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鲁迅的绍兴

2017-08-09 齐城剑侠


 


因为鲁迅的缘故,我知道了浙江省的绍兴市,又因为绍兴,我进一步熟悉了鲁迅和绍兴人的文化品格。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文化朝圣的心态来到浙江绍兴的。

从美丽的西子湖畔一踏进绍兴市的地界,自己就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兴奋,面对从眼前划过的山水、田畴、楼宇,急切切拿起摄像机起劲地拍摄起来。

随着情景的略过,脑际里不断地迸出支离破碎的语句:“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  ……

视野中的一切景致,刚刚被一场名为“凤凰”的台风洗涤,犹细雨滋润过春笋那般的轻盈、剔透。一座座爬满绿色从平地微微凸起的山峦,展示着清凉的风骨;一池池清澈明亮的溏水倒影着草木的恬静;一幢幢角棱别致的民宅、厂房掩映在绿荫笼罩中,尽显南国的悠闲、宁暇;只有那宽阔延伸、充满着夏日热情的柏油路,导引着我们趋向久违的圣地—鲁迅故里。

走进鲁迅的绍兴,方知它在鲁迅之前,已负鼎鼎盛名。

绍兴人杰地灵,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490始建,为越国都城。历代以来名人荟萃,仅近代就有鲁迅、周恩来、蔡元培、秋瑾、钱三强、马寅初、竺可桢、范文澜等。它在历史变迁中留下许多了为后人感叹的传说典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王羲之在兰亭曲水流觞;陆游和唐婉演绎凄凉悲离的情爱交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传颂千古的爱情故事等。

毛泽东曾在一首诗中赞誉绍兴人:“鉴湖越台名士多,忧忡为国痛断肠。”绍兴伟人有一共同的特点:“爱国爱家,忧国忧民”。周恩来曾自豪地说:“我是绍兴人”。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和书法之乡、戏曲之乡、名士之乡的美称,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看来诞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也就寓乎情理之中了。

在到处弥漫的绍兴特产臭豆腐气味的陪伴下,我们走进了位于绍兴市中心的鲁迅故里。这是一片偌大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迎面的墙上醒目地绘印着:一幅翘起一小撮冷峻的小胡子、两指夹着迷漫烟气的香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状、面目清瘦的鲁迅画像。

呵,这就是诞生文化巨人鲁迅的地方!这就是文化的圣地,一种久违的亲近感油然而生,我急切切地寻觅起来。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蓬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绍兴东昌坊口一个封建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告别给他带来许多童趣的百草园,到私塾三味书屋就读。他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曾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曾给幼年的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百草园,大家纷纷留影。我却徒生了一份感慨:园子不仅面积窄小,且残垣断梗,瓦砾成堆,杂草丛生,荒芜不堪,完全不是先生描绘的那般生动、迷人,令人大失所望。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百草园寄予着所有童年人的梦想:蓝天、小溪、花木、蔓藤和飞鸟虫兽。鲁迅儿时和他的小伙伴们就经常来此玩耍嬉戏,或采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或捉蟋蟀、玩斑蟊,有时挖何首乌的块根,有时摘木莲藤的果实,夏天在树荫下纳凉,听蝉鸣唱,寒冬在雪地上捉鸟雀。尔今,旧踪难觅,一切仅凭想象了!

三味书屋,少年鲁迅读书的地方,这是清末绍兴城一家著名的私塾,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为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据说,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鲁迅在这里学习了五年,这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

1926年9月18日,鲁迅先生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因为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先生过去向往的那种美好,增强了先生当年在我们这个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同时,我们也悟了些散文及其出乎意料、收放自如、随心所欲的文字风格: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先生的影响,起码,在我的眼中,鲁迅是生动的,构成生动内涵的有:孔已己、祥林嫂、闰土、阿Q、涓生和子君,以及“多乎哉,不多矣”,等等。

鲁迅先生的大致经历是: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录在《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10月19日,他走完了沉重、光亮和伟大的一生,病逝于上海。

在一种朝圣的澎湃中,凭吊完这一方盛产伟人的仙宅,走出那一幢幢的古朴自然,心中仿佛也充满了无尽的仙气。

信步在古镇石板路上,听着咸亨酒店茴香豆的叫卖声,闻着一阵阵刺鼻的臭豆腐,看着一条条穿街而过的清清溪流,以及远处那突兀而起的座座山峦,感到了鲁迅的影响和厚重,感到了绍兴的悠远和积淀,也感到了绍兴人的不同寻常。

绍兴地处江南的腹地,按常理绍兴人应该是内敛含蓄,但是,我所了解的如鲁迅、秋瑾等一些绍兴人却没有因为鱼米之乡的养育而变得温婉平和,反而具有一些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豪气,以及铁肩担道义的慷慨。这,在是日晚,我们一行在与绍兴市委宣传部安排的接待晚宴中得到验证。

酒宴在一个大厅里,人多分两桌,双方的领导同志围坐一桌,两市业务科室人员聚坐一起。寒暄之后,就是互相以酒表达两个地市学习交流共识。在主桌,可当绍兴市的主要领导提出所有绍兴部门负责人共同敬祝淄博参观考察团一杯酒时,绍兴电视台的负责人却立持不同意见,拒绝集体碰杯,坚持以个人的名义一一与淄博的各位同志觥筹致意。其实,在我看来,集体项目罢,个人项目也好,都形式矣,何必对着众多的外省客人让自己的领导难堪呢?

我们这一桌,绍兴市委宣传部的同仁们也非常活跃,完全异于山东的风俗。我们当地的习惯是让客人喝好、满意,在客人喝足后,才可相互表示,也是礼节性的,决不能不顾客人的感受。可他们草潦开了头,还未酒过三巡,客人的酒还未劝完,他们之间就打诨插科、喝五呼六闹了起来,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开始内讧了。

哈哈,这就是绍兴人的性格,一切验证了我的判断和想法。可是,为什么绍兴人养成了刚正不阿、我行我素的个性呢?

从巾帼女英雄秋瑾说起,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秋瑾在该校发展了600多名会员,后来,秋瑾接任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

为推翻满清专制帝制、创立民国而英勇献身的女中豪杰秋瑾,孙中山、宋庆龄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孙中山挽:“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宋庆龄题:“秋瑾攻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因为鲁迅的绍兴,引出了绍兴人炯于江南人的性格,加深了我对此的疑惑、感悟和理解。

其实,答案已经早就有了,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二天,我们离开了文化的麦加绍兴,先生的故居还在沉睡中,一片属于绍兴的棕黄色,从故事与猜想中,记忆中的人吃着茴香豆,喝着温黄酒,安静地听着,属于乌篷船的故事……

渐行渐远,孤零零山峦一个个呈现了出来,没有任何树木的遮拦,露出黑色嶙峋的褐石,把一方人文的直率暴露的一览无余。

这就是绍兴人的文化品格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