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拿大汉学 || 把中国当代文学带进世界视野 ——谈英文新著《中国当代小说家:生平、作品、评价》

2017-08-23 梁丽芳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把中国当代文学带进世界视野

——谈英文新著《中国当代小说家:生平、作品、评价》


2017年08月11日 来源:文艺报 作者:梁丽芳


把中国当代文学推向世界,翻译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汉学家陆续在海外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本以及个别作家的中长篇小说,近年来,随着个别中国作家在海外影响力的扩大,被翻译的作品明显有所增加。就我的阅读视野而言,莫言、余华、苏童的一些作品,都以译本的精良在海外赢得了读者。不过,被翻译成外文的作品毕竟有限,特别是那些文字传神艺术精美的译著,更在我们的期待之中。因此坦率地说,近40年来,外国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只限于极少数作家。至于庞大的中国文坛,究竟还有哪些作家,哪些流派,哪些题材,哪些艺术特征,一代一代作家之间有何薪传关系,其中的来龙去脉,外国读者还是瞎子摸象,一头雾水。

不得不承认,对近4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之研究,在西方汉学界依然是个建设中的学科,一些基础书籍仍然付之阙如。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以目前的创作势态和所得到的成就,中国当代作家需要更广泛的推介,来回应世界对中国的日益关注。我以数年时间,用英语写了这本《中国当代小说家:生平、作品、评价》(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Writers: Biography, Bibliography and Critical Assessment),把80个中国当代作家的生平、创作和评价,向世界读者展示,让更多人系统地认识他们,从而了解这40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风貌和创作成就。幸运的是,以出版学术书籍著称的英国老牌出版社ROUTLEDGE PRESS接受了这本书,以纸版和电子版出版,全球发行。这本书的预设读者有三大类: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学生、教师和研究者,想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社会人士,以及有兴趣翻译中国小说的翻译者。

我的学术生涯是从古典文学开始的,我有幸跟随叶嘉莹教授学习,在她指导下,完成了《柳永及其词之研究》(英文,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1976)硕士论文,后来自己改写成为中文,198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我也曾有幸经常到叶教授家聚会,谈论中国之种种,耳濡目染,深受她的影响,都想为祖国做点事。叶教授1979年回国讲学,经她的推荐,我1979年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了《台湾小说选》《台湾散文选》与《台湾诗选》,首次把台湾文学以选本方式介绍给中国读者,这个义务工作,让我无意中为两岸文学交流搭桥,这是后来才意识到的。

我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是源于一次中国之旅。70年代的西方汉学界,有不少人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好奇,我也受到影响。1976年夏天,我在温哥华参加了一个由18个青少年组成的寻根团,回祖国作近两个月的旅游。“四人帮”倒台之后,我特别注意国内的形势变化和文学信息。温哥华唐人街有个华安书店,专卖中国书籍和杂志,墙上挂了很多农民画,我周末到唐人街买东西或者吃唐餐,总到这个书店逛逛,有一天,偶然发现了复刊号的《人民文学》和新到的杂志。1978年8月,“伤痕文学”横空突起,那些令人震惊、悲愤、痛心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那时的文学杂志很便宜,我订阅了二三十种,几乎每天都有新杂志到。我兴奋地阅读着一篇篇的新作,渐渐地,本来陌生的作者名字,变得熟悉,卡片越来越多,排列起来,慢慢形成某些分类。于是,出现了“右派”作家(从维熙、张贤亮、王蒙、陆文夫、刘绍棠、高晓声、张弦),知青作家(张抗抗、梁晓声、张承志、史铁生、叶辛),农村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军人作家(莫言)、京派作家(邓友梅、陈建功),女作家(谌容、张洁、王安忆、张辛欣、徐小斌、陆星儿)等等;各类题材陆续涌现,例如伤痕小说(卢新华)、改革小说(蒋子龙、柯云路)、新潮小说(格非、余华、苏童)、寻根小说(韩少功、李杭育、郑万隆)、新写实小说(方方、池莉)、官场小说(刘震云、刘醒龙)等等;作家的地理分布也趋于明显,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陕西、湖南、北大荒的,不一而足。我兴奋地跟踪着这些作家的创作和动向,观察着评论家的回应和争鸣。

从大量的阅读中,知青题材小说最为显著,由此成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1985年秋天,我获得阿尔伯达大学的助理教授教职。那时,阿尔伯达大学的图书馆还没有订阅新时期的文学杂志,我立即要求图书馆大量订购,逐步建立起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的藏书。教课方面,除了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书法,我要教一门20世纪文学。到了第二年,经过大学课程委员会批准,我正式开设研究“新时期小说”课程,这可能是加拿大最早开设的相关课程吧。此后我在阿尔伯达大学开设的有关当代中国的课程,都是英语进行。讲授当代中国文学最令人感到挫折的,是英文翻译作品的严重滞后和不足,基本材料也是非常缺乏。于是,萌生了写一本作者生平、作品与评价兼顾之书的设想。

有成就的中国作家很多,因为篇幅和时间有限,不能都选入,我只得建立四个标准。一、作品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家: 例如以《班主任》率先批判“文革”教条主义的刘心武,以《伤痕》为一个时代文学命名的卢新华等;二、在艺术技巧上有所创新的作家:例如实践中国式意识流手法的王蒙、以现代性审丑意象颠覆传统写法的残雪、以诗性语言写小说的何立伟等;三、作品引起争议的作家:例如以《人啊,人》引起争议的戴厚英等;四、作品在题材和主题上具有开拓意义的作家:这个类别的作家最多,例如写“大墙文学”的从维熙、张贤亮,写知青的梁晓声,写宗教的北村,写西藏的扎西达娃,写反腐的陆天明,写科幻的刘慈欣,以及写谍战的麦家等等,当然,还有写多样题材的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张炜等,不胜枚举。

在同一类题材的作家中,我只能选其中的少数,这点,我得向广大的作家致歉。本书不包括海外华人作家,除非他们在出国之前已在国内成名并具有影响力。至于港台的作家,因为语境不同,也不包括在内。

现当代中国作家的生平和创作都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政治、历史、社会的巨大影响。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历次政治运动,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再到21世纪的整体国力提升……都或深或浅地融入作品的肌理中。同代人的创作生涯无可避免地有共同经验。因此,在目录内,作家排列次序有两个办法,一是依照姓氏的拼音字母排列,以方便读者,二是依照年龄排列,令读者从年龄相近的作家中,读出他们的相似与相异来。

目前海外可以见到的,有两三本介绍20世纪中国作家的书,现在看来都比较简短而且过时。有的表述过于简单,只罗列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和出版书目而已,读者很难获得更具体而个性化的印象,看后就忘记了。也有介绍一点生平和一两篇代表作的,却没有作家的创作轨迹和艺术特征的描述,更没有整体的评价。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如浮光掠影。为了给外国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每个作者单独成章,把生平资料融入到作者的创作发展轨迹中,指出作品特征,加上文本细读,再给以总体评价。尤其要说明的是,每一章末尾,都附上注解,并列出英译的小说篇目和出处,以便有读者深入阅读。每章提到的单篇作品,都附上出处,包括期刊的名称与年份,如果是单行本,则附上出版年份。对于学生、研究者来说,附上作品出处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读者可以根据出处找到原文,更从出处知道作品的发表时间,研究作家的创作道路,便有了真实的凭据。翻译者可根据评介,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根据出处找到原文来翻译。书后还附有中国历史大事记,人名地名解释,作家的中文书目,英文参考书目,杂志与报纸目录,以及索引。

这本书,可算是我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小结,也是我对作家朋友们的承诺的兑现。1987年夏天,通过中加双边学者交流项目,我到北京和上海访问,认识了20多个知青作家,之后,多次趁回国参加学术会议和带学生修读夏季中文课程,结识了不少作家和评论家,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知识和友谊。在此,我特别要鸣谢中国社科院著名文学评论家陈骏涛老师和鲁迅文学院何镇邦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结识他们以来,他们不断对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建议,并不断介绍我认识心仪的作家。我也要感谢前年离世的中国社科院现当代文学资料室的甘粹老师,他经常为我寻找资料,使这一研究顺利进行。著名作家好友陈建功,是我1987年访问认识的,一直以来,他给我多方面的帮助,特此致谢。当然,我要衷心感谢那些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作家们。他们的作品,使得我的学术生涯不断有新的目标。因此,这本书也可视为我对朋友们的感恩之作。


来源: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