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过克鲁伊夫定律看当下的中国足球,到处“学习”最后一场空

CUFA 2022-12-27

Editor's Note

克鲁伊夫对于70后80初的朋友可能很了解,他的足球生涯伴随着传奇和争议。当下中国足球的问题颇多,通过克鲁伊夫的定律,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野哨 Author stevensonsky

 

      用手机玩游戏,一般人不会感觉到操作系统的存在,一个5岁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他只知道游戏好玩。

 

      不过,有常识的成年人明白,没有底层的操作系统,别说游戏,整个手机都是一块废铁。

 

      把游戏换成欧洲足球,我们是不是那个5岁的孩子呢?不管下面的操作系统,单独把上面的游戏抠过来玩了很久的那个孩子。

 

      是时候把操作系统有关的东西也抠过来了,这就有了《克鲁伊夫定律》的尝试。

 

      定律只能留下六个字的话,就是空间+时间+整体。如果只能留下两个字,就是频率。

 

                                                                                  

 

       一


      认识你自己

 

      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住着1岁的你、10岁的你、100岁的你、1000岁的你、1万岁的你、1亿岁的你还有140亿岁的你。意识宽度就是能连接到哪个年代的“你”。

 

震惊世界的印度数学天才拉玛努金,他的数学天赋是吉祥女神梦中相授。据古印度经典记载,相传创造世界时,吉祥女神踞于莲花之上,随水漂流而来。这样算起来,拉玛努金的意识宽度接近140亿年。    

 

      精确地说,拉玛努金不是天才,是天才发生在拉玛努金身上,并经由他流淌出来。

 

      心理学大师荣格洞察到,真正的创造者是古老的集体无意识。无意识——而非自觉意志(个人努力)——统治、塑造着创造。自我被一股暗流席卷而去,完全沦为了一个身不由己的世间诸事的旁观者,创造的过程变成了人的命运并且决定着他的心理状态。

 

      吉祥女神是印度古老的集体无意识的拟人化。

 

     

       同样,踢球者,既非踢球者,是名踢球者。真正的踢球者是集体无意识。不是你在踢球,是比赛发生在你身上,前者是人的大脑的错觉。


      在自传《我的转身》中,克鲁伊夫直接写道,“我的足球天赋是上帝赐予的。什么也用不着做,就有了。”


      克鲁伊夫经验到了,并不是克鲁伊夫在踢球,克鲁伊夫只是上帝(古老集体无意识的人格化)表达自我的工具。


      克鲁伊夫还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我离开足球的生活对我更具意义。克圣是不是在说,他相对平庸的生活是他自己做的?


      但事实上,无论是天才、饼才、庸才和蠢材,都是下载的。


      著名神经学家本杰明·利贝特实证了事皆前定,在人有意识做某事之前,一股活跃的大脑波动就已经产生了。亦即意图产生于无意识(潜意识),之后才进入有意识的觉知。利贝特发现,意图先于行动五分之一秒,但是在意图之前三分之一秒总是出现活跃的大脑波动。

 

若日尼奥,2021年欧冠和欧洲杯双料冠军主力中场,他说他的天赋来自他的母亲,他妈妈是巴西一位女足球员。对应天赋的英文单词gift,既然是gift,就是有人送给你的。往前倒腾,若日尼奥妈妈的天赋谁给的?沿着时间往前面无限回溯,就是古老的集体无意识。


历史上,中国青少年球员相对表现曾优于成年人。一个原因是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够成熟,真正的踢球者都没有到位,拼的是人的天赋和训练水平。所以,有时还能打一打。

 

 但一到成年人,天赋不重要了,拼的是意识宽度和下载能力,彻底崩了。大脑的功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意识宽度的拓展全赖无意识的潜力。

 

       一切都是能量、频率和振动。

 

      感受频率的内心听觉决定了意识宽度,拉玛努金的内心能“听”到140亿年前的频率,同频共振的结果就是不可思议的数学天才。

 

      境由心造就是随着意识宽度的扩大,连接到了更古老的集体无意识,你的生命品质就来到了更好的阶段。越久远的无意识熵值越低,频率越高,能量越强。所以,荣格说,我们的外部境遇是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当潜意识被呈现,提升到意识层面,命运就被改写了。 

 

       如何认识自己,荣格给出了如下的公式:

 

       I We=Fully I,

 

     (我;我们=完整的我)。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一切本自具足,无需外求。第二,人天生就是一个整体,整体就在哪里,只需要回去。


 

佛山七级联赛的足球+诗经的少儿试验就是这么来的。经典都是经由天才下载的古老的集体无意识,如果用更接近古汉语的粤语朗读经典,等于是双倍地跟老祖宗同频。

 

 跟古老的祖宗同频了,自然就会踢了。             

                                                                                                       

      二     

            

 比赛的本质是集体无意识的表达,那训练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学习和成长的本质是什么?

 

 不是可见的知识和技能,是高频给低频做正向调谐。同频共振的一个前提是,两个频率的差距不能太大,否则调不了。

 

微观上,各种训练场景、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比如说改变队友、时间压力、射门目标、不同的球、不同的方向、局部人数优势、场地形状和大小等,其实质是用近似比赛的频率把球员的频率调谐到比赛状态。

 

宏观上,从施拉普纳开始,中国足球先后学德国、英国、前南斯拉夫、荷兰、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内在的频率上不去,还是无法跟欧洲足球发生关系。


生命的过程远比思维过程宏大得多、复杂得多也高级得多。

 

好比读一本好书,每一个字都认得,思维上也认知到了这是一本好书,但读完之后感觉跟没读一样,人和书之间没有发生关系,这就是频率上差距太大,共振不了。

 

1980年代,张路指导曾推介过一本好教材《新足球学》,作者卡尔·海因茨·黑德尔戈特乃1982年世界杯亚军德国队的助理教练。张指导碰到欧洲人就要教材,跟德国人要过,跟荷兰人、意大利人都要过,但教材、知识、打法这些可见的硬件是一个容器,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达到这个容器所承载的频率。

 

 亚洲球员要到欧洲去用当地的语言文字思维和沟通足球,实质是用欧洲的能量场做正向调谐,欧洲足球是欧洲的能量场的显化。反过来,欧洲人学中医,就必须到中国来,用中文来思维和沟通中医,也是一个道理。


 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频率的存在比这个频率的载体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要重要得多。

 

不可否认,国内很多教练,无论是知识和经验都非常出色,不输给欧洲的教练。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足球的核心能力是意识宽度和感受频率的内心听觉等无意识能力,欧洲教练比我们强很多是一个客观存在。

 

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悲哀,当发现自己是一块感受能力很差的废铁,已经晚了。


  钢琴教授石叔诚说,国内的很多钢琴教育是掩耳盗铃的教学, 足球大概也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都知道训练项目设计的一个原则是尽量还原比赛场景,但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下来,有天文数字一般的瞬间情景。有的时候,比赛的Key很明显,但有的时候,内心听觉不足的话,找不到比赛的Key,从源头上就不会知道要练什么,怎么练。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背景之下,很容易观摩到欧洲顶级球队的训练方法。很多时候知道怎么做,学到了很多欧洲先进的训练方法,但是做的时候自己很懵圈。

 

 Zack  Yang,一位在英伦执教草根球队的年轻中国教练,他说,”……那些顶级联赛球队的东西,用学位来比喻就是博士论文,我最近就在看低级别联赛的比赛,内容很难看,但是非常基础,一板一眼的,就像小学学加减法一样。……缺乏的是低级别联赛里的基本战术跑动和位置知识……后卫怎么处理头球,前锋怎么站位,中场最基本的处理球方向选择,这些东西,英超,西甲这些顶级球队球员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的。”

 

 Zack讲得很形象,顶级球队的比赛和训练都是博士的频率,我们是小学生的频率。实际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接拿过来用确实很茫然,练完了跟没练一样,小学生没有跟博士的思维发生关系。学的哪些顶级球队的训练方法,最后怎么来的还怎么还给老师。

 

                                   德国传教士边得志


如果承认落后欧洲不止30年,这就意味着欧洲30年以前的教材恰好同频。在接受欧洲教练培训时,得不到最新的教材,拿到的是过时的。也许,不是对方保守故意不好好教。在欧洲人看来,最新的东西频率太高,带不动。因材施教的最佳方式,反而是教看上去过时的内容。

 

      很认同Zack的观念,欧洲低级别联赛的内容相对跟我们同频。在草根层面,我一直练的就是非常基础的视野、身位、判断(眼耳鼻舌身意)、位置感和视觉想象这些无球的东西,特别是低位防守的整体队型。

 

      最近,深圳佳兆业U15主教练陈涛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他说,“我觉得中国球员的不足在于整体和小组技战术的发挥,包括阵型的保持、距离的保持、阵型的移动这方面是比较薄弱的。”

 

职业、海外和草根,来自三个面向的指证都在提醒一个事实,问题出在更基础的层面。

  

 

                                 德国传教士毕安


 比赛是花朵,训练是根茎叶,更基础的就是下面的土壤。

 

 最近,拜读了张沛超博士的一个标题《从症状解释学到生命解释学》。我觉得,这对中国足球是一个很大的提醒,在症状解释这个层面大概不会有出路。

 

从心理的角度,艺术、科学和宗教是三维空间的三个面,当这三个面交接时,才可以定义三维空间里的一个点,比如足球。

 

有人会说,连阿曼都踢不过。阿曼有科学吗?有艺术吗?

 

能不能不带偏见地去了解一下科学、艺术和宗教对人的影响?以及三者是如何改变和影响意识宽度和内心听觉?

 

作为一种生命体验,比赛本身的内容本质上没有因果、没有逻辑、没有原则,只能感受和呼吸,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1982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头号大腿罗西就没有逻辑、没有道理、不讲科学。终其一生,他只是那一个月的超级天才,之前和之后均三流四流的频率。科学、逻辑、数据和分析没有办法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独特存在。

 

1982年4月27日,佩鲁贾中锋罗西两年禁赛的处罚期才满。哪个教练敢在世界杯用一个歇了两年的小球会前锋?

 

绰号老人家的贝阿尔佐特教练,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描述他对罗西的直觉或灵感是怎么回事,不可思议的内心听觉!最好的东西总是不可取,不可说,不可复制。1984年欧洲杯、1986年世界杯,老人家均铩羽而归。

 

那些看上去有逻辑的科学、理论、战术、打法、阵型、进攻、防守和知识等,只是这个体验的局部可视化——来自大脑意识对比赛真相的东拼西凑的反射,它不是比赛本身。所以,阿莱格里说,战术是扯蛋!

 

如果体验上不同频,聊的就是关于比赛的反射,一千人有一千个反射,射了也是白射,还不如不射。

 

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将现代足球传入梅州五华县长布镇元坑村。某种意义上,这是不是一个提醒,足球和它背后的载体或容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以拆哪儿?(杨帆)                                

                                                                                            

      作者:杨帆(前湖南湘涛俱乐部总经理)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克鲁伊夫定律:为什么中国足球就不行-       


推荐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番茄体育”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