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汉学 || 丁韪良:北京大学的外国校长

2017-09-01 江岚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摘要:本文从丁韪良的学术生涯、英译李白诗及其作者对他的评价三个方面展现了美国第一代汉学家的研究面貌。




  “中国通”丁韪良的学术生涯 



威廉·马丁(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这个英文名字在汉学界,远没有这位学者的中文名字“丁韪良”来得知名度高。翻开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人写中国的那些书籍,丁韪良肯定是最频繁被提及的“中国通”之一。当时来中国考察或旅行的美国人,到了北京之后,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拜访住在西山的丁韪良。丁韪良,号德三,别号冠西,美国基督教新教北长老会成员。自1850年来华传教之后,丁韪良在中国生活了整整62年,最后在北京辞世,葬于北京。


丁韪良旅华的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的实际工作,后来不仅成为向美国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先驱者,更在中国近代教育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1898年,当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成立时,丁韪良被光绪皇帝任命为首任总教习(校长),受二品顶戴。开学之际,他当着全体中外来宾的面,向中国的圣人孔子像鞠躬致意。此举使丁韪良被一些保守的基督教人士视为上帝的叛徒,却也正因为如此,丁韪良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中国社会,占据了汉学研究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1912年,丁韪良的《中国传奇与抒情诗》一书出版。据王文兵考证,“丁韪良对中国神话传说和抒情诗的翻译以及介绍最早零星见于他在《新英格兰人》、《中国泰晤士报》、《教务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也散见于其文集《翰林集》第一编中。1894年丁韪良首次将他英译的这些传说与抒情诗连同自己创作的诗歌共32首结集为《中国的神话传说以及杂诗》出版。”


这本书当时已受到美国汉学界的重视。与丁韪良同时代的明恩溥(A.H.Smith,1845-1932),以向罗斯福总统提出将清王朝支付给美国的“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学、资助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的建议而知名的汉学家,在其所著《丁韪良传》(The Late Dr.W.A.P.Martin,1916)中回忆说,这本小书是丁韪良本人最引以为骄傲的作品,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丰富、想象力超群的中国文学珍品,早就应该为美国人所知了。在这一本书里,丁韪良译介了三首李白诗歌,使他成为美国本土汉学家中译介唐诗的第一人。他所译介的唐诗数量虽少,却因他个人的汉学权威地位和译诗本身的高质量而时常被后来的唐诗英译学者们所称引。


丁韪良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有其他西方人难以比拟的直观认识,他对于中国与中国人的了解、同情和信任始终不渝,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在《中国传奇与抒情诗》一书的前言中说:“……(此书中的)传奇和诗歌都比过去增加了两倍多。有些过去是被当作历史材料的。整体内容将证明中国人并非传说中的迟钝麻木,毫无想象力。除了史诗之外,中国文学的诗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他又说:“我个人所流露出的,对中国人或那片土地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我为此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是因为受到这些诗歌的感染。如果它们能够加深读者对中国的兴趣,则它们将具有比消遣娱乐更严肃的意义。”




 二 丁韪良的英译李白诗 



丁韪良翻译诗文原题没有固定的格式,大约他认为比较能够直接反映诗歌内容的原题就直译,否则他就根据诗意自己另加一个标题。比如《月下独酌》译成“On Drinking Alone by Moonlight”是对应的直译,《行路难》译成“Troubles of a Traveller(旅行者的艰难)”大致上还是直译,《长干行》译成“A Soldier’s Wife to her Husband”(一位士兵之妻致其夫)就和原来的题目完全不相干,甚至也不符合《长干行》原诗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丁韪良对这首诗的理解。


在这首译诗的标题下,丁韪良加有附注:“李太白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位皇帝曾经说过:他是天上神仙的化身,过去十一个世纪当中他‘谪仙’的称号无人质疑。这首小诗的特色在于其精炼的表达和自然的情感,而非力量和高度。”


丁韪良译文 例一

A little child was I ,

My head a mass of curls,

I gathered daisies sweet,

Along with other girls,


笔者对其译文再翻译

我还那样年幼,

卷发乱覆着额头,

我收集着美丽的雏菊,

和那些女孩儿一起。


李白原文

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


丁韪良的译诗分为八个小节,每一节用一韵,语言简洁,明白如话。抛开与原文对应与否的因素不论,英文读起来感情充沛,有种流丽的音乐美。一个年轻深情的妻子,娓娓诉说和丈夫童年的友爱、婚后的甜蜜,以及别后她对他的思念,以及专一的爱慕之情。除了把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从中国清幽庭院,变成欧洲的景色,把诗中男女主角从唐代的中国移到中世纪的英伦,将女主角的身份从商妇变为军眷之外,那种用年龄序数抒写的手法没有变,诗情波澜转折的结构没有变,诗中少妇天真烂漫的童年形象,婚后难以为情的新妇形象没有变,她望眼欲穿的情绪和热情坚贞的爱情信念也都没有变。


译诗的第一个小节完全是丁韪良添加的,为整首诗开宗明义:这是一个孤寂的少妇思念远方丈夫的内心独白。也许是为了让译诗的整体氛围更切近英语读者的想象,丁韪良接着对原诗的细节作了一些改动。他大概觉得那小女孩“折花门前剧”的动作不够活泼,特别是对于满头“小卷发”的小姑娘来说不够活泼,于是他让她去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摘雏菊”;小男生既然骑着竹马跑来,与其“绕床弄青梅”就不如舞盾弄剑来得简单,又可以和后面的“从军”之别相对应;至于“抱柱信”、“望夫台”之类的意象含义太复杂,一两句诗肯定说不清楚,那么干脆不要提,连带“瞿塘滟滪堆”一直到“坐愁红颜老”,统统一字不提。于是,诗中女子对丈夫的深长惦念,日复一日的默默等待,红颜易老的忧伤感叹等,都未出现,直接就跳到女子对于会面的渴望,对于丈夫的热烈的爱,以及蕴蓄在她心底奔放,渴望与丈夫会面的热情。李白的《长干行》突出细节,那些生动鲜明的描绘,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丁韪良的译诗率直坦白,虽然把背景换了时空,但情感的炙热宛然,平心而论,其声情摇曳的艺术效果也还是相当强烈的。


丁韪良这种韵体意译的手法,正如他自己在前言中所提出的,旨在向对中国人以及对中国诗歌心存偏见的西方人证明“中国人并非传说中的迟钝麻木,毫无想象力”,证明中国诗歌具有和西方诗歌一样丰沛的情感内容。所以相对于词句对译,他更注重保留与传达原诗中感情的色彩和想象的因素。当他翻译李白的《月下独酌》,这种观点也表现得同样鲜明。


《月下独酌》的标题下也有小注:“再现中国人热爱的诗人李太白的著名诗篇,这是一次尝试。他的诗名与酒名同样显赫,传说中他死于大醉之后,企图从水中捞起月亮的倒影。”


丁韪良译文 例二

Here are flowers and here is wine,

But Where's a friend with me to join,

Hand to hand and heart to heart,

In one full cup before we part?


笔者对其译文再翻译

与其独饮,

不如邀明月,

将她的容颜屈就,

荣耀此时此景。


李白原文

举杯邀明月


丁韪良之译《月下独酌》,对原本词句的保留比《长干行》还要少,自己想象发挥得更多。李白的感情跌宕起伏,丁韪良译来一味率性纯真。不过,他译诗中的主体形象也始终没有脱离那个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纯粹得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丁韪良译笔的侧重点,就在于渲染这位“谪仙”兼“酒神”出神入化、潇洒自在、匪夷所思的浪漫情怀。




 对丁韪良等汉学家的学术评价 



直到20世纪20年代,唐诗译介对于英语世界而言,还处在尝试的阶段。从上述例举的译诗当中,不难看出由于中英双语之间语际转换本身的难度,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引发的沟通障碍,早期汉学家们的译诗中总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远未达到完美的境界。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是受到自身的生活环境、价值观念、语言系统等等文化因素的制约。即使是同处于中华文化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人对于某一首唐诗或某一位唐代诗人的理解尚且不尽相同,我们更不能要求西方汉学家像中国人一样“地道”地诠释唐诗。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使得这些汉学家们在西方语境下对唐诗的诠释,必然带有他们自身文化传统的烙印。他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唐诗及其内在文化元素如何选择、如何切割、如何解读,然后又决定了他们如何表述。所以,误读不仅难以避免,而且直到今天还普遍存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领域里。事实上,在不同文化彼此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吸取新义,还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的立场上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括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僵化和封闭。”


如果没有刻苦学习过唐诗,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中华传统文化,任何一种对唐诗进行再诠释的尝试都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研读”,就根本谈不上“误读”。这些汉学家们都是唐诗西传的先行者,他们对唐诗作品,对唐代诗人及其所秉承的文化传统的了解和介绍,以及他们自身绝非泛泛的英文诗歌创作功底,使唐诗的篇章在他们的译笔之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使得李白、杜甫、陈子昂、张九龄等著名唐代诗人,先于唐诗这个诗学整体而被英语世界所认知和了解。



作者简介:江岚,现执教于美国威廉·柏特森大学。美国里海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苏州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博士。




来源:世界汉学研究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