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西方汉学掌故 || 哈佛中国缘

2017-08-15 Alphabooks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说起哈佛大学,这座始建于1636年、比美国历史还早140年的高等学府,绝对是众多学者渴望而又止于无望的学术重镇。近百年来,众多华人学者,诸如赵元任、胡适、梅光迪、陈寅恪、汤用彤、吴宓、李济、梁实秋、林语堂、周一良、杨联陞、贺麟等都曾受到过哈佛的洗礼,他们的到来不仅为这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增添了光彩, 也为中美之间的学术往来搭建了一座桥梁。


而谈起中美文化交锋,就绕不过那个穿着朝服、戴着顶戴在哈佛学堂上侃侃而谈的中华文化输出的先行者戈鲲化——哈佛1879年的首聘中文教师,他那积极开放的治学态度、温文尔雅的形象被记录在哈佛的档案中。而他所带来的汉文书籍也成为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种子书本。

【中国的哈佛同学会1936年赠送哈佛一尊似狮似麟的驼碑吉兽华表,立于博斯屯馆前,此馆是哈佛燕京(汉和)图书馆和东亚系原址。摄影:Christopher Huang/www.christopherhuang.com】

在统辖世界的西方思维中发扬中华文化的魅力,扩大华人、汉学的声音,是海内外华语界共同关注及努力的大事。而为传播中华文化居功至伟的海外汉学界的各位学者,远离故土,奋不顾身,为了理想而承受的种种挫折与歧视,是令人敬佩的,也应该让更多人知道。

《哈佛问学录》的作者张凤女士,夫唱妇随,与33年前应邀来担任核磁共振与贵重仪器中心主任的先生黄绍光博士来到哈佛大学,她任职于西方汉学研究的宝库——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藉地利人和之便,得以与哈佛文理各科华裔教授,时相往还、亲炙种种学术因缘,深感值得慎重以文字来刻画,或可抵御时间之消亡。她掌握了极为丰富且是可信度极高的“信史”,并发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1988年发表戈鲲化和哈佛燕京图书馆文章,而后多次细究受聘的合约、照片及文字媒体资料,到1996春以中文书写张爱玲在哈佛女校的研究档案、故居手迹与韩南、夏志清的交往,补白了张爱玲在哈佛这段在中文世界鲜为人知的历史,还协助安置了张爱玲馈赠韩南教授的英文版的《怨女》和《北地胭脂》以及绣花荷包(其祖母李鸿章女儿李菊耦的家传宝物)。


『叶嘉莹90岁寿宴。(前排左起为张凤、台大潘美月教授、叶嘉莹教授,后排左起为曾淑贤博士)』

另外,书中还透露了一些大名鼎鼎学者生活中的真趣,如,有“汉学警察”之誉的名师杨联陞教授泽被汉学界,余英时、赵如兰、高友工、陆惠风等人都是他的弟子;说着一口漂亮的“京片子”却号称“番薯人”的张光直甘守清寂,终身致力脚踏实地的中国的考古发现而誉满西方,私下也有顽皮的一面;见证历任美国领导开香槟庆祝首任华裔儒学讲座教授杜维明社长照片高悬哈佛燕京学社光耀门楣;闺阁涵养深厚令人钦慕的叶嘉莹教授,数度经历人生磨难却始终傲挺脊背;自诩以旁敲侧击的狐狸型方式治文学史的李欧梵,涉猎极广,浪漫多情;因《中国现代小说史》而在国际汉学界拓出一片文学天地的夏志清与张爱玲相交甚笃,私底下机巧敏捷、率性随意;爱才的孙康宜,很不喜欢常是男性帮助,而女性陷害的关系,能欣赏女性心灵和外在的美﹔王德威闲暇爱品戏曲,擅书画;诗学天才田晓菲十四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十八岁独身赴美,三十五岁被哈佛聘为正教授,刷新了记录……


『(右起)为张凤、赵如兰、夏志清、杜维明、周欣平同受邀请参与李又宁教授在纽约召开的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大会。』

而且张凤女士还钻研了诸位学者的著作,对各位学者的学术谱系一如他们的人生智慧都极为熟悉,书中论介各位学者的诸多学术作品,对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士来说也是难得的参考书。

卅年的书写也满怀感恩。张凤笑言:“哈佛人生已成为我生命中最感动和熟悉的经验!”事实上,这些著作既渗透着张凤个人的哈佛经验,更展示了哈佛大学与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渊源。

【只准步行的威克思纪念桥。桥下有流淌蜿蜒的查尔斯河,春夏满月之夜,就有月夜探戈的美事。此桥通向“黄金打造”的商学院。摄影:Christopher Huang/www.christopherhuang.com】

【哈佛燕京图书馆前的石狮,已经成为通往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象征。摄影:Christopher Huang/www.christopherhuang.com】


>>>>

《哈佛问学录》媒体推荐


张凤带着深情,怀着厚意,用褒而不贬的热笔替一群在海外为“文化中国”招魂而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的智识分子,绘制了一幅具体图像。

——哈佛燕京中国历史及哲学与儒家研究讲座教授杜维明教授

这是本“学术因缘”的结集,每一篇章皆严谨呈现学者的面貌风采,深入浅出,鲜活感人。

——哈佛大学东亚系汉德升中国文学讲座教授王德威教授

张凤以史家的冷峻、作家的温暖,勾勒了百年来哈佛大学华裔学者的研学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

张凤为读者描画了哈佛令人钦慕的历史与传统,以及由哈佛培养熏陶而涌现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的杰出代表人物。在张凤笔下,个个显示了活生生、可触可摸的鲜活特点,完全不是呆板正经的“僵化”学者。

——复旦大学徐志啸教授

张凤的《哈佛问学录》将文学和学术带出哈佛课堂,推向“公共领域”,扩大了东方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影响,也使“哈佛的中国缘”更加丰富和多样。

——南京大学刘俊教授


>>>>

《哈佛问学录》作者张凤


美籍华人,密歇根州大学历史硕士,曾任职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

上图摄于临哈佛大学的查尔斯河岸樱花林。






长按二维码

扫描观看访谈 《华人世界》

8分钟后为作者张凤专访

戳『阅读原文』 直接购买此书



转载:alphabooks(华章同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