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0月3日 上午 4:01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科技

三个被误解最深的医学常识

历史微时刻 2024年09月27日 17:16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历史微时刻”,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

作为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医学,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而一直以来,人们在医学常识方面也始终“误解”不断。


除了老生常谈的“中医”与“西医”之对立,还有着另外三大误解:


1. 把医学等同于自然科学。


2. 认为医学与人文毫不相关。


3. 认为医学超脱于社会。


而这三者,又都指向一个终极问题,即把医学完全当成是治疗疾病,为人类带来健康的学科。事实上,这显然是将其大大窄化了。


三个被误解最深的医学常识

文/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来源/群学书院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为什么人们对于医学有着诸多常识性的误解,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医学的起源。


在轴心时代以前,也就是远古时代,是有医术的,有生必有死,有人必有病,有病就有医,但是并没有医学。


在那个时候,看病主要是靠算命、占卜、巫术等方式,结合宗教信仰的仪式,依赖于占卜师、巫师...还有各种神庙等。希腊的科斯岛,这个地方被认为是医学的发源地。但是那个时候主要是通过宗教信仰仪式使病人相信有所寄托。


当然在当时也有些医疗行为,但是并没有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比如说现在世界好多地方的考古发现,可以断定当时已经有断肢固定、脱臼复位、外伤包扎等那样的医术。


公元前四、五世纪左右,出现了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现在有人把这个辉煌的时期称为轴心时代。至少在古希腊和中国,同时在那个时期产生了医学理论。


首先是脱离了对神的依赖,开始客观地来观察病人,而且在哲学的思索下获得符合逻辑的理论,用来解释身体和疾病的现象。它不再完全是神的旨意,而是人自己去观察,通过符合逻辑的办法,通过思考形成一个体系。


从那个时候开始,医生就是一个高尚的职业,被公认是由高贵的人来做的,要求医生具有美德和优秀职业家的品质,这已经成为传统。


但是从公元四、五世纪以后,西方和中国(包括一些东方的其它地方)开始走上不一样的道路。在西方,信仰疗法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传统医学衰落;在中国则越是兵荒马乱、越是疫病严重的时候,越是推动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但是西方后来有了现代科学,催生出现代医学。从十六世纪开始,解剖学、血液循环、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等均在西方出现,并飞速发展。


1953 年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更是阐明了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是DNA 双螺旋结构,从此遗传学发展突飞猛进,医学研究进入分子层面。


医学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进展非常迅速,现代医学理论更是突破许多障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样与之伴随的,还有着诸多误解。


误解一:认为医学完全等同于科学


事实上,现代医学研究虽一直遵循于科学的研究方法,但也有着诸多局限。


人体是一个巨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也就是说,人从出生,那么多器官、那么多组织系统、细胞、分子,它们是自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自动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工作;


而且它有自稳态性,即使遭受破坏,它也会很快自己取得一个新的平衡,具备巨大的自稳能力;


它还是开放性的,对所有的机械系统来讲,内部的熵都随着时间而增加,内部分子和原子的紊乱性也会不断增强,而唯有生命系统内部的熵可以不随时间而变,需要时还可以降低,因为它可以通过特殊机制从外界获得负熵;


它是有时态性的,任何时候我们的机体都在变化,没有一刻是相同的。直至目前,现代科学还没有破解这个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


当前,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巨复杂生命系统,还有一个麻烦的事,即现代医学碰到了循证医学的困境。


比如看病要有证据,这是现代科学的态度,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有了足够的证据才看病,因此现在很多病还是凭医生的经验来看的。当然医生的经验并不限于个人,还包括集体的经验。


我们现代医学有一个好处,跟传统医学不一样,有医生共同体组织。很多病都是医学会或者某某学会的成员坐在一起讨论,把各自的经验凑起来,制定出一个临床指南,然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遵守,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必须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统计出按某个标准,诊断准确率是多少?治疗有效率是多少?但现在还不完全能做到。


所以说,现代医学即使发展到现在,临床决策依然无法完全依靠现代科学的实证与量化分析,仍然需要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和经验性方法。诚如威廉.奥斯勒所说:“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


误解二:认为医学与人文无关


事实上,关于医学的人文属性有三点:


第一,医学的价值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标准。客观上说现代医学发展延长了寿命,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大家都在享受现代医学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否则我们的生活绝对没有现在那么舒坦,大家会承受更多的病痛。如果回到只有汞制剂的时代,只有放血疗法的时候,大家设想在过去的一年里会有多少痛苦,我们都应该感恩现代医学的巨大发展。


但事实上人们主观上的价值判断却不完全与此平行。二十世纪以前的医生,作为家庭朋友的成分不比医学专业人员成分要少,那时候大家非常珍视相互间亲密的信任关系。现在,尽管医学的发展给大家带来那么多好处,但是人心不足。正如《剑桥医学史》的作者罗伊. 波特(Roy Porter)所说:“ 在西方世界,人们从来没有活得那么久,活得那么健康,医学也从来没有这么成就斐然。然而矛盾的是,医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招致人们强烈的怀疑和不满。”


此外,在不同的情况下,医学的价值判断和主观偏好都会有所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条件越好的人群,对医学的需求与期待越高,对医学的满意度反而越低。不同年龄阶段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医学的依赖程度不同,对医学的价值体会也不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生活、生命理解的不同,也会对医学价值产生非常不同的标准。


医学的人文属性,第二点表现在医生既治病,又治心。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当中十分重要。恐惧容易产生癌症,癌症会引起恐惧。很多癌症病人,不发现则已,一发现很快就被吓死了。统计研究,50%的癌症病人有抑郁性心理障碍。更不要说功能性的疾病,如癔病什么的,纯粹由心理因素造成。


医学人文属性的第三点,就是医学有边界。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医学的期望不断提高,加上现代科学具有的意志自由的秉性,现在医学已经被赋予了过度的使命。原本属于生活的事都被纳入了医学的范围。比如衰老研究:医学是为了人能够更健康地生活,但是现在有人开始研究怎么能防止老,甚至有人宣称到二十一世纪末,人就可以不老了。甚至还有临床试验表明把年轻人的血液输入给年人,可以起到“返老还童”的效果。


这样的医学研究方向到底应该不应该继续?我想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我们在有些场合还能听到人类要征服疾病的口号。如果说,没有疾病,还有没有生命?反过来,有哪一种生命是没有疾病的呢?我想这些都是哲学的命题。


七万年前,智人产生了认知革命,而到今天,人类的脑容量并没有进一步的增加。智人从狩猎采集文明到农业文明花了6 万年,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花了1 万年,而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滥觞只用了几百年时间。人类文明的进步,使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总体上改善了人类的健康,延长了寿命。但生活方式在短时期里发生如此巨大而迅速的变化,体内基因来不及随之改变,身体进化远远不能适应文明进化,由此带来包括慢病在内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对此,人类除了坦然接受外,重要的是尽力改善生活方式,而不应把主要责任赋予医药。由文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问题,为什么要通过吃药去解决它呢?唯有采取更加适应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不然就只能坦然接受。


总之,人们对现代医学的不满,不是因为她的衰落,而是因为她的昌盛;不是因为她没有作为,而是因为她不知何时为止。人们因为成就生出了傲慢和偏见,因无知而变得无畏,因恐惧而变得贪婪。常常忘记医学从哪里来,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缺乏对医学的目的和要到哪里去的思考。


误解三:认为医学超脱于社会


医学的社会属性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


第一,医学和诸多社会因素紧密相关,且共同影响人的健康。医学不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同时它也跟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一起来决定人们的健康,且还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医学技术发展要顾及社会伦理。由医疗技术发展引发的医疗费用快速增长,超过了社会经济和个人的承受能力。现在我们还在承诺继续增加投入,事实上,国家财政和社会投入首先应该保证广大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这是出于对社会公平的考虑。


目前,对医学发展的享用程度还受着身份和社会地位比较严重的影响。就拿医疗保险制度来说,城市职工和城乡居民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医保系统,两者间待遇差别很大;即使是城市职工医保,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医药报销水平也有很大差别,这些都会加重社会的不公平。


而当我们的医疗技术飞速发展时,不仅迅速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可能进一步影响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一个新的技术出来,往往相当昂贵,医保不能报销,或者只能报销很小一部分,这时候往往只有富人和有权的人能够享用,这就增加了社会不公。


医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心理。当对一种疾病所有人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也认了;但当对一种疾病有了办法,而只有一部分人能享用、另一部分人享用不起时,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心理效应是巨大的。如果我们的医学技术沿着“用更昂贵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少数人疾病”的方向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是有害的。


第三,资本驱动医学技术的发展。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医药行业在我国已经成为资本投入的热点。大量资本不仅投向医药和医用耗材的生产和流通领域,而且开始投向医院。


资本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刺激市场的活力,为发展提供更多财力,增强机构工作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其负面效应,例如容易促进过度诊断和治疗。


药物研发和生产也有逐利倾向。曾经有一个时期,各种变相的新药在我国大量产生,同样一个药,改一个不同的名称,改一下剂量,就成了新药,就是看谁能活动,能钻空子就能上市,然后就能赚钱。但就普遍意义上的性价比而言,显然是不利于保证基本医疗和社会公平的。


此外,资本的浸润,也助长药品耗材流通领域的腐败。现在我们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公立医院的医药分开的改革,取消了药价提成,成果应该肯定。但当前过高的药价更主要是在药物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这方面的改革始终难以推动,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腐败,在于强大利益集团的疯狂抵制。

仕途无悔

总而言之,医学具有科学属性,人文属性和医学属性,我们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医学是人类情感和人性的表达,它的目的在于维系人类自身的价值,保护自身的生产能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历史微时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