学评论》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前所长,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党委书记、《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主编等职。






    

     我对读什么书没有固定的标准,有时纯凭一时兴趣,偶然性在所难免。借书比买书好,但是“坐拥书城”的虚荣心和贪欲也常占上风。现在强调读经典,不过了解一下经典形成的动态过程也很有趣。实际上经典是一个流动不居的概念。我们无法画一个圆圈,然后宣称圈内都是经典,圈外不是。假如由于历史的原因,有那么一个大概的圆圈,那么它的边界也是不明确的,一直处于运动之中。有的书原来居于中心位置,后来慢慢漂流出去了;有些书原来是在外围的,慢慢向中间移动了。这种现象背后有文化、社会、政治、种族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流行书目。近些年谈国学成了时尚,儒家的著作大家知道得多一些,为什么不读读法家的作品呢?







 

 阅读需要敏感性,各种各样的敏感性(包括文学的和非文学的),需要不断地与当下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养成批评意识。今天的读者可能视野更开阔了,对有些问题感觉更敏锐了,他们读到的东西也许是原来的读者没有注意到的。但是也要防止一种现象:我们并不具备原来的理想读者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世界,理解并欣赏作品的能力打了折扣。应该如何补课?补到何种程度?对此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里说的批评意识指的是对作者的假定、叙述方法或者暗含的诉求所持有的警觉。我们不能简单地顺着书上印的词语走,走完了事。这种警觉适用于任何书,不疑处应该有疑。历史、自传也会像小说一样,有诸多想象的、建构的成分。比如我最近在看孙中山的《伦敦被难记》(1897年),这是对一次事件的叙述,其意义远超出事件本身。但它经过谁的润色?它的理想读者是谁?书中不少内容与这些读者的期望是否相合?







 

    读者如果用几个主题词来概括一本书,作者会非常失望。我很喜欢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一句话,他如此建议学生:“拥抱所有细节,那些不平凡的细节。”作为读者,要留意作者如何在作品中呈现细小的东西,要学会辨识这些细枝末节所传递的丰富信息。一旦善于捕捉这些细节,那么我们就成了老练的读者。在认真的阅读过程里,读者总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感觉,以便自己对书中所呈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判断。这对感悟力是很好的训练。





  现在很多非常出色的年轻读者对世界、社会和人性的了解比我们年轻时要多得多。他们的阅读量很大,这种读书的好习惯还会持续下去。如果他们不把时间和精力用于保存并丰富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那就太可惜了。




网络编辑 / 李赋潼

❖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


本公众号致力于国际汉学研究和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既包括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研究,也包括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与此相关的文章或报道均欢迎在本公众号里发布。欢迎关注、分享、投稿!

李清良、李伟荣、张晓红、罗宗宇、

李正栓、黄   立、张冬梅、李海军、

赵长江、李新德、谢志超、熊德米、

陆志国、唐艳芳、李玉良、骆贤凤、

王祥兵、唐   均、吴结评、赖文斌、

罗  坚、任运忠、谢   淼、林嘉新、

孟庆波、成   蕾、王晓农、宋   丹、

侯海荣、石   嵩、王治国、刘性峰、

万   燚、赵朝永、赵祥云、冉诗洋、

李安光、葛文峰、简功友、熊谊华、

许景城、赵国月、谢春平、石   雨、

何   敏、冯   俊、瞿莎蔚、耿   健、



投稿邮箱:leewrcn@163.com,来稿标题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附件形式附上作者清晰生活照2张200字以内作者简介)。期待您的来稿! 


Sinology Database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