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节描写之“心动计”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1-10-30


细节描写之“心动计


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要学会生动细致的情景描写;要让读者感同身受,就要写好真实细腻的心理活动。我们把运用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这一招叫做“心动计”。真实细腻地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情绪感受,不仅能使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使读者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还能很自然地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刘曼同学的《捉蚂蚱》就是一个好例子。


捉 蚂 蚱

  刘曼

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我和伙伴们来到操场捉蚂蚱。

下午的太阳依然火热。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昆虫观察盒,老师告诉我们,这次我们要来捉蚂蚱。一听到“蚂蚱”,我就心寒了!虫子!蚂蚱是虫子!哦!天啊!这是我第一次要和虫子做朋友了。

大家都在草坪上寻找蚂蚱的踪迹。我小心翼翼地走在草地上,生怕蚂蚱会突然跳出来吓到我。突然,有一个小东西仿佛是碰到了我的腿,又一下子就飞到离我四、五米远的草地上,被高高的草掩没了。我大叫了一声——我最怕虫子了!可是,这是一只蚂蚱,是我要寻找的目标,我不能怕它!我轻轻地,慢慢地靠进了那只在草尖上休闲的蚂蚱,我在它身后悄悄地蹲了下来,把盒子悬在空中,对准了它,心里倒数着:三、二、一,扣!哎呀,它就像小精灵一样,一下子敏捷地逃走了!我不甘心,继续寻找它们的踪迹。“小蚂蚱,难道我还抓不到你?!看你们能逃到哪里?!”我心里默默地说。

这时,胡钰已经抓到一只了,她高兴地地举着让我们看。同学们也都陆陆续续捉到了自己的小蚂蚱,都高兴地炫耀着,而我的瓶子还是空空如也。“我也得加油了!”我心里暗暗地想。我一次一次地试,可是蚂蚱们好像开了会一样统一和我作对,它们一次次从我眼皮底下,从我的手边逃跑了!我也早已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了!“哎呀!我一只也抓不到啊!”我嘟囔着,心开始急躁了!

胡钰跑过来对我说:“我来帮你抓一只吧!”我刚要满怀欣喜地答应,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不行,她帮我抓住了就不是我自己的成果了,我也体会不到自己捉到它的过程和心情,我要自己来,我一定可以的!”于是我说:“我还是自己来吧!”

我又跑向了草地开始抓蚂蚱。前方一只蚂蚱飞了起来。我盯住了它,它落到了一棵草上一动不动了。我悄悄地绕到了它的身后,弯下腰,蹑手蹑脚地向它靠近。在伸手可以够得到它的地方蹲了下来。我右手拿着瓶子,在它的上方轻轻地摇了摇,嘿嘿,蚂蚱居然没有动,它一定是和我捉迷藏累了吧!我怀着半疑半惑的心情又悄悄地把瓶子往下方挪了挪,哎呀,不好,它的后退向两边展开了,我知道它要跑了,绝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我拿着瓶子迅速地扣了下去,赶紧闭上了眼睛——“啪”我听到了瓶子落地的声音,紧接着又听到里面有撞击瓶壁的声音,我的心里马上涌起了一股小兴奋:“难道……”我忐忑不安地睁开了眼睛,哇!一只蚂蚱果真正在瓶子里四处乱撞呢!我兴奋地大叫:“快看,我也抓到了一只,我成功了!”这种喜悦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明白了,只要自己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体会到过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赠与,那就必将失去自己动手带来的成就感。

瓶子里的小蚂蚱,好美,好美……

 

本期提炼绝技:心动计

绝技说明:心动计指的是心理活动描写,是写人记事作文中常用的绝技,一般有两种用法。一是直接描写,把人物心里的想法直接写出来,也就是人物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二是间接(侧面)描写,或者通过人物特定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或者通过人物眼里看到的景物来表达心情。今天主要说说直接描写。

 

故事中的人物要鲜活起来,就要让他们跟现实中的人物一样,能说能动还要能想。能想就是有正常的心理活动。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心里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思考如何行动,或者是表达当时的情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把人物当时所思所想写下来,就是心理活动细节描写。这样看来,心动计的运用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可是,很多同学在写文章时都容易忽视心理活动描写。那么,怎样才能既自然又匠心地用好心动计呢?下面结合刘曼同学的《捉蚂蚱》来看一看。

一、事情开篇有想法。往往,我们一听说要做某件事的第一时间,心中就会对这件事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捉蚂蚱》中,小作者一听说任务是捉蚂蚱,心就寒了:“虫子!蚂蚱是虫子!哦!天啊!这是我第一次要和虫子做朋友了。”这时的心理活动描写,不仅使故事生动起来,还给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读者可以据此猜想事情会怎样发展下去,让读者心中对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充满了期待。

二、情节发展成动力。写人记事,自己印象最深的,写起来最顺手最有感觉,因为自己的心与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一起开心,一起忧伤,一起放松,一起紧张……这样,心理活动往往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同时又很自然地成为了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捉蚂蚱》中,小作者第一次遭遇蚂蚱,第一反应是大叫一声,接着有了这样的心理活动:“可是,这是一只蚂蚱,是我要寻找的目标,我不能怕它!”这样的心理活动是遭遇蚂蚱时自然出现的,同时也促成了小作者后来如何用心捉蚂蚱的举动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再如,胡钰过来要帮“我”捉蚂蚱时,“我”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不行,她帮我抓住了就不是我自己的成果了,我也体会不到自己捉到它的过程和心情,我要自己来,我一定可以的!”又是很自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像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我们也经常运用于写自己遇到紧张、矛盾的时刻,例如做错了事怕批评,取得了成绩很得意等等,

三、高潮之处出华章。《捉蚂蚱》中最精彩的描写是小作者如何抓到一只蚂蚱的过程,这也是故事的高潮。这一过程的描写,不仅有动作细节,还同时将心理活动细节与动作描写融为一体,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同时伴有心里的想法、判断,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小作者的紧张和专注,仿佛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一同经历这一紧张刺激的捉蚂蚱过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