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冰墩墩+雪容融:北京冬奥与残奥吉祥物问世啦,萌skr人!

冰雪智库 2020-10-11

点击△蓝字添加星标,拥抱冰雪大时代



北京时间2019年9月17日晚,在首钢冰球馆,万众期待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终于发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真面目吧!


两大吉祥物


「冰墩墩」




中文名字:冰墩墩


英文名字:Bing Dwen Dwen

寓意:
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形象来源:
熊猫,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国宝,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核心创意:
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
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
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雪容融」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Shuey Rhon Rhon)」以灯笼的形象展示中国符号。同时她的名字也有特殊寓意:


——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的特点。

——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

——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怎么样,大家觉得好看吗?圈哥倒是觉得本届冬奥会吉祥物还蛮好看的。冬奥来临,2008年北京奥运会似乎还历历在目,而一句「北京欢迎你」,也让五个吉祥物深入人心。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历届吉祥物


除了本届吉祥物之外,圈哥儿还特地网罗了一张来自新华体育、包含历届冬奥会吉祥物的神图——


图片来源:新华体育


对比了历届冬奥会吉祥物之后,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吉祥物还挺好看的呢?其实作为冬奥会的标志与象征,吉祥物也更是在传递每一届冬奥会的美好期望。



幕后故事


人民日报体育也第一时间揭秘了吉祥物背后的故事——


2019年1月25日,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收到了北京冬奥组委发出的邀请,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入围作品进行修改。在吉祥物评审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入围前十,这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来源,正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团队。


短暂开心过后,设计团队迎来的是长达7个月的漫长且高压的修改过程。从最初的冰糖葫芦,到最终的冰墩墩,他们进行的大大小小修改不计其数,草图上万张,相关文件容量累计超过100G。


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说,冰糖葫芦是他儿时对北京的记忆,而且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随后冰壳的创意被保留,设计团队被建议尝试围绕其他珍稀或特色动物展开设计。广美设计团队在冰壳里做了许多尝试,有鹿、虎、兔子,考虑到冬奥会正值春节,他们还设计了元宵、饺子等等。


整个3月和4月,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形象的概念表达、角色造型、动作比例、装饰纹样、五官细节、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进行反复修改。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他们的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


吉祥物评委会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认为,选择动物作为吉祥物是冬奥会一个通行的做法,但选择在各种大型活动都担当过吉祥物的熊猫,相当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而且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虽然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创新,就会有独特魅力。因为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本土的珍稀动物。国际上看到熊猫,就知道它代表中国,不用任何语言解释都会被认同。」


从设计内行角度来讲,做熊猫则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统的熊猫?


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全部收集,每天都去比对分析,无论是在冬奥组委办公室,还是广美工作间,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熊猫。


「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老觉得这吉祥物少点什么东西,虽然有冰晶外壳,跟冰有直接关系,但怎么就和冬奥会密切联系在一起,怎么就说它是冬奥会吉祥物呢?」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林存真指出了当时遭遇的困境。



4月30日,广美设计团队又一次进驻冬奥组委。「那天大家一起探讨,突然有个想法说能不能把‘冰丝带’融进去?」林存真说,这一下「点醒」了大家,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一下有了未来感、科技感,这样马上定位就清晰了。随着冰壳熊猫的方案逐渐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冰壳熊猫的最初创意来自冰糖葫芦,「其实冰糖葫芦原来也叫糖墩儿,‘墩儿’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也特别亲切,像邻家小孩一样特别健康、活泼、可爱。一有这想法以后,马上去网上查,结果没有重复的。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后来我们就改成了冰墩墩,也过了查重。」


而「雪容融」的故事也很有趣——


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


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不过专家们给出的意见却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就意味着,整体形象设计几乎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 「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后期应用,尽可能多地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随着吉祥物问世,2022北京冬奥的脚步逐渐临近,赛事招商、场馆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官方吉祥物的发布,也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2022北京冬奥,已经在向我们走来。


在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注视下,2022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你期待吗?


扫码关注ECO氪体旗下冰雪产业媒体
——「冰雪智库」
走进冬季运动的冰雪大世界!
冰雪智库使用指南
后台回复「冰雪赛历」,获得全年冰雪赛程
回复「冰雪文件」,下载2016年至今冰雪政策文件包
回复「发展意见」,获得《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
回复「运动员注册」,查阅《全国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试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ECO氪体官网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