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让儿童依赖你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1-10-30


儿童的成长,既要顺应“自然”,也离不开教师的陪伴和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使他们学会自主成长,对自己的成长有自觉意识。在教室生活当中,无论是教师的身体力行,还是倾心陪伴;无论是外在的行为规则制订,还是内在的规则意识建立;无论是有意识的教师引领,还是儿童的自我管理,都朝向一个目标:让儿童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

我们的语境中常常不自觉的会有“问题班”和“问题学生”的称谓和定位,而更合理的判断应该是,我要面对的是具体的“班级问题”和“学生问题”。班级问题和学生问题在任何一个教室里都存在着,不过是具体的问题各不相同而已。问题班级、问题学生与班级问题、学生问题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不正常的存在,后者是正常的现象。明白了所有班级和学生问题都是正常的存在,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面对,就没有理由为自己找借口。身为教师,身为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班级问题和学生问题,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的职责所系。教室里,每天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所有问题事无巨细,教师都要去厘清是非曲直,无微不至地帮助孩子们一一解决,想必这个教师就会被“问题”没顶,永无出头之日。既然教师永无出头之日,学生也就永远难以“断奶”,难以成长了。吃力不讨好的事,不应该是一个教师的明智选择。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面对和处理层出不穷的学生问题呢?正如小鸟扑棱翅膀是为了学会自己飞翔一样,孩子们无论经历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最终也是为了能学会自我教育,学会自主、独立地成长。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愿景或目标,即引导孩子们逐渐学会自己面对和解决各种成长中的问题。

不同的学生个体,即使出现和面对的问题相同,形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解决问题的路径也就不一样了,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是相通的,是可以总结和提炼的。身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在两个方面做好“研究”的功夫,一是研究学生,二是研究家长。研究学生和研究家长,都包括两个维度:个性和共性。共性层面的研究,就是要调查、了解社会和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下的印记,要懂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心智发展上的共同规律和特点。例如,你要懂得一年级孩子和三年级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有什么不同,要了解六十年代出生的家长和八十年代出生的家长分别拥有怎样的成长背景和育儿理念。至于个性,就更好理解了。班上两个男孩,遇事都容易耍情绪,尽管耍情绪的方式基本相同(这是因为他们处在相同的年龄阶段,心智发展水平基本一样),一个是因为受了妈妈的影响,一个是父母年龄较大,家人宠溺的结果。研究学生的目的是要弄明白“为什么”,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找准自主成长的起点和目标;研究家长既有与研究学生相同的目的,还有就是可以找准家长的“痛点”,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家长能和我们达成共识,携起手来一起把劲往一块儿使。

我一直强调“同理心”,这的确是一把解决学生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成长的金钥匙。同理心如何拥有?还是离不开研究,只有深入地研究,才能真正懂学生、懂家长。因为懂得了,所以能润物无声,能顺势而为,能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没有同理心,不会有信任,也就不会有真正促进成长的教育。这在现实的教育现场中很容易体会到:运用权威往往能暂时解决眼前的问题,却无法阻止同类问题在同一个班级甚至同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发生。当你告诉一个被同学“侵犯”的孩子,如果是你也会很愤怒,并且分享自己类似的成长故事,接着你就有可能听到他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你也就能够走进他脆弱的内心深处,陪他一起面对,进而引领他拥有阳光的心态。

班级管理也好,个体学生的成长引领也好,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工具”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类型:活动(课程)、评价、诊断等。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教室生活,教室生活的丰富多彩、井然有序离不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针对孩子们的共性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诸于“也傍桑阴学种瓜”、情绪管理活动课程、教室生活服务岗竞聘活动等,是不可或缺的。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自主管理,持续的、民主式的、可视化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能起到内化规则、形成习惯和养成品质的作用,例如每周一次的教室生活服务岗评价活动,让“服务”看得见,也让成长看得见。像早期记忆、词语联想这样的心理诊断工具的适当运用,也能帮助我们对学生问题的理解多一些角度,更加全面而深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永远是为了“每一个人”的成长,教师永远要关注个体,防止有意无意地将个体淹没在“集体”中,唯有如此,孩子们才不会总是依赖于“权威”,才不会忘却自我成长的责任,才能展翅“向着明亮那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