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读 || 冯骥才:《西欧思想游记》(11)

2018-04-05 李静 读读画画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本文经“读读画画”授权转载,特此致谢!


《西欧思想游记》

(11)

作者:冯骥才


游记,是冯骥才先生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至今他出版的游记不下10本。旅途中,冯骥才先生对历代伟大艺术家的遗迹、作品,感触尤深,每当写到他们,笔下的文字总是充沛着格外强大的情感张力。

作者:冯骥才

朗诵:李  静


3月30日 索姆河-里尔

人类开始发明机器屠杀自己

从亚眠到里尔所经过的另一个昔日的战场索姆河战役遗址,是我计划中要看的。在同一个地方,先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杀戮,交战双方共死伤一百三十万,却没有胜负。两次大战的战场竟然鬼使神差地在这里相互重叠,交战一方又都是德国人。它注定是几十万德国男儿的葬身之地?

当然我首先还是要看这里的博物馆。它在庇卡底地区的阿尼塞。这个名为“索姆河防空洞博物馆”的地方十分特别,从一个门前摆着两门大炮的小门洞进去,沿着一条长长的阶梯一直走下去,便会发现整座博物馆像是在几条被加盖封闭的战壕里。一钻进这“战壕”便像进入时光隧道,重返一百年前那场恶战的真实中。战壕两边堆积的沙袋都是原先的遗物,用手摸上去硬邦邦,似乎已经石化了。

(索姆河战役的伤员) 

战壕泥土里还有昔时的炮弾売、罐头罐、怀表、徴章、刺刀、烟袋、眼镜、饭盒、酒壶、望远镜、杯子、绷带、靴子、书本、《圣经》、军服、钢盔等,历经百年,全都破了烂了锈了朽了碎了。它们的主人多数早已战死,被掩埋于大地之下,已被遗忘。墙上挂着的照片与图表,柜里的文献和相关文物,阐述着那场战争的背景、攻防计划、时间与兵力,以及从头到尾的无法改变的全过程。用实物与蜡像呈现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战争场景,再现着历史。西方这种博物馆是一种具象的历史档案;不渲染更不煽情,走到这博物馆的最后,便是一条空空的战壕,只有石块、沙袋和铁网,以及用音响播放的震耳的炮声——这声音是当时战场的录音,也是一种遗产;墙上地下潮乎平渗着水,为了使人感受到战争的真实,因为现代的博物馆观念之一是身临其境。

盘踞在索姆河有利地形的是德军,攻方是协约国的英法联军。正式进攻是一九一六年七月ー日,第一天就有六万英军阵亡,从而拉开这场人类屈指可数的最残酷的战争的序幕。战争一直进行到欧洲多雨的十一月,沼地遍布的战场布满泥泞,双方在胶着与无奈中熄灭炮火。德军伤亡五十三万人,英法联军伤亡七十九万人。没有绝对的胜利者。那么为何而战?

在这场战争中最具风头的是两种武器:德国的MGO8式马克沁重机枪,使成干上万英法士兵成为战地的野鬼孤魂;再有便是英国人发明和制造的十八辆坦克首次登上战场,发挥了巨大的震慑力和威力。当时有人说这些武器的出现可以结束和制止战争,但更残酷的战争恰恰从这里开始,它将人类带入重型机械化杀伤武器的新时代,促使重装备武器的蓬勃发展,直接导致“二战”更大的杀伤力与残酷性。这是武器的负面,还是人性的负面使然?

怎么去重新理解古人那句“兵器乃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一九一六年“一战”期间的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的坦克是十八辆,到了一九四二年“二战”战场上横冲直撞的铁甲坦克竟达到数十万辆。日本开到战场的坦克为五千三百辆,德国超过一万辆。人类没有从这些新武器的残酷中吸取教训,反倒从中看到了它的制胜作用,看到了军火工业的商机。正像“二战”中美国人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看似结束了“二战”,实际上激发了世界的核竟赛。尽管所有人都看到这种武器竟赛的终极是人类的自我灭亡,却谁也不可能停下来,停了便是先灭亡。人类是否进入了一种自我毁灭的怪圈不能自拔?

诺曼底到索姆河真是一片灾难的土地。它留下的满目疮夷至今历历在目。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四〇年虽然仅有二十多年的间隔,人类应该记取的教训何在?为此,我时时会感到文明的脆弱与悲哀。单纯面对文明时,我们会感到文明的巨大价值,它的神圣与强大;但在索姆河这片辽阔又悲哀的土地上,却连它的影儿也看不到。人类最终会这样轻易地抛开与泯灭自己的文明吗?然而,我又时时提醒自己别忘了人性的弱点与谬误。人性有贪婪有私欲——即有恶的一面,就要警惕恶的发作。我写过:

历史有些顽疾会发作,必须不断吃药才能制止。

文明不管是强是弱,有它的存在才不会绝望。因而我每每看到发动“二战”的德国人低下头甚至跪下来深致悔意,就会对他们生出一点尊敬。所以我欣赏一句话:跪下来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

 

子弹开信刀

在广阔的索姆河战场的遗址上,至今仍不断有战争的遗物出土。在博物馆的纪念品店里居然还可以买到一些出土物品,比如钢盔、布军帽、奖牌、刺刀、单筒望远镜、子弹和炮弹壳、折叠饭盒、眼罩与《圣经》等。其中一把小小的铜质开信刀吸引了我。刀柄是一颗子弹,子弹头上切开一个小口子,插入一个用铜片制成的刀面,上刻一双花朵;显然这是一个手巧的士兵在战争的空闲里自制的,用来裁开家信。它流露着这位不知名也不知国度的士兵对家人、对生活、对和平的期待。在那个“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这小小的开信刀传递出那恶魇似的时代上百万土兵心中的渴望。这小刀感动了我,我把它买下,带了回来,放在我的书桌上。

 

枪洞的小花

从博物馆出来,拐向一条小道,一边是坡,细看是高高的石墙,披着土和草,上生杂木。忽发现石墙中间有些方形的洞,多已坍塌或被泥土掩埋,这肯定是一个防御工事,洞口就是枪口。一向重视历史的法国人没有把它作为无用的东西拆除,却用它见证历史。这时,我的眼晴一亮,看见一个枪口生出几朵小花,金黄鲜美,迎着阳光,婆娑开放。它能永远这样封堵枪洞,制止战争吗?我想到这块土地曾被上百万人的鲜血浇溉过,这些小花正是这些浸透鲜血的土壤滋育出来的,所以它异样地美,异样地亮。

 

黑衣人

清晨站在阳台上,看到一个人,从街道西边走来。天冷,他穿着厚厚的黑衣,黑毛线帽拉得很低,几乎遮住眼睛。他走过路口一个绿色垃圾桶前,扭头看前后无人,掀开桶盖,翻了翻里边的垃圾,抻出一个灰色的塑料袋,然后迅速穿过马路,把塑料袋放在一辆停在路边的红色汽车旁,只身走了。跟着车门忽然从里边打开,伸出一只手把袋子拿进车里,车子突然启动,飞速开走,原来早有人在这里接应。

罪恶随时随地发生,世界永远会这样。

- END -


坚持——是一种美德

做美好的事

然后

坚持

!!!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771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汉学 · 典籍 · 大家

·↑长按此二维码可关注 ↑·

投稿邮箱

leewrc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