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会不会被推特取代?
一年一度的
“4.23世界读书日”
,又要到来了。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当“读书”被赋予专门的“节日”,其背后,是原本充满私人个性化,和大众日常化的读书,如今已经离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渐行渐远,由此成为需要被关注的社会问题。
但也许,有人会发出
质疑:读书真的有用吗?
众所周知,念了一大堆书的人,收入未必能胜过不学无术的“大老粗”或者“小鲜肉”,可能还有更多的忧虑和烦恼。
还有人说,我即使很久不碰一本书,阅读量也并不小:
“每天随时都在用手机看各种网络资讯,或者和网友聊天——这些字数加在一起,未必少于大部头的文学名著!”
关于读书——尤其的严肃阅读——究竟意义何在,以及古今名家的经典篇章,是否会被推特等网媒所取代,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将其研究成果,写成一本书:《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
书中的内容,不仅能够解答我们对读书的种种疑惑,而且催人引发更多层面的深思……
在本书的一开头,先简要回顾了书籍的历史:
在先哲苏格拉底的时代,书籍往往不是贵重的羊皮卷,就是笨重易碎的泥板,大篇幅的文字不分段落,甚至没有标点……
尤其是,书籍的复制,在印刷术普及之前,只有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
那时的读书,难度非常大,某种程度上,是一件近乎神圣的事情。
能够写进书中、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内容都堪称人类认知的精华,价值无法估量。
文艺复兴期间印刷术普及,大幅降低了
书籍的制作成本,于是,各类读物大量出现,民众的识字率也由此显著提升。
——但无论如何,截至互联网出现之前,尤其是2010年前后“移动互联网”井喷爆发前,自古至今的一代代人,首先只要受过一定的教育,通常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其次,无论报纸、杂志等多么兴旺发达,大部分人的阅读,最主要的载体,都是纸质书。
一个典型例子是,从19世纪的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到二战后金庸的武侠小说,最初都在报刊上连载,极大促进了报刊的销售。
但无论报刊如何热卖,众多看完报纸连载的读者,还是要买结集出版的纸质书。
因为报纸杂志,一般人不会长期收藏;对连载的小说,过后也难以随时阅读、回味。
为此,纸质书有着不可替代性。
世纪之交,一些传媒学者认为,人类已经步入“读图时代”、“读标题时代”。
但当时全球顶尖的畅销书,是《哈利波特》系列,通篇都是文字。没有任何衍生绘本的销量,能与J.K.罗琳的原著相提并论。
更不用说长销不衰的《圣经》、《西游记》、《呼啸山庄》、《1984》……
而这一切,都被移动互联网所打破。
——至今也不过短短的十余年,但人类的阅读习惯,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
从此以后,我们的日常阅读,越来越大的比例,都变成了碎片化的网络文字。
而纸质书,哪怕是通俗小说,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读不下去几页,便把书放下,转为上网观看影视剧;
甚至连影视剧都不耐烦从头到尾看完,不是经常快进,就是索性去找“三分钟浓缩几十万字剧情”的短视频。
“不再是阅读,而是指尖快速划过的浏览;对一段文字多次反刍的玩味,仿佛变得不合时宜,一目十行、转瞬即忘,甚至看到一点令自己不快的内容便立刻留言大骂,这才是时尚。”
“在推特的时代,从苏格拉底的书,到从那时代代传承的读书传统,都似乎将被淘汰。”
然而,书中在讲述这些现象的同时,依然对严肃、深入的阅读,以及纸质书的未来,充满乐观的展望。
这一两年,鲁迅的经典作品、名句,在网上持续火热。
曾几何时,上学时的我们,往往对鲁迅很发怵,觉得他的文字太难读懂。
上中学后,几乎每个学期的语文课本,都有鲁迅的作品,不但分段、分层、总结中心思想之类的难题一大堆,而且经常出现重要考点。
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阿Q的“精神胜利法”,祥林嫂总是重复唠叨幼子阿毛被狼吃掉的往事,闰土从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愁苦颓唐的中年……
老师翻来覆去地讲述,还让我们对着课文,一遍遍高声朗读。
十多岁的我们,往往不是觉得可笑,就是觉得“不就是这点破事吗?真没意思……”
高考前夕,或者接到录取通知后,我们像“拉黑仇人”一般,将这些课本统统卖掉。
那一刻,我们暗自庆幸,“折腾我们好些年”的鲁迅之类,从此终于不用再碰了!
然而,当我们步入社会多年,一旦回首反思,往往蓦然发觉:
“鲁迅书中那些细节,分明是我自己的精准写照!”
失业很久、房租水电都不得不一再向父母求援,也对很多“底层工作”抹不开面子去应聘。
——这不就是不肯脱下破长衫的当代孔乙己吗?
明明工资不多,也要买高价的iPhone,这样才显得有面子。
——难道阿Q被枪毙后阴魂不散,穿越到21世纪,变成了正在透支花呗“炫富”的我?
正所谓“少年不识书中味,识得已是书中人”。
不过,鲁迅作品的电子版,网上从来没火过。
其原因大概正如本书中所言,“有重量、有篇幅的文字,往往不适合在网上浏览,甚至只能通过纸质书来品咂”。
书中还谈到,类似的现象,全世界都很普遍。
欧美的80后、90后,如今经常用来自我反思的,经常是莎翁或者勃朗特姐妹的作品。
“尽管平时很少拿起纸质书,整日浏览网络的碎片内容,但猛然回首自己的人生,能够作为思想利器的内容,往往依然离不开自幼熟读的经典之作。”
少年时翻烂了却又体会不出太多味道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鲁迅——多年以后,成为我们赖以自省的
人生灯塔,和救赎的希望。
相比之下,互联网的绝大部分内容,即使读得再多,能够给予我们如此“后劲儿”,如此力量吗?
这是纸质书将经久不衰的意义所在,可能还意味着众多“网虫”,或将重新回归经典阅读。
对时下流行的网络碎片阅读,作者不无忧虑。
“最初接触移动互联网的这一两代人,从70后到90后,阅读能力普遍严重衰退,这是无法否定的悲剧。”
“若不警醒并刻意作出改变,恐怕将是史无前例、真真正正的‘垮掉一代’,或曰网络科技的牺牲品。”
然而,作者并不反对碎片化的网络阅读,而且认为:妥善利用,大有裨益。
书中将网络内容比作零食。将信息量更大,尤其是信息密度更大的实体书籍,比作正餐。
“只要不影响正餐进食,吃点零食非但不是坏事,还能补充正餐的营养不足。”
同时,书中还说,妥善地利用“网络碎片阅读”,至少可以发挥其两大功用。
首先,对随时发生的新闻,通过网络阅读,可以快速地知其大略,一目了然。
“这让我们避免与时代脱节,并且能快速了解世界各地的大事。”
其次,碎片的网络阅读,还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例如想学一门外语,可以把上网系统默认的语言,设置成那种外语;
还可以通过类似推特的之类的社交工具,尝试着和精通那种语言的人聊天、回帖、辩论……
这样学外语,可以弥补传统学习方式的最大不足:缺乏日常应用的训练。
再如外出踏青,偶然看到的植物、鸟
类,如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要拍张比较清晰的照片,就能通过在线的AI工具,快速识别。
当然,你最好把识别结果,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否则恐怕很快就会忘掉。
最后,书中如此总结道:
“读书,如果以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功利为目的,那它确实‘无用’。但只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就会深切感受到‘无用之大用’。”
“但愿更多人,天天都是‘4.23读书日’,在畅享网络生活的同时,不要丢掉、忘掉人类世世代代的立身之本,不要让对书籍的感情,在我们这一代断层。”
推 荐 阅 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好看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