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述评
近年来,海外学界关注中国现代文化,时常从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等角度入手,更加关注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当中包括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叶文心的《上海繁华》等等,这当然可以被视作是经济学对文化史研究的干预,但另一层面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尽管海外学界并没有达成要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共识(当然他们也没有必要有这样的共识),但无论如何,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已经渐成规模与体系,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总结则相当重要。
我认为,2017年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因为在海外汉学界,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有关的新作、新观点都在这一时期涌现,上述作品中的部分成果,应当对今后学术研究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这当然与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日渐系统、全面的关注不无关系,也与2017年这个关键的年份有密切关系(中共十九大召开)。因此,对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综述与盘点,显得尤其重要。
纵观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新人新作的出现,有一批年富力强、有着相当学术能力的青年学者,推出了较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体现了相关研究的薪火相传;二是一批资深学者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将学科研究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譬如饶韵华的《北美唐人街剧院研究》(Chinatown Opera Theater in North America)与王德威的《中国新文学史》(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等等,这必定会成为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里程碑式的成果;三是相关研究在结合历史、实践中显得更加具体且贴近中国的实际,反映了海外汉学研究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发展与成熟。
本文拟以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几部代表作为例,系统地将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得失进行归纳总结。但毋庸置疑,就当下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总体状况而言,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或笔墨不及之处。我将在本文中一并指出,敬请方家指谬。
第一章
新趋势:文学史重写与
文化产业史书写的结合
2017年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重要年份,在这一年中,海外汉学不光以不经意的姿态,繁盛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研究。而且在海外汉学界,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有关的新作、新观点都在这一时期涌现,当中有一个趋势就是文学史重写与文化产业史书写的结合。
海外研究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多以研究文学史、电影史等为代表。近年来,中国文学史却面临着“重写”的问题,以《剑桥中国文学史》、《哈佛中国文学史》为代表的各种文学史版本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现代文学史的重写,当然绕不开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史的阐释,因此2017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写,最重要的是一部将会产生持续学术性影响的著述——由王德威教授主编的哈佛版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此书是哈佛大学出版社主编的大型文学史系列之一。
1989年,该系列出版了第一本《法国文学史》,此后28年里,又出版了《德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共有161篇文章,集合了欧美、亚洲、中国大陆、港台一百四十三位学者作家之作品。按照编年体系,以散点的、辐射性方式作为行文架构,并加以陈述。全书“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耶稣会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所幻想的2066年‘火星照耀美国’,以一百六十一篇文章构成一部体例独特,长达千页的叙述。”
全书在语言叙事上平铺直叙,并未刻意强调文学史中的任意伟大重大事件。但于个别篇章会聚焦特定的历史时刻的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命题,衍生并串联出中国现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复杂面貌。
《现代中国文学史》打破了文学史中所固化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大分类,将墓志铭、演说、音乐、电影、报纸、黄梅调与舞蹈史诗、网络文学等都纳入了文学史的考察对象,也涵盖了整个汉语语系文学,而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学。正如编者所言,“文学不必是四大文类。到了这个世纪,可以发挥成新的传统。但文学史顾及方方面面,怎样在收放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挑战。”甚至有部分章节是关于唱片发行,网络诗歌,电脑游戏等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
于唱片这一章,更是提到了一度震撼华语乐坛“邓丽君神话”,以及近几年立体幻象技术让邓丽君“重返荧屏”的事件。
《现代中国文学史》考量了新技术发展下所带来的文学叙事力量的具体史实与事例,这不仅是一种对文学史研究的拓展与尝试,更丰富并拓宽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将“文”的变迁提升至文化传播及产业化路径的嬗变,使得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道路明晰光亮起来。当然,对文学史研究的增补,也融入了关于现代文化生产、消费及其市场机制的思考。一言以蔽之,《现代中国文学史》确实挑战了之前文学史研究的既定概念,更对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可以看作是引领学术新趋势的重要文本。
第二章
新个案:鲁迅如何被
英语世界接受?
对于近代以来文化的产业化生产、消费诸个案的研究与探析,一直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史研究的重中之重,2017年1月26日,一本关于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的著作在海外出版——汪宝荣的《早期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Lu Xun's Fic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Early Years),此书便是个中佳作之一。该书运用了描述性和规定性翻译研究的方法, 首次全面梳理了早期鲁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历程,该书立足于文本的生产、传播机制,细致的阐释了以鲁迅小说为例的早期英译作品在英文世界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力和读者的接受度以及市场的需求,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个案研究的杰作之一。
Years
汪宝荣是关于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的专业学者,这本《早期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是集成并梳理了对该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海外汉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态与发展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鲁迅小说传播、接受的研究一直是海内外汉学界的热门研究,在2017年汉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生产、消费的研究热浪的推波助澜之下,关于“鲁迅研究”的关注度也再度到上升到一个新的状态
《早期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不仅是在研究与梳理鲁迅小说早期的多种英译本的生产传播,而是透过现象来看本质。意在将现代小说译本为研究的切入角度,来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在对西方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以及所遇到的关乎文化市场接受度的问题。在西方世界中大部分普通读者对于鲁迅了解少之又少。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用颇多笔墨,从出版的角度来阐释鲁迅在英语世界里的接受问题。作为一种文本的“跨境旅行”,鲁迅在西方的传播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翻译,二是出版。而且在文化产业日渐影响文化传播效能的语境下,出版的意义愈发不容忽视,从这点来说,作者显然是敏锐且视野开阔的。
鲁迅在英语世界里的影响虽然不能说小,但关于鲁迅在英语世界接受的研究,却非常有限。尽管从上世纪至今日,诸多译者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将“文白夹杂”的鲁迅小说翻译成英译本,并缀加诸多注解,更有刘殿爵(D. C. Lau)所编的宝典《鲁迅小说集词汇》供英译工作者参考,但从文化生产、接受的角度来分析鲁迅作品在西方的出版状况的,《早期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可谓是较为罕见的一部杰作。它不但反映了目前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个案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而且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个案。
第三章
新观点:北美粤剧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与文化产业的粤剧,它如何在西方世界的进行生产、传播,这本不是一个新课题,Isabelle Duchesne的Red boat on the canal: Cantonese opera in New York Chinatown(1988)与Daniel L. Ferguson 的A study of Cantonese opera: musical source material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adaptive strategies(2000)的这两本著述是为国际学界研究此问题的开先河之作,嗣后程美宝等学者对于相关问题军有着深入且透彻的研究,但饶韵华在2017年出版的(Chinatown Opera Theater in North America)的《北美唐人街剧院研究》却无疑谈出了新意,使人眼前一亮。
该书既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近年来极其杰出的研究成果,更是今年海外汉学研究一部新的力作。它介绍了来自北美不同唐人街的六家不同的戏院,阐述了中国的粤剧随着移民潮的传入逐渐在美国的华人社群中壮大,以及如何成为北美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的过程。
因此,该书不仅仅是对北美华人剧院进行局部深研,更是将唐人街粤剧发展史的精彩纷呈展现在异域他乡。作者在书中讲述这些剧院的历史与发展之时,也通过一些对一些事例的研读从而剥离出更深层次的研究议题。例如美国政府移民政策的变化是如何的影响着华人戏剧演出的发展?剧院又是如何影响唐人街的文化自我意识?录音技术、唱片制作与海报印刷等新兴文化产业技术对中国戏曲音乐究竟有何种影响?中国、美国企业在维持戏剧机构、剧场方面又有哪些手段与作用?
藉此该书认为,在美华人将粤剧这类中国传统戏曲产业化、现代化处理了,一是通过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如录音技术、电台技术等等进行大众传播,或是将现代文化生产机制引入,剧场经纪人、曲本选集出版等等对戏曲演出的介入等等,是剥离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而赋予了一定的美式特色。毋庸置疑,也因为这些较为西化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国戏曲深深的影响了北美人对中华文化的体验。
事实上,因为早期赴美华侨以粤侨为主,因此粤剧在美国可谓源远流长。在1920年代,中国戏院就已经遍布北美的重要城市如芝加哥、纽约、费城等等,大多数的华人戏院也以粤剧的演出为主。粤剧是中国所有的地方戏曲种类里,最为国际化的。因此,该书以“飞人”一词来形容中国近现代剧的粤剧演员、剧团与编剧,可谓是开创之笔。
粤剧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并于此迅速发展起来的这段历史却很少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当中很重要一个因素在于白人是北美社会主要群体,他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依然停留在欧洲大陆的文化之中,而且北美的音乐史研究,一向重视并强调与欧洲文化血缘的传承、延续或是受欧洲音乐影响的、美国本土的爵士、乡村音乐进行研究。因此,在北美地区跨大西洋的音乐文化与历史一直被当作研究的主轴,而跨太平洋文化尤其是亚洲大陆的文化,一般被置于边缘与异国的地位。
而且还值得重视的是,华人移民相对于美洲大陆最早的欧洲移民来说,他们是晚来的移民群体。在华人的移民潮来之前,欧洲移民带着他们的文化已经先入为主。所以在海外漂泊的中华文化对北美社会的渗透力与影响力,相较于欧洲文化,已然大打折扣。
目前执教于罗格斯大学的饶韵华是北美华人音乐史的代表学者之一。这本《北美唐人街剧院研究》是她在英文世界中代表中华文化的有力发声。2017年5月,她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演讲时专门提到“重建这段(北美粤剧发展)历史不仅是能正视美洲华人在粤剧及戏剧的扮演过程中充当的重要角色,也更是重新以太平洋的视角来审视北美音乐演出的社会意义。” 因此,她主张不仅为传统戏剧文化发声,更为海外华人群体所发声。《北美唐人街剧院研究》也确实做到了对历史的重建,让唐人街的华人剧院历史走进英文学术圈。与此同时,她在书中提及了两条关键信息:一、对于上世纪20年代的居美华人,早期唐人街的剧院不仅存在娱乐功能,而且还具备了中文学校的教化功能。二、早在上世纪20年代,这些剧院除了日常的舞台表演之外,已经开始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剧院文化的宣传,其中包括刻录唱片、广播放送、报刊广告、印刷海报等现代手段,甚至还有剧院将现场表演拍成电影片段来宣传,该书试图从海外唐人街剧院入手重构早期华裔社群中所存在的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并研究了现代文化产业如何在早期华裔移民中发生的历史动因,因此对北美的粤剧文化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第四章
新范式:工具书如何阐释
现代文化产业?
在2017年的英文世界里,有诸多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有关,新作、新观点纷纷涌现。大多数的成果是以叙述性较强或学术价值较高的著作与文章呈现。然而就在这一大批成果中,有一本工具书,在2017年9月甫一又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便得了汉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它就是由张泰平(Taiping Chang Knechtges)主编的《牛津中国文学词典》(Oxford Dictiona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值得一提的是,张泰平是著名古典文学家、汉学家康达维(David Knechtges)教授的夫人,因此这本关于中国文学的词典所涵盖内容的时间范围是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当下21世纪的互联网文学,可谓贯通古今。
据笔者了解,张泰平在编撰《中国文学词典》时,采纳了诸多资深海外学者著作中的成果与观点,其中包括2016年一部新作——由斯蒂芬·达兰特(Stephen Durrant),李惠仪(Wai-yee Lee),大卫·谢伯格(David Schaberg)三人合编的《中国早期史学可读性研究》(The Readability on the Past in Early Chinese Historiography)。一本词典的权威性体现在条目整合的清晰程度与参考来源的专业程度,而这本《中国文学词典》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性。也许,它作为一本词典,缺乏其他文学史著述特有的飞扬恣意的文学美感。但不可否认的是编者将文学的历史脉络在词典中一一具体且应用化,是一部厚重扎实、全面详实的工具书。
如果从海外文化产业史的研究来看,在英文世界的海外汉学研究中,一本新问世的中国文学词典能起到何等的学术性作用呢?笔者认为,这本词典将同样为中国文化产业史的研究带来有影响力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该词典对于近代中国文学若干问题的定义之上——譬如对于鸳鸯蝴蝶派、网络文学等名词的解释,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文学学科内的局限性,这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意义。
显而易见,《中国文学词典》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词典,它一改文学叙述的文字冗长与繁复,将与中国文学的相关词汇准确提炼并进行专业阐述。使英文世界中的读者与研究者能更加直观的去了解中国文学。笔者认为,这样一本用英文撰写的“中国文学词典”,同时也方便了海外非华裔的入门研究学者对中国文学脉略的参考与查阅,从而进一步推进并丰富了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中国文化产业史的研究体系,从而为打造今后新的研究范式而凝练出了一种可能。笔者浅识,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一定会有专门的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词典在海外汉学界问世。
余论:对今后海外中国现代文化
产业史研究路向的思考
世界汉学界对中国的关注,经历了从关注古代中国向关注现代中国的演进,而对于现代中国文化的关注,则多集中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即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思考与研究。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而言,2017年颇为重要的一年,无论是名家、大家还是年轻学者,都有较为优异的成果问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上述一些代表性著述,它们虽然分别属于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但都代表了海外汉学家们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开拓与构建。这在本质上反映了海外学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研究逐渐从关注文化本身转向关注文化的生产、传播,并且逐渐在新趋势、新个案、新观点与新范式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这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综上笔者认为,结合2017年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状况来看,可对今后相关研究路向作出如下两点思考:
首先,今后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与艺术史的研究会有更为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因此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会更加丰富且深入。
近年来海外学界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日渐兴起——近现代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在海内外学界均取得新的成绩;学者们对现代文学的发生开始加以反思与总结;海内外翻译学研究学界对清季民初的翻译史研究不断地重视与推进;海外城市文化研究……这些努力,也逐渐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内涵。
学术研究贵在开拓能力,从2017年涌现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相关的著作与观点来看,海外学者们不断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也不断尝试着突破学科的界限,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的思考。除了上述几部著述之外,在2017年还有以下一些成果是值得关注的,它们不仅推进、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进程与体系,同时也对相关学科的研究起着重要启发意义,如张恩华主编的《现代中国的空间、政治和文化代表:制图》(Space, Politics,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in Modern China: Cartographies )、约瑟夫·何(Ho, Joseph)在密歇根大学的博士论文《一切有形与无形:摄影、电影与现代中国的美国基督教传播》(All Things Visible and Invisible: Photography, Filmmaking, and American Christian Missions in Modern China)、胡志德(Theodore Huters)的《西学东渐:清末民初的文化摄取》(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等等,虽然都不是基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而谈,但却不约而同地反映了对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深入思考。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海外汉学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虽然成果不少,但目前仍未形成稳定的体系与应有的学术规模,这一情况在今后也很难被改变。
不得不承认,相对于大陆学界,海外汉学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已经处在一个相对优势的地位。而且当下的海外汉学以宽广的视角,跳出学科的束缚,以更为新颖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范式来著书立说,这对于大陆学界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但毋庸置疑的是,大陆学界对于相关研究虽然多泛,但仍过分受制于海外汉学界的影响。2017年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仍属于从不同学科出发的跨学科研究。时至今日,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系统研究仍“呼之未出”,还有国外学者极端地认为中国没有资本主义阶段,因此不存在中国的文化产业一说,将晚清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机制一笔抹杀,这一谬论甚至引起大陆学界的迎合。对于国内来说,仰仗国外汉学界去构架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研究体系,决非长久之计,也不可能。因此,笔者认为,国内学界应更好的把握国内丰沛的研究途径和资源,自发地、有意识地追进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步伐,建构起带有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研究体系。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是条漫长的求索之路,海外汉学的开疆拓土为这一研究带来了希望,并奠定了基础。大陆学界在与海外汉学界积极互动的同时,也应当构建出一套国际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共同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的推进升级而努力。
作者 王思宇
作者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原文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3期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769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主编:李伟荣
编辑:张 柠
校对:郭紫云
汉学 · 典籍 · 大家·↑长按此二维码可关注 ↑·
投稿邮箱
leewr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