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史话 || 冯承钧先生与《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自古迄今,西域与南海史地一直是中国学人始终关注,用力甚勤的学术研究对象,由此所生发的“中国交通史”研究产出许多举世瞩目的成果。对此李明伟教授在《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指出:“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在中西交通史的研究中就开始把中亚和南海、西域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向达、冯承钧、黄文弼、张星烺、季羡林、唐长儒、汤用彤、阎文儒、岑仲勉、劳干等先生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其中要数著名史学家翻译家冯承钧在南海与西域研究方面的翻译著述最多,对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启示最多。著名学者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中评价,冯承钧先生是远近闻名的“东西交通史的研究专家”,是中国“近四十年最大的史地译家”。
著名学者向达在为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集》作“序”时认为:冯承钧先生译文著述“论证精凿,用力更勤”,“译关于西域南海的名家论文甚多”。“生前翻译以及著作的专书和论文约有百余种,孜孜不倦,以至没世”。我们在如今随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过程中须对这笔厚重的文化遗产认真整理与弘扬。
一
冯承钧(1887—1946)湖北夏口(今汉口)人,字子衡。早年留学欧洲比利时。后赴法国巴黎大学,主修法律,1911年获索邦大学法学士学位。续入法兰西学院师从汉学家伯希和。冯承钧归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由于他通晓法文、英文、比利时文、梵文、蒙古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兼及古回鹘语、吐火罗语和蒙语八思巴字,并精通中国史籍,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遂在史地研究考证方面卓然成家。他毕生研究中外交通史和边疆史,著译等身,是民国时代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
冯承钧先生的学术研究重点之一是中外交通史,尤其是南海史地研究。为了探明中国与南洋交通地理历史,他高质量译出法国学者伯希和的《郑和下西洋考》,这是研究郑和的一部集大成的着作;同时还译出伯希和的《交广印度两道考》、费琅的《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并为随同郑和下南洋的中国明代使者马欢、费信两人所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二书作了校注。
后来他写成了视野开阔的《中国南洋交通史》一书。此外还将古代记述海外情况的引荐评注,包括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清人谢清高的《海录》和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等, 不仅在翻译方面有不可泯灭的贡献 ,同时对南海古代的史地研究做出卓越的贡献。
冯承钧治史范围涉及汉、唐、宋、明,涵盖历史、地理、哲学、艺术、语言、宗教、民族等领域。除了学术专著之外,有关中外交通、中国边疆史地及其他论文单篇又汇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共计9编(册)。晚年所著论文数十篇,由弟子编成《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着汇辑》。近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冯先生的译著《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一卷(1~5编)、第二卷(6~9编)(商务1962年版,1995年再印),并编印了《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三卷,广为学界关注。
冯承钧先生早年在巴黎法兰西学院和沙畹、鄂卢梭、伯希和等一起工作,并用中文指导西方的汉学家与学生。20年代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法政大学、北京高等师范执教,致力于蒙元史、西北史地、南洋交通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30年代开始翻译中外交通史和蒙元史的汉学名著,一生著作等身。
著名的有《中国南洋交通史》、《西域地名》、《成吉思汗传》、《安南省道沿革表》、《楼兰鄯善问题》、《唐代华化蕃胡考》、《再说龟兹白姓》、《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迦腻色迦时代之汉质子》、《景教碑考》、《新唐书西域传羁縻府州考》、《历代求法翻经录元代白话碑》等。译作有《多桑蒙古史》、《马可波罗行纪》、《蒙古史略》、《交广印度两道考》、《郑和下西洋考》、《苏门答喇古国考》等,冯承钧还校注《诸蕃志校注》(南宋赵汝适),《瀛涯胜览校注》(明马欢),《星槎胜览校注》(明费信)等一系列著述,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研究的铺路石。
众所周知,冯承钧先生翻译水平很高。经他之手所译主要的是法国汉学家的各类论文著述,有《吐火罗语考》(伯希和、列维),《摩尼教流行中国考》(沙畹、伯希和),《蒙古与教廷》(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伯希和),《四天子说》(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伯希和),《玄奘沙州伊吾间之行程》(伯希和),《魏略西戎传中之贤督同汜复》(伯希和),《中国载籍中之梵衍那》(伯希和),《库车阿克苏乌什之古名》(伯希和),《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伯希和),《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伯希和),《犁靬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伯希和),《中国干漆造像考》(伯希和),《景教碑中叙利亚文之长安洛阳》(伯希和),《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伯希和),《塞语中之若干西域地名》(伯希和),《苏门答剌古国考》(费郎),《西突厥史料》(沙畹),《中国西部考古记》(谢阁兰),《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费赖之),《帖木儿帝国》(布哇),《西洋汉学家佛学论集》(列维等),《占婆史》(马司培罗),《入华耶稣会士列传》(费赖之),《汉明帝感梦遣使求经事考证》(马司帛洛),《昆仑及南海古代航行考》(法费琅),还有翻译外国名著如瑞典多桑的《多桑蒙古史》,意大利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等。
二
陆峻岭在《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后记”中高度评价 :“冯先生学识渊博,精通法、英、德、希腊、拉丁、梵文等文字,他在法国留学虽然研读法律,而其学问兴趣旁及于语言文字以及西域南海古代的历史和地理,因此搜集各种语言的字典文法之类的书籍甚多。后又专攻中外关系史,并尽力于欧洲汉学研究的介绍。
他将法国近代几位汉学大家如伯希和(P. Polliot)、沙畹(Chavannes)、烈维(S. Levi)、费琅(G. Ferrand)等人的著作,系统地译成汉文,介绍给我们史学界,使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古代西域南海诸国古代历史和地理,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启发,作了不少开拓的工作,提供了大量可参考利用的数据。” 他还誉称冯承钧先生:“所译著的《多桑蒙古史》、《马可波罗游记》、《西突厥史料》、《中国南洋交通史》等至今仍为研究中外关系史、中亚史、蒙古史、南洋史的必备参考书。”
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此为西方汉学家关于西域南海历史地理考证的论文汉译汇集。最初共四编,1934年出版。其后由陆峻岭将作者翻译的一些遗稿和出版过的专书,以及将散见旧杂志上的短篇论文,汇辑一起,又继续编了五集,自1956年由中华书局连续出版,1962年商务印书馆重版。
作者在这九编译文集里,主要收集了近代法国汉学家如沙畹、列维、伯希和、马司帛洛等有关研究西域南海方面的论著,共计79篇,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利用的资料除中国史籍文献以外,还包括了不少其他国家的文献资料和一些西方学者写作的有关专书及论文。1994年商务印书馆将这九编厘为第一、二卷,影印出版。
另外又将其所译的希勒格的《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闵宣化的《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布哇的《帖木儿帝国》、沙不烈的《卜弥格传》、伯希和的《卜弥格传补证》、郭鲁柏的《西域考古记举要》六种专书和论文辑为第三卷,于1999年重版。该书对于研究中亚史、中外关系史、南洋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在1962年出版的《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辑录下列论文:
一编:库车阿克苏乌什之古名、中国载籍中之梵衍那、魏略西戎传中之贤督同汜复、苏毗、玄奘沙州伊吾间之行程、景教碑中叙利亚文之长安洛阳、支那名称之起源、唐元时代中亚及东亚之基督教徒、马可波罗行纪沙海昂译注正误、诸蕃志译注正误、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关于越南半岛的几条中国史文。
二编:库蛮、塞语中之若干西域地名、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汉译吐蕃名称、高丽史中之蒙古语、南家、中国载籍中之宾童龙、南海中之波斯、叶调斯调与爪哇、苏门答剌岛名之最早记录、瀛涯胜览中之麒麟、真腊风土记补注、占城史料补遗。
三编:蒙古侵略时代之土耳其斯坦评注、荨麻林、蒙哥、四天子说。
四编: 莎儿合黑塔泥、汉明帝感梦遣使求经事考证、秦汉象郡考、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李陈胡三氏时安南国之政治地理、安南省道沿革表。
五编:玄奘记传中之千泉、黑衣大食都城之汉匠、梵衍那考补注、畏吾儿文残卷中之地名、突厥语与蒙古语中之驿站、斡耳朵、元秘史旧蒙文中之一段讹误、评长春真人西游记译文、澳门之起源、评王国维遗书、评中国历史商业地图、蒲陶、押不庐、中亚史地丛考、牟子考。
六编:宋云行纪笺注、乾隆西域武功图考证、俄国收藏之若干汉籍写本、欧洲著作之汉文译本、近在瑞典发现之耶稣会士汉文旧刊物。
七编:王玄策使印度记、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犁靬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大月氏都城考、魏略西戎传笺注、罽宾考、新唐书西域羁縻府州考、中国干漆造像考、扶南考、真腊风土记笺注、越南历朝世系。
八编:中国之旅行家、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窣利语字母之研究、关于西域语之讨论—冯子衡致方欣安书、六朝同唐代的几个艺术家。
九编:秦代初平南越考、叶调斯调私诃条黎轩大秦、婆利在梁以前已通中国 、福建摩尼教遗迹、康熙时三传教师之汉姓名、苫婆罗、大藏方等部之西域佛教史料。
三
上述《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其中涉猎南海史地研究的诸如:一编: 宋初越南半岛诸国考、关于越南半岛的几条中国史文。二编:南海中之波斯、叶调斯调与爪哇、苏门答剌岛名之最早记录、瀛涯胜览中之麒麟、真腊风土记补注、占城史料补遗。四编:秦汉象郡考、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李陈胡三氏时安南国之政治地理、安南省道沿革表。五编:澳门之起源。七编:扶南考、真腊风土记笺注、越南历朝世系。八编:中国之旅行家。九编:秦代初平南越考、福建摩尼教遗迹、苫婆罗等。
冯先生这九编译文集里,主要是收集了近代法国汉学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如沙畹、列维、伯希和、司马帛洛、费琅、戈岱司、鄂鲁索等,有关研究西域南海方面的著作。共计七十九篇,大都是发表在西方学术期刊《通报》、《亚洲学报》、及《河内法国远东学校校刊》上的。它们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艺术各方面。他在翻译南海史地文章时,时常将其史料与西域相比较,并补写附录诸如《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新唐书西域羁縻府州考》、《关于西域语之讨论—冯子衡致方欣安书》等论文一求佐证。
据有文记载,《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第3卷 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版商务印书馆为了繁荣学术文化,满足国内的需要,计划重印一些过去学者的书,决定将冯先生翻译的《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至九编,厘为第一、第二两卷,影印出版。并将其所译希勒格的《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闵宣化的《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布哇的《帖木儿帝国》、沙不烈的《卜弥格傅》、伯希和的《卜弥格传补正》、郭鲁柏的《西域考古记举要》六种专书和论文辑为第三卷重版。
陆峻岭在此书“前言”中评介:《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是冯先生翻译的欧洲汉学名家论文集,“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民族、语言、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大都是法国汉学大家的精心之作,多为富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并说:“20世纪初期,是法国‘汉学家’利用比较丰富的语言学知识,研究我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历史。他们在亚洲各国的资料搜集整理方面,特别是在古代中国与西域南海文化交通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783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长按此二维码可关注 ↑·
投稿邮箱
leewrc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