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10月18日 下午 3:04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历史

14位葬进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国军高级将领

历史微时刻 2024年10月11日 17:16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历史微时刻”,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更新!


作者/圈儿爱历史

八宝山曾是明清两代太监养老送终的世外桃源,因盛产红土、耐火土、青灰等八种矿产而得名,1946年,这里被改建为忠烈祠,1950年,八宝山建起占地150亩的革命公墓,从此八宝山革命公墓逐渐成为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此外,八宝山革命公墓还有一批国军将领安葬于此,据不完全统计,总共有14位。那么,这14位国军高级将领都是谁呢?1. 程潜(1882年-1968年),湖南醴陵人,同盟会会员,民革成员,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辛亥革命爆发后,组织二次革命讨袁,后赴云南加入护国战争,追随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成为湘军的代表人物,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国民党资深代表。北伐战争时为中路军江右军总指挥,由赣北进取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指挥平汉路抗日,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曾指挥兰封会战等战役。

解放战争期间掌管湖南军政大权,后于1949年8月与陈明仁率全体官兵在长沙举行起义,后来历任多职,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68年4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2. 李宗仁(1891年-1969年),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新“桂系”首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早年加入同盟会,陆续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后统一广西;北伐战争时率第七军二万多人,转战湘、鄂、赣、皖等省屡立战功,后与蒋介石屡屡爆发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2月至5月,指挥徐州会战,其中的台儿庄战役是他一生辉煌的顶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歼灭日军二万余人,后陆续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

解放战争后期当选为副总统,后就任代总统,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桂系部队大部被歼后,李宗仁飞往香港,后在美国度过了十六年流亡生涯,1965年7月,李宗仁冲破重重险阻,偕妻回到祖国大陆,1969年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3. 张治中(1890年-1969年),安徽巢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黄埔系骨干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反清起义,后参加护法战争,担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总队长、军官团团长,率军参加北伐战争,1932年率第五军协助19路军在上海抵抗日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会战,后担任湖南省主席,在皖南事变后向蒋介石上书,主张继续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营救过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是唯一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被称为“和平将军”。

解放战争期间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1945年重庆谈判与1949年北平谈判中代表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国内和平协定》遭国民党政府拒绝后留在北平,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后历任多职,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1969年4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4. 傅作义(1895年-1974年),山西临猗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毕业,晋军代表人物,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辛亥革命爆发后响应起义,赴娘子关抵御清兵,后参加阎锡山的晋军,屡立战功,涿州之战使他一举成名,反蒋失败后驻防绥远,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发起百灵庙战役,挫败日军在绥远的侵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平绥路东段作战与太原保卫战,掩护主力安全转移,1940年春获得五原大捷,创正面战场收复失地之先例,其后主政绥远,有耳目一新之感。

解放战争期间率部占取张家口,担任华北“剿总”司令,平津战役后期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又促成绥远起义,后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4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5. 卫立煌(1897年-1960年),安徽合肥人,湖北陆军学兵营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护法战争期间选派到孙中山的卫队直接保卫孙中山,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屡立战功,在中原大战中击败石友三解除了南京之围,镇压19路军发动的“福建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后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对八路军十分友好,指挥的忻口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歼敌数万,1941年反攻日军收复郑州,后担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收复滇西,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的战略任务,可以说的五虎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立煌最具指挥才能。

解放战争期间接替陈诚担任东北“剿总”司令,由于与蒋介石战略之间不和,辽沈战役结束后被关押,被李宗仁释放,出走香港,于1955年返回大陆,历任多职。1960年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63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6. 龙云(1884年-1962年),云南恩安人,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毕业,滇军代表人物,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护国战争期间追随唐继尧屡立战功,后因不满唐继尧统治,起兵逼唐下台,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抗日战争爆发后组成卢汉为军长的第六十军,誓师北上抗日,支援全国抗战,一年内修通滇缅公路,1945年因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被杜聿明发动政变,免去龙云各职。

解放战争期间多任闲职,后抵达香港,与蒋介石彻底决裂,多次派人去云南劝说卢汉早日起义,1950年返回大陆,历任多职。1962年6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7. 郑洞国(1903年-1991年),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多立战功,随中央军先后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唐战争、讨伐石友三以及中原大战,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日军,战功卓著,1943年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收复缅北,取得了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和密支那战役的重大胜利,消灭日军第18师团,扬威国外。

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官,固守长春,突围不成,被部下挟持放下了武器投诚,后历任多职,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不遗余力。1991年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8. 王耀武(1904年-1968年),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还没毕业就参加东征、后参加第二次北伐战争,多立战功,随中央军参加了中原大战,屡建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创建第74军,相继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是8年抗战中最能打的虎将之一,战功卓著。

解放战争期间主政山东,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中被俘,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1959年12月,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9. 杜聿明(1904年-1981年),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后率部参加长城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多立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团长,参加了淞沪会战,第五军作为唯一机械化新军成立后担任军长,率部取得昆仑关大捷,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1942年率部出征缅甸,在同古与日军激战,后被英军出卖后冒千辛万苦,率部经野人山归国。

解放战争期间早期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抢占东北,屡屡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后作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先后担任东北“剿总”副司令与徐州“剿总”副司令,1949年1月突围失败后被俘,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所患的胃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等长年痼疾也被治愈。1959年12月,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1981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0. 范汉杰(1896年-1976年),广东大埔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早年加入粤军,是第一期唯一获得将军衔的学员,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战争,后任十九路军参谋长,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与福建事变,培训了军事干部数千名。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淞沪战役,率部在山西太行抗击日军达4年之久,被誉为“太行屏障”,中条山战役失败后收容部队,保全主力,后豫西会战歼敌逾万,粉碎敌军夺取西安的企图。

解放战争期间担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驻防锦州,辽沈战役爆发后于1948年10月在锦州攻坚战中被俘虏,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1960年获特赦,1976年1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1. 廖耀湘(1906年-1968年),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6年毕业回国后在教导总队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参加南京保卫战、昆仑关战役、第一次缅甸战役以及第二次缅甸战役,屡立战功,成为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

解放战争期间率部进入东北,在南北满两个战场疲于奔命,哪里危急,就往哪里调用,辽沈战役爆发后率领辽西兵团解锦州之围,于1948年10月战败被俘,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1961年获特赦,1968年12月在北京逝世,终年63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2. 黄维(1904年-1989年),江西贵溪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毕业后,参加了东征与北伐战争,表现出色,是陈诚“土木系”的一位重要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18军第67师师长,参加淞沪会战中的罗店之战,一举成名,后升任第18军军长,参加了武汉会战,在滇越边境抗击日军,后主持培训工作,培训学员达五六千人。

解放战争期间率领第12兵团北上时被包围,于1948年12月全军覆没,黄维本人被俘,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患有五种结核也被根治,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1989年3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3. 沈醉(1914年-1996年),湖南湘潭人,军统特务,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四大金刚,与周养浩,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在军统局中以年纪小、资格老著称。

解放战争期间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在卢汉的起义通电签字后,却被卢汉当成被俘战犯,囚禁在昆明陆军模范监狱,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在他的协助下解决了很多历史问题,1960年被特赦,1980年被调查证实,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1996年3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4.王陵基(1886年-1967年),四川嘉定人,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川军代表人物,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主张走北洋路线,和孙中山对抗,后投奔刘湘,造成空前的重庆三·三一惨案,参加六路围攻川陕革命根据地,战败后被刘湘撤换。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率部陆续参加南浔战役、万家岭大捷、长沙会战、南昌会战,湘粤赣边区会战等,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解放战争期间把江西农村洗劫一空、制造了“四·九”惨案,解放军席卷大西南之后,于1950年2月被俘虏,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是级别最高的在押战犯,1964年获得特赦。1967年3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1年他的女儿将其骨灰运往美国。值得一提的是网传宋希濂也葬在了八宝山,这一点为不实消息。宋希濂在1980年赴美定居,病逝后虽然归葬大陆,但是并没有在八宝山,而是在长沙唐人永久墓地,上面题写“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这14人中除了沈醉是军统系出身以外,其他的13个人在抗日战争期间都或多或少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作战,值得尊敬!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除了王陵基以外,先后回到人民的阵营中,为国家建设和祖国统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仕途无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历史微时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