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大进展 ||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走向世界

2017-08-22 张杰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构建比较文学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


本报记者 张杰


8月18-20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世界文学”,与会学者围绕“比较文学变异学”、“世界文学观念中的区域、民族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学与中国”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十二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致辞


在与会学者看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正面临深刻转型,由西方比较文学界建构起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存在着诸多缺点与不足,面临巨大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迎来新机遇,应积极构建自己的比较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走向世界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深化,背离文学性的西方比较文学研究弊端日渐凸显,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就提出比较文学之死这一观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皮瓦克甚至将其比较文学专著命名为《一门学科之死》,西方比较文学的遭遇危机。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张隆溪教授大会发言


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顺庆看来,当前国际比较文学正面临关键转型时期,欧美学者高喊比较文学死亡论,西方比较文学界正在迷茫彷徨中探索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路径,正当其时,中国比较文学的蓬勃发展给全世界比较文学涂上靓丽色彩,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让世界侧目,中国比较文学学者的学术理论创新让中国比较文学真正走向世界。


“就文学而论,即使其他语系不计入,仅仅俄语、法语与德语文学的艺术成就就胜过英语文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高旭东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世界的审美标准并不就是世界文学的标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注定了世界文学是多元化与杂语丛生的,世界文学的学者不能忽视弱势语言中的文学审美价值以及强势语言中出现的审美偏颇。中国具有数千年的文学传统,产生了无数无愧于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不应该跟在英语世界后面鹦鹉学舌,而应具有颠覆英语世界审美偏颇的文化魄力。在多元主义语境下,中国学者应该对世界文学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学建构的对话中。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张辉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宁认为,很多人提出,中国是最受益于全球化的国家之一,这一点不仅体现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体现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走向世界。全球化在中国的实践实际上是依循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方向发展的:现代性这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可与全球现代性的宏大话语对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另类现代性,并且消解了所谓“单一现代性”的神话;汉语的普及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世界文学的概念进入中国以来不仅有助于中国作家了解外国文学,更能促进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这是全球(本土)化带给我们的宝贵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就能有效地推进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


世界文学成为关注热点话题


近年来,世界文学被重新提出来,成为理论界和比较文学研究界关注的热门问题,世界文学也成为与会学者研讨的重要话题之一。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发来祝贺视频


何为世界文学?相关的定义或者解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较有影响是戴维.丹姆诺什提出的定义,即世界文学是超出作品原来语言文化范围之外,在世界上更大范围内流传的文学。在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系教授张隆溪看来,这一定义的长处是把世界各国数量大到无法真正阅读的文学作品,缩小到大致可以控制的范围,设定了世界文学的最低门槛。但这个定义存在缺陷,他认为,世界文学不仅是超出原来语言文化范围在世界上流传的文学作品,而且是在世界上流传的各国文学中最优秀的经典作品。


Sandie Bermann教授发来贺信


“目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西方主要文学传统里的经典作品,世界上其他文学传统、尤其是非西方文学传统,虽然都有极有价值的文学经典,却仍然停留在自身语言文化的传统之内,尚未成为在国际上广为流传的世界文学经典。”张隆溪认为,世界文学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让我们有可能把欧洲主要文学传统之外的经典作品,尤其非西方文学传统甚至在欧洲属于不太受注意的所谓“小语种”和“小传统”的文学,也超出其原来语言文化的范围,介绍到世界上去,成为世界文学之一部分。这是当前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职责,也为文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空间。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乐黛云先生发来贺信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何成洲认为,当前世界文学热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距离,对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文学了解的渠道增加。二是翻译文学的日渐繁荣刺激了读者对于不同国家文学的阅读兴趣,尤其是西方读者对于西方之外的文学的兴趣。三是顺应研究、教学的需要,研究者及学子的文学视野不应该局限于本民族的文学,而应该放眼世界。关注那些具有发展活力地区的文学成为一种需要,世界文学也就恰逢其时。


强调文学的翻译、流通和互动


既有的比较文学学科历史,已经呈现了从欧洲中心向美洲、亚洲等地的扩散历史,未来的发展同样蕴涵这多样的可能性。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宋炳辉看来,许多弱势、边缘性国族的历史、文化与文学还远没有进行充分的跨文化传播与阐释,而这些有待展开的传播与阐释进程,究竟能为世界文学实践提供怎样的资源和契机,它的充满变数的可能性,只有在历史展开的进程中才可能呈现,这正是包括比较文学在内的人文学术发挥影响力的场所。


 “核心文学或源文学(西方的)影响了边缘文学(非西方的)的理论对于更好地理解日渐形成的世界文学来说是不充分的,因为它将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对立起来,而且没有深入研究外来形式或外国作家如何在地方语境中被挪用和转化。”何成洲认为,人文学科理论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殖民批评兴起以来,一直致力于对于霸权主义的批判,强调互动和交流。这可以从东方主义和族裔批评、女性主义、生态批评等批评理论在全球的推广和发展中得到验证。在比较文学领域,世界文学的兴起也与此密切相关,在他看来,世界文学的众多理论都含有强调文学的翻译、流通和互动,以及反对文学的西方中心主义之要旨。


宋炳辉认为,文学关系研究既关乎跨文化的文学交往,也关乎世界文学的建构,后者正是比较文学学科得以建立的核心概念。同样,世界文学并非一种既有的、客观的存在,它是在世界多元文化与文学的交往、沟通、融汇与对话中不断建构和变化的文化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动态关系的视角和变在存在论的立场,既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世界文学谱系生生不息的存在方式,又是比较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方法论属性的体现;它既包含了对西方主流话语的反叛与修正的可能,也是包括比较文学在内的当代人文学术走出文化价值与学术范式悖论迷宫的出口。


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河南大学共同主办,河南大学文学院及《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