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典小说在海外 || 《西游记》故事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2018-04-21 朱明胜、范圣宇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研究

已获授权在此推送,特此致谢!



《西游记》故事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基于对《纽约时报》猴王故事报道的分析


朱明胜、范圣宇


作者简介:

朱明胜(1972—),男,安徽亳州人,硕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高级英语教研室副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对比与比较文学。

范圣宇(1976—),男,福建寿宁人,博士,澳洲国立大学亚太学院中文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小说英译。



提要:

本文通过检索《纽约时报》从1930年到2015年的86年间对《西游记》故事的报道,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从报道数量、传播者身份、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现该世界主流媒体在西游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该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从侧重译本的评介、猴王在异国文学中的变异,到猴王故事其它艺术形式再现的过程,为美国受众提供了对西游故事的不同认知方式。考察猴王故事在《纽约时报》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差异,为中国经典文学外传和域外的接受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价值,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

《纽约时报》、《西游记》故事、猴王传播





《西游记》故事经过汉学家、翻译家在英语国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译介,再加上媒体的宣传,使得这部中国的经典著作在西方广为流传,这其中西方主流媒体的评介对该故事的传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其中《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就是一份在宣传《西游记》猴王故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的报纸。该报纸是美国严肃报刊的代表,影响巨大而深远,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报纸”(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风格古典严肃而著称,它有时也被读者戏称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该报对美国政府、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力有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新闻报道的可靠性很高,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它报纸和新闻社直接作为新闻来源,对舆论有着重大的导向作用。该报对西游故事的推介、评价,对其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印刷时代,《纽约时报》作为纸质媒体,其传播影响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受众也进行了高度参与。由于文字的抽象化、规范化和符号化,要求受众投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才能将印刷媒介上信息还原到现实世界,并且尽量接近现实世界。在西方,阅读杂志和图书被认为是属于有权、有影响的文化人的行为。(杭孝平:《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该报从早期的纸质到如今的纸质和网络媒体两种传播方式共存,为受众的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据统计,早期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猴王故事的英译本以及猴王故事的重新书写两个方面,报道对象主要涉及纸质读物。如果说在印刷时代该报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网络媒介越来越普及的时代,网络的便捷性使得阅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报则更方便于受众的阅读,影响着更多的受众,进而发挥着更大的功能。


美国传播学者伊莱修·卡茨认为印刷媒体相对于电子媒介而言,更有利于民主的促进,因为它能促进更深沉的思考,也能连接更大的受众范围。媒介成为作品与读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文学评论作为出版发行的后续推介,为作品的推广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导向,进而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提升了译本的销量。(花亮:《传播学视阈下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本文借助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02—1978)传播学的理论,即:传播过程中的“5W”模式,即谁传播who、传播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向谁传播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s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在此,《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可以算作为该故事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即为猴王故事,通过《纽约时报》这个媒体来向各级、各类读者进行报道,从而达到了推介和传播中国猴王故事的目的。


猴戏在纽约时代广场

01


《纽约时报》对猴王故事的报道


笔者在《纽约时报》网站上以Monkey, Monkey King或Journey to the West为关键词搜索,按照文章相关性relevance程度的大小、报道的顺序进行检索和归类,除去与此无关的报道,最终发现从1930年到2015年底共有33篇与猴王故事相关的文章。为了归纳的方便,笔者根据报道的先后、报道者的身份以及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分类:



《纽约时报》对西游故事报道一览表年份标题 / 栏目报道者的身份报道内容1930 News and Views of Literary London
(伦敦文学新闻与视角)赫伯特·W·霍威尔(作家、学者)提到了比班扬还早100年的《佛教徒的天路历程》,该书由海伦·M·海斯翻译,被列入默里“东方智慧丛书”。1943"Monkey": A Chinese Folk Novel
(“猴王”:一部中国民间小说)郭镜秋(华裔美国作家和翻译家)评论阿瑟·韦利的译本Monkey 1944 The Adventures of Monkey
(猴子历险记)书刊广告宣传阿瑟·韦利的译本Monkey1960Monkey
(猴子)罗伯·特佩恩(教授,曾任教西南联大。闻一多的好友)致编者:询问把Journey to the West印成Monkey是否是印刷错误?1983 THE COMPLETE “MONKEY"
(《猴子》全译本)大卫·拉提莫(布朗大学荣誉教授)评价余国藩的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 1988 A TRICKSTER IN TIANJIN
(恶作剧者在天津)斯坦利·切奇伯格(文学评论家、教授)书评:《格瑞佛:美国猴王闯中国》(杰拉尔德·维兹诺的小说,以他在中国任教的故事为素材而创作)1988 Monkey King Under the Big Top
(马戏团里的猴王)理查德·F·谢巴德(作家、编辑)文化交流(南京市杂技团杨小弟在林肯艺术中心的演出)1989 Books of The Times
(时报书屋)角谷美智子(文学评论家)书评:华裔美国女作家汤婷婷的作品《孙行者》(1989年出版)1989 The Big, Big Show Of Wittman Ah Sing
(阿新的大舞台)施雷伯安妮(《纽约时报》书评副编辑)书评:华裔美国女作家汤婷婷的作品《孙行者》(1989年出版)1992 Arts Review
(艺术评论:舞蹈)珍妮弗·邓宁(舞蹈评论家)台北剧场的演出音乐、舞蹈剧《孙悟空的疯狂世界》(朱陆豪扮演孙悟空)1997 Books
(书评)菲利普·刚本(美国作家,熟悉中国文化)书评:华裔女作家赵惠纯的《猴王》(1997年出版)2001 Arts: Dance Review
(艺术:舞评)安娜·吉辛柯芙(《纽约时报》首席舞蹈评论家和文化新闻记者)舞评:美国比路布鲁斯舞剧团的首任艺术指导艾莉森·蔡斯进行舞蹈设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01 TV: For Young Viewers
(电视:青年栏目)凯瑟琳·莎塔克(《纽约时报》文化板块编辑)影评:剧作家黄哲伦的美版西游记The Lost Empire2002 THEATER REVIEW
(戏剧评论)劳伦斯·范·格尔德(记者)戏剧评论:拉尔夫·李设计和导演的木偶戏《西游记》2003 OPERA REVIEW
(歌剧评论)詹姆斯·R·奥斯特里希(《纽约时报》古典音乐评论家)戏剧评论:台北新剧团的李宝春主演的《大闹天宫》2006 Arts
(艺术)劳伦斯·范·格尔德《纽约时报》记者 陈士争的歌剧、舞剧《猴王:西游记》2008 MOVIE REVIEW
(影评) A·O·斯科特(《纽约时报》影评人)影评:美国著名导演罗伯·明可夫导演的《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 Kings of Kungfu2008 MOVIE REVIEW
(影评)劳伦斯·范·格尔德《纽约时报》记者影评:《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 Kings of Kungfu2008ArtsBeat
(艺术节拍)维拉·哈勒(新闻学助理教授)作家、导演陈士争谈论《猴王:西游记》在北美的首次演出2008 Arts Beat (艺术节拍)丹尼尔·J·金(《纽约时报》文化司副主编)介绍:陈士争的《猴王:西游记》2008 ArtsBeat
(艺术节拍)丹尼尔·J·金(《纽约时报》文化司副主编)评论:陈士争的《猴王:西游记》2009 Culture at Large
(文化天地)安东尼·托马西尼(古典音乐评论家)音乐评论:《和尚与猴子之歌》(泉州提线木偶剧团的演出)2013 MUSIC REVIEW
(音乐评论)无名氏“为什么美国观众看不懂《美猴王:西游记》”2013 Culture
(文化)威廉·格兰姆斯(文化记者、戏剧专栏作家和书评家)评论:陈士争的《猴王:西游记》2013 THEATER REVIEW
(戏剧评论)黄安伟(纽约时报记者)陈士争与江苏省建湖县杂技团2013 MUSIC
(音乐评论)查尔斯·伊舍伍德(《纽约时报》剧评人)戏剧评论:陈士争导演的《猴王:西游记》2013 A Western Detour for a Chinese Tale
(中国故事的西行)费利西娅·R·李(《纽约时报》记者)新闻:陈士争导演的《猴王:西游记》2013 Theatre: ArtsBeat
(戏剧:艺术节拍)萨拉克·鲁维斯(纽约时报摄影记者)陈士争的演出,并附有照片2014 Money: A Journey to the West
(猴子:西游记)尼古拉斯·拉波尔德(影评人)影评: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2014 Movie Review
(影评)电影广告宣传郑保瑞导演的《大闹天宫》2015 Movie: Monkey King
(猴王)詹慧兰(记者)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的“火焰山”2015 Sinosphere
(中国文化)山姆·罗伯茨(《纽约时报》城市生活的记者)报道《西游记》的译者余国藩而去世的消息,介绍了余先生的全译本及其余先生的生平。2015 Theater
(戏剧评论)劳蕾尔·格雷伯(儿童专栏作家)儿童栏目剧在曼哈顿儿童博物馆(猴王:一个中国故事)的表演



本文主要从《西游记》中的猴王故事在《纽约时报》上出现的频率和次数、报道内容的变化以及撰稿人身份的变化,来分析猴王故事在美国传播和接受的变迁,从而找出猴王故事在美国的传播变化轨迹。


02


变换语境下的报道篇数


可以看出,在1930到1983年这50多年间有断断续续4篇介绍西游故事的早期译本、1篇对阿瑟·韦利的译本进行广告宣传,期间的报道是零星的,各个报道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内容也限于对西游故事译本的介绍。从1988年开始,到2015年间,共有29篇报道涉及到《西游记》中的猴王故事,报道的密度日益加大,各报道之间时间间隔日益缩短,这期间以2013年报道最多,多达6篇,在此后的3年中则每年都有。


最早在《纽约时报》上涉及到西游故事的报道是1930年著名作家、学者赫伯特·W·霍威尔所撰写的"News and Views of Literary London",文中提到了海伦·M·海斯的节译本《佛教徒的天路历程》,开启了《纽约时报》对西游故事或猴王报道的先河。随着时间的推移,报道也逐渐增多,具体表现在从1943年、1944年零星的书评到2015年间对西游故事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规模报道,反映了猴王故事在美国逐渐为人们所了解、熟知、接受和再度创作的一个过程。通过分析表中报道篇数分布不均的原因,可以发现,篇数的多少跟两国之间政治关系的亲疏、文化交流的多寡、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二战时期,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2年英美两国主动提出废除历史上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美政治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两国军队开始联手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政府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进入蜜月期;再加上赛珍珠描写中国社会的作品《大地》分别于193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关于她的报道在《纽约时报》上多次出现,她描述中国的小说加深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林语堂和胡适等外交家、作家、学者的作品频繁出现在《纽约时报》上,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在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译本Monkey(1942)出版伊始,华裔美国作家、翻译家郭镜秋就在《纽约时报》(1943)上对该译本进行评论和推介,该报并于翌年又对韦利的译本进行广告宣传。但之后的近40年间对猴王故事的报道数量几乎为零,其间仅有1960年在该报上有一篇短小的“致编者”对韦利的译名进行讨论。探求报道中断的原因,不难发现,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众所周知的政治隔离,进而阻碍了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使得该报对猴王故事的报道也几近销声匿迹。尽管从1944年到1983年的四十年间《纽约时报》上的报道几乎绝迹,但根据笔者在亚马逊网站上查找统计这一时期阿瑟·韦利的英译本重印次数,发现该译本重印多达十余次,可见猴王故事在西方民间传播之深入,影响之重大。


自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到二十世纪末,中美两国政治关系开始全面恢复和发展,文化交流也日趋密切,《纽约时报》对于西游故事的报道开始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1983年到1997年间的五篇报道则主要为书评,其中1983年的报道是布朗大学的荣誉教授大卫·拉提莫就余国藩教授的《西游记》全译本所撰写的书评,另外四篇则分别评述了美国本土作家杰拉尔德·维兹诺(1988)和华裔作家汤婷婷(1989)、新生代作家赵惠纯(1997)等对猴王故事的二度创作涉而对猴王形象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对这些小说进行了评介。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美文化交流增强,《纽约时报》对西游故事的报道篇数大幅增加,报道的内容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艺表现形式,这些文章占据了猴王故事报道总数的约三分之二,共有22篇,有5篇介绍了根据西游故事改编成的电影,有10篇是介绍陈士争的融歌剧、舞剧、杂技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演节目,显示出陈士争所编剧、导演的《猴王:西游记》在美国所受欢迎的程度。对西游故事的其它艺术形式的报道也呈现逐年增多之势。有6篇报道讲述了舞剧、戏剧、木偶戏、皮影戏和儿童栏目剧。有1篇报道刊登了余国藩先生去世的消息,并追忆了余先生的生平,介绍了其《西游记》的全译本。


03


报道内容侧重点的变化


The Lost Empire & Forbidden Kingdom


这33篇报道分别涉及到了西游故事的译者、猴王故事在美国的接受和重新书写、猴王故事的电影改编和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出。


有5篇报道分别讲述了海伦·M·海斯(1930)、阿瑟·韦利(1943、1944)和余国藩的西游故事译本(1983)以及译者余国藩去世的消息(2015),这些报道介绍了在西方影响较大的三个译本、译者以及西游故事的梗概,报道内容也由最初海伦·M·海斯译本的只言片语式介绍到后来余国藩译本及译者去世介绍时的较长篇幅报道。1983年大卫·拉提莫发表了对余国藩教授的《西游记》全译本的书评,指出该译本全面展示了这部中国经典作品的全貌,并介绍了该小说的渊源、与西方许多小说的相似性、书中人物所代表的指代意义及该小说的宗教意义。


有4篇文章报道了美国作家根据猴王故事的影响而写作的小说,并对这些作品进行评论,分别介绍了美国本土作家杰拉尔德·维兹诺(1988)和华裔作家汤婷婷(1989)、新生代作家赵惠纯(1997)所创作的猴王作品,这三个作家在猴王故事的影响下根据西游故事中的猴王形象创作而成、进行重新书写的小说《格瑞佛:美国猴王闯中国》(GRIEVER: An American Monkey King in China)、《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 His Fake Book)和《猴王》(Monkey King),分别借助猴王形象来表达各自小说的主题,进行全新的叙事,显示了猴王形象已经浸透到了美国文学中,成为他们文学作品中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这三部小说都是借助《西游记》中的猴王形象来描述自己作品中的一个追求个性、希望得到身份认同,或给别人带来伤害的、抑或喜欢挑战不合理制度的人物形象。杰拉尔德·维兹诺是一个印第安混血儿,《格瑞佛:美国猴王闯中国》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二部小说,该小说分别于1986年获得“美国小说集体奖”和1988年“美国图书奖”,讲述了作者在天津某大学任教期间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熟悉印第安部落中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中的搞怪传统,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就使用了拉美小说流派中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格瑞佛经常滑稽可笑的偶遇,就像他的幻想冲动一样,反映出在想逃离而不是面对中国肮脏的街道及所见到的社会不公,并在一次狂欢之后,故事作者通过魔法,脱离了时空限制,在高科技的帮助下逃离了中国大陆。汤婷婷的小说《孙行者》曾于1990年获得“美国西部笔会奖”,讲述了主人公阿新自认为是美猴王转世,他聪明能干、又不满于现实,作为一个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人,他既有优越感,又自我憎恨,既自傲,又有防御性,在生活中寻求身份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直到他最后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华裔新生代作家赵惠纯因其作品《猴王》于1997年成为“巴恩斯&诺布尔发现新人奖”决赛选手。在其作品中,赵惠纯颠覆了猴王的英雄形象,猴王在该小说中变成了一个伤害家人的可恶角色,主人公在故事情节中受到了其父亲的伤害,她憎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权社会和阴暗面。在这三部小说中,不管是美国本土作家基于对猴王的形象解读而进行的写作, 还是华裔美国人的离散族群那种由于自我文化身份而无法剥离对母国记忆的写作,都得到了美国文学界的认可,从而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5篇报道文章为西游故事的电影评论,这些电影中有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编剧、彼得·麦克唐纳导演的The Lost Empire(俗称《美版西游记》)(2001)、美国著名导演罗伯·明可夫导演的魔幻动作电影Forbidden Kingdom (《功夫之王》)(2008)、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2014)以及郑保瑞导演的《大闹天宫》(2014),这些电影因其面向普通观众,对于传播西游故事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两部电影由美国人导演,由美国演员和华裔演员共同参演合作完成,在电影中,美国人成了故事中的主角,通过采用猴王形象来表达美国电影中一贯的价值观念,即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匡扶正义,最后战胜邪恶。科学理论的发展为穿越剧提供了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想为导演们提供了灵感发挥的空间,他们采用了时空穿越手法,极尽丰富的想象,其中在《美版西游记》中,故事情节中的时间跨度从最早的秦始皇时期到了中国的文革时期,覆盖时间长度多达两千多年,为故事的叙述提供了宏大的想象空间,而后两部电影中的华裔导演则运用解构主义的手法,用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猴王故事,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


有10篇报道谈论戏剧、木偶戏、皮影戏和杂技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不拘一格,用非纸质化的传播媒介让观众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了解西游故事中的猴王形象。其中1988年的报道中报道了南京市杂技团演员(杨小弟扮演猴王)所表演的杂技在林肯艺术中心的文化交流演出;1992年报道了由台北剧院所演出的音乐、舞剧《孙悟空的疯狂世界》,该剧由“闹龙宫”、“弼马温”和“蟠桃园”三个故事构成,向西方观众展示了魅力十足的东方猴王故事。报道最多的是陈士争的集卡通、舞剧、杂技和流行音乐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位天才艺术家把英国著名乐团模糊演唱组的流行元素和中国古典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多次进行演出,该节目深受美国观众的欢迎,获得了较高程度的认可。这些艺术形式让普通观众在轻松愉快中了解到猴王故事,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受众对西游故事的认识。


04


信息发布者职业的变化


作为传播过程中的报道人员,它决定者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与流向。从传播者的含义可以看出:传播者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包括信息的捕捉权、加工处理权和传播权。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传播者掌握着何时可以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选择权。在传播过程中,任何政治背景的“把关人”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用不同的方式融入所选择的信息中传递给受众。也就是说,读者、听众、观众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获得的各种信息,实际上已经是被“过滤”了东西。在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各个因素中,社会、文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信息的发布者处于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在这些报道中,文章的作者即为信息的发布者。


《纽约时报》上报道西游故事的33篇报道中,有2篇是没有作者的推介广告,其中一篇是关于阿瑟·韦利的译本,另一篇是针对电影《大闹天宫》的宣传,这两篇报道没有明确的作者;有7篇文章的作者为大学教授或学者,罗伯·特佩恩、大卫·拉提莫、维拉·哈勒和斯坦利·切奇伯格等4位为大学教授,还有作家、学者赫伯特·W·霍威尔、作家菲利普·刚本和华裔学者、翻译家郭镜秋。他们通过学术视角来对译本或作品进行评论,或进行深度解读,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信度;(杭孝平:《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共有12篇报道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和相关艺术形式的评论家撰写,他们对作品的评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更大的权威性。这些报道分别由各自领域内的专家进行详细评论,对舆论导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他们的评论包括书评、舞评、剧评、乐评和影评,分别对由《西游记》中的猴王故事衍生而来的不同艺术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它的12篇报道报道则记者进行报道,如果说这些有专栏作家、大学教授和文学评论家的报道还是阳春白雪,只供特殊群体阅读的话,那么专业记者和编辑对其负责栏目的报道则是针对一般读者,介绍内容较为简短和通俗,更符合大众的观赏兴趣,需求层次也由特殊群体到一般群体,体现了报道的普及和深入。


结论

在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向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西方主流媒体发挥着重要的推介功能,《纽约时报》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从《纽约时报》对《西游记》和猴王故事的报道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猴王故事从最初的节译本、全译本译介,到猴王故事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再到猴王故事的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反映出猴王故事在美国被接受并在其文学创作得到了重新书写,进而延伸到其它形式的过程。这使得《西游记》这部不朽作品的生命在英语文化里得到了延伸与继续,同时也是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赖以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在传播过程中,中美两国双边政治关系的冷热、文化的交流频度都对这部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有重大影响。信息的发布者从专业人士、专栏作家的评述,再到记者对相关事件的报道也显示了该部作品从早期关注译本和受此启发而创作的小说,到后来各种艺术形式的再现的一个过程,客观上勾画出了一幅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译介、传播、接受和形象再造的路线图,为当前“中国文化走出”的策略提供了一个参考坐标。


备注:

本文为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15WW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成果得到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主编:李伟荣

编辑:王浩南

校对:郭紫云



这是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推送的第786篇文章。


-END-


国际汉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开通于2017年3月9日

是一个开放的公众平台

更多大咖纷纷亮相


汉学 · 典籍 · 大家

·↑长按此二维码可关注 ↑·

投稿邮箱

leewrc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